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雯;段功香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4年医院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进行检查,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采用WHONET 5.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9149株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共6647株,占72.6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共2502株,占27.3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均超过50%;流感嗜血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1.45%、60.24%和74.7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曲松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8.90%和50.92%。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替坦、头孢西丁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0%;而主要非发酵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除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外,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其中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45%,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65%。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78%和1.15%,对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2.78%和11.06%,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医院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见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偏高,必须加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
作者:蒙光义;潘鹏;王冬晓;彭评志;庞家莲;邹超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老年患者靶控输注和手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行复合静脉全身麻醉下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337例,根据随机自愿原则分为靶控输注组(T组)168例和手控输注组(M组)169例,记录两组进入手术室后约30 min即麻醉开始前( T0)、置入喉罩时( T1)、手术开始时( T2)、手术开始后60 min ( T3)、手术停止时( T4)、拔除喉罩时( T5) BIS值,术后第1天和第4天随访两组患者有无术中知晓情况发生。结果 T组在T2,T3,T4的BIS值明显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组术中出现知晓的发生率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BIS监测指导静脉全身麻醉对降低术中知晓发生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雯;段功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P<0.05);试验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为(0.64±0.28)h、觉醒时间为(1.92±0.58)h、觉醒次数为(1.02±1.28)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1.33)h、(3.04±1.65)h和(3.92±1.13)次;试验组患者的睡眠总时间为(8.46±4.94)h,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2.5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P<0.05)。结论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起效快、疗效好、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制备用于时辰治疗心绞痛的酒石酸美托洛尔漂浮型脉冲释药片,并探讨其体外释药机制。方法采用混合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双层片,以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指标,筛选酒石酸美托洛尔速释片芯的崩解剂,优选佳漂浮层处方。以体外释药试验考察对时滞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处方和工艺条件:交联聚维酮作为片芯崩解剂,用量为8%;包衣层处方中羟丙甲基纤维素作为凝胶材料,乳糖作为致孔剂,用量比为4:1,漂浮层以聚羧乙烯30%,羟丙甲基纤维素36.3%,碳酸氢钠33.7%组合优。体外释放试验表明,酒石酸美托洛尔双层漂浮型脉冲释药片经6h滞后期药物脉冲释放。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双层漂浮型脉冲释药片可达到瞬时起漂并持续到预定时滞期后脉冲释药,能满足时辰治疗学、治疗心绞痛的需求。
作者:张丹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提取盾叶薯蓣中薯蓣总皂苷的新方法。方法以薯蓣总皂苷的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生物酶预处理过程的酶解温度、pH、生物酶预处理水用量、酶用量、酶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考察,以正交试验设计对醇提总皂苷过程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生物酶预处理过程佳酶解条件:酶解温度70℃,pH=5.5,生物酶预处理水用量4 L/kg,酶用量8 mL/kg,酶解时间24 h;醇提总皂苷过程佳提取条件: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8,提取2次,每次1.0 h。结论新工艺可稳定高效地提取出盾叶薯蓣中的薯蓣总皂苷。
作者:杨光义;雷攀;杜士明;惠小娜;叶方;张晨宁;魏晋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耐受性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乳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红景天组。溶剂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μL/mL,阳性对照组给予氟桂嗪胶囊20μg/mL,红景天组给予红景天口服液20μL/mL。大鼠心肌细胞提取后常规培养10 d,更换不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溶剂对照组在正常环境的培养箱中培养;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红景天组心肌细胞放入温度为37℃及CO2浓度为5%、O2浓度为1%的三气培养箱中进行缺氧处理,缺氧时间为6h。缺氧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按试剂盒的要求分别测试乳酸脱氢酶、丙二醛、肌酸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取余下细胞,按凯基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的要求用流式细胞仪测试细胞凋亡的情况,用MTT法测试心肌细胞的活力水平。结果红景天口服液能显著提高大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活力,减少细胞凋亡,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 P<0.01);并且可降低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因缺氧所致心肌酶升高,有较好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和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P<0.01)。结论红景天口服液可明显提高大鼠心肌细胞的缺氧耐受性,为临床治疗缺氧性心肌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资料。
作者:姚卓贤;冯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浓氯化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00例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和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联合浓氯化钠雾化吸入,对照组患儿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和氨溴索15 mg雾化吸入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好转的有97例,总有效率97.00%;对照组治愈、好转的有89例,总有效率8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浓氯化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李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用于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治疗的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营养脑神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注射液(0.15 PNA单位加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残疾程度,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 ACA )、大脑后动脉( PCA )、椎动脉( VA )、基底动脉( BA )血流速度及局部脑血流量(rCBF)改善情况。记录患者日常生活能力(M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试验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及局部脑血流量水平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MCA,ACA,VA,BA及rCB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脑供血情况更佳,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均降低( P<0.05),且观察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促进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作者:焦燕;何晓燕;李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加用卡泊芬净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护理。治疗10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细菌与真菌培养情况、干扰素( IFN-γ)和白细胞介素( IL )-10表达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及其他真菌分布比例均降低( P<0.05),对照组患者念珠菌及曲霉菌分布比例降低( P<0.05);观察组念珠菌及曲霉菌分布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IL-10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皮疹、恶心及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与对照组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视觉异常发病率为7.6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疗效好,能提高对念珠菌及曲霉菌的清除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配合适当的护理能增强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壳聚糖修饰的托氟啶纳米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方法以托氟啶溶液为对照,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壳聚糖修饰托氟啶纳米脂质体( TFu-SLNs )在磷酸盐缓冲液( pH=7.4)、人工胃液( pH=1.2)、肠液( pH=6.8)以及人工胃液转肠液中的体外释药情况并测定其方法回收率。结果托氟啶溶液在磷酸缓冲液、人工胃液、人工肠液释放均符合一级速率方程,方程分别为A=37602 C+160.48( r=0.9999)、A=39488 C+1915.3( r=0.9998)、A=38790 C-194.11( r=0.9993)。在人工胃液中壳聚糖修饰TFu-SLNs符合Ritger-Peppas方程,ln Q=0.3984 ln t+3.1352( r=0.9796);在人工肠液及人工胃液转肠液中中壳聚糖修饰TFu-SLNs均符合 Weibull 方程,方程分别为 ln Q=0.3852 ln t-1.32586( r=0.9645)、ln Q=0.4126 ln t-1.2702( r=0.9746)。结论壳聚糖修饰的TFu-SLNs可缓慢释放药物,且其释放药物的机制以药物扩散为主。
作者:杨海;马宝花;周学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医院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医院2012年至2014年抗精神病药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DUI)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医院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3.84%,8.90%;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4.04%,DDDs平均年增长率为10.92%;抗精神病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稳居前3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3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DDC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DUI趋于1。结论医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符合当前精神疾病临床治疗原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主导。
作者:曾环思;张璇;钟彩妮;李裕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静脉用静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的一般情况、规律,为减少临床给药错误,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5年收集的1076条静脉用药中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主要为药物溶剂选择不当、浓度不当、药物选择不当、配伍禁忌、超说明书用药等。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医嘱,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袁晓燕;杨淇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该文综述了痛风的发病机制、现有的各类抗痛风药物及其近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对痛风的认识及治疗水平,并为后续痛风治疗药物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沈小莉;张廷剑;刘瞳;陈家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1(ERCC1)基因多态性对顺铂新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根据外周血ERCC1基因表达的不同分为CC组和TT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中位进展时间、2年生存率,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TT组近期疗效52.50%,CC组近期疗效为67.50%,CC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C组患者的中位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以及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TT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及SCC-Ag表达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CC组下降程度优于TT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各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ERCC1 C19007T表达为C/C型的患者相比较表达为T/T型的患者临床疗效更好,其中位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均较长,2年生存率较高,化疗后血清中特异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可显著降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作者:关灵;郑锐年;吴少敏;林顺欢;李仲均;吴依芬;廖玉婷;江丽华;赵燕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检测血浆中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并对两种药物的药动学模型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14名健康者进行试验,给予两种高、低2个剂量的给药方案,测定其不同时间内的血药浓度。结果血浆样品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钠均为0.4~400μg/mL;将血浆样品置-20℃以下的温度存放,质量浓度下降的相对偏差均在15%以内;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钠的血药峰浓度( Cmax )比与0~6 h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6 h )比与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采用HPLC法检测该药血药浓度,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血浆中该药的人体内动力学行为与线性药动学一致,不同剂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范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综合分析目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通过查阅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煎煮法、半仿生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酶提取法等17种,方法各有优劣。结论通过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进行综述,可为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为药品生产中选择合理的提取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夏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计算医院2010年至2014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 )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氨曲南的耐药率与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DDDs呈明显正相关,其中对左氧氟沙星及氨曲南的耐药率还与头孢菌素类DDDs呈明显正相关;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青霉素类DDDs呈明显正相关;对环丙沙星、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与喹诺酮类DDDs呈明显正相关;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与大环内酯类DDDs呈明显正相关( P<0.05);碳青霉烯类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明显负相关( 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至关重要。
作者:蔡惠惠;王萍;赵水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的用药合理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医院门诊处方中涉及二甲双胍片治疗PCOS的处方,对患者的年龄、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和处方平均零售金额、二甲双胍片所有处方总用量及PCOS处方总用量、二甲双胍片处方平均用量(DDDs ),以及二甲双胍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806张PCOS门诊处方使用了二甲双胍片。患者年龄19~44岁,平均27.93岁,其中24~33岁663例(占82.26%);平均用药品种数3.18种,处方平均零售金额305.81元;二甲双胍片总用量144672片,PCOS处方总用量88944片(占61.48%);二甲双胍片处方平均用量为110.34片(18.39 DDDs);806张处方均是二甲双胍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联合用药频次排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地屈孕酮片、维生素E胶丸、螺内酯片、来曲唑片、滋肾育胎丸、调经促孕丸、司帕沙星片、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和叶酸片。结论二甲双胍片治疗PCOS的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用量和疗程不足的问题需引起重视。
作者:刘婕;胡玉维;钟华琴;陆卫萍;刘小清;龙凯欣;雷招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清开灵雾化吸入对SD大鼠的口、鼻、气管及肺泡的刺激性。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清开灵低浓度组(1:10)和清开灵高浓度组(1:1),进行为期7 d的雾化吸入试验,每次给药后观察大鼠的行为活动变化。第8天取口腔黏膜、鼻中隔黏膜、气管、左肺,制备石蜡切片,观察形态学结构变化,并进行右肺泡灌洗,测定灌洗液蛋白分泌量和乳酸脱氢酶( LDH )活力。结果切片显示高、低浓度给药组大鼠的口、鼻、气管及肺泡的切片均有明显损伤,且高浓度组损伤显著高于低浓度组;各组肺泡灌洗液中BCA蛋白测定值无显著差异;LDH活力测定结果则显示给药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清开灵雾化吸入对大鼠口、鼻、气管及肺泡有刺激性,且高浓度雾化时会造成较大的呼吸道黏膜组织损伤。
作者:杨欣;董博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铵长疗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7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及对照组73例,治疗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两组腹痛和腹胀时间变化和排便次数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0.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14%( 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的持续时间和排便次数均减少,且治疗组的持续时间和次数减少更明显( 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匀未发现有肝、肾等功能损害。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匹维溴铵长疗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扬;郑仕诚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