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华;田占雍;赵淑芳;韩明祖;开金龙;段赟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5.71±1.37)×109、血红蛋白为(120.26±27.32)g/L、血小板计数为(89.86±8.26)×109,脾长径为(11.17±2.33)cm,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脾功能亢进有一定疗效。
作者:黄鸿娜;黄晶晶;王振常;毛德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乳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DA方案化疗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DA方案化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以Karnorsky评分法为标准,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Karnorsky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以及血红蛋白降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2、24、36个月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法联合DA方案治疗乳腺癌能提高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
作者:侯俊明;江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参芪汤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施治。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8%较对照组的69.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21.22%高于对照组的7.3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SF-36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在“身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等维度积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分钟步行试验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汤可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
作者:郑光敏;庞菲;张威;李玮;霍建敏;龚晏萱;杨建军;周国芳;李文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僵卿金沸草散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LTB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僵卿金沸草散治疗: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酮替芬治疗。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并检测LTB4、IL-4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LTB4、IL-4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僵卿金沸草散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能通过抑制LTB4、IL-4的表达水平,维持Th1/Th2平衡,从而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作,疗效优于孟鲁司特、酮替芬。
作者:严文有;李有成;赵斌庆;王志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5S管理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3月实行5S管理后手术室工作记录资料,随机抽取20例与未实行5S管理的20例手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5S管理对手术室工作的影响。结果:手术间物品归位摆放程度、患者衣物归还率、手术物品准备时间、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手术室实行5S管理,手术间更加整齐清洁,能增强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作者:范东英;谢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疏肝和胃颗粒中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5 nm。结果:木香烃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0738~0.492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0.88%;去氢木香内酯线性范围为0.0786~0.524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0.48%。结论:6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疏肝和胃颗粒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作者:苟小军;夏云;曲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DH与血浆BNP水平相关性,以及LDH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0例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分型,并检查记录BNP、LDH数值,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其相关性。结果:LDH与血浆BNP相关性探讨,r=0.167,P<0.01,提示LDH与BNP呈弱正相关;LDH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经秩和检验χ2=25.272,P<0.001,提示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按照各证型秩均值,随LDH的降低,证型依次为:阴竭阳脱、痰饮阻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气阴两亏、心肺气虚。结论:LDH与BNP以及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心衰程度判断以及中医证型判定的客观参考数据。
作者:赵嘉晶;曹飞;岳瑶函;高书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3H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3H护理模式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Harris髋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状况和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和GSES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72±6.01)分、(34.52±4.98)分,(48.36±4.55)分、(47.44±5.99)分,(25.88±3.11)分、(26.16±3.98)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和GSES为(74.48±4.96)分、(68.32±5.48)分和(32.32±4.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6±5.06)分、(61.36±7.71)分和(29.28±4.02)分,P<0.05。结论:3H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自我效能。
作者:宋云娅;吴秋萍;李萍;金燕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予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1剂/d,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和蒙脱石散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及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69.0%(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丽娜;刘则鹏;廖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醋炙法炮制香附增强疗效的作用原理。方法:对香附生品、醋炙品中总皂苷含量和挥发油中r-香附酮进行定量对比测定分析。结果:实验测得香附生品总皂苷含量为2.340%,醋炙品总皂苷含量为3.000%,香附醋炙后总皂苷含量提高了28.21%;生品香附 r-香附酮为0.174 mg/mL,醋炙后为0.208 mg/mL,香附醋炙后r-香附酮溶出量提高了17%。结论:香附炮制后总皂苷和r-香附酮含量明显升高。
作者:刘忠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通脉汤辅助预防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效果。方法:将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初剂量25 mg,3次/d,连服4周以改善心室重构,观察组采用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心房钠尿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梗死面积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房钠尿肽及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治疗后1周开始,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发病时(P<0.05),且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治疗后1周开始,预测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发病时(P<0.05),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通脉汤辅助治疗心肌梗死后与预防心室重构,能改善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左室功能。
作者:张艳;孙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制三清降糖缓释片对糖尿病兔血糖、血脂及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喂养健康雄性家兔4周后,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格列美脲组、三清降糖方汤剂、三清降糖缓释片组5组,灌胃给药4周后,生化法测血脂、血糖浓度;放免法测血清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ST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比色法测丙二醛和谷胱甘肽。结果:糖尿病兔各给药组与用药前比较血糖、血脂及SOD值、血清胰岛素及其抵抗指数均有所下降(P<0.05),谷胱甘肽水平无变化(P>0.05);而MDA、TNF-α水平升高,各给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清降糖缓释片对糖尿病兔具有降血糖、降脂作用,同时能减轻氧化应激改变。
作者:吕立勋;李唐棣;赵琳琳;赵利刚;吴范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麻城市人民医院临床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对依从性差者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方法:对17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通过自拟问卷方式进行逐个调查并随访8周。结果:170例患者住院期间在医护监督下均能按医嘱服药,出院4周、6周、8周能按时服药者分别为88.8%、62.9%和50.0%,提示我院临床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较差,尤以老年人为主,影响了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分辨力差、药物种类和剂型增多、药物副作用、药物价格贵和经济压力大、高血压知识缺乏和自我保健意识差、患者亲属监督作用不够以及医源性因素的影响是导致我院临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结论:应根据临床高血压患者特点制定治疗原则,加强护理健康指导,以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
作者:郭海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查阅国内外近10年有关蓝桉化学成分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指出蓝桉的化学成分有萜类及其苷,黄酮,有机酸和多酚,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化学物质,这些成分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同时指出蓝桉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广晶;杨莹莹;张舒媛;徐雅娟;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通过对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食积内停、胃失和降证;脾胃伏火证;脾虚失运证3则口臭验案的介绍,体现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病求本的辨证论治精神,突出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作者:王煜;田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参芪十一味颗粒对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中血细胞降低的改善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135/180μg治疗,每周1次,皮下注射,同时联合利巴韦林800~1000 mg/d,分3次口服,总疗程48周;将治疗后4~8周白细胞开始下降时给予参芪十一味颗粒(2 g/次,3次/d,口服)治疗的患者设为治疗组(67例),同时将小檗胺片(84~112 mg/次,口服,3次/d)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2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周检测外周血细胞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数、血小板、血红蛋白、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CV-RNA。结果: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组在维护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至治疗范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提升血小板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对治疗期间肝功能复常及HCV-RNA低于检测线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可有效提升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尤其能提升血小板水平,未加重肝功能损害,对抗病毒治疗疗效无干扰,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陈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心脉疏膏穴位贴敷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和空白贴,治疗组采用常规用药和心脉疏膏穴位贴敷,30天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5.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2.5%,均优与对照组的72.5%、57.5%(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心脉疏膏穴位贴敷结合西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丽君;赵江花;赵海红;孔德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术前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由患者自评。结果:干预组焦虑状况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焦虑程度。
作者:吕江宏;刘翠林;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清代名医孔毓礼中医药治疗痢疾用药规律。方法:将清代名医孔毓礼所撰《痢疾论》治疗痢疾病的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疗痢疾病中药复方106首,涉及中药126种,总用药次数为706次。结论:临床以补虚药、温里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等为主要药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人参、白术、茯苓、黄连、当归、干姜、白芍等。
作者:李生财;李廷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藏药湿生扁蕾提取物(GPM)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GPM对SW480细胞体外细胞毒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GPM对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用GPM处理后,SW480细胞表现出明显的G1期周期阻滞。结论:GPM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的生长,并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
作者:张艳霞;景明;蔺兴遥;杨雅丽;郭红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