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莹;李健;陈新
目的:观察醒脑丸对气虚血瘀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气虚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脑复康片组、醒脑丸组。均连续灌胃15 d,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测定血浆血栓素B2及大脑皮层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大脑海马区病理形态,检测大脑海马促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结果醒脑丸可降低血浆血栓素B2含量,改善气虚血瘀征象;降低大脑皮层NO含量;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能下调脑缺血后促细胞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醒脑丸可改善气虚血瘀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症状。
作者:徐海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5%磷酸溶液-乙腈(67:33),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 / min,检测波长为252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甘草酸铵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6008~3.2016μg,r=0.9999( 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0.65%( n=9)。结论该方法灵敏、专属性强、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去屑化妆品的使用极其广泛,笔者对头屑产生的机制及化妆品中常用的去屑剂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分析了常用去屑剂的检测方法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去屑剂检测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考察货架效期内酮康唑制剂防腐剂的有效性。方法在酮康唑洗剂(1%和2%)和酮康唑乳膏(20 mg/g)效期结束时,对样品进行抑菌效力测试。结果3种酮康唑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试验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酮康唑洗剂和酮康唑乳膏在货架效期内的抑菌效力能保证产品的正常储藏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马英英;杨晓莉;绳金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药物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作用。方法报道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治疗左旋门冬酰胺酶致儿童血糖升高和肝损害药学实践,优化患儿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的用药教育。结果经过临床药师的耐心指导,患儿及其家长正确掌握了用药方法,终有效控制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了不良反应,保证了化学治疗方案的顺利完成。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不良反应,并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孙建明;李惠英;任丹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作者:《中国药业》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测定榆黄喷雾剂中缩合鞣质含量的方法。方法供试品溶液中依次加入3%香草醛甲醇溶液、30%浓硫酸甲醇溶液各5 mL后避光显色20 min,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样品中缩合鞣质含量。结果儿茶素对照品质量浓度在0.03~0.3 g/L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 Y=3.0652 X+0.0257,r=0.9993( n=10);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为1.76%( n=6)。结论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专属性好,适合作为榆黄喷雾剂中缩合鞣质的含量检测方法。
作者:王建平;杨云;张兰欣;惠金玲;马长勇;张学慧;迟平;刘茵;张娟;颜耀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医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各项法规的逐步完善,我国药品流通领域也日趋规范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笔者结合近年药品流通领域的现状,分析了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作者:隋娜娜;刘兰茹;刘培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静;舒景;周秀成;韩淑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作者:《中国药业》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细辛是常用中药饮片,具有祛风散寒、通窃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在古代的本草文献中,对其是否有毒的认识并不统一,而在2011年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第五章“有毒中药的调剂”项下并未记载。该文对现代有关细辛的急性毒性试验报道进行了综述,以便医药工作者深入了解其毒性。
作者:王东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为医院药剂科如何通过医院等级评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建立健全组织、对照标准找差距、完善规章制度、整理环境设施、强化现场模拟等方法,以高标准通过评审。结果与结论医院等级评审对药剂科在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工作流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用药质量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并能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引起药学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彭海莹;李健;陈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夏天胶囊对硝酸甘油(GTN)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及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氟桂利嗪(0.5 mg/kg)组及夏天胶囊高、中、低剂量(相当于生药20,10,5 g/kg)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外所有大鼠均皮下注射GTN(10 mg/kg)复制偏头痛模型。观察大鼠在注射GTN 2~4 h内挠头次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清5-HT含量。结果高、中剂量夏天胶囊能明显减少大鼠的挠头次数( P<0.01和 P<0.05);夏天胶囊高、中剂量组脑组织的5-HT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1和 P <0.05),高剂量组血清的5-HT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5)。结论夏天胶囊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的临床症状,还可有效升高模型鼠脑组织和血清5-HT的含量。提示其能有效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脑组织和血清中5-HT的含量有关。
作者:田涛;王红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中成药处方,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第一季度医院门、急诊老年患者的中成药处方,统计并分析科室用药情况、中成药用药频次及用药合理性。结果90%以上老年患者的中成药处方由西医师开具,中医师开具处方仅占6.26%;中成药处方开具的科室主要为简易门诊和门诊干部科;各类中成药出现频次高的为感冒清热颗粒,其次为银杏叶胶囊,再次为银杏叶提取物片。结论医院应关注老年患者用药,加强中成药处方的审核力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罗艳;刘皈阳;马建丽;裴丽;黄显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及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147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4例、干预A组52例、干预B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干预A组同时实施饮食干预,干预B组实施饮食干预及左卡尼汀治疗。对比3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血肌酐(SCr)、白蛋白(Alb)等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A组、B组BMI增幅明显( P<0.05),干预B组比干预A组增长更明显( P <0.05);与治疗前比较,干预A组、B组治疗后BMI,Alb,SCr,血总蛋白(TP),尿素氮(BUN),前白蛋白(PA)均显著升高( P<0.05),且干预B组比干预A组升高更明显( P<0.05);干预A组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升高明显( P<0.05),干预B组TC及TG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及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鹏;徐玉祥;贺晓雯;张九芝;范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我国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医药分开,以解决“以药养医”的现状及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医院药房托管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种试点模式,已实行10余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此模式的运作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其可行性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贺延新;刘素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测定多效胃镜乳中盐酸达克罗宁和消旋山莨菪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盐酸达克罗宁采用Ecilent XDB-CN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5%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至6.5)-甲醇(20: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2 nm,柱温为30℃;消旋山莨菪碱采用Ecilent XDB-CN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5%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至6.5)-甲醇(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结果盐酸达克罗宁的进样质量浓度在7.5~7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9%,RSD为0.55%( n=9);消旋山莨菪碱的进样质量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5%, RSD为1.01%( 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多效胃镜乳中盐酸达克罗宁和消旋山莨菪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勇;黄爱文;宋洪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建立十六味桃红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通过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采用薄膜过滤法消除其抑菌作用。结果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十六味桃红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强,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无抑制作用。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十六味桃红丸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控制菌检查。
作者:陈德妙;张越华;杨晓东;李甜甜;王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评价榄香烯口服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8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顺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榄香烯口服乳,21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按 RESIST 标准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1%( 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3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9%( 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观察组Karnofsky ( KPS )评分提高者为32.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9%( 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CA199,CA7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能显著提高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晓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血栓通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浆CRP及Fg水平、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勤勇;张芷宁;王泽林;范艳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