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葛洪
目的:建立测定蒙成药升阳十一味丸中没食子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5:95),检测波长为273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没食子酸进样量在54.04~540.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1.0000),回归方程为 Y=12095 X-79750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为1.73%( n=9)。结论该方法准确、精密、重复性好,可用于升阳十一味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宝凤;王玉华;侯海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医院肝胆外科肠外营养液(TPN)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规范TPN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依据《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要求,对医院肝胆外科5个病区2014年1至2月的TPN处方共1532张进行合理性审查,审查项目包括营养素组成及每张处方的液体量、电解质浓度、糖脂比、热氮比、丙氨酰谷氨酰胺用量及影响稳定性的相关因素等。结果医院肝胆外科部分TPN处方糖脂比、热氮比、丙氨酰谷氨酰胺用量等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通过审方,及时与临床医生、护士沟通,使不合理处方得以纠正。结论药师可通过审核处方对不合理处方及时干预,协助临床进一步提高TPN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
作者:孙艳;田方圆;裴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血栓通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浆CRP及Fg水平、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勤勇;张芷宁;王泽林;范艳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天麻钩藤颗粒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天麻钩藤颗粒5 g,开水冲服,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坐位血压的变化,并于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1),观察组降压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19%( P <0.01)。观察组日常生活各项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 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天麻钩藤颗粒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天麻钩藤颗粒,可更有效地起到降压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隗建鑫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1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按K/DOQI标准分为治疗A组(K/DOQI第3期)及治疗B组(K/DOQI第4期)。两组均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及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4周后治疗A组和B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红蛋白(Hb)等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Scr,BUN,UA,CysC各指标水平,以及提高Ccr和Hb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改善状况A组优于B组。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且早期患者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肾康注射液抑制了肾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延缓了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作者:柳永兵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去屑化妆品的使用极其广泛,笔者对头屑产生的机制及化妆品中常用的去屑剂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分析了常用去屑剂的检测方法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去屑剂检测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327 nm,分离电压25 kV,背景电解质为3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0)。结果在12 min内绿原酸得到了良好分离,质量浓度在0.06~0.3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2.25%。杜仲炮制后,绿原酸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杜仲炮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英;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为进一步推行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当前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进展,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结果与结论我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进展顺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以满足公众对基本医疗用药的需求。
作者:高茜倩;陈玉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心肌肥厚是由于核内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结果,核内基因转录活化受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近年的相关研究指出,信号转导通路可通过不同途径刺激心肌肥大,导致心肌肥大出现不同的“分子表型”。随着人们对心肌肥大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对心肌肥厚细胞分子作用机制有较深的认知,同时也为心肌肥厚临床药物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对肥大心肌细胞表达的信号通路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杨蓉;常亮;刘素云;刘金明;王亚玲;李拥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中成药处方,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第一季度医院门、急诊老年患者的中成药处方,统计并分析科室用药情况、中成药用药频次及用药合理性。结果90%以上老年患者的中成药处方由西医师开具,中医师开具处方仅占6.26%;中成药处方开具的科室主要为简易门诊和门诊干部科;各类中成药出现频次高的为感冒清热颗粒,其次为银杏叶胶囊,再次为银杏叶提取物片。结论医院应关注老年患者用药,加强中成药处方的审核力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罗艳;刘皈阳;马建丽;裴丽;黄显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硝呋太尔制霉素栓、乳酸菌阴道胶囊、双唑泰阴道泡腾片及聚甲酚醛栓4种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成本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炎患者361例,分别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栓(92例)、乳酸菌阴道胶囊(88例)、双唑泰阴道泡腾片(90例)及聚甲酚醛栓(91例)治疗,比较用药1个疗程的疗效、用药成本及不良反应,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4种治疗方案。结果硝呋太尔制霉素栓、乳酸菌阴道胶囊、双唑泰阴道泡腾片及聚甲酚醛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76.14%,83.33%,78.02%,4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05);双唑泰阴道泡腾片具有小的成本-效果比( C/ E,0.26)。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双唑泰阴道泡腾片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较佳药物。
作者:王国华;朱虹;林爽;任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为国内医院实施自动化门诊药房提供参考。方法结合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工作流程和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优化对策。结果优化后的自动化设施能在门诊药房发挥更大作用。结论自动化是现代门诊药房的发展方向,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维护。
作者:计佩影;顾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提升药师的自我管理意识,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次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利用SHEL模式(即S-soft,软件部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hard,硬件部分,硬件条件;E-environment,临床环境;L-litigant,当事人及他人),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门诊药房发生的差错情况及差错发生原因,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差错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工作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缺失、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硬件设备落后以及药品管理混乱等。SHEL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门诊药房的安全管理质量,消除调配的安全隐患,降低药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李连新;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置间的管理制度,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加强PIVAS各个环节的操作制度,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保证了成品输液的质量和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优化配置间管理制度,使PIVAS配置间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降低了临床输液的反应。
作者:陈翠萌;丁小荣;陈丽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 L9(34)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出膏率和阿魏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5,4,4倍量70%乙醇,连续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1.0 h。结论该工艺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朱萍;张敏捷;苏平;陈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评价伐昔洛韦缓释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伐昔洛韦缓释片300,600,900 mg单剂量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昔洛韦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经300,600,900 mg单剂量给药后,0~t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t)分别为(6.90±1.20)μg · h/L,(13.34±2.34)μg · h/L,(18.53±2.45)μg · h/L;峰浓度( Cmax)分别为(0.49±0.12)μg/mL,(1.03±0.22)μg/mL,(1.34±0.21)μg/mL;消除半衰期( t1/2ke)分别为(5.23±0.67)h,(4.15±0.44)h、(4.37±0.34)h;达峰时间( tmax)分别为(4.84±0.66)h,(4.23±0.62)h,(4.63±0.52)h。结论研制的伐昔洛韦缓释片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作者:黄恩;石萍;蒋玲;李治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及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147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4例、干预A组52例、干预B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干预A组同时实施饮食干预,干预B组实施饮食干预及左卡尼汀治疗。对比3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血肌酐(SCr)、白蛋白(Alb)等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A组、B组BMI增幅明显( P<0.05),干预B组比干预A组增长更明显( P <0.05);与治疗前比较,干预A组、B组治疗后BMI,Alb,SCr,血总蛋白(TP),尿素氮(BUN),前白蛋白(PA)均显著升高( P<0.05),且干预B组比干预A组升高更明显( P<0.05);干预A组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升高明显( P<0.05),干预B组TC及TG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及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鹏;徐玉祥;贺晓雯;张九芝;范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考察微波提取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影响因素,设计微波提取的佳工艺。方法用微波提取法提取吴茱萸中的生物碱,考察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溶剂倍数、颗粒粒径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吴茱萸提取成分的含量。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用90%乙醇提取,提取功率为400 W,提取时间为6 min,颗粒粒径为0.150 mm,料液比为1:100。结论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可用于吴茱萸中吴茱萸生物总碱的提取。
作者:吴方评;蒲艳春;杨勇;杨宏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的医院药事管理方法。方法从药事管理组织机构、药品招标采购、药品质量监控、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个体化药物治疗监测等方面阐述药事管理的工作重点及服务理念。结果与结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实施,医院应建立药事管理转型的服务理念,优化药事管理组织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重点加大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进临床药师制,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
作者:雷嘉川;宋金春;彭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统计并分析医院骨科1年来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3年度骨科开具的68754张NSAIDs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NSAIDs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患者分布、疾病分布等。结果塞来昔布胶囊的DDDs高,达190782,DDC高,达14.64;使用NSAIDs的患者主要分布在56~65岁,约占24.57%;NSAIDs主要应用于骨科骨折、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肿瘤等疾病。结论新型环氧化物酶(COX)-2抑制剂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在NSAIDs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经济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防止药物滥用。
作者:王沐;王建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