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薛银娣

关键词:临床药师, 循证医学证据, Ⅰ类切口, 围术期,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干预Ⅰ类切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为提高外科清洁手术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在2011年1月至12月和2014年1月至12月各抽取的600份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药师从2011年1月开始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及不合理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符合术前0.5~2.0 h给药的比例和选用非限制使用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药师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对Ⅰ类切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可明显减少人均用药天数,将抗菌药物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有利于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9例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心动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均得到显著改善( 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的病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P<0.05),观察组Lee氏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更优( P<0.05),但Boston积分则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联合恰当的护理对策有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

    作者:王瑞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重楼皂苷D抑制A549细胞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重楼皂苷D对结肠癌细胞A549迁移与侵袭,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9(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结肠癌细胞 A549,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重楼皂苷 D(1,2μmol/L),采用划痕试验,Transwell侵袭试验观察重楼皂苷D对 A549迁移与侵袭的影响,以免疫印迹试验(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重楼皂苷D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 A549的迁移、增殖与侵袭,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 MMP-2和 MMP-9的表达。机制可能为其降低了 MMP-2和MMP-9的表达。

    作者:吕芸;李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儿童手足口病38例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儿童手足口病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 P<0.05);观察组发热、皮疹、咽痛、口腔溃疡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秋云;李黎辉;张和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实践体会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分析门诊药房在药学服务实践中的突出特点。结果规范工作制度能提高药师调配药品的准确性,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严格执行处方审核制度能及时发现医生诊疗过程中的问题处方,减少医疗差错;以患者为中心,利用多种途径指导合理用药,能提高药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抽取处方和科室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改进并提高药品治疗质量。结论规范处方调剂和审核流程、全面的用药指导、适当的处方点评在门诊药学服务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谢洪梅;钱青;张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脑安胶囊联合康复护理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50例

    目的:观察脑安胶囊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溢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安胶囊。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5.06,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0%(χ2=7.48,P<0.01);两组患者血肿扩大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功能障碍遗留率为46.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81%(χ2=6.66,P<0.01);观察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结论应用脑安胶囊联合康复护理可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同时无明显药品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潘生丁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5.00%比80.00%,P<0.05),24 h尿蛋白(24 h Upro)、尿素氮(BUN)、尿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5.00%比20.00%, 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功能,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闻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至2013年基本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至2013年基本药物采购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及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提供指导。方法参照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基层应用部分,利用中心信息系统对基本药物应用品种、数量、销售金额、比例、限定日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年至2013年,该中心平均采购基本药物种类270种,其中国家基本药物3年平均应用种类166种,该市增补基本药物3年平均为104种;基本药物应用种类占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的构成比分别为54.72%,52.77%,54.40%;该市增补药物占该市增补基本药物种类构成比分别为85.59%,78.12%,82.81%。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构成比分别为30.66%,30.62%,22.99%;该市增补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构成比分别为69.34%,69.38%,77.71%。结论该中心2011年至2013年基本药物应用呈上升趋势,增补药物在基本药物中的应用频率较高,基本药物中中成药的销售额逐年增加,而抗菌类药物近年销售额呈下降趋势。

    作者:倪美玲;陈涛;陈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黄体酮胶囊联合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40例

    目的:观察黄体酮胶囊联合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益母草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黄体酮胶囊。结果观察组宫腔残留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修复率为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 P<0.05);观察组月经复潮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观察组的宫内积血、月经量异常、周期性腹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联合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患者阴道出血疗效佳,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有利于术后月经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刘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9例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患者给予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B组患者则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 )变化水平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 A组的76.00%( 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及HBV-DNA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且B组优于A组( P<0.05)。结论口服恩替卡韦片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 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夏明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琥珀酸亚铁片的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

    目的:建立测定琥珀酸亚铁片中Fe2+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 KH2PO4(pH=2.40),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 Fe2+物质的量浓度在1.62~16.16 mmol/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08%( 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琥珀酸亚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窦金凤;邵吉;刘源;胡安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皮球囊成形术与选择性支架置入术用于下肢动脉严重狭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经皮球囊成形术或选择性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近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下肢慢性缺血或严重间歇性跛行患者140例。其中39例行经皮球囊成形术( A组),101例行选择性支架置入术( B组)。结果治疗后6,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髂动脉和股腘动脉的再狭窄及所有病变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B组相比,A组的6 min大步行距离及踝肱收缩压比均明显较小( P<0.01)。结论经皮介入在下肢动脉阻塞的治疗中的安全性较强。但中期疗效表明,两组的再狭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B组的6 min大步行距离以及踝肱收缩压比明显优于A组。

    作者:文飞;成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葆宫止血颗粒联合优质化护理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恶露及贫血51例

    目的:探讨葆宫止血颗粒联合优质化护理路径治疗产后子宫复旧、恶露及贫血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状况。方法选择在医院择期分娩的产妇9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患者每日静脉滴注缩宫素,给予常规产后指导;研究组患者口服葆宫止血颗粒,并对产妇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包括子宫复旧护理、产后饮食护理、心理康复护理、健康知识护理及环境护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与研究组的92.1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2,3 d每日宫底下降高度上有显著性差异( P<0.01);对照组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差值分别为(9.3±10.2)g/L和(0.41±0.32)×1012/L,与研究组患者的(5.1±6.8)g/L和(0.22±0.25)×1012/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00%,对照组产后感染率为19.15%,明显高于研究组的3.92%( P<0.05);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葆宫止血颗粒联合优质化护理路径治疗能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缩短恶露时间、减轻产后贫血状况,有利于产后康复,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感染50例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性肺气肿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 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用时(6.53±1.74)d、肺部X线摄片恢复正常用时(10.34±2.55)d、体温恢复正常用时(3.24±0.4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0.66±2.68)d,(14.26±3.98)d,(7.66±2.08)d( P<0.05)。结论应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感染,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可明显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艾学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对胃癌耐药细胞基因表达及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对胃癌耐药细胞基因 GST-π,survivin 和 P-gp 表达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取其生长对数时期待用。设置对照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组、热疗组和热化疗组,并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每组中人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FCM方法半定量检测各细胞中GST-π,survivin和P-gp基因蛋白表达变化。将热化疗组置于37~43℃不同的恒温箱中进行试验,72 h后使用酶标仪检测不同温度的吸光度。结果热化疗可抑制GST-π,survivin和P-gp基因的表达,且抑制效果与外界温度呈正相关;热疗和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DDP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奥沙利铂联合热疗下降效果明显。结论热疗及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的增殖和表达,并能抑制该细胞的凋亡。肿瘤基因的表达与热疗温度在37~43℃内呈正相关。

    作者:王婧;张沂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44例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用匹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内分泌科治疗的87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均予糖尿病、低脂饮食,配合运动指导及降糖药物口服或胰岛素皮下注射,研究组予匹伐他汀口服治疗,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3%,优于对照组的88.37%( 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6.28%( P<0.05)。结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应用匹伐他汀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且可纠正血脂代谢紊乱,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巩雪俐;马琦;李扬;文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大黄蛰虫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4例

    目的:观察大黄蜇虫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7例,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相同护肝药物护肝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大黄蛰虫胶囊口服24周。结果治疗24周后随访,治疗组肝纤维化、B超声像情况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病毒应答、生化指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蜇虫胶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改善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炜炜;姚建华;吴霞;李慧;田芝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00例,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舒眠胶囊治疗;B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3周为1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后,A组阿森斯失眠量表( AIS )评分为(3.78±0.99)分,明显低于B组的(6.12±1.98)分( P<0.05);A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B组的72.00%( P<0.05);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A组嗜睡、口干、头晕、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 B组的28.00%( P<0.05)。结论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但舒眠胶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作者:孙爱华;金小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妇炎灵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44例及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妇炎灵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治疗配合睡前灌肠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妇炎灵胶囊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7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白带异常、B超提示包块或积液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炎灵胶囊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加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舜芳;陈伟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醒脑静注射液急诊早期应用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诊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92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90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3例(3.26%)患者在急性期经治疗无效后死亡,对照组7例(7.78%)患者在急性期经治疗无效后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31);观察组患者伤后12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 GOS )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 Z=3.00,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外伤后癫痫(7.87%比25.30%)、交通性脑积液(5.62%比4.82%)、脑震荡综合征(8.99%比24.10%)、慢性创伤性脑病(8.99%比15.66%)和总体远期并发症发生率(31.46%比69.8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急诊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改善颅脑外伤患者伤后12个月时的GOS评分,降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艳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醒脑静早期应用对脑出血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4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共80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78例;观察组患者手术率、死亡率、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应用醒脑静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手术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远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同时,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