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

杨征;陈雅;徐果

关键词:咳停合剂, 微生物限度检查, 常规法, 薄膜过滤法, 验证
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咳停合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检查咳停合剂的微生物限度,并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咳停合剂供试品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结论采用常规法与薄膜过滤法检查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均可行。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大型公立医院联办分院药剂科管理之探索

    目的:探索大型公立医院联办分院药剂科管理之道。方法考察和分析大型医院联办分院药剂科的现状,从而探索联办分院药剂科的管理思路。结果与结论联办分院是依托于院本部而不同于医院集团中的医院,因而联办分院药剂科的管理应该充分凭借院本部的资源,发挥院本部对联办分院的优势影响,且又相对自成体系,并非简单地复制院本部的管理,从而使药剂科良性发展。

    作者:冯小荣;徐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地胆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地胆草 Elephantopus scaber Linn.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产于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及我国的南方诸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胃肠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结膜炎、肾炎水肿、疖肿等。地胆草含有倍半萜、三萜、黄酮等成分,近年来从中发现的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因具有强大抗肿瘤活性而备受关注。为了更好的发掘、利用地胆草资源,该文综述了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左爱学;饶高雄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目的:收集整理并探讨注射用兰索拉唑的配伍禁忌及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注射用兰索拉唑与多种药物混合后出现变色、混浊、沉淀等现象。结论兰索拉唑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应避免联合用药,规避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洪燕燕;黄燕玲;吴丹丹;甘惠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美他环素胶囊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美他环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250 mm ×4.6 mm)、ODS预柱,流动相为0.05 mol/L草酸铵溶液-二甲基甲酰胺-0.2 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66:27:7),用磷酸调节pH至7.6±0.2,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 /min。结果盐酸美他环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412~2.472μg,r=0.99998( 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为1.05%( n=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盐酸美他环素的含量。

    作者:银金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与重组人干扰素局部治疗宫颈囊肿的疗效和超声学变化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壳聚糖宫颈抗菌膜、重组人干扰素局部用药对宫颈囊肿的临床疗效和超声学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7月收治的宫颈囊肿患者60例,按单发或多发、囊肿发病部位、是否伴宫颈肥胖平均分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组和重组人干扰素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总有效率以及超声学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分泌物、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1),灼烧和下腹疼痛评分下降( P<0.05),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组患者分泌物、灼烧评分降低更明显( P<0.05);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重组人干扰素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组超声学总有效率比重组人干扰素组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局部给药治疗宫颈囊肿,超声学总有效率有高于重组人干扰素,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重组人干扰素,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兰英;郭道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萘哌地尔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萘哌地尔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并用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其进行增殖,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和比色法研究萘哌地尔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应荧光法测定细胞内的钙浓度,用实时PCR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经鉴定阳性数量达到96%,符合实验标准。各组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加药前后细胞的形态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去甲肾上腺素( NE )能明显诱导细胞的增殖,吸光度( OD )值为(0.55±0.0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2±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萘哌地尔可抑制细胞的增殖,OD值为(0.30±0.1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NE能显著促进细胞中c-myc和c-fosmRNA的表达,分别为(132.5±8.9)与(670.5±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2.6)与(22.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HRG-1 mRNE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萘哌地尔对NE诱导的c-fosmRNA和c-myc过度表达和HRG-1 mRNA表达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钙离子浓度与基因表达研究结果一致。结论萘哌地尔可明显的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细胞内血钙浓度,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

    作者:邹艳萍;王淑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门诊老年患者用药指导的技巧

    通过对医院门诊药房老年患者用药咨询情况的统计分析,指出门诊老年患者的用药特点和存在的用药误区。提出门诊咨询药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疾病特点,在遵医嘱的前提下,适时地给予正确的用药指导,以保障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锦鹏;曾银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61例

    目的:观察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过程中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辅助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赵玉琴;刘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370例住院药房用药咨询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用药咨询记录,掌握其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的用药咨询资料,按照咨询者人群、咨询药物类别、咨询内容及问题解决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是用药咨询的主体;咨询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其次为心血管类药物;咨询的主要内容为药物的用法用量、皮肤过敏试验要求等;对于大多数问题,药师能当场给予回答,较复杂的案例经讨论或请示上级药师后也均得到答复。结论通过用药咨询服务,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他汀类药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作用研究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他汀类药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既往是否长期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用药组(试验组)和非他汀用药组(对照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胰腺的影像学情况进行分析,观察2组患者的胰腺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的改变及胰腺周围、盆腹腔、胸腔有无积液及积液的分布情况。结果入院1d超声显示,2组的胰腺实质回声减低、不均,被膜模糊,胰周及腹腔积液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7,14 d后,试验组超声示实质回声改变、被膜模糊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入院1 d时,2组患者的胰头、胰体厚度、胰管扩张程度数值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7,14 d后,试验组的胰头、胰管扩张程度数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治疗14 d后胰体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他类药物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发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预后有潜在益处;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好地监测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进展及预后,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耿晓妍;张素艳;张静;王爱田;高景利;李晓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30例,利培酮组30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利培酮组为80.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氨磺必利组的体重增加明显少于利培酮组( 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且氨磺必利引起体重增加数例明显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国兴;古淑敏;程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术前气管推移训练联合雾化吸入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咽部症状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气管推移训练联合氧气雾化吸入对减轻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咽部不适的疗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选择颈椎前路手术患者70例,试验组34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行气管推移训练,在术前3 d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仅行气管推移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咽部相关症状及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咽部不适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 Z=-5.732,P<0.001)。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术前预防性使用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气管推移训练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咽部不适。

    作者:刘梦遥;唐永利;陈倩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利格列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2例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糖尿病患者共6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利格列汀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2 h餐后血糖(2 hPG)、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 BMI )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降低更加明显。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更为明显,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及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采用利格列汀治疗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糖尿病,疗效显著,同时该药具有良好的顺应性,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代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创维林那敏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愈创维林那敏片含量和含量均匀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对样品处理方法、色谱柱和流动相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选用TechMate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 ),甲醇-磷酸调pH至3.0的1.5%三乙胺溶液(50:5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24 nm。结果愈创甘油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枸橼酸喷托维林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0.74~38.50μg/mL ( r=0.9989),20.78~38.60μg/mL( r=0.9988)和104.30~193.70μg/mL( r=0.998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5%,99.06%,99.53%,RSD分别为1.20%,1.20%,1.50%。结论该方法色谱分离效果好,可靠、简便、准确,可用于愈创维林那敏片的药品质量控制与快速检验。

    作者:刘慧颖;陈默;孙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红花注射液大分子物质定量检测研究

    目的:建立红花注射液中大分子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以右旋糖酐D4为对照品,建立了红花注射液中大分子物质的检测方法,并对3批红花注射液样品进行检测。色谱柱为TSK-Gel G4000 PWXL凝胶柱(300 mm ×7.8 mm),流动相为10 mmol/L醋酸铵溶液,柱温为40℃,流速为0.6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氮气流速2.5 L/min,漂移管温度100℃)。结果红花注射液中存在大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5517;对其含量测定发现,该品种大分子物质含量较低。结论该方法稳定、操作简单,可用于红花注射液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作者:涂禾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脑钠肽前体( proBNP )及肌钙蛋白I ( CTnⅠ)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70岁以上CHF住院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CHF常规治疗;心脉隆组49例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300 mg/d静脉滴注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proBNP及CTnⅠ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WT )距离。结果92例患者中,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患者proBNP及CTnⅠ水平均上升,而6MWT距离下降;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proBNP及CTnⅠ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6MWT距离较治疗前增加;治疗后心脉隆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proBNP更低[(410.97±74.56) pg/mL比(476.75±80.21)pg/mL, P=0.000],CTnⅠ亦更低[(0.06±0.03) ng/mL比(0.08±0.04) ng/mL,P=0.008],而6MWT距离[(431.78±42.58) m比(406.25±46.31)m,P=0.007]较对照组增高。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杨海燕;曹明晶;傅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21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各70例。A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合并铝碳酸镁和黛力新的三联疗法治疗,B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 C组患者给予铝碳酸镁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复发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 B 组的81.43%和 C 组的61.43%( P<0.05),而复发率(1.43%)显著低于 B 组(7.14%)和 C 组(14.2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董道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采用动态浊度法研究乙醇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影响

    目的:采用动态浊度法研究乙醇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影响。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建立4个浓度点的标准曲线,采用干扰试验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乙醇对外加内毒素的回收率,研究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的干扰情况。结果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9886(应大于或等于0.980),标准曲线成立。供试液中乙醇浓度浓度为5%及以下时外加细菌内毒素的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乙醇在浓度为5%或以下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

    作者:祝清芬;逯传凤;魏霞;张娟;郝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米诺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71.43%,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较好,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与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相比,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用药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更理想。

    作者:汤小斌;龙恩武;季平;袁浩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贝那普利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纯化血浆样品,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0 nm,以pH=2.2的0.02 mol/L(含3.0%三乙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37:63)为流动相,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柱(150 mm ×4.6 mm,3.5μm)。结果贝那普利色谱峰对称、不拖尾、无其他干扰,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0.52~60.04μg/L ( r=0.9999),低检测限为0.4μg/L,方法回收率为98.43%~100.68%,日内精密度 RSD 2.40%~4.20%,日间精密度 RSD 2.80%~4.80%。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曲素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