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糖核酸Ⅱ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淼;张燕;高振林;金永丽;马骖;赵蔚然;刘慈

关键词: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免疫功能, 生存期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简称核Ⅱ)对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生存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9例ECOG评分超过2分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核Ⅱ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核Ⅱ组患者静脉滴注核Ⅱ200 mg、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佳支持治疗。结果治疗后核Ⅱ组患者CD3+,CD4+,CD56+,CD4+/CD8+表达的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核Ⅱ组患者咳嗽、发热、乏力及恶液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核Ⅱ组KPS评分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体重明显增加( P<0.05);核Ⅱ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 )延长( P<0.05),总生存期( OS )延长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核Ⅱ可提高ECOG评分>2分的晚期NSCLC老年患者的免疫力,减轻其相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增加体重,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对延长总生存期无临床意义。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儿童手足口病38例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儿童手足口病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 P<0.05);观察组发热、皮疹、咽痛、口腔溃疡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秋云;李黎辉;张和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联合紫杉醇类方案及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乳腺癌40例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晚期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患者紫杉醇类方案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乳腺癌HER-2阳性患者,均采用紫杉醇类方案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各40例。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护理干预组疲倦、疼痛、呼吸困难、失眠、腹泻、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均较低( P<0.05),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高( 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00%,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的92.50%( P<0.05)。结论采用紫杉醇类方案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晚期乳腺癌HER-2阳性患者,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化疗期间功能质量评分及症状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凤丽;李艳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44例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用匹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内分泌科治疗的87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均予糖尿病、低脂饮食,配合运动指导及降糖药物口服或胰岛素皮下注射,研究组予匹伐他汀口服治疗,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3%,优于对照组的88.37%( 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6.28%( P<0.05)。结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应用匹伐他汀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且可纠正血脂代谢紊乱,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巩雪俐;马琦;李扬;文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缩宫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宫底高度、恶露量及子宫大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术后3,4,5 d宫底高度均明显降低( t=2.34,2.55,2.71,P<0.05),恶露量均明显减少( t=2.59,3.54,3.98,P <0.05);联合组子宫长径、前后径、横径及3径之和均明显缩短( t=3.42,3.67,3.92,4.11,P <0.05)。结论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显著促进子宫复旧,明显减少恶露量,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娟;乔爱玲;赵玉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利培酮与喹硫平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主客观睡眠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46例和喹硫平组45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疗程均为4周。利用多导睡眠图检测秒回患者整晚睡眠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睡眠情况的差异,采用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和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疾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患者多导睡眠图( PSG )指标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时间( REMT )[(91.5±17.2)min 比(83.1±16.3)min ]、慢相睡眠( SWS )[(11.3±3.7)min 比(14.9±4.6)min ]、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 REML )[(88.3±15.6)min比(80.1±18.5)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祝患者 PSQI总分[(2.96±0.97)分比(1.50±0.92)分]及睡眠质量[(0.54±0.11)分比(0.18±0.09)分]、睡眠效率[(0.29±0.09)分比(0.24±0.07)分]、睡眠时间[(0.30±0.06)分比(0.18±0.03)分]、睡眠障碍[(0.41±0.10)分比(0.14±0.04)分]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患者PANSS总评分[(61.06±12.07)分比(67.48±11.39)分]、阴性症状评分[(16.27±4.12)分比(18.29±4.62)分]、一般病理症状评分[(29.86±5.32)分比(32.53±6.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65%比9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培酮增加REMT和REML的作用优于喹硫平,增加慢波睡眠时间的作用弱于喹硫平;喹硫平对患者主观睡眠感受的改善效果优于利培酮。

    作者:墨亚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治疗甲真菌病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甲真菌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45例。单独用药组仅给予伊曲康唑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相比临床症状、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及病甲消退评分均明显提高( P<0.05)。单独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20.00%和15.56%,均明显低于联合用药组的6.67%和4.44%( 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相比成本降低,效果提高,C/ E及ΔC/ΔE降低( 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治疗甲真菌病疗效显著,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医疗费用低,药物经济学意义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立欣;边莉;张金芳;师小萌;王月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细辛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50例

    目的:观察细辛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细辛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8.00%( 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咳痰、肺部罗音、喘息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 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细辛脑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伟红;康智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0例

    目的:观察中成药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成药消渴丸治疗。结果观察组共56例(93.33%)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53例(88.33%)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2%(χ2=18.12,P<0.01);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与对照组的5.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结论采用中成药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降低患者FBG和HbA1C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增加,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妇炎灵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44例及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妇炎灵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治疗配合睡前灌肠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妇炎灵胶囊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7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白带异常、B超提示包块或积液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炎灵胶囊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加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舜芳;陈伟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自拟中药方剂保留灌肠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57例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方剂保留灌肠疗法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6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抗病毒或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解毒方剂保留灌肠,每日2次。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为(37.4±5.4)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3±7.1) h ( u=8.782,P<0.01);治疗3 d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构成显著不同( Z=2.285,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4.74%,均高于对照组的44.90%和85.71%( 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辅助退热、缓解症状效果明显,联用西药疗效更佳。

    作者:戈珍桃;王全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β-七叶皂苷钠联合牵引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2例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神经根性颈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牵引和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β-七叶皂苷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血浆内皮素( ET )、血栓素B2( TXB2)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6-酮-前列腺素F1(6-K-PGF1)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对照组仅6-K-PGF1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 P<0.05);两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加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改善微循环,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小兵;黄喆;董宇为;李国强;郭世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某军队医院2010年至2014年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军队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区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用药频度( DDDs )和限定日费用( DDC )等进行用药分析。结果2010年至2014年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和DDDs均逐年增加,其中苯二氮类占主导地位;销售金额前3名的药品为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和阿普唑仑片;DDDs排名前3名的是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和阿普唑仑片。结论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林梅英;陈维中;朱建喜;刘兰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美托洛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失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美托洛尔后的自主神经失衡的改善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凝、调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率变异性( HRV )时域、频域指标的积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P<0.01);两组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0.05),治疗组心肌梗死复发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1.10%,两组治疗后心脏标志物、血脂参数(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HRV指标,恢复自主神经失衡,且在心功能恢复、减少复发次数、改善血脂及hs-CRP水平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施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骨瓜提取物联合独一味胶囊用于骨折术后治疗40例

    目的:观察骨瓜提取物联合独一味胶囊用于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抗炎及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及独一味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 P<0.05)。结论骨瓜提取物联合独一味胶囊可明显缩短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且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法舒地尔对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痉挛及术后心脏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桡动脉痉挛及术后心脏事件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需行PCI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及PCI围手术期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硝酸甘油、维拉帕米,观察组患者加用法舒地尔。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继续加用法舒地尔,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术中,观察组患者桡动脉痉挛( RAS )、局部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和全身不良症状发生率相当(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炎性因子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60 d,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7%(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中RAS,维持心电图正常,减少术中全身及局部不良症状,改善术后心肌功能,降低炎性因子表达,减少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京;赵博;王晨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某院39例死亡患者病历药物应用回顾性分析

    目的:调查患者因药物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死亡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3年1月至12月死亡患者病历39份,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9份病历中,不合理用药21份,占53.84%;其中因药物导致死亡的病历15份,占38.46%。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死亡患者病历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临床药师应参与危重患者的用药,减少患者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的发生。

    作者:姜蓉;徐德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华法林与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比较

    目的:探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华法林组( W组)与利伐沙班组( R组),各80例。结果两组术后2,7,14 d与术前相比股浅静脉与腘静脉直径均缩小,且W组较R组缩小更显著( P<0.05);W组较R组 D-二聚体水平降低,D-二聚体下降时间缩短,DVT发生率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低( 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P<0.05)。两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总引流量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采用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合并DVT,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争艳;宋良;张艳艳;苑学;李艳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胃宝咀嚼片中熊果酸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胃宝咀嚼片中熊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醋酸铵(70:16:14:0.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熊果酸质量浓度在0.1236~0.8240 g/L ( r=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1.30%( n=5)。结论该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小儿胃宝咀嚼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杜小英;姜锦花;宋愿智;马东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高血压67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口服六味地黄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7%(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8%( 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可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醒脑静早期应用对脑出血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4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共80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78例;观察组患者手术率、死亡率、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应用醒脑静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手术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远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同时,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