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慧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溶栓、抗凝、保护脑细胞、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也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欣;屈晓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清肝化痰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 NASH 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自拟清肝化痰活血方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常规有效药物胆宁片治疗,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3.96,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 B 超积分及肝脾 CT 比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 t =6.52,3.88,5.68,2.58,P <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t =4.01,2.34,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清肝化痰活血方治疗 NASH 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卜国林;李成伟;于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优选甲基橙皮苷喷雾干燥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溶剂残留量和收率为考察指标,考察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和塔内压力的影响。结果甲基橙皮苷喷雾干燥的佳工艺为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5℃,塔内压力-7 Pa。干燥所得的甲基橙皮苷的平均溶剂残留量为3050 mg / kg,平均收率为93.6%。结论该试验优选的工艺稳定,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
作者:黄海;施家辉;李咏华;黄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持续干预的效果,为后期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0月至12月和2013年4月至6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医师在预防用药指征、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频次、溶剂选择、溶剂量、首次预防用药时间、术后用药持续时间、联合用药等方面的使用合理率有了明显提高;人均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由5.67 d 降至3.21 d。结论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王会容;罗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妇科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妇科234例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随着时间增长,医院感染发生率不断上升;50~59岁和开腹手术的患者感染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37株,58.55%),革兰阳性菌65株(27.78%),真菌32株(13.68%);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一、二、三联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4.36%,70.94%,4.70%,无超三联用药。结论根据妇科住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建立测定生血宝合剂中君药制何首乌的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 O -β- D -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生血宝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Waters alliance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 Suntek 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为1.0 mL / min,检测波长320 nm。结果二苯乙烯苷在0.05460~1.0920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2=0.9999)。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方法简便、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生血宝合剂的质量。
作者:高艳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以往医院药房托管模式和经验,提出医院药房托管模式改进思路。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文献,了解部分托管药房的经营状况,对我国医院药房托管的现实意义、优势与弊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参与医院药房托管活动的各方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应保障托管各方的适当经济利益,通过第三方机构客观地对托管各方进行评估管理,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利益关系统一体,着力解决医院托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涂禾;陈韵蓓;张忠;李儒杰;温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用药进行监测,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检索二甲双胍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提出药学监护要点,促进合理用药。结果二甲双胍的临床药学监护,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监护,优化患者治疗方案,是减少或避免二甲双胍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文明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患者,男,32岁,因右侧阴囊疼痛门诊就诊,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0.1 g,每天2次)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120839,规格为每片0.1 g,每天2次)后疼痛明显缓解。2 d 后感双侧腰部一过性酸胀不适,此后多次解全程洗肉水样血尿,无血凝块,排尿时无尿频、尿急、尿痛。询问病史,既往无泌尿系结石及血尿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及黑便。体格检查示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心律齐,双肺呼吸音清,双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腹平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未触及。查尿常规示红细胞(+++),蛋白(+),白细胞(-),初诊时尿常规正常;血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泌尿系彩超,静脉肾盂造影,肾脏、膀胱 CT 及膀胱镜检均未见结石及新生物。考虑血尿可能与药物有关,且既往多次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均未出现血尿,遂试停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未用止血药物。停药次日血尿停止,尿液转清。随访至今,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陈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该文以古文献中对桃仁药性的记载为基础,通过系统查阅历代及近年的相关文献,将桃仁的功效及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概括。古代文献中多记载桃仁有活血、化瘀和润肠、通便两大功效,但目前其应用仅限于中医经典方剂,功能的拓展、开发十分有限。
作者:覃俏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杞菊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休息、吸氧、应用降压和解痉药物、镇静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善情况、降压效果和妊娠结局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 d后两组血压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总有效率(66.67%)与显效率(33.33%)均高于对照组(60.00%和8.33%),其中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8,P =0.001);对照组剖宫产率为28.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3.33%(χ2=4.093,P =0.043);两组头晕、胃肠道反应、胎心窘迫等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中药杞菊地黄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妊娠结局,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丽虹;杨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检测肝脏良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患者的 D -二聚体(D - 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探讨两者在肝脏肿瘤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贝克曼 AU -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6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4例肝转移癌患者进行 D - D 和 FDP 含量检测。结果肝脏良性肿瘤组、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癌组患者中,血清 D - D 含量分别为(0.92±0.67)mg / L,(1.43±0.90)mg / L,(2.25±1.00)mg / L,FDP 含量分别为(3.38±1.78)mg / L,(6.72±4.57)mg / L,(10.41±8.95)mg / L,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或 P <0.01);在肝转移癌、原发性肝癌、肝脏良性肿瘤患者中,D - D阳性率分别为31.25%,46.15%,79.17%,FDP 阳性率分别为25.00%,42.31%,87.50%,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监测 D -D 和 FDP 的活性改变,对于肝脏不同肿瘤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世龙;张宝;周秀艳;韩素桂;黄彩云;张宝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感染病科预防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预防静脉外渗为活动主题,找出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对策,对使用高危药品患者进行干预,活动前后对护士的预防外渗知识进行考核。统计外渗发生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品管圈管理活动后,护理人员对使用高危药品静脉外渗的预防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P <0.01),输液后静脉外渗现象明显得到控制( P <0.05),患者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使用高危药品时静脉外渗的防范意识,可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孙兰珍;李晓琴;杜佩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消化系统药物的利用现状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08年至2012年某三甲医院消化系统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消化系统药物的使用数量及销售金额逐年上升;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分别是胃酸分泌抑制药、肝胆疾病辅助用药、胃黏膜保护药;DDDs 较高的为胃酸分泌抑制药、促胃肠动力药;销售金额近5年排首位的是雷贝拉唑钠;DDDs 排序前10位药物的序号比基本趋近于1,DDC 值较低。结论消化系统药物用量在普遍增加,且药品排序变化不大,日均用药费用较低,该院门诊用药较合理。
作者:吴寒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予以广谱抗生素或依据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妇科千金片,14 d 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s - CRP 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 P <0.05);治疗后治疗组 hs - CR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与抗生素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 hs - CRP 水平,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峥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降温等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并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 <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刘兰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以金荞麦片为模型药,探讨中药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75 r / min,以0.2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000 mL 为溶出介质,自身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0 nm 波长下测定溶出度。结果建立的方法分辨率高,重现性好。结论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的建立,对于提高药品质量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虢红梅;王中彦;孙煌;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磷霉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的时间差疗法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并分析磷霉素的作用特点。方法将126例难治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 A 组、B 组,各63例。A 组采用磷霉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的时间差疗法,B 组采用磷霉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的传统序贯疗法。结果 A 组的治愈率为92.06%,B 组为76.19%;A 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细菌清除率均优于 B 组( P <0.05)。结论磷霉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的时间差疗法治疗难治性肺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作者:张香菊;龚子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关注患儿化学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肿瘤溶解综合征、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生一起调整用药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用药指导,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以药效学、药动学、药品不良反应、药物配伍禁忌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论临床药师通过与医护人员的合作,为患儿提供药学服务,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促进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
作者:高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医院2012年1月1日至31日门诊高血压患者处方658张,统计其用药情况及治疗方案、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与日均费用(DDC)等。结果治疗方案中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居多。钙离子拮抗药(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应用多,分别占30.69%和27.01%;DDDs 排序前3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美托洛尔片;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坎地沙坦片、厄贝沙坦片、左旋氨氯地平片。结论抗高血压药应用较合理,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在品种选择上体现了有效性、安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作者:屈小青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