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社
患者,男,75岁,体重60.9 kg,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加重,无明显头痛、心慌及胸闷,无呕吐。外院曾诊断为“高血压病”,血压高达180/90 mmHg,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自诉血压控制尚可。3d前感头昏加重,于2014年7月1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肾功能示肌酐(Cr)127μmol/L,血脂示三酰甘油(TG)5.68 mmol/L、总胆固醇(TC)6.6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59 mmol/L,给予苯扎贝特分散片(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302021,国药准字H20070265,规格为每片0.2 g)400 mg口服、每日3次。口服该药后出现全身酸痛、乏力,但未予治疗,近日感全身酸痛进行性加重,7月16日在家人陪同下来我院门诊,拟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并收住院。当日查尿常规示镜检红细胞(+)、隐血(3+),肾功能示Cr 69.0μmol/L、尿素氮(BUN)7.74 mmol/L,血清酶谱示乳酸脱氢酶(LDH)171.00 U/L、肌酸磷酸激酶(CK)2035.00 U/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3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正常、窦性心率,初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次日上午全院专家会诊,药师指出该药药品说明书显示“可以罕见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专家终一致认为“可以基本明确为苯扎贝特分散片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遂给予停药、利尿、碱化尿液及保肝等对症治疗。7月17日查AST 103 U/L,Cr 104.0μmol/L,BUN 5.99 mmol/L, LDH 203.00 U/L,CK 3944.00 U/L,肌红蛋白(Myo)440.60 ng/mL,血清钾离子3.45 mmol/L,尿常规示镜检红细胞(-)、隐血(-)。7月19日查AST 198 U/L,Cr 112.0μmol/L、BUN 6.77 mmol/L, LDH 404.00 U/L,CK 3765.0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7月22日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 U/L,AST 91 U/L,Cr 95.0μmol/L, BUN 5.82 mmol/L,LDH 377.00 U/L,CK 951.0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7月24日查ALT 61 U/L,AST 46 U/L,Cr 89.0μmol/L, BUN 6.49 mmol/L,LDH 270.00 U/L,CK 74.0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经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郑超;张振财;丁智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及甲钴胺封闭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疗效,并分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及曲安奈德封闭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甲钴胺,疗程均为14 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急性疼痛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下降( 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两组慢性疼痛患者间治疗后VAS均明显下降( 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92%和73.91%(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及甲钴胺封闭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乳宁口服液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乳腺增生大鼠模型,灌胃给药乳宁口服液,观察低、中、高剂量[0.5,2.5,5.0 mL/( kg·d )]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乳房情况,以及血液中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低、中、高剂量乳宁口服液均能显著改善乳腺增生大鼠模型行为学异常、乳房情况,以及血液中雌二醇(E2)、孕酮(P )、催乳素(PRL )水平( P﹤0.01),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乳宁口服液对乳腺增生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王林丽;杨巧虹;李卓恒;卢来春;吕金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为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及时、准确判断药物热,避免过度、联用或盲目升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机关医院临床药学科(室)收集的30例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患者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处理方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多发生在连续用药7~14 d,单位累积量多在1.3~2.7 g/kg;患者均在滴注期间或结束数小时内发热,以38.5~40℃高热为主,大多数患者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C反应蛋白( CRP )正常或轻度升高,部分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升高;部分患者伴畏寒寒战、乏力,多数患者无明显其他不适症状,停用致热药物后体温均在24~48 h降至正常;临床医生普遍对药物热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客观上也不利于药物热的正确诊断。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并无明确诊断标准,但通过对患者发热时间及症状与用药时间、单位累积量的相关性分析,结合血常规、CRP等实验室指标综合考虑,可为临床药物热的判断提供有益的参考;对于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好转的患者,如疗程中再次出现发热,应注意综合判断、排查药物热的可能性;临床药师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协助临床医师在药物热的诊断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谢颖;赵宏;龙恩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3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后配合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环切缝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环切术治疗。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效果相当,但治疗组在麻醉时的疼痛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 P﹤0.05)。临床观察中未见治疗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中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具有无痛、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慧;古天文;宋英;钟淑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建立检测抗鼻炎喷剂中非法添加盐酸萘甲唑林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3%醋酸-三乙胺(15:85:0.08,用醋酸或三乙胺调节pH=3.0),流速0.2 mL/min,柱温35℃;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多重反应监测扫描( MRM )方式对盐酸萘甲唑林的母离子( m/ z 210)及其子离子( m/ z 140,115)进行检测。结果盐酸萘甲唑林检测限低于0.05 ng。24批次市售抗鼻炎喷剂中,17批次检出盐酸萘甲唑林。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抗鼻炎喷剂非法添加盐酸萘甲唑林的筛选与确证工作。
作者:陈日檬;柯春文;万晓明;李德良;李蔚;谢立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蝶呤(MTX)对多发性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医院确诊的多发性肌炎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和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采用激素和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6.2500,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时肌力分级显著改善,对照组则在治疗3个月时明显改善,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的肌酶水平均在治疗1个月时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用于治疗多发性肌炎,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且能提高治疗效率,显著改善肌力分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培民;徐洪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新鲜四肢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骨折部位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进行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愈伤灵胶囊,观察组患者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痂出现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当( 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骨痂量显著多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中不同骨折类型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中仅出现1例延迟愈合,对照组中出现5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连接及畸形愈合,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骨痂生成缩短愈合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子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磷霉素治疗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确诊ICU医院获得性CRKP且经临床药师会诊建议采用静脉磷霉素治疗的患者11例。经中心静脉导管滴注磷霉素钠,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联用敏感抗菌药物,以病死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细菌微生物清除或假定清除,临床疗效评价为临床治愈。有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8.18%,无患者因CRKP导致感染复发。均能耐受磷霉素,未发现肝或肾功能检查异常。结论磷霉素可能成为成人患者CRKP感染治疗的一种选择,特别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
作者:李林;张晓芬;张建;曹海泉;曾友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药学监护内容和模式。方法通过分析1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药物治疗的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师、护士完成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如何实施个体化用药监护以及患者用药教育和沟通。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以妊娠期用药安全、药物选择为切入点,实施药学监护。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优化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且积极与患者沟通,开展用药及教育,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潜在的医疗纠纷。
作者:于磊;徐珽;蒋学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的疗效。方法将17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7例。治疗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不良反应,采用胃肠症状评分法(GSRS)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GSRS评分为(3.10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03.4)分(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1%,优于对照组的73.57%( 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不影响治疗。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倪扬;任黔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吲达帕胺片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分布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指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梅;王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理性情绪疗法对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理性情绪疗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升高( 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在躯体角色、总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方面均明显升高( 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可显著提高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杨永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 MMF )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 )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7例RNS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采用足量强的松口服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疗程均为2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血清肌酐等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3%( P﹤0.05)。结论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RNS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英松;卢松;刘珂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及鲑鱼降钙素、阿法骨化醇、维D咀嚼钙片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DHS内固定术及鲑鱼降钙素、阿法骨化醇、维D咀嚼钙片联合治疗)和对照组(给予DHS内固定术)。结果研究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0%,而对照组优良率为88.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和恢复正常行走时间分别为(13.4801.14)周、(40.17011.07)d和(50.72012.1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301.22)周、(48.75014.32)d和(60.17015.19)d( P﹤0.05)。结论 DHS内固定术及鲑鱼降钙素、阿法骨化醇、维D咀嚼钙片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且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李清社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诊断、治疗及药学监护。方法分析1例多因素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诊断、治疗及药学监护经过,并结合文献对病因、治疗药物选择及药学监护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双下肢疼痛明确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且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类型为主,可能伴有化学治疗所致多发性神经病变类型,给予加巴喷丁为基础的联合止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止痛疗效。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较复杂,重点在于明确病因,给予对因治疗和选用循证医学证据较充足的止痛药对症治疗。
作者:薛鸿林;林润华;林雪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建立测定枇芩颗粒剂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7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总黄酮,于509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质量浓度在12.72~76.32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9 C+0.0107( r=0.999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为枇芩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王庆芬;倪晓霞;刘晓玲;高惠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并对比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和达英-35(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70例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使用优思明治疗,B组则使用达英-35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LH)、血清总睾酮(T)和卵泡刺激素(FSH)3项指标,观察比较妊娠率、排卵率、规律月经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H,T,FSH指标,妊娠率、排卵率、规律月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优思明与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均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建立测定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总酚酸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UV)法。方法以原儿茶醛为对照品,对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总酚酸进行测定。结果原儿茶醛质量浓度在0.008~0.030 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A=31.54104 C-0.10397( r=0.9996, n=5),平均回收率为103.61%,RSD为4.85%( 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朱迪;谭丹;侯靖宇;王爱民;兰燕宇;郑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儿科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咳嗽消失时间为(5.3801.16)d、平均退热时间为(3.5800.89) d、平均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6.3001.26)d、平均肺部X线摄片浸润影消失时间为(8.4101.73)d、平均住院时间为(12.2803.12)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8.8202.01)d、(4.7201.02) d、(9.8402.03)d、(11.2801.72)d、(15.7102.91)d( 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5.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P=0.109)。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较单用阿奇霉素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霞;崔喜英;董凤龙;侯振洲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