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风藤质量标准研究

陈骁鹏;袁华峰;仇雅静;叶慧;陈佳;朱梓文

关键词:清风藤,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对江苏特色中药材清风藤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清风藤药材的地方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采用性状描述、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来控制清风藤质量。结果清风藤药材性状描述和显微特征性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含量测定方法灵敏、简单、重复性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制订的标准限度合理,能为清风藤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脂肪肝治疗及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目的:为研发治疗脂肪肝的天然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结果已报道的9类天然药物对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天然药物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脂肪肝新药的研发方向之一。

    作者:樊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产地虎杖中虎杖苷和总黄酮含量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虎杖中虎杖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苷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50:50),检测波长为30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以 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反应体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虎杖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虎杖苷进样量在0.1698~3.3960μg( r=0.996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7%,RSD为1.82%( n=5);对于总黄酮的测定,以芦丁为对照,测定波长为500 nm,其质量浓度在7.48~44.86 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95%,RSD为0.73%( n=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不同产地虎杖中虎杖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有差异。

    作者:方文清;董昌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内服外敷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 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观察并记录168例KOA患者在服用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方及外敷膝痛外敷方治疗前、治疗后3 d、1周、2周、4周血清IL-1、TNF-α水平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KOA患者VAS、IL-1及TNF-α在治疗后3 d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在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治疗后2周及4周时下降更显著( 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敷可缓解KOA患者疼痛,且能降低血清IL-1及TNF-α水平,适合KOA患者的长期治疗。

    作者:杨嘉陵;钱妍;胡财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制药企业面临药品不断降价困境的应对策略

    针对国内物价和工资成本普遍持续攀升而药品不断降价的药企困境,分析药品不断降价对制药企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从指导思想、药品质量、生产规模、原料采购、营销策略、药品研发等方面提出若干积极、有效的对策,让药企走出困境和健康发展。

    作者:陈业光;李德潮;王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69例

    目的:探讨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茵兰益肝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1%(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确切、使用过程安全,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春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拆零调剂的思考与分析

    目的:为保证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法对医院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拆零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评价口服药物拆零调剂的可行性。结果药师根据住院部医师的医嘱,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品种,拆除药品原包装后按单次使用剂量进行调配发放口服药品。口服药物拆零调剂可有效利用药品资源,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但由于原包装被拆除,拆零药品质量缺乏保障,易变质失效。结论为了确保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加强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周泉;李全良;方卫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壮尔颗粒(Zhuang'er Granules,ZG)对细胞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环孢菌素A (CsA)建立小鼠模型,并在检测前第7天滴鼻肺炎链球菌(SP)。灌胃给药17 d后,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并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同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均有明显下降( 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 P﹤0.05),并随着给药量的增加而升高( P﹤0.05)。脾脏中CD3+,CD4+,CD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明显下降, CD4+有下降趋势,CD8+有上升趋势;各给药组CD3+,CD4+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升高,而CD8+的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降低。血中CD3+,CD4+,CD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有下降趋势,CD4+明显下降( P﹤0.05),CD8+明显升高( P﹤0.05),各给药组CD3+和CD4+的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P﹤0.05),而CD8+的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壮尔颗粒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提高CD3+和CD4+的同时,降低CD8+,以通过T细胞的平衡来调节小鼠自身的免疫功能。

    作者:兰玉冰;张旭;程嘉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蒸制对酒萸肉微生物的影响

    目的:制订山茱萸蒸制容器,使酒萸肉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量低于1000个/g、霉菌数量低于100个/g。方法选择不同容器装载山茱萸,以微生物限度检查为指标,考察容器装载高度、蒸制温度、蒸制时间对酒萸肉微生物的影响,以选择合适的容器,制订合理的装载高度及蒸制温度、蒸制时间。结果与结论山茱萸拌酒后闷60 min,用不锈钢盘装山茱萸,高度2 cm,在蒸汽压力为0.001 Pa、温度为100℃时蒸制15 min、80℃烘干至水分低于4%,酒萸肉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量低于100个/g,霉菌数量低于10个/g,且生产周期合理,完全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唐光菊;张少正;刘超;刘洪伟;夏顺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3种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应用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3种治疗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A组)、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B组)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C组)。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1683,P=0.0007;F=5.6144,P=0.0031;F=5.5671,P=0.0039),B组及C组均明显优于A组( P﹤0.05),而B组及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术中未见出血,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 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B组为94.74%,C组为63.16%,B组明显优于C组,而A组及B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较联合其他两种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计月华;李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妇科千金片对急性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对急性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TNF-α、IL-2、IL-6、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妇科千金片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表达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IL-8等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炎症介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 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炎症介质介导的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静;曾琴;黄光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医院确诊为高脂血症的中老年患者86例随机均分成A组和B组,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每日1次,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蒲参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价疗效,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4%和90.70%,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相当( 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 P﹤0.05)。B组降低TG和升高HDL-C水平的效果均优于A组( P﹤0.05)。结论与单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相比,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效果更佳。

    作者:母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某医药公司药品销售及进货调查分析

    目的:为医药经营企业药品购进、销售和库存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医药公司3家店2012年第一季度日销售表及报货表,根据优势产品的进货、销售情况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药品销售与进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店药品销售与进货金额各不相同,但优势品种金额占各店营业额50%以上;各店均有不同程度的中药材损耗。结论各店优势药品销售有待提高,药品进货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品销售与进货分析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效益。

    作者:穆晓燕;黄彩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及血脂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及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的同时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张谦;张彦丽;华国栋;李慧;赖秀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加拿大药品专家评审制度简介

    目的:研究加拿大药品专家评审委员会(CDEC)制度和管理办法,为我国药品专家评审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检索中英文献和加拿大卫生署、加拿大药品评审委员会等官方网站,了解加拿大药品专家评审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参考条款、相关规定、会议、利益冲突等方面。结果与结论加拿大的药品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度比较健全,药物计划的覆盖率较高,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作者:杨洋;张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多索茶碱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氨茶碱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于治疗前后测定气道阻力、外周血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9%( P﹤0.05);两组患者咳嗽、喘息和肺内哮鸣音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阻力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 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 P﹤0.05)。结论多索茶碱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并可通过调节血清IFN-γ和IL-4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曹励强;张秀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天芎头风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天芎头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方中全蝎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川芎、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天芎头风片中天麻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全蝎的显微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简单可行。川芎、延胡索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天麻素进样量在0.44~1.31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1.17%( 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天芎头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江;李兴科;王康;徐桂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观察小鼠灌胃风湿骨痹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反应,测定半数致死量( LD50)及大给药量,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小鼠给予风湿骨痹口服液灌胃,通过预试验测定 LD50及大给药量。结果 LD50未测出;小鼠大给药量为1236 g生药/kg,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799倍,在此剂量下灌胃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反应。结论风湿骨痹口服液毒性较低,在临床规定用法用量下安全可靠。

    作者:辛玲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医患关系研究

    医患关系是医疗体系中基本、重要的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该文基于博弈理论,通过对医患关系的一次交易和重复交易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的相应举措。

    作者:张玉蓉;汤少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对症支持疗法,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研究组加用替格瑞洛及阿司匹林。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半径(LVEDd)、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血小板计数,并比较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第6个月末的MACE累积发生率明显较低( P﹤0.05),第1个月末的ST段抬高回落良好率较高( P﹤0.05),第1,6个月末的LVEF均较高( P﹤0.05),LVEDd均较低( 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周及第1,3,6个月末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次要及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促进冠脉介入术的顺利开展,安全性好,可取得较可观的临床效益。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联合米氟特片治疗,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给予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量、尿素氮(BUN)、血肌酐(血Scr)、24 h尿蛋白(24 h Ua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 P﹤0.05),而不良反应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 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对照组,而24 h 尿量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血Scr及24 h Uab低于对照组,而Ccr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脂联素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可提高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代谢状况,安全有效。

    作者:马瑛;俞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