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48例

李国苍

关键词:蓝光照射, 妈咪爱, 茵栀黄, 新生儿黄疸
摘要: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间断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和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92%和85.42%(P<0.05);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平均退黄时间分别为(46.63±2.18)μmol/L和(5.12±2.62)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81±3.22) μmol/L和(7.86±1.98)d(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发挥协同互补作用,缓解新生儿黄疸症状,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1次/日,监测期为1年;治疗组联用五酯滴丸6个月(270 mg,3次/日,1个月后改为180 mg,3次/日).观察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13,26,52周时,治疗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4.19%,90.32%和87.10%,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2周时,两组间的HBeAg,HBV-DNA阴转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3周的ALT复常率,与同组治疗26,52周及对照组治疗52周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虽然五酯滴丸不能增加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应答,但在治疗早期(13周)迅速恢复肝功能、持续性好,以弥补阿德福韦酯单用的不足.

    作者:邬克奇;许继涛;吴自锋;吴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药学研究与实践应充分重视药物调剂工作

    目的 促进药物调剂业务在临床药学研究领域的地位提升与发展.方法 结合临床药学实践,以药物调剂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为目标进行探究.在研究中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药物调剂过程中参与临床诊治的合理用药实际案例的方法,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提高临床用药的医疗质量,患者及家属对药师的合理用药指导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体现了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重要作用.结果与结论 医院的临床药物调剂工作是一个在合理用药中发挥药师作用,医院药学部门直接参与合理用药有效的、基础的重要平台.在临床药学研究与实践中重视药物调剂工作,对于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31种中药单体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 测定31种中药单体对1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96孔板培养法及涂片法测定各中药单体对MRSA的抑菌率及杀菌率.结果 花旗松素、没食子酸等9种中药单体对MRSA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花旗松素强,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抑菌率达100%.结论 花旗松素、没食子酸、二氢杨梅素具有明显的抗MRSA作用.

    作者:傅若秋;卢来春;李卓恒;余琼;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4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4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超过5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58.33%.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37个品种,累及8个系统;活血化瘀类品种涉及不良反应多,热毒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居首.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6.81%,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占21.53%.结论 中药注射剂应根据药品说明书严格规范操作,建议重视辨证施治,加强临床用药监护,以期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2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探索其发生规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上报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42例,整理不良反应所涉及到的患者年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时间及其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消化系统较常见;中年和老年患者较青年患者更容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而老年较中年和青年患者易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其正常用药剂量下也可能导致相当数量的不良反应;中枢系统不良反应在首次输注过程中发生较少,而皮肤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于首次用药过程中则相对较多.结论 观察、总结及掌握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以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王宇;郭军;杨安涯;宁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塞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静脉滴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400 mg稀释后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疗程10~14 d;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1.0稀释后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连用10~ 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3% (55/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1% (50/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塞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治愈好转率、改善生活质量,且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志燕;王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69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糖皮质激素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1月儿科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9例,分析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处方中使用频率高的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其次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结论 住院儿科支气管肺炎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刘红;李劲薇;赵光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4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利福平(维夫欣)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采用规范的全身抗结核治疗,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利福平(维夫欣),对照组给予利福平胶囊,观察患者体温、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及痰菌转阴、病灶吸收、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6个月后分别为(8.35±1.79)mmol/L和(10.19±2.21) mmoL/L(P<0.05),9个月后分别为(6.14±1.17)mmol/L和(8.21±1.56) mmoL/L(P<0.01);两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56%和80.00%(P<0.05);两组X线检查病灶吸收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65.71%(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3.33%和31.43%),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5.56%和28.57%)P均<0.05;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利福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中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作者:梁珍;汪胤;刘轶群;唐硕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48例

    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间断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和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92%和85.42%(P<0.05);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平均退黄时间分别为(46.63±2.18)μmol/L和(5.12±2.62)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81±3.22) μmol/L和(7.86±1.98)d(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发挥协同互补作用,缓解新生儿黄疸症状,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

    作者:李国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白芥子挥发性化学成分

    目的 分析检测白芥子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 首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萃取白芥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再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从白芥子中共分离出37个色谱峰,鉴别出其中25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1.1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15.85%)、茴香脑(6.75%)、1-环丙基丙烷(5.98%)、苯并噻唑(3.87%)、巴豆腈(3.57%)、异硫氰酸环己酯(2.81%)等.结论 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能快速全面获得白芥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信息,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蔡君龙;卢金清;黎强;郭胜男;戴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制剂室的质量管理实践体会

    通过研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相关文献,结合中药制剂室的实际情况,浅论关于中药制剂室的质量管理,探讨了中药制剂室的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初步提出了中药制剂室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作者:王欢;龙远华;刘同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温度对3种中药浸膏片包衣工艺参数的影响

    目的 研究温度对3种中药浸膏片包衣工艺的影响.方法 将素片置恒湿变温环境中,不同时间称定片重,记录、计算吸湿增重,分析吸湿数据;将素片置干燥环境中,其余条件相同情况下,记录、计算减重百分率、绘制减重速率曲线图.结果 冠心平片和健肾片的吸湿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保肾片的吸湿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保肾片和冠心平片在60℃的减重百分率大于50℃的减重百分率,而健肾片的减重百分率在50℃和60℃之间变化不明显.结论 吸湿性参数、干燥速率参数可为包衣工艺参数的制订提供科学数据.

    作者:戴国友;顾和亚;朱萱萱;赵林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动态干扰电结合超短波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目的 探讨动态干扰电结合超短波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干扰电结合超短波治疗)和对照组(牵引、超短波治疗),每组50例,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下腰痛的JOA评分及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治疗组治愈率、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扰电结合超短波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鱼腥草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调研了1994年至201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鱼腥草有关文献,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综述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工作,着重分析了鱼腥草挥发油中主要抗菌成分之一鱼腥草素(癸酰乙醛)的研究现状.调研发现,不同文献报道的鱼腥草挥发油中癸酰乙醛的含量迥异,介于0 ~ 21.61%,并发现部分文献将2-十三烷酮错误定性为癸酰乙醛.而现行鱼腥草注射液的国家药品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癸酰乙醛的含量,这是导致2006年鱼腥草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需在准确定性癸酰乙醛的基础上,重新认识鱼腥草挥发油中癸酰乙醛的实际含量,为重新开发利用鱼腥草药材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薛青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

    该文就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发展和研究方向,并进行讨论和作出展望,希望能为抗高血压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翁燕君;李伟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棘果油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对沙棘果超临界流体CO2提取物中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沙棘果中提取挥发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色谱柱为DB-5MS毛细管柱;载气为氦气,2.0mL/min;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60℃,保持2min,以10℃/min速率升温至200℃,再以4℃/min速率升温至260℃,后以20℃/min速率升温至300℃,保持2min;质谱用EI离子源.用NIST质谱数据库分析来鉴定沙棘果脂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25个色谱峰,大部分为脂肪酸和酯类,分别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40.94%和55.53%.结论 用GC-MS法分析沙棘果脂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为沙棘果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作者:陈琴华;王嗣岑;余飞;肖倩;侯冰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21例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21例,A组为对照组.3组均以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B组加用生脉注射液,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泵入.结果 B组和C组血压回升,自觉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A组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1.90%;B组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95%;C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更优.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赵学勤;唐刘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宁心宝胶囊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 建立宁心宝胶囊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 采用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法.结果 对宁心宝胶囊等4个样品进行试验,均获得了其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 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法可用于宁心宝胶囊的鉴定与识别.

    作者:柳江红;刘岩峰;张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厂家奥美拉唑肠溶制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肠溶片原研制剂和国内4个厂家生产的样品在4种溶剂中的溶出曲线,为科学评价药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溶出度测定中的转篮法,以4种溶剂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温度为3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出曲线,并用f2因子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pH1.2氯化钠盐酸溶液中,5个厂家奥美拉唑的溶出曲线一致,而在其他3种溶剂中,国内厂家与原研制剂拟合的f2因子均小于50.结论 原研制剂和国内仿制品之间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陈芳晓;孙志;赖庆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用药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介绍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抽取2012年1至6月处方(每月600张门/急诊处方)以及处方点评工作开展并实施干预措施后的7~12月处方,根据点评内容填写处方指标点评表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对干预前后处方的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比例等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医院门/急诊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种,不合理处方比例由干预前的72.8%降为9.3%,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35.77%降为15.56%.结论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方法可行,能有效干预不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梁华;李根;高羽;黄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