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妙;张越华;杨晓东;李甜甜;王愚
目的:为下一版基本药物目录制订时的剂型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分类统计分析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特点,并对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要求。结果与结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剂型较丰富,能够满足目前我国的临床用药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常见病及高发病种类的变化以及各类新药的研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品种、数量和剂型上仍需继续调整、完善,以更优的经济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药品的基本需求。
作者:韩若斯;韩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为国内医院实施自动化门诊药房提供参考。方法结合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工作流程和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优化对策。结果优化后的自动化设施能在门诊药房发挥更大作用。结论自动化是现代门诊药房的发展方向,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维护。
作者:计佩影;顾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的医院药事管理方法。方法从药事管理组织机构、药品招标采购、药品质量监控、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个体化药物治疗监测等方面阐述药事管理的工作重点及服务理念。结果与结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实施,医院应建立药事管理转型的服务理念,优化药事管理组织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重点加大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进临床药师制,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
作者:雷嘉川;宋金春;彭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镇静方案研究,使镇静剂更加安全、合理地用于重症监护患者。方法选择18岁以上以治疗为目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 ICU )住院患者,利用脑电双频指数(BIS)数值调整其镇静剂,用量使镇静处于佳水平,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咪达唑仑总用量及平均日用量。结果咪达唑仑平均日用量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呈正相关,男性患者用量大于女性患者,60岁以上患者用量小于60岁以下患者。结论咪达唑仑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给予个体化镇静。
作者:陈亚芳;葛称;蔡福良;沈正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考察微波提取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影响因素,设计微波提取的佳工艺。方法用微波提取法提取吴茱萸中的生物碱,考察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溶剂倍数、颗粒粒径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吴茱萸提取成分的含量。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用90%乙醇提取,提取功率为400 W,提取时间为6 min,颗粒粒径为0.150 mm,料液比为1:100。结论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可用于吴茱萸中吴茱萸生物总碱的提取。
作者:吴方评;蒲艳春;杨勇;杨宏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为完善我国质量受权人(QP)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研文献资料,分析了国内QP制度的发展现状,并就其发展模式的完善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的QP制度目前在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制衡、供求关系和薪酬制度方面存在主要矛盾。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薪酬制度和聘用制度,理顺QP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加强对企业法人和QP的培训。
作者:付璐;臧立轩;王丽;乔亚南;路璐;李耿;胡华杰;韩玖均;庞秀萍;臧恒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作者:《中国药业》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硝呋太尔制霉素栓、乳酸菌阴道胶囊、双唑泰阴道泡腾片及聚甲酚醛栓4种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成本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炎患者361例,分别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栓(92例)、乳酸菌阴道胶囊(88例)、双唑泰阴道泡腾片(90例)及聚甲酚醛栓(91例)治疗,比较用药1个疗程的疗效、用药成本及不良反应,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4种治疗方案。结果硝呋太尔制霉素栓、乳酸菌阴道胶囊、双唑泰阴道泡腾片及聚甲酚醛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76.14%,83.33%,78.02%,4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05);双唑泰阴道泡腾片具有小的成本-效果比( C/ E,0.26)。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双唑泰阴道泡腾片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较佳药物。
作者:王国华;朱虹;林爽;任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327 nm,分离电压25 kV,背景电解质为3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0)。结果在12 min内绿原酸得到了良好分离,质量浓度在0.06~0.3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2.25%。杜仲炮制后,绿原酸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杜仲炮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英;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 L9(34)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出膏率和阿魏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5,4,4倍量70%乙醇,连续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1.0 h。结论该工艺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朱萍;张敏捷;苏平;陈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诊治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状况相关指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周及3个月后试验组健康状况相关指标评均有明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儿的健康状况相关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张亚丽;周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血栓通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浆CRP及Fg水平、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勤勇;张芷宁;王泽林;范艳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统计并分析医院骨科1年来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3年度骨科开具的68754张NSAIDs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NSAIDs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患者分布、疾病分布等。结果塞来昔布胶囊的DDDs高,达190782,DDC高,达14.64;使用NSAIDs的患者主要分布在56~65岁,约占24.57%;NSAIDs主要应用于骨科骨折、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肿瘤等疾病。结论新型环氧化物酶(COX)-2抑制剂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在NSAIDs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经济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防止药物滥用。
作者:王沐;王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药品库存占用。方法在保障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对药品库房采取零库存和每月月底对各药房库存进行压缩等管理。结果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3年来,大大缩短了药品周转时间,为医院减轻了运行成本。结论药品零库存的管理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库存管理,在保障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加快了资金周转,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效益,此管理模式将成为医院药品管理发展趋势,值得推广。
作者:周晨霞;陈川;任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恩他卡朋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复方左旋多巴,观察组患者加用恩他卡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时行Hoehn and Yahr病程分级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第Ⅱ和Ⅲ部分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NMSS)评分,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开、关期时间及异动时间与试验前相比差异不明显( P>0.05);与试验前相比,观察组患者试验后药物起效时间差异不明显( P>0.05),但开期时间明显延长,关期时间及异动时间明显缩短( P<0.05)。两组患者试验前后Hochn and Yahr病程分级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UPDRS第Ⅱ和Ⅲ部分评分、ADL评分、NMSS评分也无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则较试验前明显下降(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结论恩他卡朋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稳定,使用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医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各项法规的逐步完善,我国药品流通领域也日趋规范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笔者结合近年药品流通领域的现状,分析了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作者:隋娜娜;刘兰茹;刘培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5%磷酸溶液-乙腈(67:33),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 / min,检测波长为252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甘草酸铵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6008~3.2016μg,r=0.9999( 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0.65%( n=9)。结论该方法灵敏、专属性强、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识别生物药物研发风险,为生物新药研发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生物药物研发过程可划分为实验室研究阶段、临床前研究阶段和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根据3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对生物药物研发的技术风险进行阐述。结果3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的技术风险,实验室阶段集中于技术不成熟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临床前研究阶段主要集中在生物药物的药物效应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的风险,临床试验阶段主要集中于试验设计和临床机构。结论生物药物研发不同环节的技术风险影响着研发项目的进行,识别技术风险有利于为生物药物研发项目风险控制提供策略和参考。
作者:车越;何珊;陈玉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研相关文献,分析不同包装材质大输液的性质、特点及其对注射用药物的吸附性作用。结果与结论大输液作为临床治疗和静脉药物治疗不可缺少的载体或溶剂,在现代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临床医务人员已逐渐开始关注药物与大输液包装材质的相容性与安全性。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多种材质包装的大输液并存。临床医务人员应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包装材质大输液的特性,静脉用药物治疗时选择适当包装材质的大输液,以确保患者输液安全。
作者:徐帆;杨伶俐;毛盼盼;喻琼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夏天胶囊对硝酸甘油(GTN)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及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氟桂利嗪(0.5 mg/kg)组及夏天胶囊高、中、低剂量(相当于生药20,10,5 g/kg)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外所有大鼠均皮下注射GTN(10 mg/kg)复制偏头痛模型。观察大鼠在注射GTN 2~4 h内挠头次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清5-HT含量。结果高、中剂量夏天胶囊能明显减少大鼠的挠头次数( P<0.01和 P<0.05);夏天胶囊高、中剂量组脑组织的5-HT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1和 P <0.05),高剂量组血清的5-HT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5)。结论夏天胶囊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的临床症状,还可有效升高模型鼠脑组织和血清5-HT的含量。提示其能有效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脑组织和血清中5-HT的含量有关。
作者:田涛;王红宇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