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伏军;须建;尹小玲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制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h 血糖(2h PG)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FBG 为(6.1±1.5)mmol / L,2h PG 为(8.6±1.9)mmol / L,HbAlC 为(6.1±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可更好地降低患者的 FBG,HbAlC 及2h PG 指标水平,疗效明显。
作者:张亚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和上市的必经阶段,对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颁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然而药物临床实验的质量问题仍频频出现。该文对 GCP 相关知识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者:凌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维生素 B1、腺苷 B12等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治疗,均以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HAMD 及 HAMA 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具有服用方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连春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患者,女,70岁,因反复腰痛10余年伴双下肢麻木1月于2013年8月20日入院,既往体健,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脑梗死病史9个月,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时体格检查示体温36.8℃,心率72次/分,血压140/85 mmHg,CT 提示 L4椎体滑脱、腰椎管狭窄,入院诊断为 L4椎体滑脱,L3-4,L4-5,L5- S1腰椎管狭窄症。完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于8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 L4椎体滑脱,L3-4,L4-5,L5- S1腰椎管狭窄症经后路切开复位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前0.5 h 给予头孢西丁预防感染,术中情况良好。为促进椎体融合,术后当天给予复方骨肽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304061,规格为每支5 mL :75 mg)150 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8月28日,在输入复方骨肽注射液5 min后,突发胸闷、心慌,伴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0.5℃,血压降至70/45 mmHg,心率116次/分,怀疑为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该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同时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间羟胺注射液50 mg、多巴胺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50 mg、安乃近注射液0.25 g,并用冰袋冷敷。2 h 后病情趋平稳,血压稳定在105/60 mmHg 左右,心率稳定在105次/分左右。8月29日晨,体温37.3℃,收缩压一度升至150 mmHg,心率90次/分,对多巴胺予以减半。复查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6.6 U / 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81.8 U / L,肝功能轻微损伤。8月31日,停用升压药,血压稳定在115/60 mmHg 左右,心率稳定在80次/分左右。
作者:邵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自动化发药系统对门诊药房工作质量的影响,以发掘其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分析自动化发药系统对药品存贮、患者取药时间、调剂质量及整体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自动化发药系统运行以来,不仅提高了药品存贮的质量及数量,而且还减少了患者取药等待时间,提高了调剂的准确性与发药质量,从整体上提高了医院的形象和服务水平。结论自动化发药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医院药房管理模式,其应用将会在不断地探索中进步与优化。
作者:朱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该文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同时介绍了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鞠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方黄龙胶囊的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对复方黄龙胶囊进行动物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用常规方法测定体外凝血时间(CT)、血块溶解时间(BLT)、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复方黄龙胶囊纤溶活性。结果复方黄龙胶囊体内外能明显延长APTT,PT,TT;与对照组比较,大、小剂量给药组BLT及ELT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在普通纤维蛋白平板和加热平板上能溶解纤维蛋白。结论复方黄龙胶囊具有抗凝作用,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
作者:黎渊弘;刘言香;莫冬梅;钟小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气雾剂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采用 PICC 置管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 PICC 置管后给予常规维护,试验组在常规维护的基础上,于距离穿刺点上方2 cm 沿静脉走形喷洒云南白药气雾剂,范围8 cm ×8 cm。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后两组均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94%和17.65%,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后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的显效率为14.29%,治愈率为85.71%。结论云南白药气雾剂可有效预防和治疗 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刘振杰;钱文茹;钱满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慢性腹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3例急诊腹泻成人患者,进行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受试者口服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1次40 mL,每日3次,连续用药6 d 为1个疗程。综合评价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分析显示,783例受试者中,显效587例(74.97%),有效135例(17.24%),无效61例(7.79%),总有效率为92.21%(722/783);症状体征分析显示,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安全性分析显示,有49例患者发生49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6%,所有不良事件均对症治疗后已缓解,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慢性腹泻,疗效显著且临床使用安全,能明显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次数,改善慢性腹泻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艳;房立峰;史慧;张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舒筋接骨丸对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对形态发生蛋白(BMP -7)和血清瘦素(LEP)的影响。方法将196例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均给予手法复位及内固定,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加用舒筋接骨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BMP -7和 LEP 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血清中 BMP -7和 LEP 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筋接骨丸对长管状骨骨折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且能有效提高 BMP -7和 LEP 的含量,加快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学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方法对2011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结果中药注射剂使用涉及5大类13个品种,以理血剂为主,其次是补益剂和清热剂;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前2位的均有注射用血塞通。结论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及管理。
作者:杨作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丹参酮”“不良反应”“安全性”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994年至2013年所有中文文献。阅读、筛选所有描述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报道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22篇,收集其不良反应27例。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事件多发生在给药后30 min 以内,绝大多数经治疗后转归良好。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可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洪锐;李东;翁浩聪;岳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宫颈糜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微波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疗法(保妇康栓),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糜烂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4.4±3.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4±3.9)d( 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 P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宫颈糜烂,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养成良好的生理卫生习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爱民;刘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为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技术(SFE - CO2)提取生物碱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新相关文献,探讨萃取条件与分子结构和溶解性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夹带剂等与生物碱分子结构和溶解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孙亚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建立测定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甲醇-4%冰醋酸(70:30)为流动相,色谱柱为 CNW C18柱(150 mm ×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双氯芬酸钠质量浓度在51.600~1290.0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双氯芬酸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 为0.71%。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林生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珍菊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3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黄芩、桑寄生等)治疗,治疗组使用珍菊降压片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下降,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降压疗效和症候疗效)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P ﹥0.05)。结论与天麻钩藤饮相比,珍菊降压片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且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燕生;曹守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建立益阴消渴滴丸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益阴消渴滴丸中的葛根、荔枝核;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迪马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0℃。结果 TLC 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进样量在0.1738~1.738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 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 为0.37%。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益阴消渴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伏军;须建;尹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促进中药电子处方工作系统的不断完善、规范,减少因用药原因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方法主要针对中药电子处方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结果与结论为有效控制当前中药电子处方运行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风险,可采用规范、统一处方系统中的中药饮片名称,将处方打印工作提前到医师工作处,实行打印出来的纸质处方手工签名制,及时收集临床反馈信息、改良处方系统等措施。事药品质量管理研究,(电话)0451-55653086;邓伟生,男,主要研究方向为药事法规、药品经营与管理,本文通讯作者,(电子信箱)ws2010tt@ sohu. com。
作者:张麟;邓伟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析石辛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石辛含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瓜霜含片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溃疡疼痛缓解早起效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者溃疡面积为(0.19±0.22)mm2,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47±0.65)mm2( P ﹤0.05);试验组患者溃疡疼痛缓解早起效时间为3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 min( P ﹤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 P ﹤0.05)。结论石辛含片可有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吕武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胸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对比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 5.2.6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543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胸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 RR =1.24,95% CI[1.10,1.40],P =0.0006)、完全缓解率( RR =1.33,95% CI[1.04,1.71], P =0.02)、发热发生率( RR =2.07,95% CI[1.44,2.96],P ﹤0.0001)高于顺铂,而胸痛( RR =0.34,95% CI[0.14,0.84],P =0.02)、骨髓抑制( RR =0.05,95% CI[0.02,0.16],P ﹤0.00001)、消化道反应( RR =0.20,95% CI[0.13,0.30],P ﹤0.00001)的发生率低于顺铂。结论胸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顺铂,且不良反应较顺铂少,需注意较易导致发热。
作者:周俊翔;蒋刚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