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强;张学普;吴月欣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药品说明书,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临床常见的4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其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进行仔细比较。结果与讨论4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推荐的用法用量存在差异,模糊了临床医师、药师的给药剂量,容易导致医疗事故而引起医疗纠纷。建议在药监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各大药厂应自觉更新药品说明书,尽早把上述药品说明书统一化、规范化。这是消除医师、药师、患者顾虑的关键所在。
作者:毕瑞;洪雪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以往医院药房托管模式和经验,提出医院药房托管模式改进思路。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文献,了解部分托管药房的经营状况,对我国医院药房托管的现实意义、优势与弊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参与医院药房托管活动的各方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应保障托管各方的适当经济利益,通过第三方机构客观地对托管各方进行评估管理,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利益关系统一体,着力解决医院托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涂禾;陈韵蓓;张忠;李儒杰;温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检测肝脏良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患者的 D -二聚体(D - 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探讨两者在肝脏肿瘤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贝克曼 AU -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6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4例肝转移癌患者进行 D - D 和 FDP 含量检测。结果肝脏良性肿瘤组、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癌组患者中,血清 D - D 含量分别为(0.92±0.67)mg / L,(1.43±0.90)mg / L,(2.25±1.00)mg / L,FDP 含量分别为(3.38±1.78)mg / L,(6.72±4.57)mg / L,(10.41±8.95)mg / L,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或 P <0.01);在肝转移癌、原发性肝癌、肝脏良性肿瘤患者中,D - D阳性率分别为31.25%,46.15%,79.17%,FDP 阳性率分别为25.00%,42.31%,87.50%,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监测 D -D 和 FDP 的活性改变,对于肝脏不同肿瘤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世龙;张宝;周秀艳;韩素桂;黄彩云;张宝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患者女,22岁,因“盆腔炎”于2012年11月9日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示右下腹附件区压痛。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江苏长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2060511,规格为0.4 g :100 mL)100 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用药3 d,于第3天(11月11日)静脉滴注替硝唑约10 min,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查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呼之难应,皮肤湿冷,听诊心音低钝、律齐、心率约40次/分。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替硝唑,让患者平卧,头低脚高位,吸氧(3 L / min),开放双通道,地塞米松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快速静脉滴注,阿托品0.5 mg 静脉注射,同时补液扩容、纠酸。30 min 后测心率78次/分,血压108/78 mmg,神志清,病情平稳。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以金荞麦片为模型药,探讨中药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75 r / min,以0.2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000 mL 为溶出介质,自身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0 nm 波长下测定溶出度。结果建立的方法分辨率高,重现性好。结论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的建立,对于提高药品质量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虢红梅;王中彦;孙煌;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予以广谱抗生素或依据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妇科千金片,14 d 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s - CRP 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 P <0.05);治疗后治疗组 hs - CR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与抗生素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 hs - CRP 水平,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峥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与质量。方法对1例乙肝病毒携带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药学服务实践进行介绍与分析。结果与结论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方案设计、患者教育及用药监护等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杨蕊;黄欣;苏乐群;李宏建;许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完善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程序,保证公众能够获得基本药物。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澳大利亚的经验,阐述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程序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目前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程序缺乏时效性,专家构成不合理,药物评价方法不科学,有关信息不透明。结论我国需要成立固定的专门机构,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工作指南和技术细则,优化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库构成,加强对药物的循证医学和经济学评价,利用网络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作者:聂青;陈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6S 精益管理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采用6S 精益管理的理论和精益管理中的分类管理、标识管理、目视管理、制度化管理等方法,制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目录。结果通过应用6S 精益管理方法,建立了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和高危药品专人管理、专区或专柜存放和警示标识的张贴等管理制度,使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结论6S 精益管理这一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医院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加了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6S 精益管理在高危药品管理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宋碧辉;罗雪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该文以古文献中对桃仁药性的记载为基础,通过系统查阅历代及近年的相关文献,将桃仁的功效及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概括。古代文献中多记载桃仁有活血、化瘀和润肠、通便两大功效,但目前其应用仅限于中医经典方剂,功能的拓展、开发十分有限。
作者:覃俏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参阅近期文献,结合工作实践,介绍国内外医院质量管理的新动态、新理念。结果与结论建设信息系统、开展质量评审、建立病例分型系统、制订临床路径、应用卓越绩效模式、加强药学监护等医院质量管理新理念的引入,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持续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谭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感染病科预防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预防静脉外渗为活动主题,找出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对策,对使用高危药品患者进行干预,活动前后对护士的预防外渗知识进行考核。统计外渗发生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品管圈管理活动后,护理人员对使用高危药品静脉外渗的预防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P <0.01),输液后静脉外渗现象明显得到控制( P <0.05),患者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使用高危药品时静脉外渗的防范意识,可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孙兰珍;李晓琴;杜佩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杞菊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休息、吸氧、应用降压和解痉药物、镇静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善情况、降压效果和妊娠结局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 d后两组血压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总有效率(66.67%)与显效率(33.33%)均高于对照组(60.00%和8.33%),其中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8,P =0.001);对照组剖宫产率为28.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3.33%(χ2=4.093,P =0.043);两组头晕、胃肠道反应、胎心窘迫等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中药杞菊地黄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妊娠结局,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丽虹;杨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单用及与桃红四物汤联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骨痂生长情况、骨折部位疼痛情况及消肿时间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骨骼愈合的机制。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 A 组(对照组)、B 组(伤科接骨片组)和 C 组(伤科接骨片+桃红四物汤组),各30例,观察不同时点的骨痂生成情况、疼痛程度及消肿时间,检测血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 -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bFGF)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6,8周的骨痂生长综合评分,B 组、C 组均高于 A 组( P <0.05);治疗4,6周的骨痂生长综合评分,C 组高于 B 组( P <0.05)。治疗3,5,7,9 d,B 组、C 组与 A 组比较,患者疼痛程度均减轻( P <0.05);治疗5,7 d,C 组疼痛减轻程度优于 B 组( P <0.05)。治疗后 B 组、C 组与 A 组比较,患者消肿时间更短( P <0.05),且 C 组优于 B 组( P <0.05)。治疗2周后,B 组、C 组血清中 BMP -2及 bFGF 的含量比 A 组更高( P <0.05)。结论伤科接骨片能促进胫腓骨骨折患者骨痂生长,减轻疼痛,缩短消肿时间,发挥促骨骼生长作用,伤科接骨片联合桃红四物汤有协同作用,比伤科接骨片单用效果好,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是通过增加促骨生长因子 BMP -2及 bFGF 的表达。
作者:肖强;张学普;吴月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关注患儿化学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肿瘤溶解综合征、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生一起调整用药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用药指导,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以药效学、药动学、药品不良反应、药物配伍禁忌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论临床药师通过与医护人员的合作,为患儿提供药学服务,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促进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
作者:高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降温等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并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 <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刘兰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血复生片治疗,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2.00%,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24.00%,总有效率8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归脾汤加减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能达到预期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雅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草中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度洗脱和检测波长时间序列采样的方法,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0~25 min 时为276 nm,25~70 min 时为360 mn,流速为0.8 mL / min,同时测定甘草中异甘草素和甘草素的含量。结果异甘草素和甘草素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28~0.28μg 和0.064~0.6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2%和98.27%,RSD 分别为1.29%和1.67%。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为甘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周娅静;常靖;石海燕;王青;马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及血脂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 P <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高( P <0.05),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 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P <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明确,可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调节血脂,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评估医院骨科住院患者中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12年6月骨科201例住院患者病历,对其中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使用金额、疗程、配伍输液、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28份病历使用了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63.68%,用药时间平均8.2 d,不合理应用的占48.44%,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苦碟子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使用金额、数量、用药频度(DDDs)排名均处于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前几位。结论应加强骨科住院患者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培训和监管,严格执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规范、合理用药。
作者:沈国琴;黄贵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