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圣浛;邓志刚;张素华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鱼肝油外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联合利多卡因、鱼肝油外涂口腔局部治疗,每日4次。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 P<0.05)。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鱼肝油外涂口腔局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单用热毒宁注射液,安全性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国兵;刘玲君;李震;李成磊;何向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建立测定琥珀酸亚铁片中Fe2+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 KH2PO4(pH=2.40),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 Fe2+物质的量浓度在1.62~16.16 mmol/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08%( 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琥珀酸亚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窦金凤;邵吉;刘源;胡安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军队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区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用药频度( DDDs )和限定日费用( DDC )等进行用药分析。结果2010年至2014年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和DDDs均逐年增加,其中苯二氮类占主导地位;销售金额前3名的药品为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和阿普唑仑片;DDDs排名前3名的是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和阿普唑仑片。结论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林梅英;陈维中;朱建喜;刘兰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偏头痛患者130例,据就诊日期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68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加味小柴胡汤,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采外周血测定内皮素-1(ET-1)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评估头痛指数与临床疗效。结果服药3个月后,联合组头痛指数,血清ET-1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服药期间恶心、嗜睡、肌肉酸痛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9%和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2,P=0.661);两组总体疗效构成差异显著( 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5.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偏头痛,能进一步改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降低头痛程度,临床安全、可靠。
作者:孙广贺;付小平;徐存会;黄翠香;张翠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性肺气肿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 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用时(6.53±1.74)d、肺部X线摄片恢复正常用时(10.34±2.55)d、体温恢复正常用时(3.24±0.4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0.66±2.68)d,(14.26±3.98)d,(7.66±2.08)d( P<0.05)。结论应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感染,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可明显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艾学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健脾消食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50例门诊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检查诊断后按就诊时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患者予健脾消食汤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曲美布汀)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心、肝、肾功能,症状积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评估,检测患者的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常规,心、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无药品不良反应;用药治疗后的临床症状、GAS及MTL水平、生活质量评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05)治疗组改善幅度更明显;治疗组总体复发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脾消食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更佳,且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杨剑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联合饮食及运动治疗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糖耐量减低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金芪降糖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为(4.66±0.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为(6.02±0.41)%,与对照组的(4.01±0.51)mmol/L和(6.58±1.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 FBG )为(5.81±0.24)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 )为(7.56±0.45)mmol/L,与对照组的(6.29±0.63)mmol/L和(8.34±0.9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金芪降糖片联合饮食及运动治疗糖耐量减低,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优于单纯非药物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庆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分析门诊药房在药学服务实践中的突出特点。结果规范工作制度能提高药师调配药品的准确性,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严格执行处方审核制度能及时发现医生诊疗过程中的问题处方,减少医疗差错;以患者为中心,利用多种途径指导合理用药,能提高药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抽取处方和科室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改进并提高药品治疗质量。结论规范处方调剂和审核流程、全面的用药指导、适当的处方点评在门诊药学服务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谢洪梅;钱青;张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2种常用输液配伍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稳定性。方法建立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在2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中的5-HMF的方法,分析混合液在8 h中5-HMF的稳定性。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5-HMF质量浓度在0.5125~20.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1.23%;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1.5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2种常用输液配伍中5-HMF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高红;刘俊敏;王莉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遵循医嘱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盆腔坠胀、疼痛、阴道流血及发热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 P<0.05);遵医治疗、注意经期卫生、生活有规律、定期复查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及盐酸莫西沙星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腔炎时不仅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遵循医嘱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伟;郑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龙血竭胶囊联合医用胶水用于外科不同部位整形创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外科不同部位整形创口愈合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龙血竭胶囊口服联合医用胶水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医用胶水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 P<0.05),且患者治疗满意度和创口愈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龙血竭胶囊联合医用胶水用于外科不同部位整形创口,可有效缩短患者创口愈合时间,提高愈合效果,降低创口愈合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俊涛;郑志峰;徐丽梅;赵梦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果胶铋、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3%( P<0.05);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 P<0.05);试验组治疗胃炎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辉;刘艳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为促进在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药学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医院药学学科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探讨医院药学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方向。结果与结论新医改政策给医院药学学科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重在把握机遇。
作者:黄帮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美托洛尔后的自主神经失衡的改善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凝、调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率变异性( HRV )时域、频域指标的积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P<0.01);两组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0.05),治疗组心肌梗死复发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1.10%,两组治疗后心脏标志物、血脂参数(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HRV指标,恢复自主神经失衡,且在心功能恢复、减少复发次数、改善血脂及hs-CRP水平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施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通乳三穴”(屋翳穴、乳根穴、乳中穴)拔罐加耳穴(胸、肝、胃、乳腺、三焦、神门)压豆的方案与抗生素方案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通乳三穴”拔罐加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硫脒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6d后,治疗组患者的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为(9.8±3.6)mg/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为(4.85±0.83)×10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5.3)mg/L和(5.27±1.00)×109( u=6.511,P<0.01;u=2.319,P=0.022);治疗组乳房疼痛评分为(1.22±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0.31)分( u=10.100,P<0.01);治疗组治愈率为62.00%、总有效率为96.00%,均高于对照组的38.00%和84.00%(χ2=5.760,P=0.016;χ2=4.000,P=0.046)。结论“通乳三穴”拔罐加耳穴压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治疗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抗生素疗法。
作者:张凤莲;程杰;葛建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干预Ⅰ类切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为提高外科清洁手术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在2011年1月至12月和2014年1月至12月各抽取的600份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药师从2011年1月开始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及不合理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符合术前0.5~2.0 h给药的比例和选用非限制使用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药师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对Ⅰ类切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可明显减少人均用药天数,将抗菌药物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有利于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薛银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大黄蜇虫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7例,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相同护肝药物护肝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大黄蛰虫胶囊口服24周。结果治疗24周后随访,治疗组肝纤维化、B超声像情况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病毒应答、生化指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蜇虫胶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改善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炜炜;姚建华;吴霞;李慧;田芝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细辛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细辛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8.00%( 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咳痰、肺部罗音、喘息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 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细辛脑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伟红;康智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根据近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疗法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新进展。雾化吸入疗法借助其优点,已成为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荣凤;李逸阳;林海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 PERK-ATF4-CHOP通路在苦参碱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0,1.0,2.0,4.0 g/L苦参碱处理HOX-Rb44细胞24 h,MTT、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94,GRP78,ATF4以及PERK下游peIF2α及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苦参碱质量浓度的增加,HOX-Rb44细胞增殖抑制增加,凋亡率显著升高( P<0.05),GRP78与GRP94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ATF及PERK下游peIF2α及CHOP蛋白表达升高。结论苦参碱处理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能诱导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通路可能在其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来小丹;欧阳净;石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