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同步化学治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40例

孟桂平;刘卫静

关键词:复方斑蝥胶囊, 同步化学治疗方案, 晚期鼻咽癌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同步化学治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顺铂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平均生存时间、1个月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且平均生存时间以及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长春瑞滨+顺铂化学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增加患者化学治疗的耐受性,减轻骨髓毒性。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2011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方法对2011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结果中药注射剂使用涉及5大类13个品种,以理血剂为主,其次是补益剂和清热剂;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前2位的均有注射用血塞通。结论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及管理。

    作者:杨作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电子处方中风险管理对策探讨

    目的:促进中药电子处方工作系统的不断完善、规范,减少因用药原因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方法主要针对中药电子处方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结果与结论为有效控制当前中药电子处方运行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风险,可采用规范、统一处方系统中的中药饮片名称,将处方打印工作提前到医师工作处,实行打印出来的纸质处方手工签名制,及时收集临床反馈信息、改良处方系统等措施。事药品质量管理研究,(电话)0451-55653086;邓伟生,男,主要研究方向为药事法规、药品经营与管理,本文通讯作者,(电子信箱)ws2010tt@ sohu. com。

    作者:张麟;邓伟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复方骨肽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70岁,因反复腰痛10余年伴双下肢麻木1月于2013年8月20日入院,既往体健,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脑梗死病史9个月,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时体格检查示体温36.8℃,心率72次/分,血压140/85 mmHg,CT 提示 L4椎体滑脱、腰椎管狭窄,入院诊断为 L4椎体滑脱,L3-4,L4-5,L5- S1腰椎管狭窄症。完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于8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 L4椎体滑脱,L3-4,L4-5,L5- S1腰椎管狭窄症经后路切开复位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前0.5 h 给予头孢西丁预防感染,术中情况良好。为促进椎体融合,术后当天给予复方骨肽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304061,规格为每支5 mL :75 mg)150 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8月28日,在输入复方骨肽注射液5 min后,突发胸闷、心慌,伴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0.5℃,血压降至70/45 mmHg,心率116次/分,怀疑为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该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同时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间羟胺注射液50 mg、多巴胺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50 mg、安乃近注射液0.25 g,并用冰袋冷敷。2 h 后病情趋平稳,血压稳定在105/60 mmHg 左右,心率稳定在105次/分左右。8月29日晨,体温37.3℃,收缩压一度升至150 mmHg,心率90次/分,对多巴胺予以减半。复查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6.6 U / 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81.8 U / L,肝功能轻微损伤。8月31日,停用升压药,血压稳定在115/60 mmHg 左右,心率稳定在80次/分左右。

    作者:邵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74例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对治疗后预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地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琴;刘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中游离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检测前列地尔脂微球中游离药物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规格的超滤膜、以不同离心速率对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样品进行处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相中游离药物浓度。结果用10 K 超滤膜滤过、以5000 r / min 速率4℃离心30 min,对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样品进行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相中游离药物浓度,结果样品在5 h 内稳定,RSD 为0.43%,方法重现性良好。前列地尔质量浓度在5~60 n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 Y =5.7586 X +7.1275, r =0.9972( n =7),低检测限5 ng / m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4%,RSD 为0.88%。结论该法可快速简便有效地检测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中游离前列地尔的浓度,重现性良好。

    作者:马玉樊;卢婷利;崔晗;周四元;陈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配伍治疗孕期病毒性肝炎37例

    目的:探讨中药配伍治疗孕期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孕期病毒性肝炎患者37例,给予抗病毒中草药蚤休和保胎中草药白术、杜仲、川续断及健脾益气,利湿化浊草药陈皮、茯苓、党参、五味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肝功能、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药品不良反应、孕妇、胎儿(新生儿)孕围期监测指标。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临床表现及症状消失,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恢复正常,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阴性,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 HAV - IgM、抗- HAV - IgG)阴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恢复正常,乙肝表面抗体(HBsAb)升高,乙肝 e 抗原(HBeAg)和乙肝 e 抗体(HBeAb)正常或略高,乙肝核心抗体(HBcAb)略高,各项与治疗前比较,P 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孕妇及胎儿生理指标正常,未发现胎儿畸形、缺陷,无孕妇、围生儿死亡,都能顺利完成妊娠、分娩,新生儿情况良好。总体疗效评价,基本治愈23例(62.16%),显效11例(29.73%),好转3例(8.11%)。结论中药配伍治疗孕期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良好和安全性高。

    作者:陈淑彦;刘爱菊;张丽娟;耿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透明质酸在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

    透明质酸是广泛分布在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的酸性黏多糖,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在治疗关节疾病、伤口修复、皮肤疾患、眼科疾病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基于临床证据对透明质酸在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作了综述。

    作者:杨敏;饶友义;宁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药品统计功能集成平台,对2013年1月至6月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镇痛药的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用药金额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药品使用频度。结论与结论医院癌症患者止痛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

    作者:傅玉新;曾文谊;林颖;陈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个月后,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 / kg)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 组)、糖尿病组(DM 组)、利拉鲁肽100μg / kg 组(L100组)、利拉鲁肽200μg / kg 组(L200组)4组。NC 组与 DM 组均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利拉鲁肽组分别予利拉鲁肽100μg / kg 或200μg / kg 腹腔内注射干预每日2次。干预12周后,测体重、肾重、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肌酐、尿素氮。用光镜、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利拉鲁肽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重/体重指数( KW / BW)、平均肾小球体积( MGV)、系膜面积比( FMA)的增加并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其肾功能( P ﹤0.05);可减轻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等病理改变。与 L100组相比,L200组大鼠肾脏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病理改变减轻更明显。结论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且200μg / kg(每日2次)较100μg / kg (每日2次)的剂量效果更好。

    作者:李里;卢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结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5例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结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高血压脑出血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53例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55例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结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有效率分别是86.79%和90.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9.43%和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结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38例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维生素 B1、腺苷 B12等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治疗,均以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HAMD 及 HAMA 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具有服用方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连春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云南白药气雾剂防治中心静脉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气雾剂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采用 PICC 置管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 PICC 置管后给予常规维护,试验组在常规维护的基础上,于距离穿刺点上方2 cm 沿静脉走形喷洒云南白药气雾剂,范围8 cm ×8 cm。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后两组均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94%和17.65%,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后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的显效率为14.29%,治愈率为85.71%。结论云南白药气雾剂可有效预防和治疗 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刘振杰;钱文茹;钱满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益阴消渴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益阴消渴滴丸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益阴消渴滴丸中的葛根、荔枝核;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迪马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0℃。结果 TLC 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进样量在0.1738~1.738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 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 为0.37%。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益阴消渴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伏军;须建;尹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自拟通瘀汤治疗脑出血恢复期40例

    目的:观察自拟通瘀汤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需要使用脱水剂、神经保护剂、控制血压、营养支持及防治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消化道出血等)等对症支持治疗,并进行针灸、推拿、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口服通瘀汤(医院自拟,由川芎、当归、丹参、白花蛇、元胡、白芷、羌活、细辛、黄芪、石斛等组方),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50 mL,每日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257, P ﹤0.01);观察组肢体肌力恢复2级以上时间、语言恢复时间及下地行走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液及心电图复查均正常。结论自拟通瘀汤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可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渝;杨永红;徐江;庞飞;谢银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瑞伐拉赞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瑞伐拉赞有关物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 Inertsil - C8柱(250 mm ×4.6 mm,5μm),以0.01 mol / L 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节 pH 至4.0)-乙腈(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 nm,流速为1.0 mL / 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稀溶液自身对照法进行定量。结果盐酸瑞伐拉赞的检测限为0.09μg / mL( S / N =3),定量限为0.30μg / mL( S / N =10);稀溶液质量浓度在0.3~6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 A =2.1866+41.9402 C,r =0.9998( n =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盐酸瑞伐拉赞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

    作者:蒲小琴;曾巧;徐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药师干预对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3种Ⅱ类切口手术的病历资料,分析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通过分管领导在医院相关会议上通报、药师到临床科室实施监控等方式,对其进行干预。结果经过干预,抗菌药物的选择趋于规范化,主要以第1代头孢为主(构成比为83.58%),其次为青霉素类(构成比为14.93%);干预后单一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90.71%上升至98.51%;术前30 min 至2 h 应用抗菌药物由1.33%提高至98.51%。干预前及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控制在48 h 内的患者有28例(12.39%),明显低于干预后的27例(40.30%)。结论临床药师对Ⅱ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干预,可使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合理,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彭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65例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制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h 血糖(2h PG)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FBG 为(6.1±1.5)mmol / L,2h PG 为(8.6±1.9)mmol / L,HbAlC 为(6.1±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可更好地降低患者的 FBG,HbAlC 及2h PG 指标水平,疗效明显。

    作者:张亚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磷酸三丁酯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藻多糖空心胶囊中痕量六价铬

    目的:建立海藻多糖空心胶囊中痕量六价铬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磷酸三丁酯(TBP)萃取、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藻多糖空心胶囊中的痕量六价铬。结果铬进样质量浓度在0~40 ng / mL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7),平均回收率为88.08%,RSD =0.78%(n =9)。结论该方法定量准确可靠,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海藻多糖空心胶囊的六价铬质量控制。

    作者:张毅;郭盈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连芩软膏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连芩软膏乙醇渗漉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提取率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溶剂种类、溶剂用量、药材粉碎粒度及渗漉速率对连芩软膏提取工艺效果的影响。结果渗漉佳工艺条件为,将黄连、黄芩、黄柏等药材粉碎过二号筛,以70%乙醇润湿、混匀,密闭放置30 min 后装入渗漉装置,加少量70%乙醇浸渍24 h,以12倍量70%乙醇进行渗漉,渗漉速率为9 mL /(min·kg),收集渗漉液。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合理,可为连芩软膏的生产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刘坚初;林丽;强姣;童国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甲醇-4%冰醋酸(70:30)为流动相,色谱柱为 CNW C18柱(150 mm ×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双氯芬酸钠质量浓度在51.600~1290.0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双氯芬酸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 为0.71%。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林生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