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号通路对肥大心肌细胞表达的调节研究进展

杨蓉;常亮;刘素云;刘金明;王亚玲;李拥军

关键词:信号通路, 肥大心肌细胞, 基因表达
摘要:心肌肥厚是由于核内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结果,核内基因转录活化受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近年的相关研究指出,信号转导通路可通过不同途径刺激心肌肥大,导致心肌肥大出现不同的“分子表型”。随着人们对心肌肥大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对心肌肥厚细胞分子作用机制有较深的认知,同时也为心肌肥厚临床药物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对肥大心肌细胞表达的信号通路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指导。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天麻钩藤颗粒治疗高血压64例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天麻钩藤颗粒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天麻钩藤颗粒5 g,开水冲服,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坐位血压的变化,并于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1),观察组降压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19%( P <0.01)。观察组日常生活各项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 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天麻钩藤颗粒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天麻钩藤颗粒,可更有效地起到降压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隗建鑫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30例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PI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的咳嗽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苏黄止咳胶囊,对照组应用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积分为(2.66+0.6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0.67)分( P<0.01);治疗组咯痰积分为(1.16+0.4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0.52)分( P<0.01);治疗组咽痒积分为(1.26+0.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0.50)分( P<0.01);治疗组LCQ评分为(96.46+7.4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6+5.15)分( P<0.01)。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明显,优于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

    作者:马蕴蕾;耿立梅;宿英豪;杨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蜜环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蜜环菌是传统的药食兼用真菌,蜜环菌多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该文综述了蜜环菌多糖的成分、提取工艺及降糖、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为蜜环菌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史国生;程春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本刊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恩他卡朋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58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恩他卡朋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复方左旋多巴,观察组患者加用恩他卡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时行Hoehn and Yahr病程分级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第Ⅱ和Ⅲ部分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NMSS)评分,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开、关期时间及异动时间与试验前相比差异不明显( P>0.05);与试验前相比,观察组患者试验后药物起效时间差异不明显( P>0.05),但开期时间明显延长,关期时间及异动时间明显缩短( P<0.05)。两组患者试验前后Hochn and Yahr病程分级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UPDRS第Ⅱ和Ⅲ部分评分、ADL评分、NMSS评分也无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则较试验前明显下降(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结论恩他卡朋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稳定,使用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引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药品检验机构检品管理

    目的:规范药品检验机构检品管理。方法通过罗列样品在检验机构中的流转路径,查找所有活动范围和行为的危险源。并结合药品保存涉及的法律法规,联系实际,阐述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提出了杜绝危险源的6种方法,希望对检验机构样品流转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薛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生物药物研发项目中的技术风险分析

    目的:识别生物药物研发风险,为生物新药研发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生物药物研发过程可划分为实验室研究阶段、临床前研究阶段和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根据3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对生物药物研发的技术风险进行阐述。结果3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的技术风险,实验室阶段集中于技术不成熟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临床前研究阶段主要集中在生物药物的药物效应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的风险,临床试验阶段主要集中于试验设计和临床机构。结论生物药物研发不同环节的技术风险影响着研发项目的进行,识别技术风险有利于为生物药物研发项目风险控制提供策略和参考。

    作者:车越;何珊;陈玉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更正

    作者:《中国药业》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十六味桃红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十六味桃红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通过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采用薄膜过滤法消除其抑菌作用。结果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十六味桃红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强,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无抑制作用。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十六味桃红丸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控制菌检查。

    作者:陈德妙;张越华;杨晓东;李甜甜;王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及优质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TIA)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按入院顺序将95例TI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组4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d,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睡前服用)。治疗第7个月时实施优质护理行动,观察其对TIA患者的影响。结果通过14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发作频率(3.2±1.5)次/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5%,发作频率(1.8±0.2)次/月;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 PLT )明显降低,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PT )较治疗前延长( P<0.05),对照组PLT,APTT,P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大大提高了短暂性脑缺血的疗效,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医疗纠纷。

    作者:庞贺春;刘向荣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抗肿瘤静脉用药处方审方对照单元的创建及应用分析

    目的:创建审核抗肿瘤静脉用药处方对照单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以抗肿瘤药品说明书、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等为依据,结合医院审方实例,创建审方对照单元,比较应用审方对照单元前后的效果。结果审方对照单元应用前,配置后药液浑浊发生率为0.40%(4/1000),应用后,药液配置后无质量问题。结论审方对照单元可指导药师审核处方,保障处方质量,指导医护工作者正确开具、配置及应用抗肿瘤静脉用药。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效胃镜乳中主要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多效胃镜乳中盐酸达克罗宁和消旋山莨菪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盐酸达克罗宁采用Ecilent XDB-CN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5%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至6.5)-甲醇(20: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2 nm,柱温为30℃;消旋山莨菪碱采用Ecilent XDB-CN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5%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至6.5)-甲醇(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结果盐酸达克罗宁的进样质量浓度在7.5~7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9%,RSD为0.55%( n=9);消旋山莨菪碱的进样质量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5%, RSD为1.01%( 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多效胃镜乳中盐酸达克罗宁和消旋山莨菪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勇;黄爱文;宋洪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治疗脾胃气虚型和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香砂养胃组与温胃舒组,各72例,在西医三联疗法基础上,分别加服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疗程8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香砂养胃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温胃舒组的75.68%(χ2=4.694,P=0.030);脾胃虚寒患者两组疗效构成未见明显差异( Z=1.670,P=0.095),温胃舒组总体有效率(91.43%)高于香砂养胃组(82.76%),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51)。结论香砂养胃丸和温胃舒胶囊对在西医三联疗法基础上治疗慢性胃炎均有一定疗效,香砂养胃丸适用于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温胃舒胶囊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与住院药房合并工作模式探讨

    目的:优化人员组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健康、快速地发展。方法将PIVAS与住院药房合并,对全院静脉用药实行集中调配。结果与结论 PIVAS与住院药房合并的工作模式,节约了人力资源,实现了药师共享,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PIVAS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岳红霞;赵忠倾;温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013年医院骨科患者非甾体抗炎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统计并分析医院骨科1年来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3年度骨科开具的68754张NSAIDs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NSAIDs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患者分布、疾病分布等。结果塞来昔布胶囊的DDDs高,达190782,DDC高,达14.64;使用NSAIDs的患者主要分布在56~65岁,约占24.57%;NSAIDs主要应用于骨科骨折、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肿瘤等疾病。结论新型环氧化物酶(COX)-2抑制剂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在NSAIDs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经济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防止药物滥用。

    作者:王沐;王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等级医院评审中医院药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为医院药剂科如何通过医院等级评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建立健全组织、对照标准找差距、完善规章制度、整理环境设施、强化现场模拟等方法,以高标准通过评审。结果与结论医院等级评审对药剂科在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工作流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用药质量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并能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引起药学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彭海莹;李健;陈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医院肝胆外科1532张全场外营养液处方合理性分析

    目的:对医院肝胆外科肠外营养液(TPN)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规范TPN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依据《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要求,对医院肝胆外科5个病区2014年1至2月的TPN处方共1532张进行合理性审查,审查项目包括营养素组成及每张处方的液体量、电解质浓度、糖脂比、热氮比、丙氨酰谷氨酰胺用量及影响稳定性的相关因素等。结果医院肝胆外科部分TPN处方糖脂比、热氮比、丙氨酰谷氨酰胺用量等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通过审方,及时与临床医生、护士沟通,使不合理处方得以纠正。结论药师可通过审核处方对不合理处方及时干预,协助临床进一步提高TPN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

    作者:孙艳;田方圆;裴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榄香烯口服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道癌64例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榄香烯口服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8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顺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榄香烯口服乳,21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按 RESIST 标准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1%( 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3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9%( 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观察组Karnofsky ( KPS )评分提高者为32.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9%( 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CA199,CA7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能显著提高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晓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老年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门诊恢复期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营养脑细胞治疗,观察组加服脉血康胶囊(每粒0.25 g)3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4周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能显著改变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郝佳;刘文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我国公立医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为进一步推行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当前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进展,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结果与结论我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进展顺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以满足公众对基本医疗用药的需求。

    作者:高茜倩;陈玉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