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含量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研究

张英;王淑敏

关键词:毛细管区带电泳, 杜仲, 炮制, 绿原酸
摘要:目的:对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327 nm,分离电压25 kV,背景电解质为3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0)。结果在12 min内绿原酸得到了良好分离,质量浓度在0.06~0.3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2.25%。杜仲炮制后,绿原酸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杜仲炮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事管理服务理念革新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的医院药事管理方法。方法从药事管理组织机构、药品招标采购、药品质量监控、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个体化药物治疗监测等方面阐述药事管理的工作重点及服务理念。结果与结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实施,医院应建立药事管理转型的服务理念,优化药事管理组织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重点加大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进临床药师制,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

    作者:雷嘉川;宋金春;彭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恩他卡朋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58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恩他卡朋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复方左旋多巴,观察组患者加用恩他卡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时行Hoehn and Yahr病程分级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第Ⅱ和Ⅲ部分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NMSS)评分,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开、关期时间及异动时间与试验前相比差异不明显( P>0.05);与试验前相比,观察组患者试验后药物起效时间差异不明显( P>0.05),但开期时间明显延长,关期时间及异动时间明显缩短( P<0.05)。两组患者试验前后Hochn and Yahr病程分级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UPDRS第Ⅱ和Ⅲ部分评分、ADL评分、NMSS评分也无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则较试验前明显下降(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结论恩他卡朋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稳定,使用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本刊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物剂型分析与思考

    目的:为下一版基本药物目录制订时的剂型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分类统计分析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特点,并对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要求。结果与结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剂型较丰富,能够满足目前我国的临床用药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常见病及高发病种类的变化以及各类新药的研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品种、数量和剂型上仍需继续调整、完善,以更优的经济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药品的基本需求。

    作者:韩若斯;韩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含量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研究

    目的:对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327 nm,分离电压25 kV,背景电解质为3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0)。结果在12 min内绿原酸得到了良好分离,质量浓度在0.06~0.3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2.25%。杜仲炮制后,绿原酸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杜仲炮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英;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30例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PI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的咳嗽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苏黄止咳胶囊,对照组应用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积分为(2.66+0.6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0.67)分( P<0.01);治疗组咯痰积分为(1.16+0.4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0.52)分( P<0.01);治疗组咽痒积分为(1.26+0.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0.50)分( P<0.01);治疗组LCQ评分为(96.46+7.4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6+5.15)分( P<0.01)。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明显,优于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

    作者:马蕴蕾;耿立梅;宿英豪;杨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自拟化囊方口服结合外敷治疗卵巢囊肿30例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化囊方口服结合外敷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化囊方口服结合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苯氧胺及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1~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雌二醇( E2)水平明显升高,促卵泡生成素( FSH )水平明显降低,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化囊方口服结合外敷治疗卵巢囊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亚荣;申红强;王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治疗脾胃气虚型和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香砂养胃组与温胃舒组,各72例,在西医三联疗法基础上,分别加服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疗程8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香砂养胃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温胃舒组的75.68%(χ2=4.694,P=0.030);脾胃虚寒患者两组疗效构成未见明显差异( Z=1.670,P=0.095),温胃舒组总体有效率(91.43%)高于香砂养胃组(82.76%),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51)。结论香砂养胃丸和温胃舒胶囊对在西医三联疗法基础上治疗慢性胃炎均有一定疗效,香砂养胃丸适用于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温胃舒胶囊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 L9(34)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出膏率和阿魏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倍消瘢软膏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5,4,4倍量70%乙醇,连续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1.0 h。结论该工艺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朱萍;张敏捷;苏平;陈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信号通路对肥大心肌细胞表达的调节研究进展

    心肌肥厚是由于核内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结果,核内基因转录活化受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近年的相关研究指出,信号转导通路可通过不同途径刺激心肌肥大,导致心肌肥大出现不同的“分子表型”。随着人们对心肌肥大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对心肌肥厚细胞分子作用机制有较深的认知,同时也为心肌肥厚临床药物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对肥大心肌细胞表达的信号通路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杨蓉;常亮;刘素云;刘金明;王亚玲;李拥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榄香烯口服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道癌64例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榄香烯口服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8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顺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榄香烯口服乳,21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按 RESIST 标准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1%( 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3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9%( 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观察组Karnofsky ( KPS )评分提高者为32.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9%( 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CA199,CA7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能显著提高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晓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20例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静;舒景;周秀成;韩淑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工作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药品库存占用。方法在保障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对药品库房采取零库存和每月月底对各药房库存进行压缩等管理。结果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3年来,大大缩短了药品周转时间,为医院减轻了运行成本。结论药品零库存的管理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库存管理,在保障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加快了资金周转,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效益,此管理模式将成为医院药品管理发展趋势,值得推广。

    作者:周晨霞;陈川;任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红景天注射液辅助化学方案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癌肺癌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 L-OHP )+吉西他滨(GEM)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将收治的98例进展期NSCLC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采用L-OHP+GEM 4个周期化疗方案,试验组每个化疗周期加用红景天注射液10 d,记录化疗期间药物毒性反应,化疗1个周期后对比两组细胞免疫水平变化,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化疗1个周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CD4+分别为(41.0±5.9)%和(37.5±6.3)%,试验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化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00%和4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0, P=0.071);化疗后试验组Karnofsky ( KPS )评分为(80.1±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6.1)分( t=2.163,P=0.033)。化疗期间试验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末梢神经毒性、肝功损害、肾功损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注射液联合L-OPH+GEM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NSCLC患者,能明显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辅助提高抗肿瘤近期疗效与抗瘤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吕红博;吴丽颖;薛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吴茱萸生物总碱提取条件的优化设计

    目的:考察微波提取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影响因素,设计微波提取的佳工艺。方法用微波提取法提取吴茱萸中的生物碱,考察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溶剂倍数、颗粒粒径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吴茱萸提取成分的含量。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用90%乙醇提取,提取功率为400 W,提取时间为6 min,颗粒粒径为0.150 mm,料液比为1:100。结论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可用于吴茱萸中吴茱萸生物总碱的提取。

    作者:吴方评;蒲艳春;杨勇;杨宏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健康人体内伐昔洛韦缓释片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评价伐昔洛韦缓释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伐昔洛韦缓释片300,600,900 mg单剂量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昔洛韦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经300,600,900 mg单剂量给药后,0~t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t)分别为(6.90±1.20)μg · h/L,(13.34±2.34)μg · h/L,(18.53±2.45)μg · h/L;峰浓度( Cmax)分别为(0.49±0.12)μg/mL,(1.03±0.22)μg/mL,(1.34±0.21)μg/mL;消除半衰期( t1/2ke)分别为(5.23±0.67)h,(4.15±0.44)h、(4.37±0.34)h;达峰时间( tmax)分别为(4.84±0.66)h,(4.23±0.62)h,(4.63±0.52)h。结论研制的伐昔洛韦缓释片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作者:黄恩;石萍;蒋玲;李治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香草醛硫酸法测定榆黄喷雾剂中缩合鞣质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榆黄喷雾剂中缩合鞣质含量的方法。方法供试品溶液中依次加入3%香草醛甲醇溶液、30%浓硫酸甲醇溶液各5 mL后避光显色20 min,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样品中缩合鞣质含量。结果儿茶素对照品质量浓度在0.03~0.3 g/L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 Y=3.0652 X+0.0257,r=0.9993( n=10);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为1.76%( n=6)。结论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专属性好,适合作为榆黄喷雾剂中缩合鞣质的含量检测方法。

    作者:王建平;杨云;张兰欣;惠金玲;马长勇;张学慧;迟平;刘茵;张娟;颜耀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N-三甲基壳聚糖不同季铵化程度对塞来昔布脂质体体外性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季铵化程度(DQ)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塞来昔布脂质体(CLXL)体外性质的影响规律,为筛选出较好的TMC类透皮吸收促进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LXL,分别选用季铵化程度为20%,40%及60%的TMC(TMC20,TMC40及TMC60)与CLXL混合,用量与脂质比固定为1:4( W/ W);对CLXL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及包封率进行考察,并以氮酮为阳性对照,无促进剂的CLXL为阴性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法对穿透小鼠离体皮肤累积量及速率进行研究。结果 TMC及其季铵化程度对CLXL的形态及包封率无显著性影响,而粒径在混合后有所增大,Zeta电位由负转正,且与季铵化程度呈正相关;与阴性对照相比,TMC均产生明显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且随着季铵化程度的增大,促进效果越明显,其中TMC60与阳性组相比,促进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季铵化程度的TMC对CLXL的体外性质有一定影响,其中TMC60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与同用量氮酮相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龚道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化妆品中常用去屑剂的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去屑化妆品的使用极其广泛,笔者对头屑产生的机制及化妆品中常用的去屑剂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分析了常用去屑剂的检测方法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去屑剂检测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5%磷酸溶液-乙腈(67:33),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 / min,检测波长为252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甘草酸铵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6008~3.2016μg,r=0.9999( 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0.65%( n=9)。结论该方法灵敏、专属性强、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