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黄一茜;张月娥;孟惠茹;赵连臣;赵岩;付兴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阿托伐他汀, 大黄, 血脂, 氧化应激
摘要:目的:观察大黄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对血脂、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大黄水煎剂治疗,疗程3个月。另选择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降低( 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较治疗前( P﹤0.05)及对照组均显著改善( P﹤0.05),肝脏B超积分显著降低( P﹤0.05)。结论大黄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调节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氧化应激。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30例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同等剂量安慰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7.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23%( P﹤0.05);观察组患者胃镜下食管炎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31%(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的症状积分分别为(0.5900.28)分、(0.6300.33)分、(0.9600.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0.48)分、(1.6900.51)分、(1.7000.44)分( P﹤0.05);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问卷量表总分为(7.8200.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400.92)分( 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灵广;李立先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近年某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超说明书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门诊患者中成药处方药品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该院门诊中成药处方随机抽样,判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进行统计。结果抽取46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共102张,占2.22%。门诊患者中成药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少见,以给药剂量和频次与说明书不符的情况比较普遍。中医科、妇产科中成药超说明书处方占比较高,但中医科多为合理用药。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因特殊医疗需要,超说明书用药偶有存在。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超说明书用药的适用范围,借鉴国内外经验,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赵筱英;唐晨曦;别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谷胺酰胺用于强化重症患者肠外营养60例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在重症患者肠外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患者,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进行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支持。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 d两组患者的前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出现明显回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7 d后氮平衡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5801.39)g/d和(13.6503.10)d,对照组分别为(1.3001.25)g/d和(16.5804.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营养支持3 d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 )水平均有所下降,营养支持7 d后观察组患者的IgA,IgG水平恢复明显,并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患者治疗中采用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对于促进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巧云;丁维强;王云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1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分析并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诊断、治疗及药学监护。方法分析1例多因素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诊断、治疗及药学监护经过,并结合文献对病因、治疗药物选择及药学监护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双下肢疼痛明确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且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类型为主,可能伴有化学治疗所致多发性神经病变类型,给予加巴喷丁为基础的联合止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止痛疗效。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较复杂,重点在于明确病因,给予对因治疗和选用循证医学证据较充足的止痛药对症治疗。

    作者:薛鸿林;林润华;林雪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40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8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诱导治疗时观察组采用他克莫司,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结果观察组共36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38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诱导治疗后尿蛋白、尿红细胞和血肌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补体C3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53%( Z=2.52,P=0.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χ2=6.96,P=0.01)。结论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治疗缓解率和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环磷酰胺,值得推广。

    作者:籍子英;边亚;赵丽明;智丽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60例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吲达帕胺片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分布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指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梅;王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50例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 d(19.0004.85)分,7 d(14.2303.96)分,14 d (11.0603.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6107.01)分,(19.4505.01)分,(14.9804.17)分(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3 d(14.2303.96)mg/L,7 d(9.9803.16)mg/L,14 d(3.0600.92)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105.14)mg/L,(12.4504.98)mg/L,(6.9801.87)mg/L( 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曹姗;董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曼月乐用于子宫腺肌病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3例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病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9例及功血患者34例,分别宫内放置曼月乐牌节育环。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节育环后3,6,12个月月经失血图( PBAC )评分及痛经视觉模拟( VRS )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放置节育环12个月时,子宫体积较放置节育环前显著减小( P﹤0.05)。血红蛋白含量也较放置节育环前显著上升( P﹤0.05);功血患者放置节育环3个月后,月经量PBAC评分、内膜厚度均较放置节育环前显著降低( P﹤0.05);放置12个月后患者经期显著短于放置节育环前( P﹤0.05)。结论曼月乐可显著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缩小子宫体积、减少经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对功血患者在减少月经量的同时,可使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变薄,使经期逐渐缩短。

    作者:陈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小剂量甲巯咪唑联合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成本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巯咪唑联合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总成本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剂量甲巯咪唑联合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且于治疗后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3),血清总甲状腺素( T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T3( 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促卵泡成熟激素( FSH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 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治疗总成本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剂量甲巯咪唑联合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总成本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玉燕;吴春光;李汉荣;王冬梅;潘日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植物精油缓释技术研究进展

    精油作为天然香精、香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广泛,但由于其稳定性较差而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以包合为技术特点的缓释技术可有效解决挥发油稳定性的问题,并延缓释放速度使其作用更加持久。该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精油缓释技术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综述了不同精油缓释技术的研究方向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植物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作者:李俊采;邓宁;黎茂;周洋;孟子晗;万军;周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大黄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对血脂、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大黄水煎剂治疗,疗程3个月。另选择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降低( 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较治疗前( P﹤0.05)及对照组均显著改善( P﹤0.05),肝脏B超积分显著降低( P﹤0.05)。结论大黄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调节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氧化应激。

    作者:黄一茜;张月娥;孟惠茹;赵连臣;赵岩;付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理性情绪疗法对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理性情绪疗法对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理性情绪疗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升高( 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在躯体角色、总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方面均明显升高( 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可显著提高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杨永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甘露聚糖肽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胶囊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在给予吸氧、平喘、解痉、抗感染(必要时)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甘露聚糖肽胶囊,对照组给予泛福舒,治疗后随访6个月。结果试验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天数均减少,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 ﹤0.05),试验组改善更显著( P ﹤0.01);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 )、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得到改善( P﹤0.05),且试验组FEV1显著改善( P﹤0.01)。试验组CD4+,CD4+/CD8+,IgA及补体C3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 P﹤0.05),CD8+显著降低( P﹤0.05);对照组IgA明显升高( P﹤0.05),CD4+,CD4+/CD8+及补体C3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 P﹥0.05),CD8+无明显变化( 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CD4+,CD4+/CD8+及补体C3较对照组升高( P﹤0.05),CD8+显著降低( P﹤0.05);两组IgA含量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胶囊能全面提高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陈红;李为民;陈渤江;李小惠;刘扬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我院7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和临床对策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医院2012至2013年收集的70例ADR病例,对性别、年龄、药物种类、涉及的具体药品、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70例ADR报告中,性别无明显差异;年龄以41~60岁和18岁以下发生率高;药物种类以营养药、中药制剂、抗菌药物3大类为主,涉及的具体药物品种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为主;临床表现以过敏性皮疹多见,过敏性休克和重症药疹严重。结论临床应着重加强对营养药、中药制剂、抗菌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的监管,以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作者:周文莉;李红刚;朱本淑;王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加用甲钴胺局部封闭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92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及甲钴胺封闭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疗效,并分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及曲安奈德封闭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甲钴胺,疗程均为14 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急性疼痛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下降( 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两组慢性疼痛患者间治疗后VAS均明显下降( 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92%和73.91%(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及甲钴胺封闭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加用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过敏性咳嗽96例

    目的:观察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住院治疗的过敏性咳嗽患儿96例(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治疗的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对照组),比较患儿MP-IgM测定滴度阳性率差异;另外,将过敏性咳嗽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均按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制订的方案治疗,即常规应用止咳解痉药治疗;A组患儿加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的MP-IgM滴度测定阳性率为3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0%(χ2=18.58,P﹤0.05)。过敏性咳嗽患儿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B组的70.83%(χ2=6.84,P﹤0.05)。结论 MP感染与小儿过敏性咳嗽有密切关系,MP感染可诱发小儿过敏性咳嗽。对于MP感染的过敏性咳嗽患儿,应在常规应用止咳解痉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文宝;陈简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聚维酮碘与妥布霉素用于术中结膜囊冲洗的抗菌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白内障术中结膜囊内应用聚维酮碘与妥布霉素冲洗后的抗菌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术前分别使用妥布霉素和聚维酮碘冲洗。检测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前所有患者结膜囊带菌情况,以及结膜囊使用聚维酮碘与妥布霉素冲洗后带菌情况,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前,两组间结膜囊带菌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膜囊冲洗后,A组结膜囊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 P﹤0.05)。A组患者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B组出现4例角膜水肿。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均未发生眼内炎。结论术前结膜囊内使用聚维酮碘冲洗较妥布霉素能有效降低结膜囊带菌率,是更有效的杀菌措施。

    作者:尹成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144例

    目的:探讨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288例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检查前对照组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清洗肠道,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结果试验组肠道气泡存留少于对照组( P﹤0.05),患者检查耐受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两组肠道清洁度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行结肠镜检查前应用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能减轻患者腹痛、腹胀等不适程度而提高耐受性,可减少肠道气泡存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旻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膜透析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药方案分析及优化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经病原菌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敏感的住院腹膜透析患者51例,统计其给药方案,利用抗菌药物药效学/药动学(PK/PD)理论的主要评价参数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析PIP/TAZ的给药方案,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其用药方案。结果51例患者中有23例PIP/TAZ的给药方案为每8 h 1次,28例为12 h 1次4.5 g,给药剂量或给药频次明显超过PK/PD理论以及CCr原则对抗菌药物用药的分析结果;通过PK/PD理论和CCr原则分析,对该类患者可推荐采用每24 h 1次1.5 g的给药方案。结论 PK/PD理论及CCr原则是腹膜透析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有效应用和优化给药方案的依据,经验用药应以药学理论为指导,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作者:甘露名;宋香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 MMF )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 )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7例RNS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采用足量强的松口服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疗程均为2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血清肌酐等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3%( P﹤0.05)。结论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RNS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英松;卢松;刘珂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