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种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王国华;朱虹;林爽;任丽娟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炎, 药物治疗,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硝呋太尔制霉素栓、乳酸菌阴道胶囊、双唑泰阴道泡腾片及聚甲酚醛栓4种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成本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炎患者361例,分别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栓(92例)、乳酸菌阴道胶囊(88例)、双唑泰阴道泡腾片(90例)及聚甲酚醛栓(91例)治疗,比较用药1个疗程的疗效、用药成本及不良反应,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4种治疗方案。结果硝呋太尔制霉素栓、乳酸菌阴道胶囊、双唑泰阴道泡腾片及聚甲酚醛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76.14%,83.33%,78.02%,4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05);双唑泰阴道泡腾片具有小的成本-效果比( C/ E,0.26)。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双唑泰阴道泡腾片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较佳药物。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N-三甲基壳聚糖不同季铵化程度对塞来昔布脂质体体外性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季铵化程度(DQ)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塞来昔布脂质体(CLXL)体外性质的影响规律,为筛选出较好的TMC类透皮吸收促进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LXL,分别选用季铵化程度为20%,40%及60%的TMC(TMC20,TMC40及TMC60)与CLXL混合,用量与脂质比固定为1:4( W/ W);对CLXL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及包封率进行考察,并以氮酮为阳性对照,无促进剂的CLXL为阴性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法对穿透小鼠离体皮肤累积量及速率进行研究。结果 TMC及其季铵化程度对CLXL的形态及包封率无显著性影响,而粒径在混合后有所增大,Zeta电位由负转正,且与季铵化程度呈正相关;与阴性对照相比,TMC均产生明显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且随着季铵化程度的增大,促进效果越明显,其中TMC60与阳性组相比,促进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季铵化程度的TMC对CLXL的体外性质有一定影响,其中TMC60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与同用量氮酮相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龚道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医院制剂产值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提高医院制剂产值及员工自我管理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引入品质管理概念,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在制剂室实施各项活动,提高工作效能,增加制剂产值。结果制剂产值比改善前提高了17.68%,员工工作积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药剂科制剂部门的产值,是一种较好、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红;余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成药升阳十一味丸中没食子酸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蒙成药升阳十一味丸中没食子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5:95),检测波长为273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没食子酸进样量在54.04~540.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1.0000),回归方程为 Y=12095 X-79750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为1.73%( n=9)。结论该方法准确、精密、重复性好,可用于升阳十一味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宝凤;王玉华;侯海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1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按K/DOQI标准分为治疗A组(K/DOQI第3期)及治疗B组(K/DOQI第4期)。两组均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及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4周后治疗A组和B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红蛋白(Hb)等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Scr,BUN,UA,CysC各指标水平,以及提高Ccr和Hb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改善状况A组优于B组。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且早期患者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肾康注射液抑制了肾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延缓了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作者:柳永兵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物剂型分析与思考

    目的:为下一版基本药物目录制订时的剂型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分类统计分析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特点,并对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要求。结果与结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剂型较丰富,能够满足目前我国的临床用药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常见病及高发病种类的变化以及各类新药的研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品种、数量和剂型上仍需继续调整、完善,以更优的经济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药品的基本需求。

    作者:韩若斯;韩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夏天胶囊对硝酸甘油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及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夏天胶囊对硝酸甘油(GTN)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及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氟桂利嗪(0.5 mg/kg)组及夏天胶囊高、中、低剂量(相当于生药20,10,5 g/kg)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外所有大鼠均皮下注射GTN(10 mg/kg)复制偏头痛模型。观察大鼠在注射GTN 2~4 h内挠头次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清5-HT含量。结果高、中剂量夏天胶囊能明显减少大鼠的挠头次数( P<0.01和 P<0.05);夏天胶囊高、中剂量组脑组织的5-HT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1和 P <0.05),高剂量组血清的5-HT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5)。结论夏天胶囊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的临床症状,还可有效升高模型鼠脑组织和血清5-HT的含量。提示其能有效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脑组织和血清中5-HT的含量有关。

    作者:田涛;王红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医院药房托管可行性分析与值得关注的问题

    我国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医药分开,以解决“以药养医”的现状及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医院药房托管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种试点模式,已实行10余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此模式的运作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其可行性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贺延新;刘素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 L9(34)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出膏率和阿魏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5,4,4倍量70%乙醇,连续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1.0 h。结论该工艺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朱萍;张敏捷;苏平;陈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化妆品中常用去屑剂的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去屑化妆品的使用极其广泛,笔者对头屑产生的机制及化妆品中常用的去屑剂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分析了常用去屑剂的检测方法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去屑剂检测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间管理制度的优化

    目的: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置间的管理制度,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加强PIVAS各个环节的操作制度,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保证了成品输液的质量和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优化配置间管理制度,使PIVAS配置间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降低了临床输液的反应。

    作者:陈翠萌;丁小荣;陈丽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与住院药房合并工作模式探讨

    目的:优化人员组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健康、快速地发展。方法将PIVAS与住院药房合并,对全院静脉用药实行集中调配。结果与结论 PIVAS与住院药房合并的工作模式,节约了人力资源,实现了药师共享,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PIVAS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岳红霞;赵忠倾;温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醒脑丸对气虚血瘀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醒脑丸对气虚血瘀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气虚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脑复康片组、醒脑丸组。均连续灌胃15 d,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测定血浆血栓素B2及大脑皮层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大脑海马区病理形态,检测大脑海马促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结果醒脑丸可降低血浆血栓素B2含量,改善气虚血瘀征象;降低大脑皮层NO含量;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能下调脑缺血后促细胞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醒脑丸可改善气虚血瘀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症状。

    作者:徐海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香莲栓联合咪康唑栓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38例

    目的:观察香莲栓联合咪康唑栓治疗单纯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单纯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香莲栓联合咪康唑栓治疗,对照组应用咪康唑栓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阴道分泌物真菌镜检,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第3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为(1.72±0.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1±0.78)分( t=11.723,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6%(χ2=7.666,P=0.006<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香莲栓联合咪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可维护阴道微环境平衡,能较快改善瘙痒、灼痛、水肿、分泌物多等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作者:张青叶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介入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30例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实施介入静脉滤器术及机械性溶栓术后,低分子肝素治疗和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实施静脉滤器植入术和超声引导下的机械性溶栓术,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数量、抗X因子活性峰值、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以及缓解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血小板数量及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一氧化氮水平及抗 X因子活性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缓解率和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介入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治疗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通过升高抗X因子、一氧化氮水平及降低内皮素-1水平而发挥抗凝作用,可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简雅婷;周青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20例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静;舒景;周秀成;韩淑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30例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PI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的咳嗽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苏黄止咳胶囊,对照组应用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积分为(2.66+0.6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0.67)分( P<0.01);治疗组咯痰积分为(1.16+0.4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0.52)分( P<0.01);治疗组咽痒积分为(1.26+0.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0.50)分( P<0.01);治疗组LCQ评分为(96.46+7.4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6+5.15)分( P<0.01)。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明显,优于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

    作者:马蕴蕾;耿立梅;宿英豪;杨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治疗脾胃气虚型和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香砂养胃组与温胃舒组,各72例,在西医三联疗法基础上,分别加服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疗程8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香砂养胃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温胃舒组的75.68%(χ2=4.694,P=0.030);脾胃虚寒患者两组疗效构成未见明显差异( Z=1.670,P=0.095),温胃舒组总体有效率(91.43%)高于香砂养胃组(82.76%),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51)。结论香砂养胃丸和温胃舒胶囊对在西医三联疗法基础上治疗慢性胃炎均有一定疗效,香砂养胃丸适用于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温胃舒胶囊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大输液包装材质与注射用药物相容性研究进展与思考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研相关文献,分析不同包装材质大输液的性质、特点及其对注射用药物的吸附性作用。结果与结论大输液作为临床治疗和静脉药物治疗不可缺少的载体或溶剂,在现代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临床医务人员已逐渐开始关注药物与大输液包装材质的相容性与安全性。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多种材质包装的大输液并存。临床医务人员应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包装材质大输液的特性,静脉用药物治疗时选择适当包装材质的大输液,以确保患者输液安全。

    作者:徐帆;杨伶俐;毛盼盼;喻琼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本刊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含量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研究

    目的:对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327 nm,分离电压25 kV,背景电解质为3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0)。结果在12 min内绿原酸得到了良好分离,质量浓度在0.06~0.3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2.25%。杜仲炮制后,绿原酸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杜仲炮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英;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