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葫芦巴碱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曾圣雅;周吉银

关键词:胡芦巴碱, 中药复方制剂, 检测方法
摘要:目的:归纳中药材、复方制剂中胡芦巴碱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概述了不同中药材、复方制剂中胡芦巴碱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色谱分离分析方法、薄层色谱检测法、电泳分离分析方法和仪器联用分析法,可为胡芦巴碱中药材及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参考。结论中药材及复方制剂中胡芦巴碱的检测方法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药品质量控制要求的提高,还需采用更快速、精确的检测方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血脂超标者调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伴血脂超标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辛伐他汀调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依折麦布片,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载脂蛋白 B ( ApoB )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呈上升趋势,观察组改善更明显( P<0.05);观察组血脂达标率为8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χ2=4.280,P=0.039);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7例、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031,P=0.860)。结论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血脂超标,药物作用互补,可显著降低血清TC与LDL-C水平,提高调脂疗效,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齐建军;吉永利;刘树芬;孟召湖;王利伶;赵光磊;代桂英;史国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阿曲库铵辅助高频喷射通气用于婴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36例

    目的:探讨复合麻醉下使用阿曲库铵辅助高频喷射通气在婴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拟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婴幼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保留自主呼吸;观察组复合麻醉下使用阿曲库铵辅助高频喷射通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硬质气管镜置管成功率更高( P<0.05);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儿通气效果优于对照组,异常情况也更少( 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恢复期不良情况发生率也更低( P<0.05)。结论复合麻醉下使用阿曲库铵辅助高频喷射通气应用于婴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保持术中血氧饱和度稳定,减少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瑛;刘新炜;张先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院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1月至3月临床资料完整的骨科围手术期患者1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Excel程序软件对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分类等一般手术指标进行汇总,统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使用率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148例患者中,111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75.00%,预防用药占75.68%,治疗用药占24.32%;其中以头孢呋辛(47.97%)、头孢西丁(18.24%)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18.24%)等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另外,抗菌药物单用、二联、更换用药的比例分别为76.58%,2.70%,20.72%;总应用合理率高达94.59%,不合理率仅为5.41%。结论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较合理,但依然存在着用药时机选择不当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黎雪桂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依达拉奉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神经外科收治的3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2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及常规调血脂、降血压、抗凝类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加以干预,比较患者康复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心理康复、睡眠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依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观察组基本痊愈132例(6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8例(51.04%),无效及恶化2例(1.04%),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1例(5.73%),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Fugl-Meyer,Barthel,HAMD,PSQ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种评定指标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的 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HAMD,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对于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赵春燕;蔡文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环维黄杨星D对心衰大鼠心肌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心衰大鼠心肌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冠脉左前降支复制心衰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组、给药,测定试剂盒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 )、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纤维、线粒体、质膜的变化。结果环维黄杨星D能明显减轻心衰大鼠心肌损伤,显著抑制心衰大鼠心肌中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结论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起作用。

    作者:黄丹丹;林玲;许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蒙古山萝卜酸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蒙古山萝卜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原-1(MMP-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1.5 mg/kg)以及试验药物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蒙古山萝卜酸240 mg/kg和30 m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皮下注射给药,含25%CCl4的花生油1 mL/kg,每隔4 d注射1次,共计30次。第4次注射后,阳性对照组及试验药物高、低剂量组开始灌胃给药,1次/d。分次与30次注射后,麻醉剖腹,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测定。结果对照组血清MMP-1及TIMP-1有少量表达;模型组MM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IM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5);阳性药对照组MMP-1没有明显改变,TIMP-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5);试验药物高剂量组MMP-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TIMP-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5);试验药物低剂量组MMP-1及TIMP-1无明显变化。结论蒙古山萝卜酸参与大鼠抗肝纤维化MMP-1/TIMP-1表达水平失衡的调节作用,是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杨宏昕;董珉翔;米裕青;白音夫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予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12周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结果经12周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84%( 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 FPG )、餐后2 h血糖(2 h PG )、HbA1C均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格列美脲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注射用硝普钠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注射用硝普钠(SNP)与5%葡萄糖注射液(5%GS)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根据临床应用配制SNP溶液,考察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放置时间下SNP溶液的稳定性,包括溶液性状、pH、不溶微粒、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SNP含量等。结果避光套避光,在20℃或35℃时,SNP与5%GS混合后26 h内稳定;不避光时,任何条件下溶液均不稳定,溶液的稳定性与浓度无关,与光照和强度与时间密切相关。结论在避光条件下,SNP与5%GS配伍26 h内稳定。

    作者:林小明;韦宝含;曾毅;韦平原;梁汉钦;谢伟乾;陈明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3例给予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结果两组的症状评分和内镜检查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 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83%)比对照组(75.81%)高( P<0.05)。观察组的内镜下总有效率(95.24%)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4%)高(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6.34%比6.45%)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俏霞;尹庆和;林冬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尼卡地平联合维拉帕米对瘢痕组织的抑制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尼卡地平及维拉帕米抑制瘢痕组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瘢痕组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尼卡地平联合维拉帕米进行治疗,B组使用尼卡地平治疗。结果治疗2年后,两组患者瘢痕组织面积、厚度减小,瘢痕增生指数下降,A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 t=5.7031,14.3463,17.8696;P=0.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瘢痕组织内CD34、增殖细胞核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下降,A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B组( t=23.0142,16.5048;P=0.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内皮素-1、羟脯氨酸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均下降,A组下降程度优于B组( t=6.9282,26.4926,8.1616;P=0.0000)。结论尼卡地平联合维拉帕米能有效抑制瘢痕组织的增生,同时可减小瘢痕组织的大小及厚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微创腰麻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64例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微创腰麻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这一新型分娩镇痛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4例。A组给予舒芬太尼微创腰麻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B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腔自控镇痛,观察记录镇痛效果、运动阻滞、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总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产妇各时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下降( P<0.05),但A组明显高于B组( P<0.05);所有产妇均未出现明显的运动阻滞;A组活跃期与B组无明显差异( P>0.05),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B组( P<0.05);两组顺产率无明显差异( P>0.05),B组剖宫产率为17.19%,明显高于A组的10.94%( P<0.05);两组新生儿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生后15 min和出生后24 h神经行为与适应能力评分(24 hNACS评分)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在住院期间总费用较B组高( 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19%,明显低于B组的28.13%( P<0.05)。结论微创腰麻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产科分娩镇痛中,虽然花费较高,但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运动阻滞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还能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弥松;李光强;王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左旋多巴联合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102眼

    目的:探讨采用药物左旋多巴联合传统的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弱视患儿110例(共204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2眼。对照组采用经典疗法治疗,主要采取遮盖、后像红闪仪治疗、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组在进行经典疗法的同时口服左旋多巴进行治疗。随访1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48眼(47.06%),进步49眼(48.04%),总有效率为95.10%;对照组基本治愈36眼(35.29%),进步47眼(46.08%),总有效率为81.3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左旋多巴联合经典疗法治疗弱视更快捷、有效,可使治愈率提高,治疗时间缩短。

    作者:丁艳红;殷志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

    目的:观察氨溴索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 P<0.05);治疗组的发热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胸部X线摄片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在短时间内缓解发热、咳嗽、肺罗音等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永莉;曹永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步长脑心通对照组,模型组,每组20只,另取30只大鼠备用。以Zea longa法为标准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只行正中切口,但不插入线栓。各用药组均在动物苏醒后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7 d。术后7 d,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含量;心脏灌注固定,断头取脑,脑组织HE染色观察。结果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组大鼠血清VEGF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 P<0.05)。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血清VEGF含量,从而促进脑微血管新生,改善缺血区微循环。

    作者:吴英;郑直;杨思进;白雪;黄帅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头孢洛林酯抗革兰阳性耐药菌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抗革兰阳性耐药菌新型头孢菌素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国外相关文献,对头孢洛林酯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药效学、药动学、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头孢洛林酯对革兰阳性耐药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麦智艺;罗军强;黄文珍;成明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团体音乐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32例

    目的:观察团体音乐联合药物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8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艾司西酞普兰片或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团体音乐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进行疗效评定,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末采用30项版本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NOSIE )评定其社会功能。结果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尤其在治疗2周末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团体音乐治疗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有明显作用。

    作者:吴清培;范征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盐酸班布特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7例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盐酸班布特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COPD患者95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替代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急促例数、呼吸困难例数及紫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周及3周后治疗组患者的FEV1%及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PaCO2及治疗6个月内呼吸急促例数、呼吸困难例数、紫绀例数及病情急性加重需住院治疗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头晕1例(2.13%)及心率增快4例(8.51%),对照组出现头晕3例(6.25%)及心率增快2例(4.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班布特罗联合布地奈德加用乙酰半胱氨酸,可明显提高对COPD患者的症状控制,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施健;王晓晟;周丽荣;李敏;迟玉敏;孙宝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自制肠外营养剂对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制肠外营养剂对妊娠剧吐的作用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自制肠外营养剂经外周静脉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液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止吐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8%( P<0.05);治疗组血糖和前白蛋白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体重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组患者血钾、尿酮体回归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流产、死胎的例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治疗组新生儿体重为(3.5±0.6)k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0.4)kg( P<0.05)。结论自制肠外营养剂治疗妊娠剧吐有良好的疗效,可促进尿酮体转阴,增加新生儿体重,对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

    作者:杨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控释微丸国内外研究进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控释微丸的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分析、归纳不同种类控释释微丸的特点、所选用的辅料、制备工艺及微丸压片技术。随着现代制备工艺的逐渐成熟及辅料的发展,控释微丸成为目前缓控释制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潘伦;江尚飞;谭小梅;刘应杰;何静;杨宗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急诊药房退药现象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诊药房退药情况,为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急诊药房2013年3月至7月的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注射剂为主;急诊内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为降低急诊药房退药率,需完善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急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制订奖惩制度以规范医务工作者的行为。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