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乳三穴”拔罐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急性乳腺炎50例

张凤莲;程杰;葛建立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 穴位, 拔罐, 内病外治, 超敏C反应蛋白, 疼痛
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通乳三穴”(屋翳穴、乳根穴、乳中穴)拔罐加耳穴(胸、肝、胃、乳腺、三焦、神门)压豆的方案与抗生素方案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通乳三穴”拔罐加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硫脒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6d后,治疗组患者的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为(9.8±3.6)mg/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为(4.85±0.83)×10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5.3)mg/L和(5.27±1.00)×109( u=6.511,P<0.01;u=2.319,P=0.022);治疗组乳房疼痛评分为(1.22±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0.31)分( u=10.100,P<0.01);治疗组治愈率为62.00%、总有效率为96.00%,均高于对照组的38.00%和84.00%(χ2=5.760,P=0.016;χ2=4.000,P=0.046)。结论“通乳三穴”拔罐加耳穴压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治疗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抗生素疗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二甲医院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分析某基层二甲医院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成本-效益。方法将医院PIVAS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运营成本、静脉药物配制成本、设备运行成本、药物成本等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院实施PIVAS,设备运行成本费为5624.40元,材料消耗费为26234.78元,人员成本结余为22500.00元,材料、药品成本结余为16160.50元,总效益为6801.32元。结论在基层二甲医院实行PIVAS,可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可充分发挥PIVAS作用,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杨仕林;舒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黄体酮胶囊联合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40例

    目的:观察黄体酮胶囊联合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益母草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黄体酮胶囊。结果观察组宫腔残留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修复率为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 P<0.05);观察组月经复潮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观察组的宫内积血、月经量异常、周期性腹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联合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患者阴道出血疗效佳,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有利于术后月经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刘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肠康颗粒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58例

    目的:探讨肠康颗粒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嘧啶,每次1 g,3次/日;试验组患者均给予肠康颗粒,每次1袋,3次/日,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积分为(2.24±1.6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3±1.82)分( P<0.05);试验组肠镜下评分为(2.73±1.8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2.01)分( P<0.05);试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9.31%和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97%和68.97%( P<0.05)。结论肠康颗粒可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新郑市零售药店2012年版药品GSP实施状况实证分析

    目的:对新郑市零售药店2012年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实施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为推动药品GSP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从药店的营业环境与条件、执业药师的配备与执业状况、处方药管理与销售状况、电子监管实施状况等方面,调查新郑市50家样本药店2012年版药品GSP的实施状况。结果50家样本药店在药品经营环境、设施设备等基础建设和药品管理分类、分区,计算机管理等方面较规范,已初步开展药品电子监管业务;但执业药师配备率仅为78.00%,执业药师中正常在岗执业的仅为41.00%;无处方任意购买处方药的高达68.00%。结论通过提升零售药店内生动力、有效解决实施药品GSP的难点问题、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可推动零售药店2012年版药品GSP的有效实施。

    作者:宋丽丽;李阳杰;周亚飞;孔亚丽;常攀攀;吕世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甲散结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二甲散结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柱(150 mm ×4.6 mm,5μm ),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在2.472~49.4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15%,RSD=1.34%( 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适用于二甲散结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唐道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决明子的特征图谱研究及质量分析

    目的:研究决明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为科学评价省评价性抽验品种决明子的质量现状提供依据。方法特征图谱采用Waters SunFireTM 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色谱数据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探讨特征图谱与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分别建立了决明及炒决明的HPLC特征图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上的决明子质量参差不齐,相似度与现行药典标准含量测定合格率有很大相关性。结论决明子总体质量较差,质量标准有待商榷。建立的特征图谱能清晰反映决明子生品和炮制品的真实质量,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美丽;张少杰;杨金蕊;张艳慧;段康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基于中药专利授权率的中国专利主体研究与思考

    目的:探讨促进中国专利制度“本土化”的主体模式,从专利主体的角度提出提高专利质量的建议。方法对中国1985年至2012年申请的中药专利的主体数据进行多维度实证分析,分析总体、不同性质的主体及合作与非合作主体的授权率。结果专利授权率主要呈现3个阶段的变化:1985年至1992年的不稳定波动,1993年至2004年的平缓上升及2005年后的明显下降。高校、服务机构和研究机构的授权率较高,企业和个人授权率较低。自2000年以来,合作主体的授权率越来越明显高于非合作主体,而在相对活跃的合作模式中,企业与研究机构及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授权率高。结论加大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模式,同时重视作为医药行业技术创新使用者的服务机构(以医院为代表)对提高专利质量的关键作用。

    作者:魏颖;陈妍;袁红梅;项荣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36例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2例行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A),背景剂量为2~3 mL/h,自控剂量为2 mL/30 min,锁定时间30 min。对照组予芬太尼镇痛,负荷量芬太尼为1μg/kg;治疗组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镇痛,负荷量氟比洛芬酯为1.8μg/kg。均治疗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8,12,24,48,72,168 h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 P<0.05),术后镇痛满意度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升高( 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程度,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镇痛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斌;吕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醒脑静早期应用对脑出血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4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共80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78例;观察组患者手术率、死亡率、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应用醒脑静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手术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远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同时,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9例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患者给予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B组患者则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 )变化水平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 A组的76.00%( 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及HBV-DNA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且B组优于A组( P<0.05)。结论口服恩替卡韦片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 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夏明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通乳三穴”拔罐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急性乳腺炎50例

    目的:观察并比较“通乳三穴”(屋翳穴、乳根穴、乳中穴)拔罐加耳穴(胸、肝、胃、乳腺、三焦、神门)压豆的方案与抗生素方案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通乳三穴”拔罐加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硫脒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6d后,治疗组患者的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为(9.8±3.6)mg/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为(4.85±0.83)×10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5.3)mg/L和(5.27±1.00)×109( u=6.511,P<0.01;u=2.319,P=0.022);治疗组乳房疼痛评分为(1.22±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0.31)分( u=10.100,P<0.01);治疗组治愈率为62.00%、总有效率为96.00%,均高于对照组的38.00%和84.00%(χ2=5.760,P=0.016;χ2=4.000,P=0.046)。结论“通乳三穴”拔罐加耳穴压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治疗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抗生素疗法。

    作者:张凤莲;程杰;葛建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对胃癌耐药细胞基因表达及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对胃癌耐药细胞基因 GST-π,survivin 和 P-gp 表达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取其生长对数时期待用。设置对照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组、热疗组和热化疗组,并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每组中人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FCM方法半定量检测各细胞中GST-π,survivin和P-gp基因蛋白表达变化。将热化疗组置于37~43℃不同的恒温箱中进行试验,72 h后使用酶标仪检测不同温度的吸光度。结果热化疗可抑制GST-π,survivin和P-gp基因的表达,且抑制效果与外界温度呈正相关;热疗和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DDP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奥沙利铂联合热疗下降效果明显。结论热疗及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的增殖和表达,并能抑制该细胞的凋亡。肿瘤基因的表达与热疗温度在37~43℃内呈正相关。

    作者:王婧;张沂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用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35例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0例,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并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结果护理3个月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 )评分、活动能力量表( ADL )评分及躯体功能、机体活动能力、生命力、心理情绪、社会交际能力、自信心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中,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温换芳;苗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利培酮与喹硫平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主客观睡眠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46例和喹硫平组45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疗程均为4周。利用多导睡眠图检测秒回患者整晚睡眠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睡眠情况的差异,采用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和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疾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患者多导睡眠图( PSG )指标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时间( REMT )[(91.5±17.2)min 比(83.1±16.3)min ]、慢相睡眠( SWS )[(11.3±3.7)min 比(14.9±4.6)min ]、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 REML )[(88.3±15.6)min比(80.1±18.5)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祝患者 PSQI总分[(2.96±0.97)分比(1.50±0.92)分]及睡眠质量[(0.54±0.11)分比(0.18±0.09)分]、睡眠效率[(0.29±0.09)分比(0.24±0.07)分]、睡眠时间[(0.30±0.06)分比(0.18±0.03)分]、睡眠障碍[(0.41±0.10)分比(0.14±0.04)分]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患者PANSS总评分[(61.06±12.07)分比(67.48±11.39)分]、阴性症状评分[(16.27±4.12)分比(18.29±4.62)分]、一般病理症状评分[(29.86±5.32)分比(32.53±6.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65%比9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培酮增加REMT和REML的作用优于喹硫平,增加慢波睡眠时间的作用弱于喹硫平;喹硫平对患者主观睡眠感受的改善效果优于利培酮。

    作者:墨亚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干预Ⅰ类切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为提高外科清洁手术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在2011年1月至12月和2014年1月至12月各抽取的600份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药师从2011年1月开始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及不合理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符合术前0.5~2.0 h给药的比例和选用非限制使用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药师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对Ⅰ类切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可明显减少人均用药天数,将抗菌药物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有利于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薛银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炎性外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锰酸钾坐浴和口服消炎药,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肛门水肿评分为(0.48±0.37)分和疼痛评分为(1.23±0.42)分,均小于对照组的(0.92±0.65)分和(2.76±0.81)分( 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81.67%和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和86.67%( P<0.05)。结论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肛门水肿和疼痛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丹;王爱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实践体会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分析门诊药房在药学服务实践中的突出特点。结果规范工作制度能提高药师调配药品的准确性,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严格执行处方审核制度能及时发现医生诊疗过程中的问题处方,减少医疗差错;以患者为中心,利用多种途径指导合理用药,能提高药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抽取处方和科室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改进并提高药品治疗质量。结论规范处方调剂和审核流程、全面的用药指导、适当的处方点评在门诊药学服务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谢洪梅;钱青;张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至2013年基本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至2013年基本药物采购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及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提供指导。方法参照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基层应用部分,利用中心信息系统对基本药物应用品种、数量、销售金额、比例、限定日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年至2013年,该中心平均采购基本药物种类270种,其中国家基本药物3年平均应用种类166种,该市增补基本药物3年平均为104种;基本药物应用种类占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的构成比分别为54.72%,52.77%,54.40%;该市增补药物占该市增补基本药物种类构成比分别为85.59%,78.12%,82.81%。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构成比分别为30.66%,30.62%,22.99%;该市增补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构成比分别为69.34%,69.38%,77.71%。结论该中心2011年至2013年基本药物应用呈上升趋势,增补药物在基本药物中的应用频率较高,基本药物中中成药的销售额逐年增加,而抗菌类药物近年销售额呈下降趋势。

    作者:倪美玲;陈涛;陈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固体分散体中金丝桃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固体分散体中金丝桃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Hedera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结果金丝桃苷的质量浓度在1.1406~72.99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1%,RSD为1.94%( n=9)。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固体分散体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作者:钱芳;刘志辉;陆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杞枣口服液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60例

    目的:观察杞枣口服液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安排适当运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3~5 g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儿每次给予杞枣口服液10 mL,每日2次;两组患儿均配合推拿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两组患儿血微量元素水平、D-木糖的吸收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铁、锌、钙元素、D-木糖的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锌元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 P<0.05)。结论杞枣口服液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可增加血微量元素、D-木糖的吸收率,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