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安;王清刚;蔡世军
目的:观察杞枣口服液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安排适当运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3~5 g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儿每次给予杞枣口服液10 mL,每日2次;两组患儿均配合推拿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两组患儿血微量元素水平、D-木糖的吸收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铁、锌、钙元素、D-木糖的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锌元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 P<0.05)。结论杞枣口服液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可增加血微量元素、D-木糖的吸收率,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醋氯芬酸联合热矿泥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关节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氯芬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热矿泥浴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膝骨性关节炎疼痛功能(Lequesne)指数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变化,测量治疗前后膝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观察组起效迅速,治疗1周时Lequesne指数和VAS评分显著改善,并持续好转至第4周( P<0.05);对照组于治疗2周时开始得到显著改善,并持续好转至第4周( P<0.05);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上述2项指标开始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周开始,两组膝围均降低并持续好转至第4周,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 P>0.05)。结论醋氯芬酸联合热砂泥浴能显著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Lequesne指数,缓解疼痛,降低关节肿胀程度,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如何将鱼骨图分析法应用到医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中。方法通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讲述鱼骨图的实施方法,评价其效果。结果通过鱼骨图分析法找出该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结论运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医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指导,可提高医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作者:张亚松;张培;王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术前给予曲马多2 m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手术前( T0)、给药10 min后( T1)、拔管时刻( T2)、拔管后10 min ( T3)以及拔管后30 min ( T4)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两组躁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0,T1,T2,T3,T4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重度、中度以及轻度躁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马多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可减轻患儿全身麻醉恢复期的躁动,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和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作者:段宏;朱信强;杨沫;齐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口服六味地黄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7%(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8%( 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可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及所属监护室患者,有潜在感染危险因素存在的部位或感染部位标本所分离的122株肠球菌的相关资料。结果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对肠球菌具有好的抗菌活性,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对肠球菌也具有较强的作用,5种抗菌药物对肠球菌具有相同的低杀菌浓度( MBC)和低抑菌浓度( MIC),或 MBC比 MIC高1~2倍;屎肠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粪肠球菌( P<0.05);5种抗菌药物对屎肠球菌 MBC50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 P<0.05)。结论临床应给予不同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肠球菌体外抗菌的效果以充分的重视,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赵曲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根据近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疗法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新进展。雾化吸入疗法借助其优点,已成为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荣凤;李逸阳;林海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急诊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92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90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3例(3.26%)患者在急性期经治疗无效后死亡,对照组7例(7.78%)患者在急性期经治疗无效后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31);观察组患者伤后12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 GOS )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 Z=3.00,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外伤后癫痫(7.87%比25.30%)、交通性脑积液(5.62%比4.82%)、脑震荡综合征(8.99%比24.10%)、慢性创伤性脑病(8.99%比15.66%)和总体远期并发症发生率(31.46%比69.8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急诊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改善颅脑外伤患者伤后12个月时的GOS评分,降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艳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炎性外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锰酸钾坐浴和口服消炎药,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肛门水肿评分为(0.48±0.37)分和疼痛评分为(1.23±0.42)分,均小于对照组的(0.92±0.65)分和(2.76±0.81)分( 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81.67%和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和86.67%( P<0.05)。结论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肛门水肿和疼痛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丹;王爱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比较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00例,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舒眠胶囊治疗;B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3周为1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后,A组阿森斯失眠量表( AIS )评分为(3.78±0.99)分,明显低于B组的(6.12±1.98)分( P<0.05);A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B组的72.00%( P<0.05);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A组嗜睡、口干、头晕、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 B组的28.00%( P<0.05)。结论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但舒眠胶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作者:孙爱华;金小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0例,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并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结果护理3个月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 )评分、活动能力量表( ADL )评分及躯体功能、机体活动能力、生命力、心理情绪、社会交际能力、自信心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中,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温换芳;苗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妇炎灵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治疗配合睡前灌肠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妇炎灵胶囊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7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白带异常、B超提示包块或积液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炎灵胶囊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加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舜芳;陈伟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神经根性颈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牵引和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β-七叶皂苷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血浆内皮素( ET )、血栓素B2( TXB2)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6-酮-前列腺素F1(6-K-PGF1)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对照组仅6-K-PGF1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 P<0.05);两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加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改善微循环,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小兵;黄喆;董宇为;李国强;郭世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为促进在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药学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医院药学学科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探讨医院药学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方向。结果与结论新医改政策给医院药学学科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重在把握机遇。
作者:黄帮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柏药材生物碱类多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含0.02 mol/L磷酸二氢钠)-乙腈(3:1)等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生物碱类成分进样量盐酸小檗碱在0.8800~13.2000μg ( n=6),盐酸巴马汀在0.0038~0.0608μg ( n=6),盐酸药根碱在0.0032~0.0512μg ( n=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三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23%,98.32%,96.44%, RSD分别为0.38%,0.56%,1.15%( n=6)。结论该法能同时测定黄柏药材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可有效控制黄柏药材的质量。
作者:张庆明;张平;徐云燕;苏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因子的影响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西医治疗,并给予相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清热化痰中药方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以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病症均减轻,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 t=3.50,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4、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 t=3.67,3.03,4.51,3.89,P<0.05)。结论清热化痰方治疗AECOPD痰热蕴肺证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中药成分抑制了体内的炎症因子的产生及作用。
作者:张圣浛;邓志刚;张素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联合饮食及运动治疗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糖耐量减低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金芪降糖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为(4.66±0.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为(6.02±0.41)%,与对照组的(4.01±0.51)mmol/L和(6.58±1.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 FBG )为(5.81±0.24)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 )为(7.56±0.45)mmol/L,与对照组的(6.29±0.63)mmol/L和(8.34±0.9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金芪降糖片联合饮食及运动治疗糖耐量减低,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优于单纯非药物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庆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至2013年基本药物采购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及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提供指导。方法参照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基层应用部分,利用中心信息系统对基本药物应用品种、数量、销售金额、比例、限定日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年至2013年,该中心平均采购基本药物种类270种,其中国家基本药物3年平均应用种类166种,该市增补基本药物3年平均为104种;基本药物应用种类占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的构成比分别为54.72%,52.77%,54.40%;该市增补药物占该市增补基本药物种类构成比分别为85.59%,78.12%,82.81%。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构成比分别为30.66%,30.62%,22.99%;该市增补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构成比分别为69.34%,69.38%,77.71%。结论该中心2011年至2013年基本药物应用呈上升趋势,增补药物在基本药物中的应用频率较高,基本药物中中成药的销售额逐年增加,而抗菌类药物近年销售额呈下降趋势。
作者:倪美玲;陈涛;陈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 )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醋酸钠缓冲液(含0.004 mol/L庚烷磺酸钠,0.2%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节pH=4.0)-甲醇(70:3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盐酸倍他司汀进样量在0.1023~1.02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0.21%( n=9)。结论该方法准确度、灵敏度及重复性均较好,可用于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倍他司汀的含量测定。
作者:逯小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2种常用输液配伍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稳定性。方法建立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在2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中的5-HMF的方法,分析混合液在8 h中5-HMF的稳定性。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5-HMF质量浓度在0.5125~20.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1.23%;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1.5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2种常用输液配伍中5-HMF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高红;刘俊敏;王莉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