学术投稿

利奈唑胺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药学监护要点

位宁;张鹏;郭晓松;柴清军

关键词:利奈唑胺, 药品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分析, 药学监护
摘要:目的:了解利奈唑胺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探讨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医药信息咨询系统和万方数据库收录2000年至2015年的文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利奈唑胺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和服用时间呈正相关,年龄每增加1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增加0.117%;服用时间每多1 d,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增加0.244%;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临床药师和医师应重视利奈唑胺所致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监护,保证用药的安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外用凝胶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制一种含有肝素钠和尿囊素的复方凝胶外用制剂。方法对原料肝素钠和尿囊素进行了系统性的溶解试验研究,同时进行了辅料卡波姆、防腐剂、增溶剂等的选择及其用量的筛选试验研究。结果确定了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外用凝胶剂的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重复性良好,易于操作,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价值。

    作者:王宇;丁平田;牛华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的依从性,统计患者的治疗费用、长期损益,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5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平均治疗费用为(6869.25±1151.38)元,长期损益费用为(5883.25±1116.23)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95.61±1232.51)元和(6997.35±1036.12)元(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的8.57%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心理干预虽不能提高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率,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及长期损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缩宫素鼻喷雾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60例及对月经复潮的影响

    目的:观察缩宫素鼻喷雾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月经复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医院收治的早孕并自愿接受药物流产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药流后给予益母草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缩宫素鼻喷雾剂,两侧鼻腔每次各1喷,每日3次。两组均用药7d。观察孕囊排出时间及完整程度,阴道出血情况,并于用药后1,2,3周及月经复潮后来院复查,记录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明显较少,且阴道出血时间明显较短( P<0.05)。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但月经经期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月经周期较对照组更规律(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缩宫素鼻喷雾剂可有效增强子宫收缩,降低清宫率,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并能促使月经复潮,规律月经周期。同时鼻腔给药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凌岑;钱芳波;唐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的强化调脂作用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的强化调脂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收治的冠心病高危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2倍剂量(40 mg/d)的氟伐他汀,观察组加用1倍剂量(20 mg/d)的氟伐他汀和依折麦布(10 mg/d ),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68%,与对照组的67.57%相当( P>0.05);两组患者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HDL-C水平升高( 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hs-CRP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Crouse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 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能调节冠心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动脉硬化进程,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延平;刘智娜;赵莉;陈俊民;高智耀;王晨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8例(共45个踝关节),均给予2 mL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1次/周,连续治疗5周。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功能及自主活动等进行评定,并根据AOFAS后得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差4个级别。治疗后定期进行踝关节X线正侧位摄片检查,观察是否达到影像学愈合标准,结合AOFAS分级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价。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AOFAS总分及疼痛、功能和自主活动及支撑情况、大步行距离、地面步行、反常步态、踝-后足稳定性、足部对线及后足活动各个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P<0.01);AOFAS评分显示优良率为93.33%,X线摄片检查显示88.89%达到影像学愈合标准,临床有效率为88.89%。7.89%的患者在首次关节腔注射药物后出现关节酸胀感,治疗后1~3 d消失。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攀;卢冰;王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缓解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烦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烦躁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医院接受开胸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地佐辛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对照组(C组),各30例。3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和维持方案。A组患者手术切皮前10 min给予50 mg氟比洛芬酯,手术结束前10 min给予5 mg地佐辛;B组患者给予0.01 mg/kg的芬太尼;C组患者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3组患者苏醒期RSS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4,8,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A,B,C组分别出现躁动4例(13.33%),3例(10.00%)和20例(66.67%),3组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8.89,P<0.01),A组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16,P=0.688),但两组均明显低于C组(χ2=17.78,P<0.01;χ2=20.38,P<0.01)。手术后2,4,8 h时,A组和B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优于 C组( P<0.01);术后24 h时,3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 P=0.17)。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可缓解开胸手术患者出现的术后烦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晓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86例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病历295份,对照中药说明书分析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95例应用中药注射剂患者中,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86例(29.15%);发生药品不良反应77例(26.10%),其中中药注射液合理使用11例(14.29%),不合理使用66例(85.71%),不合理使用者所致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合理使用者( P<0.05)。结论为减少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加强各科室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管理。

    作者:陆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D非运动症状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两组患者均以连续服用12周为1个疗程。采用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发生情况、抑郁状况、睡眠状况、认知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NMSQuest总分、HAMD及PD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P<0.05),而MMSE与SCOPA-AUT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普拉克索能改善PD患者的部分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但对认知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柏峻霞;王义兰;李梁蜜;李承;蒋安杰;范文辉;冯裕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布洛芬-伪麻黄碱衍生物的合成

    目的:合成、制备高纯度布洛芬-伪麻黄碱衍生物,探讨其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方法以布洛芬和伪麻黄碱为起始原料,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为缩合剂,经柱层析及重结晶纯化,制备布洛芬-伪麻黄碱的酯化和酰胺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检测。结果所得化合物纯度均大于99.5%,其波谱特征与目标化合物相符。结论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产物纯度高,可作为杂质对照品,用于布洛芬-伪麻黄碱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丹;吕敏;吕振;李泉;易八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浙江省“大部制”食药监管模式改革现状研究

    分析本轮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中以浙江省为代表的“大部制”模式地区基层监管执法体系的现状,以及伴随机构改革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和汇总分析,同时查阅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体系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观点,形成对采取“大部制”模式的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体系现状的全面认识,为今后的机构改革与调整完善奠定研究基础。

    作者:汤振宁;王丽芳;陈岳华;江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消炎散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建立消炎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集中,大黄素进样量在0.0186~0.1276μg( r=0.9996),大黄酚进样量在0.0410~0.4060μg ( r=1.0000)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大黄素与大黄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7%,91.41%,RSD 分别为3.57%,1.95%( n=6)。结论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准确,HPLC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消炎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蓝献丽;巫玲玲;蓝彬;植国繁;罗春水;蒋敏捷;蒋伟哲;孔晓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医药协同创新中教育产业管理中心功能完善策略分析

    目的:促进教育产业管理中心在医药协同创新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方法分析教育产业管理中心的现有功能和职责,揭示其现状。结果与结论以医药产业为背景,提出了完善教育产业管理中心的功能及促进医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应措施。

    作者:张天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致静脉炎3例及不良反应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多西环素不良反应的认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报道并分析3例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所致静脉炎的药品不良反应,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资源,收集使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出现静脉炎的相关文献,对多西环素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可致静脉炎。近10年文献报道的多西环素不良反应病例中,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8例,其中静脉给药4例,占静脉给药不良反应的80.00%;口服给药4例,占口服给药不良反应的9.30%。结论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可引起静脉炎及全身性严重不良反应,静脉给药途径更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建议能口服者尽量避免静脉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蔚;蓝茜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自拟六味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对心功能及心肌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拟六味合剂联合西药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功能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抗病毒、能量合剂改善心肌代谢,同时口服卡托普利。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六味合剂,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心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六味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肌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三七化瘀口服液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目的:探讨构建三七化瘀口服液指纹图谱的技术要点及检测条件,建立能反映该制剂整体特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质量评价方法,为提高制剂质量稳定性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05%磷酸水( pH=5,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10个不同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1.0间。结论该色谱图可作为三七化瘀口服液指纹图谱,用于三七化瘀口服液的质量评价。

    作者:江国华;黄健;陈淑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菊胶囊中蒙花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香菊胶囊中蒙花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冰醋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 mL/min。结果蒙花苷进样量在4.266×10-2~8.532×10-1μg( r=1.0000,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为0.54%( n=6)。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香菊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菲;孙欣;金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改进建议

    目的:为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新形势下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及建议。方法结合当前药品注册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对现场核查工作的新要求,分析药品注册核查工作的现状和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结果与结论目前的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判定原则条款简单,针对性不强,核查中存在数据不能溯源问题。为保证现场核查工作的高质量,建议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建立优秀核查员队伍、建立健全的核查体系、细化核查标准、探索新核查模式,从源头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作者:黄森;汪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他克莫司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用他克莫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其中24 h尿蛋白的变化差异更显著( P<0.01);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 P<0.05),观察组有效患者中显著缓解及完全缓解比例为83.33%(25/30),对照组有效患者中显著缓解及完全缓解比例为69.57%(16/23)。结论他克莫司可纠正Th1/Th2平衡失调,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有较好效果,可显著抑制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对肾脏特别是肾小球的损伤,从而改善患者蛋白尿症状,使患者血浆白蛋白含量上升,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的含量下降,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征得以缓解,且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基础疗法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51例涉药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51例涉药不良事件,查找发生原因及特点,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对某三级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筛选出与药品相关的不良事件,分析其原因及特点。结果涉药不良事件类型及发生频率依次为给药错误(27.45%)、药品调配错误(23.53%)、医嘱错误(21.57%)、输注药品渗漏(13.73%)、其他(13.73%);低工作年限、低职称专业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原因有制度执行不到位(43.14%)、宣教不到位(23.53%)、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17.65%)、培训不到位(15.69%)。结论管理人员应重视对涉药不良事件的分析,尤其不能忽视护理人员的涉药错误,树立护理人员涉药安全意识,加强对重点人员的培训,查找根源,制订有效措施,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全面防范涉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邓毅;彭毓芳;贺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透明质酸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膀胱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放射性膀胱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钠溶液膀胱灌注,治疗3周。观察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自我评价量表(OABSS)及生活质量评估(QOL)评分改善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4%( 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的OABSS评分降低,对照组白天排尿次数、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的OABSS评分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QOL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品相关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黏膜损伤3例(6.98%),但不严重,给予简单治疗后缓解。结论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可明显改善放射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顺利;杨立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