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洛美沙星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陈朝利

关键词:洛美沙星,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洛美沙星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洛美沙星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洛美沙星和不良反应为关键词,以精准为匹配检索 CHKD 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至2012年)和 CHKD 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2年)发表的洛美沙星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病例的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洛美沙星的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密切关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神经系统反应常见,其次为过敏性休克。结论随着洛美沙星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应得到关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充分认识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病原菌的性质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做到安全、有效用药。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治疗会阴侧切口处阴道肉芽肿44例

    目的:观察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银尔舒)治疗会阴侧切口处阴道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每晚临睡前以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阴道后给予1支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推入阴道;对照组采用组织钳钳夹肉芽肿基部并摘除,以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阴道,每日1次。两组均6 d 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 P <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为(3.44±0.5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4±1.37) d( P <0.05);治疗组总疗程为(10.65±1.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37±2.10)d( P <0.05)。结论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用于会阴侧切口处阴道肉芽肿,可促进肉芽肿脱落、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台秀丽;金洁琼;孙志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肛肠袋泡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肛肠袋泡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处方中主药黄柏内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质量浓度在30.0~150.0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40%,RSD 为1.27%( n =6)。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控制肛肠袋泡剂的质量。

    作者:程洪兵;韩石蕊;赵永旗;邵海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甲强龙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8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甲强龙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带状疱疹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腰骶部 PHN 患者114例,随机分为甲强龙组、咪达唑仑组与联合组,每组38例。甲强龙组硬膜外给予甲强龙、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咪达唑仑组硬膜外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鞘内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联合组硬膜外给予甲强龙联合鞘内给予咪达唑仑治疗。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8,56,84 d 的 VAS 以及睡眠质量得分均显著优于甲强龙组、咪达唑仑组( P 均<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甲强龙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 PHN 的长期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文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呋喃唑酮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57例

    目的:观察呋喃唑酮片联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 HP 阳性胃溃疡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呋喃唑酮片,疗程8周,8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HP 阴转率及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服药8周后,观察组 C -反应蛋白水平为(12.6±4.5) mg /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5.1) mg / L( u =2.609,P =0.010)。观察组总有效率(86.47%)略高于对照组(77.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5,P =0.086)。观察组阴转率为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χ2=4.401,P =0.036)。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7%比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P =1.000)。结论呋喃唑酮联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较单纯三联疗法治疗 HP 感染胃溃疡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 HP 根除效率,改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辉;陈文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患者73例(73只眼),随机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组(观察组)和玻璃酸钠滴眼液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5,30 d 的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a)、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及睑板腺评分,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30 d 临床症状评分、BUT 及 FL 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均 P <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BUT 及 F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 P <0.05);两组治疗前后 Schirmer Ⅰa 及睑板腺评分未见改善(均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修复角膜损伤,但前者疗效优于后者。两者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均不佳,需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作者:王雪飞;覃冬菊;李明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达格列净: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希望

    达格列净(DAPA)是新发现的一类非胰岛素依赖的降血糖药物,可改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有效控制血糖。其降血糖机制是通过抑制 Na +-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阻止葡萄糖的再吸收,增加尿中葡萄糖的排泄。由于该降血糖过程不依赖于胰岛素,而依赖血浆葡萄糖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因此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较低。达格列净的发现是对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要补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选择。此外,它还具有减轻体重和控制血压的作用。

    作者:沈和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用于各型眼底病390眼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医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眼底病300例患者(390眼),给予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1.5 mg 治疗,每月注射1次,共注射2~3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349眼(89.49%)视力明显提高,平均提高2行以上,患者的眼压正常,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26眼(6.67%)治疗前后视力稳定,治疗后无明显变化,但眼底情况好转,没有眼压升高等症状;15眼(3.85%)视力有所下降,有并发症出现,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结论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眼底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黄斑和视网膜水肿等症状明显减轻,且能有效促进玻璃体和视网膜下出血的吸收。

    作者:殷志武;丁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

    患者,男,37岁,因“突发右侧胸部疼痛1小时”于2013年11月29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示血压172/96 mmHg,脉搏96次/分,体温36.5℃,呼吸20次/分,神志清楚,急性病容,表情痛苦;胸廓对称无畸形,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右肺叩诊呈鼓音,右上肺呼吸明显减弱,左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胸部 SCT 提示“右肺炎症,右侧液气胸,左肺肺大疱”。入院诊断为“右侧自发性气胸;左上肺肺大疱”。按心胸外科护理、二级护理,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商品名为明可欣,规格为每瓶0.75 g,意大利 Esseti Farmceutici S. R. L 公司,批号为525713)1.5 g /次、2次/日静脉滴注预防感染,18种氨基酸注射液(规格为每瓶250 mL :12.5 g,福建天泉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308171)12.5 g /次、1次/日静脉滴注营养支持治疗。12月4日予参麦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303073)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时,突然出现胸闷、气促,上腹部及胸背部酸痛,考虑为该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L 静脉注射,约2 min 后患者症状好转。

    作者:叶智才;杨雪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头孢吡肟致抗生素脑病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致抗生素脑病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促进头孢吡肟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老年女性患者使用头孢吡肟后出现精神异常等症状,检索1994年至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头孢吡肟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均在正常范围内,而肌酐清除率下降,停药后逐渐缓解。头孢吡肟致神经毒性反应在老年人、肾功能不良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结论常规剂量的头孢吡肟可导致老年患者抗生素脑病,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头孢吡肟应谨慎,以减少或控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莉;王娜;贾俐萍;马金秋;张伟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洛美沙星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通过对洛美沙星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洛美沙星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洛美沙星和不良反应为关键词,以精准为匹配检索 CHKD 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至2012年)和 CHKD 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2年)发表的洛美沙星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病例的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洛美沙星的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密切关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神经系统反应常见,其次为过敏性休克。结论随着洛美沙星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应得到关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充分认识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病原菌的性质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做到安全、有效用药。

    作者:陈朝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东宝肝泰片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5例

    目的:研究东宝肝泰片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易善复2粒/次,3次/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东宝肝泰片3片/次,3次/日。90 d 后检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均有明显下降( P <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其中 TC 和 Tg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肝功能和血脂的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停药后均可自行缓解。结论东宝肝泰片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用药依从性情况调查

    目的:对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后使用他汀类药物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引起其临床应用不规范的主要因素。方法从医院2007年9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670例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复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130例,调查其住院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分析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的原因。结果95例(73.08%)患者出院后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其中19例(14.62%)虽坚持服用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56例(43.08%)间断服用他汀类药物;20例(15.38%)未服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担心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导致肝功异常);患者对脑梗死复发认识不足;患者或家属认为无效;患者未坚持内科门诊随访,未接受专科医生指导;门诊医生随访中忽略询问使用情况;患者嫌麻烦;患者因出现副作用而停药。结论相当多的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及未能坚持长期服用,调脂达标率较低。应对脑梗死患者加强脑卒中二级预防健康教育,以提高他汀类药物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龙秀英;宋春江;曾尚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临床药师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

    目的:推动临床药师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发挥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工作的能动性。方法分析和总结医院临床药师借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平台,主动参与临床治疗的工作情况。结果临床药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临床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刘江;曹伟灵;宋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34例

    目的:研究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66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利凡诺治疗32例(对照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34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宫缩发动时间、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出血量和胎盘残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两组软产道裂伤率和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仁绩;杨弟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秦皇岛地区医疗机构妇产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考察秦皇岛地区医疗机构妇产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秦皇岛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妇产科近年来病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秦皇岛地区三甲医院与二甲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结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 >0.05);妇科与产科之间抗菌药物使用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产科明显较妇科更规范;三级甲等医院使用抗菌药物时机、剂量、疗程和适应证选择更规范,与二级甲等医疗机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软件的医院管理更规范,相关项目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结论秦皇岛市三甲医院妇产科抗菌药物的使用较规范,部分二甲医院尚待改进;抗菌药物管理软件应尽快普及。

    作者:张瑞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地佐辛应用于超高龄髋关节手术术后镇痛60例

    目的:观察地佐辛应用于超高龄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的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均分为2组。D组手术结束前给予地佐辛5mg,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镇痛液含地佐辛0.5mg/kg。S组手术结束前给予舒芬太尼5μg,术后PCA镇痛液含舒芬太尼1.5μg/kg。分别记录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眩晕、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满意,除术后24hD组VAS评分低于S组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各时间点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D组恶心发生率低于S组,两组呕吐、嗜睡、眩晕、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地佐辛、舒芬太尼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法用于超高龄髋关节手术术后镇痛均可获得满意镇痛效果,但地佐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是一种较好的针对超高龄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方法。

    作者:林佳鹤;周国庆;陈东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医院药学部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与成效

    目的:医院药学部通过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药事管理工作质量,让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通过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完善药事管理制度,制订质量管理工作检查细则,定期检查,召开质量与安全控制会,通报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成效。结果药学部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结论有效地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操作,从而持续改进了药学工作,规范了药学部质量管理,确保了药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王柏桉;彭其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碘普罗胺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3例

    患者1,男,52岁,主诉为肾区、腹部剧痛,伴有恶心、呕吐、膀胱刺激征、血尿等入住医院泌尿外科。体格检查示体温36.4℃,脉搏80次/ min,血压130/70 mmHg。无既往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为明确诊断,于2013年3月20日8:48在 CT 室行全腹部 CT平扫+增强扫描。行 CT 增强检查时使用碘普罗胺注射液(商品名优维显370,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批号为966A2,规格为每瓶100 mL),2 min 后出现呕吐,立即报告医生,嘱患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以免误吸,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吸氧等对症处理。8:51患者仍诉头晕、全身乏力、冒冷汗,平车保暖,送往急诊科观察,上心电监护,测得血压79/49 mmHg,脉搏96次/ min,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多巴胺60 mg 静脉滴注、补充血容量等对症治疗。9:05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好转,测得血压107/50 mmHg,脉搏82次/ min,仍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及其他变化,脱离危险后转入病房观察治疗。次日生命体征平稳,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而出院。

    作者:黄美蓉;庞素秋;宁俊凯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9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患者1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特利加压素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体重、腹围、24 h 尿量、尿钠、血肌酐、白蛋白等有效性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4 h 尿量显著增加,体重、腹围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尿钠升高,血肌酐降低( P <0.05)。结论特利加压素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的有效方案。

    作者:曾忠远;夏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卡前列甲栓联合卡贝缩宫素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卡贝缩宫素,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卡前列甲酯栓,1个疗程为7 d,给药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 <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止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维持子宫的收缩时间,止血效果良好,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静;刘金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