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乌拉尔甘草有效菌株内生细菌活性物质初步研究

邓毅;丁仁伟;任鹏飞

关键词:甘肃乌拉尔甘草, 内生菌, 甘草酸, 抑菌, 活性物质
摘要:目的:考察甘肃乌拉尔甘草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细菌的活性物质。方法:利用HPLC检测,以甘草苷、甘草酸单铵盐标准品为参照,对甘草有效菌株内生细菌JTYB-001、JTYB-053、JTZB-001发酵液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三菌株代谢产物出峰时间分别为(RT=21.071分钟)、(RT=21.041)、(RT=21.067),与甘草酸单铵盐标准品的出峰时间(RT=21.031分钟)相近,采用面积法对其定量,产量分别约为0.033、0.005,0.013 mg/mL。结论:甘肃乌拉尔甘草野生与栽培品有效菌株内生细菌JTYB-001、JTYB-053、JTZB-001三菌株分别含有与宿主相同药理活性的甘草酸类物质。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DSES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评价

    目的:应用CONSORT标准评价Jadad评分≥3分的有关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RCT报告质量。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出2013年1月以前的所有有关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应用CONSORT声明和一些中医药评价指标对Jadad评分≥3分的RCT文献的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数据提取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由2名评价人员独立完成,如有争议通过讨论或由主要研究者解决。结果:共检出480篇文献,只有16篇RCT符合纳入标准。在纳入的16篇RCT中,含诊断标准的有16篇,占100.0%;说明详细用药方案及疗程的有14篇,占87.5%;正确地说明随机分配方法的有11篇,占68.75%;说明统计学方法的有15篇,占93.75%;描述对象纳入期间的有12篇,占75.0%;描述各组基线资料的有14篇,占87.5%;提及退出/失访例数的有5篇,占31.25%;提及不良反应的有9篇,占56.25%;描述中医证型的只有1篇,占6.25%。没有1篇文献提及样本含量的估计、分配方案的隐藏和实施、受试对象流程图,意向性治疗分析和终点指标观察。结论:大部分RCT的方法学及结果部分报告不够详细,建议尽量按照CONSORT标准来报告RCT以提高RCT的报告质量和真实性。

    作者:任芳;徐厚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做好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可以提升全院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理念,增强医院感染意识和法律意识,掌握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可以逐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权金林;党建中;程麦莉;石丽丽;薛世萍;杨玉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矩阵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组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2组治疗后Vs、Vm均明显提高,RI、PI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矩阵针刺可显著提高Vs、Vm值(P<0.05),降低阻力指数(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作者:金钰钧;袁涛;张宝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97例

    目的:观察三黄灭菌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观察组9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服三黄灭菌汤,每日1剂。2组均于连续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4.54%和90.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时和治疗后1年时复发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灭菌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写国斌;武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简述“中医综合疗法”在中风病防治中的运用

    积长期学习、探索与思考,创立既能使多姿多彩的中医学术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又能使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得以有效治疗的“中医综合疗法”,尤其是用之于中风病预防、治疗与护理,实能全面展示其诸多优势,使当代中医救治中风病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善,进而为中医事业全面走出困境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者:赵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杜仲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杜仲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现已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的多酚类成分,主要包括木脂素类、酚酸类和黄酮类,同时分离得到环烯醚萜、单萜、三萜、有机酸酯、挥发油、多糖、胶及其他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多个成分具有降压、降血糖、调节血脂、抗癌、抗衰老、抑制胆固醇上升、抗补体活性、抗氧化等活性。同时发现杜仲有许多新的药理活性,为杜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马博;张媛;张达义;佟宇;肖正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针配合按时开穴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按时开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针配合按时开穴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腹针配合按时开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作者:唐玉英;李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现状

    从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治疗及中药离子导入4个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现状,指出中医药治疗该病是在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整体观念、三因制宜的基础上体现的个性化治疗。

    作者:李兴勇;徐霞;麻虎;姚兴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多形疹120例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多形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受试者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124例妊娠多形疹患者予中药熏洗治疗,2次/d,共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日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共观察病例124例,脱落4例。120例患者治疗后3、7、14天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6.67%、77.50%、92.50%。对瘙痒、红斑的控制起效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多形疹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颖;温晓文;徐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与管理研究

    目的:通过对海口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116张麻醉处方使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使用频率高(DDDs=1232.33),其次是盐酸布桂嗪注射液(DDDs=573.50),盐酸哌替啶片使用频率低(DDDs=3.33);限定日费用高的是美施康定片(DDDc=27.84),盐酸布桂嗪片限定日费用低(DDDc=1.68)。结论:海口市人民医院需进一步提高麻醉药品合理应用水平,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吉训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通痹活络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龄后循环脑梗死75例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通痹活络汤治疗高龄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均给予依达拉奉静脉输注,治疗组同时加服通痹活络汤,观察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1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活络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龄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包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指征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模式下,在整体调节人体脏腑阴阳的基础上,临证时只要辨证准确且方证相应,不仅可以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的浓度,提高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率、控制率、甚至增加治愈率,而且在减少复发率、减少终点事件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作者:令丽梅;王智先;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骨刺消巴布剂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骨刺消巴布剂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Bcl-2及其抑制基因Bax的影响,探讨骨刺消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抑制细胞凋亡及调节Bcl-2、Bax的表达有关。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空白对照组,通过局部打击来制备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外敷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给药3周后处死动物,TUNEL法检测软组织损伤细胞的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细胞中Bcl-2、Bax水平。结果: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Bcl-2在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中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Bax的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cl-2、Bax是细胞凋亡的2个调控基因,骨刺消巴布剂对损伤的软组织细胞的影响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来抑制细胞的过度凋亡,这可能是该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邢涛;董林;魏国俊;雷宁波;王志勇;徐玉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细节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住手外1病区,对照组患者入住手外2病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分别在入院第4天比较2组患者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明显减轻手外伤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章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0例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双氯芬酸钠,50 mg/次,2次/d,口服,连续用药1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晨僵时间、15 m步行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观察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针刀治疗AS疗效显著,并可降低ESR、CRP水平,缩短晨僵时间、15 m步行时间。

    作者:鄢卫平;李景周;强天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锻炼,观察2组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功能。结果: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功能锻炼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临床观察疗效较好,可改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功能。

    作者:徐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45例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之后改为口服,80 mg/次,3次/d,连续4周。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6.67%,对照组为51.11%,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2.22%,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白介素-6(IL-6)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效。

    作者:陈士利;宗强;卢朝辉;卜晓刚;胡艳芹;高洪斌;苏利国;卫青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小卵泡排卵的相关因素和中医体质调查

    目的:调查小卵泡排卵患者心理、生活中的各种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和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方法:采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中的90种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以及中医体质量表对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疾病发生的心理、生活相关因素以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小卵泡排卵患者SCL-90测评与常模比较躯体化、强迫症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敌对方面存在差异(P<0.05);LES调查显示困扰小卵泡排卵患者大的生活事件为家庭有关问题,其次为工作学习问题以及社交与其他问题;小卵泡排卵患者的偏颇体质分布从高到低分别是气郁质(18%)、痰湿质(14%)、气虚质(11%)及阴虚质(11%)、特禀质(8%)、湿热质(6%)、瘀血质(4%)、阳虚质(3%)。结论:在临床诊治中,对小卵泡排卵的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疏导,引导其认识和解决家庭有关问题,减轻敌对情绪和强迫症状,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明确小卵泡排卵患者所属的体质类型,并予以相应的饮食、情志调摄、生活指导和中药调理,应该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慧珊;朱蕊;廖飞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铺灸疗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疗效的优越性、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从2000年到2012年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中收录的有关铺灸疗法为主治疗A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7篇,涉及患者共1700名。 Meta分析结果显示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总体有效率优于口服西药疗法和单纯针刺疗法。与口服西药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1.24,95%(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14,1.35);与针刺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1.27,95%CI(1.05,1.53)。结论:此次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全部为单中心RCT研究,无多中心研究。其次,随机分组方法不够准确,多数文献未描述随访、脱落、远期疗效情况,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指标种类繁多,未能采取国际公认的标准。与口服西药疗法比较,铺灸疗法的总体有效率远高于口服西药疗法,疗效优越且复发率较低,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和针刺疗法比较,虽然药物铺灸疗法总体有效率较高,由于纳入研究数目较少,总病例数亦少,无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对比,其结果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刘安国;严兴科;阚丽丽;董莉莉;王军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