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aMKⅡ-p38通路在异丙酚诱导神经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王洪梅

关键词:异丙酚, 神经干细胞, 凋亡, CaMKⅡ, P38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异丙酚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CaMKⅡ-p38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取孕14 d大鼠分离胚胎神经干细胞,分为异丙酚低、中、高浓度组( A1,A2,A3组),对照组( B组)及溶剂组( C组),A1,A2,A3组分别给予质量浓度2.5,5.0及10.0μg/mL异丙酚处理,B组不作处理,C组给予脂肪乳替代异丙酚,分析各组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CaMKⅡ及p38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处理12 h后细胞增殖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处理48,72 h后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B组相比,C组细胞凋亡率与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A1,A2,A3组凋亡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 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性;随着异丙酚处理浓度的提高,P-p38及P-CaMKⅡ的表达量显著升高( P<0.05)。结论不同浓度异丙酚处理会抑制神经干细胞增殖促进凋亡,CaMKⅡ-p38通路有重要作用,为临床麻醉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提供试验基础。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0例

    目的:观察中成药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成药消渴丸治疗。结果观察组共56例(93.33%)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53例(88.33%)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2%(χ2=18.12,P<0.01);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与对照组的5.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结论采用中成药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降低患者FBG和HbA1C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增加,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大肠癌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西医组(A组)与中西医结合组(B组),各40例。结果 B组与A组相比,中医临床主症疗效明显升高( P<0.05),生存质量评分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P<0.05),平均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2,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大肠癌术后配合治疗,可增加临床效果,生存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文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60例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果胶铋、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3%( P<0.05);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 P<0.05);试验组治疗胃炎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辉;刘艳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皮球囊成形术与选择性支架置入术用于下肢动脉严重狭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经皮球囊成形术或选择性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近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下肢慢性缺血或严重间歇性跛行患者140例。其中39例行经皮球囊成形术( A组),101例行选择性支架置入术( B组)。结果治疗后6,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髂动脉和股腘动脉的再狭窄及所有病变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B组相比,A组的6 min大步行距离及踝肱收缩压比均明显较小( P<0.01)。结论经皮介入在下肢动脉阻塞的治疗中的安全性较强。但中期疗效表明,两组的再狭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B组的6 min大步行距离以及踝肱收缩压比明显优于A组。

    作者:文飞;成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医院门诊注射用品种处方合理性调查分析

    目的:规范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门诊处方注射用品种处方信息,通过Excel表格筛选、统计数据,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暂行管理规定(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药理学》及药品说明书等对注射用品种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注射用品种处方科室分布中儿科占30.23%,位居第1;药品种类分布抗菌药物品种处方占55.81%,位居第1;不合格处方817张,涉及例次1091例。结论医院处方质量尚存在较多问题,注射用品种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无适应证用药等情况。临床药师需加大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强度,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切实减少不合理用药。

    作者:李玉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β-七叶皂苷钠联合牵引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2例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神经根性颈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牵引和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β-七叶皂苷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血浆内皮素( ET )、血栓素B2( TXB2)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6-酮-前列腺素F1(6-K-PGF1)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对照组仅6-K-PGF1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 P<0.05);两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加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改善微循环,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小兵;黄喆;董宇为;李国强;郭世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龙血竭胶囊联合医用胶水用于外科整形创口愈合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龙血竭胶囊联合医用胶水用于外科不同部位整形创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外科不同部位整形创口愈合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龙血竭胶囊口服联合医用胶水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医用胶水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 P<0.05),且患者治疗满意度和创口愈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龙血竭胶囊联合医用胶水用于外科不同部位整形创口,可有效缩短患者创口愈合时间,提高愈合效果,降低创口愈合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俊涛;郑志峰;徐丽梅;赵梦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某院中药注射剂溶剂选择的应用分析

    目的:调查需要限定溶剂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结合医院使用情况,分析不同溶剂对中药注射剂稳定性、不溶性微粒的影响。为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在选择溶剂时提供药学理论支持。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2月符合要求的病例,统计和分析其溶剂使用情况。结果共抽取1279份病历,溶剂选择与说明书不一致的107份,占8.37%。易出现这类问题的药物有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灯盏细辛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及复方苦参注射液。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选择输液溶剂,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程杰;赵倩;唐贺;关胜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醒脑静及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肝性脑病30例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醒脑静及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60例,均给予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30例。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2.3±5.4)分,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的(52.7±6.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2.7±4.2)分,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的(51.2±4.6)分( P<0.05),对照组前后则无明显变化( 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5)。结论醒脑静及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肝性脑病,能有效调整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樊方雷;周美芳;夏静;俞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醒脑静注射液急诊早期应用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诊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92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90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3例(3.26%)患者在急性期经治疗无效后死亡,对照组7例(7.78%)患者在急性期经治疗无效后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31);观察组患者伤后12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 GOS )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 Z=3.00,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外伤后癫痫(7.87%比25.30%)、交通性脑积液(5.62%比4.82%)、脑震荡综合征(8.99%比24.10%)、慢性创伤性脑病(8.99%比15.66%)和总体远期并发症发生率(31.46%比69.8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急诊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改善颅脑外伤患者伤后12个月时的GOS评分,降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艳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杞枣口服液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60例

    目的:观察杞枣口服液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安排适当运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3~5 g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儿每次给予杞枣口服液10 mL,每日2次;两组患儿均配合推拿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两组患儿血微量元素水平、D-木糖的吸收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铁、锌、钙元素、D-木糖的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锌元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 P<0.05)。结论杞枣口服液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可增加血微量元素、D-木糖的吸收率,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清热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26例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因子的影响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西医治疗,并给予相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清热化痰中药方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以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病症均减轻,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 t=3.50,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4、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 t=3.67,3.03,4.51,3.89,P<0.05)。结论清热化痰方治疗AECOPD痰热蕴肺证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中药成分抑制了体内的炎症因子的产生及作用。

    作者:张圣浛;邓志刚;张素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用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35例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0例,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并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结果护理3个月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 )评分、活动能力量表( ADL )评分及躯体功能、机体活动能力、生命力、心理情绪、社会交际能力、自信心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中,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温换芳;苗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炎性外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锰酸钾坐浴和口服消炎药,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肛门水肿评分为(0.48±0.37)分和疼痛评分为(1.23±0.42)分,均小于对照组的(0.92±0.65)分和(2.76±0.81)分( 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81.67%和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和86.67%( P<0.05)。结论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肛门水肿和疼痛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丹;王爱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美托洛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失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美托洛尔后的自主神经失衡的改善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凝、调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率变异性( HRV )时域、频域指标的积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P<0.01);两组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0.05),治疗组心肌梗死复发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1.10%,两组治疗后心脏标志物、血脂参数(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HRV指标,恢复自主神经失衡,且在心功能恢复、减少复发次数、改善血脂及hs-CRP水平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施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自拟理气逐瘀方内服联合熏蒸治疗痛经45例

    目的:观察自拟理气逐瘀方内服联合熏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医科诊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内服中药自拟理气逐瘀方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熏蒸治疗,两组患者均于行经前7 d开始治疗至经期开始,7 d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 P<0.05);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的小腹疼痛拒按、经行不畅量少、紫暗有块、经前乳房胀痛、舌紫暗、脉弦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均为8.88%。结论自拟理气逐瘀方内服联合熏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经行不畅等症状,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翠娥;胡秀学;黄波;张小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对胃癌耐药细胞基因表达及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对胃癌耐药细胞基因 GST-π,survivin 和 P-gp 表达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取其生长对数时期待用。设置对照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组、热疗组和热化疗组,并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每组中人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FCM方法半定量检测各细胞中GST-π,survivin和P-gp基因蛋白表达变化。将热化疗组置于37~43℃不同的恒温箱中进行试验,72 h后使用酶标仪检测不同温度的吸光度。结果热化疗可抑制GST-π,survivin和P-gp基因的表达,且抑制效果与外界温度呈正相关;热疗和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DDP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奥沙利铂联合热疗下降效果明显。结论热疗及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的增殖和表达,并能抑制该细胞的凋亡。肿瘤基因的表达与热疗温度在37~43℃内呈正相关。

    作者:王婧;张沂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固体分散体中金丝桃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固体分散体中金丝桃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Hedera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结果金丝桃苷的质量浓度在1.1406~72.99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1%,RSD为1.94%( n=9)。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固体分散体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作者:钱芳;刘志辉;陆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小儿哮喘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儿科收治的哮喘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的咳嗽、气喘、哮鸣音、湿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χ2=5.194,P=0.02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T细胞中 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可缩短小儿哮喘患者的咳嗽、气喘、哮鸣音、湿鸣音时间,提高临床疗效,调节血清T细胞中CD4+及CD8+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青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自拟中药方剂保留灌肠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57例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方剂保留灌肠疗法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6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抗病毒或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解毒方剂保留灌肠,每日2次。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为(37.4±5.4)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3±7.1) h ( u=8.782,P<0.01);治疗3 d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构成显著不同( Z=2.285,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4.74%,均高于对照组的44.90%和85.71%( 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辅助退热、缓解症状效果明显,联用西药疗效更佳。

    作者:戈珍桃;王全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