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通瘀汤治疗脑出血恢复期40例

李渝;杨永红;徐江;庞飞;谢银芳

关键词:通瘀汤, 脑出血恢复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通瘀汤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需要使用脱水剂、神经保护剂、控制血压、营养支持及防治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消化道出血等)等对症支持治疗,并进行针灸、推拿、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口服通瘀汤(医院自拟,由川芎、当归、丹参、白花蛇、元胡、白芷、羌活、细辛、黄芪、石斛等组方),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50 mL,每日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257, P ﹤0.01);观察组肢体肌力恢复2级以上时间、语言恢复时间及下地行走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液及心电图复查均正常。结论自拟通瘀汤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可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25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疗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运动以及降血糖、血压、血脂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记录各患者的24 h 尿蛋白排泄率(UAER)和临床症状变化。结果两组的24 h UAER 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 P ﹤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P ﹤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 ﹤0.05)。结论益血活气中药能有效保护肾脏以及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可临床推广。

    作者:刘保胜;管淑琴;逯继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90例

    目的:探讨中药氧气雾化吸入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180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 P ﹤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中药氧气雾化吸入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指标调查与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处方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制订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合理用药指标(SDUIs),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对门诊患者发放问卷900份,收回合格问卷867份,其中64份被判定为不合理处方,处方不合理率7.38%;处方药物平均品种数(2.19±1.12)种,通用名使用率100.00%,抗菌药物使用率26.30%,注射剂(除计划免疫)使用率14.07%,基本药物使用率14.73%,医生诊治时间(3.87±1.35) min,处方调配时间(2.59±1.26) min,药品标示完整率100.00%,药品实际调配比例100.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式率为84.54%。结论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较低,门诊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注射剂和抗菌药物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偏低。

    作者:魏俊婷;邹美南;曾斌;刘志承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药品统计功能集成平台,对2013年1月至6月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镇痛药的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用药金额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药品使用频度。结论与结论医院癌症患者止痛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

    作者:傅玉新;曾文谊;林颖;陈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配伍治疗孕期病毒性肝炎37例

    目的:探讨中药配伍治疗孕期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孕期病毒性肝炎患者37例,给予抗病毒中草药蚤休和保胎中草药白术、杜仲、川续断及健脾益气,利湿化浊草药陈皮、茯苓、党参、五味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肝功能、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药品不良反应、孕妇、胎儿(新生儿)孕围期监测指标。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临床表现及症状消失,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恢复正常,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阴性,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 HAV - IgM、抗- HAV - IgG)阴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恢复正常,乙肝表面抗体(HBsAb)升高,乙肝 e 抗原(HBeAg)和乙肝 e 抗体(HBeAb)正常或略高,乙肝核心抗体(HBcAb)略高,各项与治疗前比较,P 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孕妇及胎儿生理指标正常,未发现胎儿畸形、缺陷,无孕妇、围生儿死亡,都能顺利完成妊娠、分娩,新生儿情况良好。总体疗效评价,基本治愈23例(62.16%),显效11例(29.73%),好转3例(8.11%)。结论中药配伍治疗孕期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良好和安全性高。

    作者:陈淑彦;刘爱菊;张丽娟;耿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技术在生物碱萃取中的新进展

    目的:为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技术(SFE - CO2)提取生物碱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新相关文献,探讨萃取条件与分子结构和溶解性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夹带剂等与生物碱分子结构和溶解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孙亚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丹参酮”“不良反应”“安全性”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994年至2013年所有中文文献。阅读、筛选所有描述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报道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22篇,收集其不良反应27例。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事件多发生在给药后30 min 以内,绝大多数经治疗后转归良好。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可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洪锐;李东;翁浩聪;岳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亚健康综合征50例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亚健康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方法,选择至少出现过3次潮热的更年期亚健康妇女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坤泰胶囊治疗)和对照组(戊酸雌二醇治疗),每组50例。均用药3个月,期间记录患者症状,如乳胀、阴道出血等,治疗后进行改良后的 Kupperman 评分(K 评分)、潮热评分,检测患者血清中雌二醇水平(E2)和阴道细胞脱落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 K 评分有效率分别为44.00%和48.00%,3个月后分别为86.00%和80.00%;试验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潮热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2.00%,对照组分别为86.00%和94.00%;治疗后两组 E2水平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明显( P ﹤0.05)。结论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亚健康综合征安全有效,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陈丽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珍菊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134例

    目的:观察珍菊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3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黄芩、桑寄生等)治疗,治疗组使用珍菊降压片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下降,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降压疗效和症候疗效)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P ﹥0.05)。结论与天麻钩藤饮相比,珍菊降压片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且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燕生;曹守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5例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静脉滴注治疗,均14 d 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 P ﹤0.05)。两组治疗后的 ABI 升高、hs - CRP 降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升高 ABI、降低 hs - CRP 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个月后,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 / kg)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 组)、糖尿病组(DM 组)、利拉鲁肽100μg / kg 组(L100组)、利拉鲁肽200μg / kg 组(L200组)4组。NC 组与 DM 组均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利拉鲁肽组分别予利拉鲁肽100μg / kg 或200μg / kg 腹腔内注射干预每日2次。干预12周后,测体重、肾重、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肌酐、尿素氮。用光镜、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利拉鲁肽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重/体重指数( KW / BW)、平均肾小球体积( MGV)、系膜面积比( FMA)的增加并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其肾功能( P ﹤0.05);可减轻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等病理改变。与 L100组相比,L200组大鼠肾脏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病理改变减轻更明显。结论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且200μg / kg(每日2次)较100μg / kg (每日2次)的剂量效果更好。

    作者:李里;卢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托伐他汀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阿托伐他汀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 - MS / MS)法。方法色谱柱为 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 mm ×2.1 mm,1.7μ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含0.01%甲酸的水溶液(70:30),流速为0.3 mL / min,进样量10μL,电喷雾离子化(ESI +)正离子 MRM 扫描。检测离子为 m / z 559.2[M + H]+→440.5[M + H]+(阿托伐他汀),m / z 315.5[M + H]+→109.3[M + H]+(黄体酮),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50℃水浴氮气挥干,用黄体酮作为内标定量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血药浓度在0.01~50 ng / mL 线性关系良好( r =0.9989)。回收率在95%~106%之间,萃取回收率在72%~79%之间( RSD ﹤4%,n =5),日内、日间精密度的 RSD 均小于5%( n =5),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2 ng / mL。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戴立;吴晓莉;杨昌云;甘惠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地奥司明片联合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肛门疾病150例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片联合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肛门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肛门疾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分别采用地奥司明片联合射频痔疮治疗机和单纯给予射频痔疮治疗机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P ﹤0.05);且除疼痛症状外,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7%( P ﹤0.05)。结论地奥司明片联合射频治疗机治疗肛门疾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利;金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胸科医院2013年第一季度出院带药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分析胸科医院出院带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1月至3月的出院带药处方5098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80张,不合格率为1.58%。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剂量、用法不适宜”“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重复给药现象”,分别占不合格处方的22.50%,15.00%,12.50%。结论该院出院带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2011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方法对2011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结果中药注射剂使用涉及5大类13个品种,以理血剂为主,其次是补益剂和清热剂;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前2位的均有注射用血塞通。结论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及管理。

    作者:杨作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我国等级医院评审实施情况及对医院药学服务的提高作用

    新一轮的医院评审工作已经正式启动。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梳理了我国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实施情况,分析第1周期实施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探讨第2周期医院评审标准中药事管理方面规定的一些核心内容,总结出等级医院评审中公益性、社会评价、追踪检查等8个方面内容对医院药学服务的提高作用。

    作者:胡日查;董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芦荟大黄素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AE)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生长抑制效应和诱导细胞凋亡能力,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芦荟大黄素对 HaCa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结果芦荟大黄素质量浓度在20~80μg / mL 范围内可抑制 HaCaT 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镜下观察到细胞稀疏,生长减慢,细胞形态拉长,细胞被阻滞于 S 期而凋亡。结论芦荟大黄素能抑制 HaCaT 细胞的增殖、诱导 HaCaT 细胞的凋亡,可用于治疗银屑病。

    作者:曾德贵;莫衍石;刘荣丰;杨春燕;林世平;陈小谊;兰柳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泊那替尼原料药两种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目的:分别建立测定泊那替尼原料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紫外分光光度(UV)法,并进行比较。方法 HPLC 法中,采用 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乙腈-0.2%三乙胺缓冲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 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UV 法中,供试品溶于无水乙醇中,于280 nm 波长处检测。结果 HPLC 法中,泊那替尼进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40μg / mL( r =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0.00%,RSD =0.29%( n =9);UV 法测得泊那替尼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5~20μg / mL( r =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29%,RSD =0.89%( n =9)。UV 法的含量相对误差是 HPLC 法的1.432~6.102倍。结论 HPLC 法比 UV 法测定结果更精确,更适用于泊那替尼原料药的含量分析。

    作者:熊远果;张洪;齐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电子处方中风险管理对策探讨

    目的:促进中药电子处方工作系统的不断完善、规范,减少因用药原因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方法主要针对中药电子处方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结果与结论为有效控制当前中药电子处方运行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风险,可采用规范、统一处方系统中的中药饮片名称,将处方打印工作提前到医师工作处,实行打印出来的纸质处方手工签名制,及时收集临床反馈信息、改良处方系统等措施。事药品质量管理研究,(电话)0451-55653086;邓伟生,男,主要研究方向为药事法规、药品经营与管理,本文通讯作者,(电子信箱)ws2010tt@ sohu. com。

    作者:张麟;邓伟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媒体教学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索

    该文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同时介绍了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鞠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