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多卡因联合左旋布比卡因局部麻醉用于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53例手术疗效观察

宋海明;卢占斌;刘志旺

关键词:老年,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局部麻醉, 利多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摘要:目的:比较利多卡因联合左旋布比卡因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医院就诊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106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 A组)及全身麻醉组( B组),各53例。A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左旋布比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下行手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及颈部前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中神经损伤、术后呼吸道不适例数及住院时间分别为0例、0例、(7.59±0.97)d,明显低于B组的4例、6例、(8.07±1.05)d( P <0.05);术后、术后2个月及术后半年 A 组 JOA 颈椎评分分别为(8.26±2.17)分、(12.31±2.64)分、(14.18±3.54)分,颈部前后活动度(30.14±7.08)°、(32.83±8.47)°、(34.11±8.97)°,均明显优于B组的JOA颈椎评分(7.04±1.83)分、(10.69±2.30)分、(12.38±3.09)分,颈部前后活动度(27.04±7.59)°、(29.15±8.17)°、(30.29±8.68)°( P<0.05);术后 A 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8.11%,明显高于 B 组的88.68%( 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左旋布比卡因局部麻醉下对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4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24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为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及完善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4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等的要求,统计和分析规格、剂型、警示语、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23个项目。结果在收集的24份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规格、成分等必备项目的标注率比较高,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项目,虽标注率比较高,但有的缺乏具体说明内容。孕妇及哺乳期用药、儿童用药、老年患者用药、临床试验、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等项目,标注率仅为12.50%,4.17%,4.17%,8.33%,37.50%,0。结论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完整性和书写规范性应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新苗;杨妙清;林鹏锋;张亚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等级医院评审中医院药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为医院药剂科如何通过医院等级评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建立健全组织、对照标准找差距、完善规章制度、整理环境设施、强化现场模拟等方法,以高标准通过评审。结果与结论医院等级评审对药剂科在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工作流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用药质量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并能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引起药学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彭海莹;李健;陈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物剂型分析与思考

    目的:为下一版基本药物目录制订时的剂型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分类统计分析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特点,并对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要求。结果与结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剂型较丰富,能够满足目前我国的临床用药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常见病及高发病种类的变化以及各类新药的研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品种、数量和剂型上仍需继续调整、完善,以更优的经济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药品的基本需求。

    作者:韩若斯;韩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吴茱萸生物总碱提取条件的优化设计

    目的:考察微波提取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影响因素,设计微波提取的佳工艺。方法用微波提取法提取吴茱萸中的生物碱,考察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溶剂倍数、颗粒粒径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吴茱萸提取成分的含量。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用90%乙醇提取,提取功率为400 W,提取时间为6 min,颗粒粒径为0.150 mm,料液比为1:100。结论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可用于吴茱萸中吴茱萸生物总碱的提取。

    作者:吴方评;蒲艳春;杨勇;杨宏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更正

    作者:《中国药业》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醒脑丸对气虚血瘀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醒脑丸对气虚血瘀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气虚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脑复康片组、醒脑丸组。均连续灌胃15 d,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测定血浆血栓素B2及大脑皮层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大脑海马区病理形态,检测大脑海马促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结果醒脑丸可降低血浆血栓素B2含量,改善气虚血瘀征象;降低大脑皮层NO含量;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能下调脑缺血后促细胞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醒脑丸可改善气虚血瘀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症状。

    作者:徐海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左卡尼汀及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及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147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4例、干预A组52例、干预B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干预A组同时实施饮食干预,干预B组实施饮食干预及左卡尼汀治疗。对比3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血肌酐(SCr)、白蛋白(Alb)等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A组、B组BMI增幅明显( P<0.05),干预B组比干预A组增长更明显( P <0.05);与治疗前比较,干预A组、B组治疗后BMI,Alb,SCr,血总蛋白(TP),尿素氮(BUN),前白蛋白(PA)均显著升高( P<0.05),且干预B组比干预A组升高更明显( P<0.05);干预A组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升高明显( P<0.05),干预B组TC及TG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及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鹏;徐玉祥;贺晓雯;张九芝;范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1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按K/DOQI标准分为治疗A组(K/DOQI第3期)及治疗B组(K/DOQI第4期)。两组均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及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4周后治疗A组和B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红蛋白(Hb)等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Scr,BUN,UA,CysC各指标水平,以及提高Ccr和Hb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改善状况A组优于B组。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且早期患者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肾康注射液抑制了肾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延缓了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作者:柳永兵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健康人体内伐昔洛韦缓释片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评价伐昔洛韦缓释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伐昔洛韦缓释片300,600,900 mg单剂量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昔洛韦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经300,600,900 mg单剂量给药后,0~t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t)分别为(6.90±1.20)μg · h/L,(13.34±2.34)μg · h/L,(18.53±2.45)μg · h/L;峰浓度( Cmax)分别为(0.49±0.12)μg/mL,(1.03±0.22)μg/mL,(1.34±0.21)μg/mL;消除半衰期( t1/2ke)分别为(5.23±0.67)h,(4.15±0.44)h、(4.37±0.34)h;达峰时间( tmax)分别为(4.84±0.66)h,(4.23±0.62)h,(4.63±0.52)h。结论研制的伐昔洛韦缓释片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作者:黄恩;石萍;蒋玲;李治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含量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研究

    目的:对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327 nm,分离电压25 kV,背景电解质为3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0)。结果在12 min内绿原酸得到了良好分离,质量浓度在0.06~0.3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2.25%。杜仲炮制后,绿原酸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杜仲炮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英;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信号通路对肥大心肌细胞表达的调节研究进展

    心肌肥厚是由于核内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结果,核内基因转录活化受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近年的相关研究指出,信号转导通路可通过不同途径刺激心肌肥大,导致心肌肥大出现不同的“分子表型”。随着人们对心肌肥大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对心肌肥厚细胞分子作用机制有较深的认知,同时也为心肌肥厚临床药物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对肥大心肌细胞表达的信号通路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杨蓉;常亮;刘素云;刘金明;王亚玲;李拥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榄香烯口服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道癌64例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榄香烯口服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8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顺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榄香烯口服乳,21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按 RESIST 标准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1%( 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3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9%( 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观察组Karnofsky ( KPS )评分提高者为32.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9%( 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CA199,CA7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能显著提高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晓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益气养阴汤治疗2型糖尿病45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和饮食控制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及体重指数、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治疗组的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 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汤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

    作者:刘畅;葛洪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蜜环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蜜环菌是传统的药食兼用真菌,蜜环菌多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该文综述了蜜环菌多糖的成分、提取工艺及降糖、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为蜜环菌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史国生;程春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医院药房托管可行性分析与值得关注的问题

    我国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医药分开,以解决“以药养医”的现状及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医院药房托管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种试点模式,已实行10余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此模式的运作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其可行性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贺延新;刘素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SHEL模式用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原因分析的效果

    目的:提升药师的自我管理意识,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次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利用SHEL模式(即S-soft,软件部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hard,硬件部分,硬件条件;E-environment,临床环境;L-litigant,当事人及他人),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门诊药房发生的差错情况及差错发生原因,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差错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工作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缺失、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硬件设备落后以及药品管理混乱等。SHEL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门诊药房的安全管理质量,消除调配的安全隐患,降低药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李连新;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30例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PI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的咳嗽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苏黄止咳胶囊,对照组应用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积分为(2.66+0.6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0.67)分( P<0.01);治疗组咯痰积分为(1.16+0.4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0.52)分( P<0.01);治疗组咽痒积分为(1.26+0.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0.50)分( P<0.01);治疗组LCQ评分为(96.46+7.4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6+5.15)分( P<0.01)。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明显,优于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

    作者:马蕴蕾;耿立梅;宿英豪;杨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对2011年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中细辛的探讨

    细辛是常用中药饮片,具有祛风散寒、通窃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在古代的本草文献中,对其是否有毒的认识并不统一,而在2011年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第五章“有毒中药的调剂”项下并未记载。该文对现代有关细辛的急性毒性试验报道进行了综述,以便医药工作者深入了解其毒性。

    作者:王东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N-三甲基壳聚糖不同季铵化程度对塞来昔布脂质体体外性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季铵化程度(DQ)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塞来昔布脂质体(CLXL)体外性质的影响规律,为筛选出较好的TMC类透皮吸收促进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LXL,分别选用季铵化程度为20%,40%及60%的TMC(TMC20,TMC40及TMC60)与CLXL混合,用量与脂质比固定为1:4( W/ W);对CLXL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及包封率进行考察,并以氮酮为阳性对照,无促进剂的CLXL为阴性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法对穿透小鼠离体皮肤累积量及速率进行研究。结果 TMC及其季铵化程度对CLXL的形态及包封率无显著性影响,而粒径在混合后有所增大,Zeta电位由负转正,且与季铵化程度呈正相关;与阴性对照相比,TMC均产生明显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且随着季铵化程度的增大,促进效果越明显,其中TMC60与阳性组相比,促进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季铵化程度的TMC对CLXL的体外性质有一定影响,其中TMC60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与同用量氮酮相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龚道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