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越;何珊;陈玉文
目的:创建审核抗肿瘤静脉用药处方对照单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以抗肿瘤药品说明书、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等为依据,结合医院审方实例,创建审方对照单元,比较应用审方对照单元前后的效果。结果审方对照单元应用前,配置后药液浑浊发生率为0.40%(4/1000),应用后,药液配置后无质量问题。结论审方对照单元可指导药师审核处方,保障处方质量,指导医护工作者正确开具、配置及应用抗肿瘤静脉用药。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为医院药剂科如何通过医院等级评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建立健全组织、对照标准找差距、完善规章制度、整理环境设施、强化现场模拟等方法,以高标准通过评审。结果与结论医院等级评审对药剂科在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工作流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用药质量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并能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引起药学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彭海莹;李健;陈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医院24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为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及完善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4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等的要求,统计和分析规格、剂型、警示语、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23个项目。结果在收集的24份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规格、成分等必备项目的标注率比较高,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项目,虽标注率比较高,但有的缺乏具体说明内容。孕妇及哺乳期用药、儿童用药、老年患者用药、临床试验、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等项目,标注率仅为12.50%,4.17%,4.17%,8.33%,37.50%,0。结论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完整性和书写规范性应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新苗;杨妙清;林鹏锋;张亚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血栓通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浆CRP及Fg水平、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勤勇;张芷宁;王泽林;范艳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测定榆黄喷雾剂中缩合鞣质含量的方法。方法供试品溶液中依次加入3%香草醛甲醇溶液、30%浓硫酸甲醇溶液各5 mL后避光显色20 min,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样品中缩合鞣质含量。结果儿茶素对照品质量浓度在0.03~0.3 g/L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 Y=3.0652 X+0.0257,r=0.9993( n=10);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为1.76%( n=6)。结论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专属性好,适合作为榆黄喷雾剂中缩合鞣质的含量检测方法。
作者:王建平;杨云;张兰欣;惠金玲;马长勇;张学慧;迟平;刘茵;张娟;颜耀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医院肝胆外科肠外营养液(TPN)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规范TPN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依据《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要求,对医院肝胆外科5个病区2014年1至2月的TPN处方共1532张进行合理性审查,审查项目包括营养素组成及每张处方的液体量、电解质浓度、糖脂比、热氮比、丙氨酰谷氨酰胺用量及影响稳定性的相关因素等。结果医院肝胆外科部分TPN处方糖脂比、热氮比、丙氨酰谷氨酰胺用量等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通过审方,及时与临床医生、护士沟通,使不合理处方得以纠正。结论药师可通过审核处方对不合理处方及时干预,协助临床进一步提高TPN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
作者:孙艳;田方圆;裴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327 nm,分离电压25 kV,背景电解质为3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0)。结果在12 min内绿原酸得到了良好分离,质量浓度在0.06~0.3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2.25%。杜仲炮制后,绿原酸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杜仲炮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英;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为完善我国质量受权人(QP)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研文献资料,分析了国内QP制度的发展现状,并就其发展模式的完善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的QP制度目前在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制衡、供求关系和薪酬制度方面存在主要矛盾。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薪酬制度和聘用制度,理顺QP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加强对企业法人和QP的培训。
作者:付璐;臧立轩;王丽;乔亚南;路璐;李耿;胡华杰;韩玖均;庞秀萍;臧恒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研相关文献,分析不同包装材质大输液的性质、特点及其对注射用药物的吸附性作用。结果与结论大输液作为临床治疗和静脉药物治疗不可缺少的载体或溶剂,在现代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临床医务人员已逐渐开始关注药物与大输液包装材质的相容性与安全性。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多种材质包装的大输液并存。临床医务人员应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包装材质大输液的特性,静脉用药物治疗时选择适当包装材质的大输液,以确保患者输液安全。
作者:徐帆;杨伶俐;毛盼盼;喻琼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实施介入静脉滤器术及机械性溶栓术后,低分子肝素治疗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实施静脉滤器植入术和超声引导下的机械性溶栓术,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数量、抗X因子活性峰值、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以及缓解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血小板数量及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一氧化氮水平及抗 X因子活性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缓解率和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介入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治疗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通过升高抗X因子、一氧化氮水平及降低内皮素-1水平而发挥抗凝作用,可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简雅婷;周青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规范药品检验机构检品管理。方法通过罗列样品在检验机构中的流转路径,查找所有活动范围和行为的危险源。并结合药品保存涉及的法律法规,联系实际,阐述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提出了杜绝危险源的6种方法,希望对检验机构样品流转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薛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治疗脾胃气虚型和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香砂养胃组与温胃舒组,各72例,在西医三联疗法基础上,分别加服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疗程8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香砂养胃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温胃舒组的75.68%(χ2=4.694,P=0.030);脾胃虚寒患者两组疗效构成未见明显差异( Z=1.670,P=0.095),温胃舒组总体有效率(91.43%)高于香砂养胃组(82.76%),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51)。结论香砂养胃丸和温胃舒胶囊对在西医三联疗法基础上治疗慢性胃炎均有一定疗效,香砂养胃丸适用于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温胃舒胶囊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老年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门诊恢复期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营养脑细胞治疗,观察组加服脉血康胶囊(每粒0.25 g)3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4周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能显著改变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郝佳;刘文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蜜环菌是传统的药食兼用真菌,蜜环菌多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该文综述了蜜环菌多糖的成分、提取工艺及降糖、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为蜜环菌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史国生;程春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诊治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状况相关指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周及3个月后试验组健康状况相关指标评均有明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儿的健康状况相关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张亚丽;周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医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各项法规的逐步完善,我国药品流通领域也日趋规范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笔者结合近年药品流通领域的现状,分析了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作者:隋娜娜;刘兰茹;刘培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不同季铵化程度(DQ)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塞来昔布脂质体(CLXL)体外性质的影响规律,为筛选出较好的TMC类透皮吸收促进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LXL,分别选用季铵化程度为20%,40%及60%的TMC(TMC20,TMC40及TMC60)与CLXL混合,用量与脂质比固定为1:4( W/ W);对CLXL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及包封率进行考察,并以氮酮为阳性对照,无促进剂的CLXL为阴性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法对穿透小鼠离体皮肤累积量及速率进行研究。结果 TMC及其季铵化程度对CLXL的形态及包封率无显著性影响,而粒径在混合后有所增大,Zeta电位由负转正,且与季铵化程度呈正相关;与阴性对照相比,TMC均产生明显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且随着季铵化程度的增大,促进效果越明显,其中TMC60与阳性组相比,促进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季铵化程度的TMC对CLXL的体外性质有一定影响,其中TMC60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与同用量氮酮相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龚道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 )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12例老年AD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BNP,72 h后对比两组心功能、尿量改善情况,7 d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死亡3例除外)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收缩末径[(43.2±5.1)mm比(45.8±4.9)mm]、左室射血分数[(49.4±5.2)%比(46.0±4.8)%]、24 h尿量[(1816.4±120.5)mL比(1632.1±102.8)mL ]、C反应蛋白[(13.7±5.4)mg/L比(18.0±6.2) m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7 d后,两组总体疗效构成不同,治疗组显效率和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2.96%和94.44%,均高于对照组的44.83%和87.93%( P=0.041<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低血压、头痛、转氨酶升高、血钾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19)。结论对老年ADHF患者行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rhBNP能辅助提高心脏射血能力,改善心脏功能,提高临床救治效率,不良反应可控。
作者:王婧;张遥;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TIA)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按入院顺序将95例TI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组4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d,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睡前服用)。治疗第7个月时实施优质护理行动,观察其对TIA患者的影响。结果通过14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发作频率(3.2±1.5)次/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5%,发作频率(1.8±0.2)次/月;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 PLT )明显降低,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PT )较治疗前延长( P<0.05),对照组PLT,APTT,P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大大提高了短暂性脑缺血的疗效,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医疗纠纷。
作者:庞贺春;刘向荣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药物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作用。方法报道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治疗左旋门冬酰胺酶致儿童血糖升高和肝损害药学实践,优化患儿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的用药教育。结果经过临床药师的耐心指导,患儿及其家长正确掌握了用药方法,终有效控制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了不良反应,保证了化学治疗方案的顺利完成。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不良反应,并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孙建明;李惠英;任丹阳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