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新;吴海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血栓通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浆CRP及Fg水平、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勤勇;张芷宁;王泽林;范艳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为下一版基本药物目录制订时的剂型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分类统计分析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特点,并对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要求。结果与结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剂型较丰富,能够满足目前我国的临床用药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常见病及高发病种类的变化以及各类新药的研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品种、数量和剂型上仍需继续调整、完善,以更优的经济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药品的基本需求。
作者:韩若斯;韩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优化人员组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健康、快速地发展。方法将PIVAS与住院药房合并,对全院静脉用药实行集中调配。结果与结论 PIVAS与住院药房合并的工作模式,节约了人力资源,实现了药师共享,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PIVAS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岳红霞;赵忠倾;温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医院24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为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及完善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4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等的要求,统计和分析规格、剂型、警示语、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23个项目。结果在收集的24份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规格、成分等必备项目的标注率比较高,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项目,虽标注率比较高,但有的缺乏具体说明内容。孕妇及哺乳期用药、儿童用药、老年患者用药、临床试验、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等项目,标注率仅为12.50%,4.17%,4.17%,8.33%,37.50%,0。结论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完整性和书写规范性应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新苗;杨妙清;林鹏锋;张亚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 L-OHP )+吉西他滨(GEM)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将收治的98例进展期NSCLC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采用L-OHP+GEM 4个周期化疗方案,试验组每个化疗周期加用红景天注射液10 d,记录化疗期间药物毒性反应,化疗1个周期后对比两组细胞免疫水平变化,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化疗1个周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CD4+分别为(41.0±5.9)%和(37.5±6.3)%,试验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化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00%和4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0, P=0.071);化疗后试验组Karnofsky ( KPS )评分为(80.1±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6.1)分( t=2.163,P=0.033)。化疗期间试验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末梢神经毒性、肝功损害、肾功损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注射液联合L-OPH+GEM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NSCLC患者,能明显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辅助提高抗肿瘤近期疗效与抗瘤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吕红博;吴丽颖;薛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索减少调配差错的措施,提高药品调配质量。方法对医院2012年至2013年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登记的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内共发生调配差错172例,其中药物品种差错53例,药物数量差错13例,剂量剂型差错25例,用法用量差错16例,包装相似差错17例,生产厂家差错12例,医师医嘱差错18例,退药差错11例,发错科室7例;2年内调配差错出现的频次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通过住院药房调配标准化体系和调配工作各个环节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辅以药师定期的业务培训、交流学习等机制,可大大减少调配差错的发生。
作者:张罡;李茜茜;卞元捷;倪纯;陆春芳;钱先中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我国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医药分开,以解决“以药养医”的现状及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医院药房托管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种试点模式,已实行10余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此模式的运作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其可行性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贺延新;刘素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药物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作用。方法报道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治疗左旋门冬酰胺酶致儿童血糖升高和肝损害药学实践,优化患儿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的用药教育。结果经过临床药师的耐心指导,患儿及其家长正确掌握了用药方法,终有效控制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了不良反应,保证了化学治疗方案的顺利完成。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不良反应,并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孙建明;李惠英;任丹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联合左旋布比卡因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医院就诊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106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 A组)及全身麻醉组( B组),各53例。A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左旋布比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下行手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及颈部前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中神经损伤、术后呼吸道不适例数及住院时间分别为0例、0例、(7.59±0.97)d,明显低于B组的4例、6例、(8.07±1.05)d( P <0.05);术后、术后2个月及术后半年 A 组 JOA 颈椎评分分别为(8.26±2.17)分、(12.31±2.64)分、(14.18±3.54)分,颈部前后活动度(30.14±7.08)°、(32.83±8.47)°、(34.11±8.97)°,均明显优于B组的JOA颈椎评分(7.04±1.83)分、(10.69±2.30)分、(12.38±3.09)分,颈部前后活动度(27.04±7.59)°、(29.15±8.17)°、(30.29±8.68)°( P<0.05);术后 A 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8.11%,明显高于 B 组的88.68%( 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左旋布比卡因局部麻醉下对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
作者:宋海明;卢占斌;刘志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为阐明烟草中的烟碱降低退行性疾病发病率的作用机理,对新疆特有的莫合烟进行天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活性筛选。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分离和生物活性测定相结合的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对新疆莫合烟提取液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新疆莫合烟提取液中的烟碱通过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在紫色背景下出现白色斑点,表明具有活性;但白色斑点较弱,表明提取液中的烟碱含量无法达到显著的抑制浓度,较对照品石杉碱甲活性偏低;2,2-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 DPPH )显色法表明新疆莫合烟提取液同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结论新疆莫合烟中的烟碱可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方法用于天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活性筛选,操作简单,灵敏度和专属性高。
作者:王健;朱萍萍;倪国柱;温琳豫;支玲;胡曙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置间的管理制度,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加强PIVAS各个环节的操作制度,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保证了成品输液的质量和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优化配置间管理制度,使PIVAS配置间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降低了临床输液的反应。
作者:陈翠萌;丁小荣;陈丽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医院肝胆外科肠外营养液(TPN)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规范TPN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依据《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要求,对医院肝胆外科5个病区2014年1至2月的TPN处方共1532张进行合理性审查,审查项目包括营养素组成及每张处方的液体量、电解质浓度、糖脂比、热氮比、丙氨酰谷氨酰胺用量及影响稳定性的相关因素等。结果医院肝胆外科部分TPN处方糖脂比、热氮比、丙氨酰谷氨酰胺用量等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通过审方,及时与临床医生、护士沟通,使不合理处方得以纠正。结论药师可通过审核处方对不合理处方及时干预,协助临床进一步提高TPN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
作者:孙艳;田方圆;裴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药品库存占用。方法在保障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对药品库房采取零库存和每月月底对各药房库存进行压缩等管理。结果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3年来,大大缩短了药品周转时间,为医院减轻了运行成本。结论药品零库存的管理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库存管理,在保障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加快了资金周转,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效益,此管理模式将成为医院药品管理发展趋势,值得推广。
作者:周晨霞;陈川;任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考察货架效期内酮康唑制剂防腐剂的有效性。方法在酮康唑洗剂(1%和2%)和酮康唑乳膏(20 mg/g)效期结束时,对样品进行抑菌效力测试。结果3种酮康唑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试验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酮康唑洗剂和酮康唑乳膏在货架效期内的抑菌效力能保证产品的正常储藏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马英英;杨晓莉;绳金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 L9(34)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出膏率和阿魏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5,4,4倍量70%乙醇,连续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1.0 h。结论该工艺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朱萍;张敏捷;苏平;陈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诊治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状况相关指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周及3个月后试验组健康状况相关指标评均有明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儿的健康状况相关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张亚丽;周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 )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12例老年AD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BNP,72 h后对比两组心功能、尿量改善情况,7 d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死亡3例除外)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收缩末径[(43.2±5.1)mm比(45.8±4.9)mm]、左室射血分数[(49.4±5.2)%比(46.0±4.8)%]、24 h尿量[(1816.4±120.5)mL比(1632.1±102.8)mL ]、C反应蛋白[(13.7±5.4)mg/L比(18.0±6.2) m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7 d后,两组总体疗效构成不同,治疗组显效率和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2.96%和94.44%,均高于对照组的44.83%和87.93%( P=0.041<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低血压、头痛、转氨酶升高、血钾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19)。结论对老年ADHF患者行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rhBNP能辅助提高心脏射血能力,改善心脏功能,提高临床救治效率,不良反应可控。
作者:王婧;张遥;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测定榆黄喷雾剂中缩合鞣质含量的方法。方法供试品溶液中依次加入3%香草醛甲醇溶液、30%浓硫酸甲醇溶液各5 mL后避光显色20 min,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样品中缩合鞣质含量。结果儿茶素对照品质量浓度在0.03~0.3 g/L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 Y=3.0652 X+0.0257,r=0.9993( n=10);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为1.76%( n=6)。结论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专属性好,适合作为榆黄喷雾剂中缩合鞣质的含量检测方法。
作者:王建平;杨云;张兰欣;惠金玲;马长勇;张学慧;迟平;刘茵;张娟;颜耀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老年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门诊恢复期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营养脑细胞治疗,观察组加服脉血康胶囊(每粒0.25 g)3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4周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能显著改变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郝佳;刘文成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