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杰;赵倩;唐贺;关胜江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联合饮食及运动治疗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糖耐量减低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金芪降糖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为(4.66±0.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为(6.02±0.41)%,与对照组的(4.01±0.51)mmol/L和(6.58±1.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 FBG )为(5.81±0.24)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 )为(7.56±0.45)mmol/L,与对照组的(6.29±0.63)mmol/L和(8.34±0.9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金芪降糖片联合饮食及运动治疗糖耐量减低,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优于单纯非药物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庆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5种常用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为后期新方法新工艺的建立及工业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薯蓣皂苷元得率、纯度为指标,经标准化处理,以综合评价值( W)对直接酸水解法、阶梯生物酶法、复合生物酶法、预发酵法、浸提分离法5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5种方法 W值由大到小顺序为:阶梯生物酶法>复合生物酶法>浸提分离法>预发酵法>直接酸水解法。结论阶梯生物酶法提取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效果较好。
作者:雷震;雷攀;杜士明;杨光义;魏晋宝;叶方;张晨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用改良序贯法测定小儿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半数有效量( ED50)和95%有效量( ED95)。方法随机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Ⅰ~Ⅱ级、接受MRI检查需镇静的1~6岁患儿30例,MRI检查前30~45 min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剂量根据改良序贯法确定,根据上1例患儿检查中的镇静效果,下1例患儿增加或减少0.25μg/kg。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右美托咪定有效镇静的 ED50,ED95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 ED50为2.15μg/kg,95% CI为1.93~2.32μg/kg;相应的 ED95为2.60μg/kg,95% CI为2.39~3.68μg/kg。结论小儿MRI检查中右美托咪定滴鼻简便安全,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改良序贯法测定其镇静的 ED50和 ED95分别为2.15μg/kg和2.60μg/kg。
作者:柯昌禄;纪宏新;陈文;李安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抗炎与抗氧化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各12只。对照组大鼠每日用生理盐水按8 g/kg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同剂量酒精灌胃,治疗组大鼠在灌胃同时按0.25 g/kg剂量灌胃给予茶多酚。经过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性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以及肝脏中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结果长期酒精灌胃喂养可明显使大鼠诱发酒精性肝损伤,服用茶多酚后可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增高的血清中ALT等活性,并能减少肝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与GSH-Px的活性,并降低IL-6和IL-1β等的表达。结论茶多酚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亮;汪燕;潘小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2种常用输液配伍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稳定性。方法建立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在2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中的5-HMF的方法,分析混合液在8 h中5-HMF的稳定性。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5-HMF质量浓度在0.5125~20.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1.23%;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1.5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2种常用输液配伍中5-HMF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高红;刘俊敏;王莉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偏头痛患者130例,据就诊日期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68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加味小柴胡汤,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采外周血测定内皮素-1(ET-1)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评估头痛指数与临床疗效。结果服药3个月后,联合组头痛指数,血清ET-1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服药期间恶心、嗜睡、肌肉酸痛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9%和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2,P=0.661);两组总体疗效构成差异显著( 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5.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偏头痛,能进一步改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降低头痛程度,临床安全、可靠。
作者:孙广贺;付小平;徐存会;黄翠香;张翠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桡动脉痉挛及术后心脏事件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需行PCI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及PCI围手术期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硝酸甘油、维拉帕米,观察组患者加用法舒地尔。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继续加用法舒地尔,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术中,观察组患者桡动脉痉挛( RAS )、局部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和全身不良症状发生率相当(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炎性因子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60 d,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7%(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中RAS,维持心电图正常,减少术中全身及局部不良症状,改善术后心肌功能,降低炎性因子表达,减少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京;赵博;王晨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根据病变的不同节段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相应穴位注射,同时联合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单用丹红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脊髓功能状态评分为(32.5±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5±2.1)分( P<0.05);观察组患者脊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穴位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或单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有疗效,前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后者。
作者:张文雄;李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医院近2年内针对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期间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02例患者中,单部位感染72例(70.59%),多部位感染16例(15.69%),未明确感染部位14例(13.73%);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单纯革兰阴性菌(G-)感染40例(39.22%),单纯革兰阳性菌(G+)感染23例(22.55%),G-与G+混合感染15例(14.71%),细菌合并真菌感染14例(13.73%),未检查出明确病原菌10例(9.80%);99例(97.06%)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34例(33.33%)为预防性使用,65例(63.73%)为治疗性应用,用药频度( DDDs )排序前3位药物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及氟康唑注射液,药物利用指数( DUI )≤1有14种,DUI>1有6种。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确保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期间获得有效治疗的重要保障。
作者:梁敏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军队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区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用药频度( DDDs )和限定日费用( DDC )等进行用药分析。结果2010年至2014年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和DDDs均逐年增加,其中苯二氮类占主导地位;销售金额前3名的药品为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和阿普唑仑片;DDDs排名前3名的是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和阿普唑仑片。结论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林梅英;陈维中;朱建喜;刘兰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至2013年基本药物采购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及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提供指导。方法参照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基层应用部分,利用中心信息系统对基本药物应用品种、数量、销售金额、比例、限定日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年至2013年,该中心平均采购基本药物种类270种,其中国家基本药物3年平均应用种类166种,该市增补基本药物3年平均为104种;基本药物应用种类占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的构成比分别为54.72%,52.77%,54.40%;该市增补药物占该市增补基本药物种类构成比分别为85.59%,78.12%,82.81%。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构成比分别为30.66%,30.62%,22.99%;该市增补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构成比分别为69.34%,69.38%,77.71%。结论该中心2011年至2013年基本药物应用呈上升趋势,增补药物在基本药物中的应用频率较高,基本药物中中成药的销售额逐年增加,而抗菌类药物近年销售额呈下降趋势。
作者:倪美玲;陈涛;陈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3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5~7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2%( 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0.05)。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桂平;刘金和;张文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复方酮康唑软膏联合黄柏洗剂治疗小儿头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头癣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复方酮康唑软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柏洗剂治疗。结果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中脱发、红斑、脓疱、白麟屑或黄痂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近3个月复发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 P<0.05);治疗组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治疗组的75.00%( P<0.05)。结论复方酮康唑软膏联合黄柏洗剂治疗小儿头癣的疗效显著,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近3个月复发率明显降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立欣;边莉;张金芳;师小萌;王月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遵循医嘱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盆腔坠胀、疼痛、阴道流血及发热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 P<0.05);遵医治疗、注意经期卫生、生活有规律、定期复查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及盐酸莫西沙星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腔炎时不仅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遵循医嘱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伟;郑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脾可欣颗粒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45例。常规组患儿给予肌肉注射利巴韦林、十六角蒙脱石等常规治疗,联合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脾可欣颗粒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结果联合组患儿的发热、腹泻、脱水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 t=2.34,2.90,3.14,3.45,P<0.05),病毒转阴率明显高于常规组(χ2=5.63,P<0.05);两组患儿入院第3及7日的白细胞( WBC )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时( 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脾可欣颗粒联合山莨菪碱,并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显著缩短腹泻、发热、脱水等症状消失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毒转阴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甲真菌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45例。单独用药组仅给予伊曲康唑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相比临床症状、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及病甲消退评分均明显提高( P<0.05)。单独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20.00%和15.56%,均明显低于联合用药组的6.67%和4.44%( 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相比成本降低,效果提高,C/ E及ΔC/ΔE降低( 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治疗甲真菌病疗效显著,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医疗费用低,药物经济学意义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立欣;边莉;张金芳;师小萌;王月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分析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管现状,梳理监管的现行法律依据,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范要求,结合监管实际情况,从人员、场地与设施、经营管理3个方面总结了目前中小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监管对策和建议,为完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管办法提供参考。
作者:高洁荣;彭扣;徐艳钢;刘跃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自拟理气逐瘀方内服联合熏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医科诊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内服中药自拟理气逐瘀方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熏蒸治疗,两组患者均于行经前7 d开始治疗至经期开始,7 d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 P<0.05);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的小腹疼痛拒按、经行不畅量少、紫暗有块、经前乳房胀痛、舌紫暗、脉弦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均为8.88%。结论自拟理气逐瘀方内服联合熏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经行不畅等症状,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翠娥;胡秀学;黄波;张小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缩宫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宫底高度、恶露量及子宫大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术后3,4,5 d宫底高度均明显降低( t=2.34,2.55,2.71,P<0.05),恶露量均明显减少( t=2.59,3.54,3.98,P <0.05);联合组子宫长径、前后径、横径及3径之和均明显缩短( t=3.42,3.67,3.92,4.11,P <0.05)。结论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显著促进子宫复旧,明显减少恶露量,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娟;乔爱玲;赵玉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45例。单独用药组患者仅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浆脑尿钠肽( BNP )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心输出量(C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 P<0.05),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升高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BNP含量均明显降低( P<0.05),联合用药组降低程度更显著( 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降低血浆BNP含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雪棉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