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妮;李劲;胡晓霖;冷怀明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及其对无复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关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8h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而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CRP及MMP-9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替格瑞洛配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姚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氯沙坦治疗,50~100 mg/d,疗程为8周;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10~20 mg/d,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检测血压和血尿酸浓度,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改善明显(P<0.05).结论 氯沙坦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及血尿酸水平(P<0.05),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复方补筋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牡丹皮、当归、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处方中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检出牡丹皮、当归、木香的特征斑点;丹皮酚质量浓度在5.80 ~ 34.8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7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为0.07%(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捷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复方补筋片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作者:林向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中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A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改变情况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牟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由中药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及100例由西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类药物所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患者生化、免疫指标的变化,分析其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状况.结果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无症状3例(3.75%),腹部不适12例(15.00%),此2项特征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融合坏死、界面炎、纤维间隔形成分别占51.25%,65.00%,52.50%,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自身抗体阳性22倒(27.50%),西药组阳性14例(14.00%),两组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建议强化对中药肝脏毒性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洪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完善药品批号管理,保障输液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分析并解决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2013年至2014年药品批号管理措施实施与改进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改进效果,并对以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通过整改,多批号药品品种其比例已从2013年的36.51%降至2014年的14.92%,基本消除了混批号使用现象,同时也促进了药品效期和贮存的规范化管理,但二级仓库信息管理系统仍存在缺陷.结论 严格施行药品批号管理,是保证输液质量、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东艳;李嘉茵;王向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管理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完善清开灵注射液质量标准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比较研究法,以《中国药典》和近年的研究文献为依据,分析清开灵注射液质量标准与控制要点变化情况.结果 清开灵注射液在鉴别项、检查项、含量测定项等方面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新增了指纹图谱.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质量标准在不断提高和完善,有利于清开灵注射液的现代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作者:李珂;李书平;徐晓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持续改进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保证临床各病区药品质量,确保危重患者抢救用药的及时性、安全性.方法 通过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及评价体系,制订质量控制指标及督查标准,不定期督查,对科室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追踪评价.结果 提升了病区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意识,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论 不但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药品质量与患者安全.
作者:张红银;张勤勇;陈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液管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9月医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毕松止血带前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和治疗组(术毕松止血带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各4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失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输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皮下瘀斑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膝关节置换术的失血量及输血量,降低术后皮下瘀斑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迎杰;孟馥芬;向文远;方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复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动脉血气及血浆皮质醇、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择期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的足月儿59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全身麻醉下复合0.10%罗哌卡因(1.0 mL/kg)骶管阻滞麻醉,研究组(31例)在全身麻醉下复合0.10%罗哌卡因(1.2 mL/kg)骶管阻滞麻醉.结果 两组患者在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麻醉诱导前(T1)、麻醉10 min(T2)、术后(T3)、术后8 h(T4)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无差异(P>0.05),T2及T3时收缩压(SBP)存在差异(P<0.05),T3时舒张压(DBP)存在差异(P<0.05);与T1时比较,对照组T2、T3、T4时血浆皮质醇和IL-6存在显著变化(P<0.01),研究组T2、T3、T4时血浆皮质醇和IL-6无变化(P>0.05),组间比较显著差异(P<0.01);组间低血压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复合1.2 mL/kg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血浆皮质醇、IL-6影响不大,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乔培超;李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90例,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观察组45例术中于子宫肌瘤周边子宫肌层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在术中于肌瘤周边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术后均常规予缩宫素和同种抗生素,治疗3d.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各时间点的出血量及手术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用药后各时间点血压均呈缓慢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15 min血压升高,与用药前及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0 min,45 min后血压缓慢回降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前及术后3d血红蛋白(Hb)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止血效果明显,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并未对术中患者血压造成不良影响,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铁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托洛尔、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血浆脑利钠肽(BNP)含量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血浆BNP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雪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亚微乳的理化性质.方法 在氨溴索亚微乳处方和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对乳剂类型、粒径、pH、黏度等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 制备的乳剂外观为乳白色,3批样品的粒径分别为169.9,170.0,166.8 nm,平均pH为8.12,8.19,8.23,25℃时黏度为(1.9±0.1)mPa·s.结论 氨溴索亚微乳注射剂的理化性质稳定,符合静脉注射要求.
作者:张会丽;李阳杰;李书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甲硝唑片用于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年医院收治的264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32例,试验组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苯酰甲硝唑分散片顿服,对照组予苯酰甲硝唑分散片单药顿服.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8%和91.67%,显著有效率分别为84.85%和65.1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0.72和0.32;显著有效的分别0.83和0.45.总有效率和显著有效率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为6.00.结论 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甲硝唑口服方案对于滴虫性阴道炎有显著的疗效,并且成本可控.
作者:陶婉君;杨卓;李灵玲;伍丽萍;杨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沙格雷酯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UA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调脂、扩血管、降糖等基础治疗,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沙格雷酯,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5.59%,与对照组的92.65%相当(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肌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Ⅰ)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沙格雷酯治疗T2DM合并UA患者疗效佳,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雪冰;张颖;燕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肝胆手术患者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在医院行肝胆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术前禁食禁饮,行麻醉诱导及维持后,对照组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观察组静脉滴注10%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250 mL,均在30 min内输完且输完后2h内不再应用其他含糖液体.记录两组患者在输注液体前(T0)、输液后即刻(T1)、输注后1 h(T2)、输注后3 h(T3)的血压、心率、血糖、胰岛素值、C肽值、血液剩余碱(BE)值、游离脂肪酸(FFA)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两组患者心率、血压与输液前相比均下降(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2对照组心率、血压与输液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T3有所下降,但仍高于T0(P<0.05);T2和T3观察组心率、血压恢复平稳,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后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均先升高后下降,但观察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T2时观察组已恢复至输液前水平(P>0.05),T3时对照组仍高于T0和观察组(P<0.05).输液后,两组患者C肽值均先上升、后下降,BE值先下降、后上升,但观察组患者各时点的波动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3时已恢复至T0水平(P>0.05),对照组未恢复(P<0.05).观察组FFA值一直平稳,与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逐渐升高,T3时显著高于T0时及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用于肝胆手术的患者,可为患者提供基本能量保证,并减少血糖及胰岛素的波动,具有碱化作用并避免了脂肪的分解,且药品相关不良反应少.
作者:舒同;夏锋;文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癥瘕贴膏与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选用常规西药配合癥瘕贴膏与中药口服,对照组患者单纯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 (P <0.05).治疗组治愈平均时间为(14.6±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8±2.7)d(P<0.05).随访2~6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5% (P<0.05).结论 中药贴膏外敷与中药口服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有效,且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刘进满;郭丽;王展;陈硕;刘翠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清宫术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80例清宫术稽留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己烯雌酚)和观察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各4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中宫颈软化及扩张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一次性清宫率明显增高,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能明显提高清宫术稽瘤流产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绍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正念减压疗法对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4年在医院进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健康教育的同时采用正念减压疗法,每周1次,连续6周.结果 进行正念减压疗法6次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3.563 ±4.103)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3.631±3.572)分,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为(37.561±5.012)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8.267±4.489)分、(47.634±3.257)分、(39.569±5.136)分(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可显著改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有效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缓解心理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小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考察医院药房中不同批次陈皮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为确保陈皮饮片的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碘柱后衍生化-荧光检测方法测定陈皮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40∶18∶42),流速为0.8 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50 nm.柱后碘衍生化系统为衍生溶液为0.05%的碘溶液,流速为0.3 mL/min,衍生化反应器温度为70 ℃.结果 药房现存5批次陈皮样品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G2,G1,B1,B2进样量分别在108~1085ng,217 ~2 171 ng,191~1913ng,64 ~ 64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60% ~110%之间.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陈皮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魏莹;李文东;杨兰;李红君;陈光华;刘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促进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医院综合干预前(2013年第4季度)及综合干预后(2014年第4季度)骨科Ⅰ类切口植入物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了解综合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植入物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选择、给药时机、给药剂量、给药频次、溶剂选择和给药疗程等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提高骨科Ⅰ类切口植入物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但仍需加强细节管理,提高手术医师认识.
作者:徐艳;相延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