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胜;管淑琴;逯继伟
目的:优选连芩软膏乙醇渗漉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提取率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溶剂种类、溶剂用量、药材粉碎粒度及渗漉速率对连芩软膏提取工艺效果的影响。结果渗漉佳工艺条件为,将黄连、黄芩、黄柏等药材粉碎过二号筛,以70%乙醇润湿、混匀,密闭放置30 min 后装入渗漉装置,加少量70%乙醇浸渍24 h,以12倍量70%乙醇进行渗漉,渗漉速率为9 mL /(min·kg),收集渗漉液。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合理,可为连芩软膏的生产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刘坚初;林丽;强姣;童国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疗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运动以及降血糖、血压、血脂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记录各患者的24 h 尿蛋白排泄率(UAER)和临床症状变化。结果两组的24 h UAER 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 P ﹤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P ﹤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 ﹤0.05)。结论益血活气中药能有效保护肾脏以及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可临床推广。
作者:刘保胜;管淑琴;逯继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以及药学服务路径的建立。方法将2012年7月至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诊断为 COPD 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46例。临床药师对研究组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建立药学服务路径表、开展患者教育,药师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和修改,全程监控患者用药,防止潜在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对部分重点患者进行药学随访。对照组患者不开展相应药学干预。结果用药数量依从性方面,研究组为(99.97±1.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89±8.68)%( P ﹤0.05);时间依从性,研究组为(99.50±2.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89±8.68)%( P ﹤0.05);研究组的满意度也明显超过了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用药差错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改善,无论是用药数量的正确性和用药时间的正确性都明显提高,且患者服务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作者:严郁;徐珽;蒋学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自动化发药系统对门诊药房工作质量的影响,以发掘其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分析自动化发药系统对药品存贮、患者取药时间、调剂质量及整体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自动化发药系统运行以来,不仅提高了药品存贮的质量及数量,而且还减少了患者取药等待时间,提高了调剂的准确性与发药质量,从整体上提高了医院的形象和服务水平。结论自动化发药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医院药房管理模式,其应用将会在不断地探索中进步与优化。
作者:朱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新一轮的医院评审工作已经正式启动。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梳理了我国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实施情况,分析第1周期实施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探讨第2周期医院评审标准中药事管理方面规定的一些核心内容,总结出等级医院评审中公益性、社会评价、追踪检查等8个方面内容对医院药学服务的提高作用。
作者:胡日查;董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开胃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陈皮、石菖蒲、甘草、黄连、益智仁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开胃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芹;钱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三甲氧基二苯乙烯(BTM)对小鼠巨噬细胞经脂多糖(LPS)诱导后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细胞核因子-κB (NF -κB)活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 RAW246.7小鼠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 BTM 或白藜芦醇,再加入 LPS 活化细胞,收集细胞上清液用 L929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检测 TNF -α的活性,制作细胞爬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巨噬细胞中 NF -κB 的表达。结果 BTM 和白藜芦醇本身对 L929细胞无细胞毒性;经不同浓度 BTM 和白藜芦醇处理后巨噬细胞产生 TNF -α的水平及表达 NF -κB 的阳性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BTM 抑制巨噬细胞产生 TNF -α及表达 NF -κB 的能力大于白藜芦醇,巨噬细胞产生 TNF -α的活性及 NF -κB 的阳性细胞率均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TNF -α的活性和 NF -κB 的阳性细胞率呈正相关。结论 BTM 和白藜芦醇在浓度为5~80μmol / L 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通过抑制 NF -κB 的活化来抑制 TNF -α的产生,且 BTM 抑制巨噬细胞产生 TNF -α和 NF -κB 活化的能力大于白藜芦醇。
作者:曾清华;饶慧;高洁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土炒对白术中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及组成的影响。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Ⅹ D 挥发油测定甲法测定挥发油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 MS)法比较白术、清炒白术和土炒白术中挥发油组成,并进一步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辅料土对挥发油成分的吸附作用。结果白术经土炒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降低,但清炒后含量却增高;GC - MS 分析结果表明,白术生品和清炒白术的挥发油组成成分和相对含量差异不大,而土炒品和生品、清炒品相比虽组成成分无差异,但各成分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TLC 和 HPLC 分析表明,辅料土对挥发油成分有吸附作用。结论辅料土对白术挥发油成分有吸附作用,会使白术土炒后挥发油含量降低,挥发油组成成分相对含量发生改变。
作者:王琦;陈鸿平;刘友平;陈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亚健康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方法,选择至少出现过3次潮热的更年期亚健康妇女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坤泰胶囊治疗)和对照组(戊酸雌二醇治疗),每组50例。均用药3个月,期间记录患者症状,如乳胀、阴道出血等,治疗后进行改良后的 Kupperman 评分(K 评分)、潮热评分,检测患者血清中雌二醇水平(E2)和阴道细胞脱落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 K 评分有效率分别为44.00%和48.00%,3个月后分别为86.00%和80.00%;试验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潮热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2.00%,对照组分别为86.00%和94.00%;治疗后两组 E2水平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明显( P ﹤0.05)。结论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亚健康综合征安全有效,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陈丽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胸科医院出院带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1月至3月的出院带药处方5098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80张,不合格率为1.58%。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剂量、用法不适宜”“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重复给药现象”,分别占不合格处方的22.50%,15.00%,12.50%。结论该院出院带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慢性腹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3例急诊腹泻成人患者,进行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受试者口服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1次40 mL,每日3次,连续用药6 d 为1个疗程。综合评价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分析显示,783例受试者中,显效587例(74.97%),有效135例(17.24%),无效61例(7.79%),总有效率为92.21%(722/783);症状体征分析显示,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安全性分析显示,有49例患者发生49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6%,所有不良事件均对症治疗后已缓解,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慢性腹泻,疗效显著且临床使用安全,能明显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次数,改善慢性腹泻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艳;房立峰;史慧;张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对化脓性心包积液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方法通过研究该患者所使用的抗感染用药,分析其可能的发热原因。结果万古霉素引起的药物热是该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应关注万古霉素可能引起的药物热。
作者:裴斐;张新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提高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高危药品的潜在风险,结合医院管理实际,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总结应用后的体会。结果与结论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的实施,应结合医院实际,确定高危药品品种,设定专区专柜,完善药房药品货位标识,落实责任制等管理措施,建立高危药品的信息化网络,提高医务人员风险意识等。
作者:许秀娟;万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确诊为 HP 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胃康灵,治疗时间为4周。通过胃镜检查、HP 检出率、症状观察和不良反应等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HP 根除率、上腹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上腹不适消失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胃康灵联合三联疗法可提高 HP 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达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5例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疗程为4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疗效评定,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与单用帕罗西丁治疗抑郁症的起效快慢及疗效。结果在4周的疗程中,分组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F =7.107,P =0.000),两组药品不良反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162,P =0.688﹥0.05)。两组在第4周末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 t =5.720,P =0.000﹤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抑郁症起效时间及疗效均优于单用帕罗西汀,联合用药未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袁刚;杨通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别建立测定泊那替尼原料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紫外分光光度(UV)法,并进行比较。方法 HPLC 法中,采用 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乙腈-0.2%三乙胺缓冲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 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UV 法中,供试品溶于无水乙醇中,于280 nm 波长处检测。结果 HPLC 法中,泊那替尼进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40μg / mL( r =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0.00%,RSD =0.29%( n =9);UV 法测得泊那替尼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5~20μg / mL( r =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29%,RSD =0.89%( n =9)。UV 法的含量相对误差是 HPLC 法的1.432~6.102倍。结论 HPLC 法比 UV 法测定结果更精确,更适用于泊那替尼原料药的含量分析。
作者:熊远果;张洪;齐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优选多聚甲醛快速简单的解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解聚状态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解聚的主要因素(温度、加热时间、振摇时间)进行优选。结果加热至95℃左右、120 min 时多聚甲醛完全解聚,含量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可直接用于稀甲醛的配制,适用于医院制剂室推广。
作者:武晓琼;闫荟;杨锋;贾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静脉滴注治疗,均14 d 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 P ﹤0.05)。两组治疗后的 ABI 升高、hs - CRP 降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升高 ABI、降低 hs - CRP 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为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技术(SFE - CO2)提取生物碱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新相关文献,探讨萃取条件与分子结构和溶解性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夹带剂等与生物碱分子结构和溶解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孙亚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AE)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生长抑制效应和诱导细胞凋亡能力,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芦荟大黄素对 HaCa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结果芦荟大黄素质量浓度在20~80μg / mL 范围内可抑制 HaCaT 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镜下观察到细胞稀疏,生长减慢,细胞形态拉长,细胞被阻滞于 S 期而凋亡。结论芦荟大黄素能抑制 HaCaT 细胞的增殖、诱导 HaCaT 细胞的凋亡,可用于治疗银屑病。
作者:曾德贵;莫衍石;刘荣丰;杨春燕;林世平;陈小谊;兰柳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