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吕敏;吕振;李泉;易八贤
目的:通过分析51例涉药不良事件,查找发生原因及特点,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对某三级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筛选出与药品相关的不良事件,分析其原因及特点。结果涉药不良事件类型及发生频率依次为给药错误(27.45%)、药品调配错误(23.53%)、医嘱错误(21.57%)、输注药品渗漏(13.73%)、其他(13.73%);低工作年限、低职称专业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原因有制度执行不到位(43.14%)、宣教不到位(23.53%)、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17.65%)、培训不到位(15.69%)。结论管理人员应重视对涉药不良事件的分析,尤其不能忽视护理人员的涉药错误,树立护理人员涉药安全意识,加强对重点人员的培训,查找根源,制订有效措施,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全面防范涉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邓毅;彭毓芳;贺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制一种含有肝素钠和尿囊素的复方凝胶外用制剂。方法对原料肝素钠和尿囊素进行了系统性的溶解试验研究,同时进行了辅料卡波姆、防腐剂、增溶剂等的选择及其用量的筛选试验研究。结果确定了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外用凝胶剂的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重复性良好,易于操作,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价值。
作者:王宇;丁平田;牛华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消炎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集中,大黄素进样量在0.0186~0.1276μg( r=0.9996),大黄酚进样量在0.0410~0.4060μg ( r=1.0000)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大黄素与大黄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7%,91.41%,RSD 分别为3.57%,1.95%( n=6)。结论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准确,HPLC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消炎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蓝献丽;巫玲玲;蓝彬;植国繁;罗春水;蒋敏捷;蒋伟哲;孔晓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 RIF )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调脂及膳食控制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舒洛地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定期监测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尿蛋白(UP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以及Ⅲ型前胶原(PCⅢ)等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 h PG,HbA1C、UP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TGF-β,HA,CⅣ及PC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 P<0.05)。结论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聂东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党参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迪马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33:6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 nm。结果丹酚酸B进样量在0.2096~4.19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为0.89%( 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茹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的强化调脂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收治的冠心病高危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2倍剂量(40 mg/d)的氟伐他汀,观察组加用1倍剂量(20 mg/d)的氟伐他汀和依折麦布(10 mg/d ),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68%,与对照组的67.57%相当( P>0.05);两组患者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HDL-C水平升高( 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hs-CRP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Crouse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 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能调节冠心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动脉硬化进程,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延平;刘智娜;赵莉;陈俊民;高智耀;王晨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合成、制备高纯度布洛芬-伪麻黄碱衍生物,探讨其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方法以布洛芬和伪麻黄碱为起始原料,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为缩合剂,经柱层析及重结晶纯化,制备布洛芬-伪麻黄碱的酯化和酰胺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检测。结果所得化合物纯度均大于99.5%,其波谱特征与目标化合物相符。结论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产物纯度高,可作为杂质对照品,用于布洛芬-伪麻黄碱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丹;吕敏;吕振;李泉;易八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香菊胶囊中蒙花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冰醋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 mL/min。结果蒙花苷进样量在4.266×10-2~8.532×10-1μg( r=1.0000,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为0.54%( n=6)。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香菊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菲;孙欣;金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D非运动症状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两组患者均以连续服用12周为1个疗程。采用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发生情况、抑郁状况、睡眠状况、认知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NMSQuest总分、HAMD及PD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P<0.05),而MMSE与SCOPA-AUT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普拉克索能改善PD患者的部分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但对认知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柏峻霞;王义兰;李梁蜜;李承;蒋安杰;范文辉;冯裕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分析本轮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中以浙江省为代表的“大部制”模式地区基层监管执法体系的现状,以及伴随机构改革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和汇总分析,同时查阅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体系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观点,形成对采取“大部制”模式的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体系现状的全面认识,为今后的机构改革与调整完善奠定研究基础。
作者:汤振宁;王丽芳;陈岳华;江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的依从性,统计患者的治疗费用、长期损益,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5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平均治疗费用为(6869.25±1151.38)元,长期损益费用为(5883.25±1116.23)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95.61±1232.51)元和(6997.35±1036.12)元(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的8.57%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心理干预虽不能提高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率,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及长期损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考察丹参注射液对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DCBE)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注射液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配伍液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Folin-酚法测定多肽的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微粒数变化。结果配伍液在6h内的外观、p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在2h内符合药典规定,2h后不符合药典规定。结论在临床使用中,为了安全起见,丹参注射液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应分开在不同输液瓶中使用,且需使用间隔液。
作者:陈艳春;单爱云;李春红;颜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病历295份,对照中药说明书分析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95例应用中药注射剂患者中,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86例(29.15%);发生药品不良反应77例(26.10%),其中中药注射液合理使用11例(14.29%),不合理使用66例(85.71%),不合理使用者所致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合理使用者( P<0.05)。结论为减少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加强各科室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管理。
作者:陆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咳停合剂中吗啡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Xtimate C8柱(Welch Xtimate,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5 mol/L磷酸二氢钾-0.0025 mol/L庚烷磺酸钠(30:85:85,V/ V/ V),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吗啡质量浓度在1.008~20.1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 n=7),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1.28%( n=9)。结论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咳停合剂中吗啡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冯静;余孟君;欧阳冰;卢来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医院妇儿药房儿科全样本处方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采用《问题处方登记表》点评分析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妇儿门诊305336张处方。结果妇儿药房处方基本控制较好,不合格处方2415张,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735张,居首位,占30.43%;其次为医生未签名或签名不符合要求504张,占20.87%;再次为超疗程开药406张,占16.81%。2014年12月不适宜处方达到高,之后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儿科全样本处方点评,暴露了医院儿科门诊的用药问题,提高了临床医师处方质量和医疗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终达到合理用药、提升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作者:田宏彦;李海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倍黄熏洗汤熏洗治疗吻合器固定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行吻合器固定术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聚维酮碘溶液清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倍黄熏洗汤熏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 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 )为(1.12±0.78)分,肛门水肿评分为(0.76±0.2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1.49)分和(1.56±0.54)分( 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为(4.82±1.43)d,水肿症状消失时间为(5.23±1.27)d,创面愈合时间为(12.87±2.64)d,住院时间为(15.31±3.0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2±2.56)d,(7.31±2.68)d,(18.72±4.69)d,(20.98±5.41)d( P<0.05)。结论倍黄熏洗汤熏洗治疗吻合器固定术后肛门水肿和疼痛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水肿、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志勇;毕旭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拟六味合剂联合西药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功能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抗病毒、能量合剂改善心肌代谢,同时口服卡托普利。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六味合剂,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心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六味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肌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缩宫素鼻喷雾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月经复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医院收治的早孕并自愿接受药物流产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药流后给予益母草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缩宫素鼻喷雾剂,两侧鼻腔每次各1喷,每日3次。两组均用药7d。观察孕囊排出时间及完整程度,阴道出血情况,并于用药后1,2,3周及月经复潮后来院复查,记录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明显较少,且阴道出血时间明显较短( P<0.05)。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但月经经期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月经周期较对照组更规律(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缩宫素鼻喷雾剂可有效增强子宫收缩,降低清宫率,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并能促使月经复潮,规律月经周期。同时鼻腔给药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凌岑;钱芳波;唐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多西环素不良反应的认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报道并分析3例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所致静脉炎的药品不良反应,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资源,收集使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出现静脉炎的相关文献,对多西环素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可致静脉炎。近10年文献报道的多西环素不良反应病例中,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8例,其中静脉给药4例,占静脉给药不良反应的80.00%;口服给药4例,占口服给药不良反应的9.30%。结论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可引起静脉炎及全身性严重不良反应,静脉给药途径更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建议能口服者尽量避免静脉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蔚;蓝茜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通过处方点评,分析存在或潜在的用药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结果医院处方点评存在的问题:处方点评方法过于简单;药师审核处方存在局限性;不合理处方判定标准模糊;处方点评制度不够完善。结论处方点评应从工作流程各环节全面入手,加大药师对处方干预的力度,改变将处方审核置于处方流程末端的做法,完善计算机系统和处方点评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连新;付燕霞;吴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