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倩
目的:探讨医院2010年至2012年免疫增强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至2012年免疫增强药销售金额、销售量,采用金额分析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免疫增强药的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免疫增强药物的年销售总金额呈稳步增长态势,2010年的销售总金额为2236.69万元,2011年较2010年增长1.83%,2012年较2010年增长2.07%,这3年销售金额列前2位的均为胸腺五肽及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DDDs同步性较好,2010年免疫增强药物的总DDDs为36.47×104,2011年较2010年增长7.79%,2012年增长14.34%,3年DDDs始终列第1位的是胸腺五肽,其次是胸腺肽肠溶胶囊。结论医院免疫增强药物应用合理、管理完善,疗效确定、价格适中,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者:刘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对板蓝根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Inertsil ODS-3柱(250 mm ×4.6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14:86)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为室温(27℃),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薄层色谱法得到的薄层色谱中,供试品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当腺苷进样量在0~0.8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n=6),加样回收试验的回收率为98.91%,RSD=0.61%( 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
作者:戴耀清;薛非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至2013年医院收治的116例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均以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9%( P<0.05);治疗组TIA发作时间为(5.46±1.7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5±1.32) min(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TIA,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杰;刘希云;张向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阴道置入地诺前列酮栓。观察并比较两组引产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性状、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引产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阴道分娩率(76.79%)、羊水清(85.71%)、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9.47±0.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可促进宫颈成熟,有利于阴道自然分娩,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刘彤杉;王慧敏;岳立军;杨锦芝;王瑗;王春芳;葛艳云;欧阳林;马静泽;董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提高药物咨询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用药咨询内容,按咨询内容、咨询药物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药物咨询类别方面,心血管系统药物咨询占20.76%、抗感染药物占19.83%、消化系统药物占15.29%;在药物咨询内容方面,用法用量占24.28%,药物基本信息占19.01%,退药占10.12%,药物的成分、作用、用途占9.30%。结论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是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必要措施。
作者:檀岭改;王佳坤;黄美蓉;吴雪英;庞素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60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术后对观察组患者采取GnRHa注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妊娠率与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0.00%和7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和40.00%( P<0.05);观察组术后3年总复发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 P<0.05)。结论 GnRHa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几率,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妊娠率。
作者:朱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利尿、扩血管、强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50 mg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结果治疗5 d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较前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前减小,治疗组疗效更明显,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淑平;李永强;袁百祥;刘宏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川芎药材中多种微量元素,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 )法同时测定不同地区川芎药材中多种微量元素。结果在设定的测试条件下,各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6.31%~104.22%,RSD为0.5%~4.6%。测定结果显示,川芎中含丰富的Mg元素,同时Fe,Mn,Zn元素含量也相对较高,有害元素除Cd含量偏高,其余含量都极低。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川芎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其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川芎资源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罗雪芹;杨军;秦秀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采用单盲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强心剂、利尿剂及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8周后,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血清钾浓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9%( P<0.0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VEDV,LVEF等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 P<0.01);两组患者的血清钾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可改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含0.1%庚烷磺酸钠的0.05 mol/L )-甲醇(50: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盐酸普萘洛尔质量浓度在97.08~485.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2.30%( n=9)。结论该方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乳膏的含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谢新民;刘志刚;黄雪峰;袁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制备左羟丙哌嗪(LP)泡腾滴丸,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 PEG6000)和聚乙二醇4000( PEG4000)为主要基质,以碳酸氢钠及酒石酸(3:2)为泡腾剂制备LP泡腾滴丸,并以滴丸中合格品的比例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以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含量及稳定性等为考察指标,对其质量进行研究。结果佳处方显显PEG6000:PEG4000(2.5:1)为混合滴丸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4,药液温度为95℃;LP泡腾滴丸的性状、丸重差异、含量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溶散时限与LP滴丸相比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LP泡腾滴丸处方及工艺简单,质量理想,可使溶散更加迅速,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平均分成3组,雾化组、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及口服治疗,比较分析3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雾化组、口服组和静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46/50)、88.00%(44/50)和90.00%(45/50)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雾化组显效率(36.00%,18/50)高于口服组(12.00%,6/50)和静脉组(16.00%,8/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雾化组在咳嗽、肺部湿罗音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上较口服组和静脉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周紫微;何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抗菌药物配伍出现的问题,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报告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有些抗菌药物配伍,会出现药液变色、浑浊、沉淀、不溶性微粒增加、pH改变、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等现象,配伍不当还会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不宜盲目与抗菌药物配伍使用。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叶黄素充液胶囊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假性近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假性近视患者88例共176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眼膏,观察组采用复方叶黄素充液胶囊口服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 P<0.05)。观察组治疗后裸眼视力为(4.98±0.16)、眼调节幅度(11.04±0.98)D,对照组治疗后裸眼视力为(4.85±0.29)、眼调节幅度(12.74±1.16)D,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叶黄素充液胶囊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品眼膏,能改善患者视力和眼调节幅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53例剖宫产产妇,根据抗菌药物不同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 n=130例,仅在术后采用2.0 g头孢唑林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日,连续用药3 d)和观察组( n=123例,在术前预防性使用1.0 g头孢唑林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术后予以同等剂量静脉滴注,间隔8 h,共3次),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热病率及经济学差异。结果两组白细胞总数( WBC )、中性粒细胞比例( NEUT )、伤口感染、高及平均体温、热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和用药费用、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有效预防感染,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抗菌药物使用费用。
作者:张志伟;叶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爱康肤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爱康肤银外敷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爱康肤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变学指标、踝动脉与肱动脉血压比值(ABI)、足趾皮肤温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22%);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足趾皮肤温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爱康肤银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靓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临床护士及住院患者对全自动分包摆药及临床口服发药的满意度,进一步完善临床药学服务,同时为其他医院引进摆药机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发放调查问卷,由护士对使用摆药机摆药后口服药品的发放情况及患者服药情况进行比较,由住院患者对使用全自动分包的口服药品进行效果评定,统计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结果显示护士及患者对摆药机分包药品的满意度较高,效果评定较为满意,得到广泛好评,提高了医院药学服务的整体水平。结论虽然设备运行成本较高,但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容忽视。全自动摆药机在医院药房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其在高水平综合性医院广泛应用将成为必然趋势。
作者:陈巧辉;陈德志;陈惠萍;甘惠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2011年(整治前期)、2012年(整治中期)以及2013年(整治后期)全年门/急诊以及住院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整治时间的延长,门/急诊、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显著下降;各抗菌药物的构成比排序发生明显改变,整治后期,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 DDDs )分别较整治前期和中期下降28.96%和19.13%;口服给药的构成比显著上升,注射给药、口服+注射给药的构成比均显著下降,而整治后期注射给药的DDDs降幅大;非限制使用类和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构成比显著下降,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构成比显著上升,而整治后期,特殊使用级药物的DDDs降幅大;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显著下降,使用时间也显著缩短,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用法用量以及用药天数限定的合理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医院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分级管理制度、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这两方面的成效大。
作者:嵇小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推动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调剂模式发展。方法走访国内数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药房和自动化药房系统生产厂家,并参阅相关文献,分析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结果与结论先进的门诊药房自动化调剂模式是集实时发药、智能预配发药、自助发药多种模式于一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可提高配方准确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体现了我国现代化药房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作者:梁茂本;王国如;吕新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 )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BNP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脑尿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血肌酐(SCr)分别为(557±70)mg/L,(342±28)mg/L,(442±128)μmmol/L;观察组分别为(379±51)mg/L,(217±26)mg/L,(142±10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6%( P<0.05)。结论采用rhBN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各项检测指标,从而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峰;孟淑萍;柳君;李国君;马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