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马瑛;俞燕

关键词:泼尼松, 吗替麦考酚酯, IgA肾病, 新月体,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联合米氟特片治疗,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给予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量、尿素氮(BUN)、血肌酐(血Scr)、24 h尿蛋白(24 h Ua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 P﹤0.05),而不良反应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 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对照组,而24 h 尿量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血Scr及24 h Uab低于对照组,而Ccr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脂联素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可提高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代谢状况,安全有效。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

    目的:观察中药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关节康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5%,优于对照组的73.75%( P﹤0.05)。结论采用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活血化瘀、补肾壮骨为治疗特点,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膝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虹;李卫军;张建丽;赵全泽;焦雪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及安全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发生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近年来中国医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极其复杂,不仅有药物本身缺陷的客观原因,也有临床使用不规范等人为的主观因素。结论临床应针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其不良反应,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黄恩;付翔;王瑾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总结药师与患者间的沟通经验。方法实际工作中,应注重药师外表形象、恰当运用语言技巧、充分利用专门的药师咨询室,提倡药师进社区进家庭、居民代表进医院等理念。结果药师与患者沟通渠道增多,医学服务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沟通是预防药事和医患危机的良药。

    作者:季敏;杜静;奚玉鸣;朱琳;陆曼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波生坦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66例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波生坦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66例CHD患儿,其中左向右分流组(A组)38例,功能性单心室(FSV)组(B组)28例,均口服波生坦治疗,随访并评估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儿治疗1~3个月后肺动脉高压均明显下降,心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儿治疗前心功能Ⅳ,Ⅲ,Ⅱ级构成比分别为32.14%(9/28),46.43%(13/28),21.43%(6/28),末次随访各级构成比分别为0,21.43%(6/28),71.43%(20/28),另2例(7.14%)为心功能Ⅰ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为(79±5)%,末次随访时SpO2为(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B组患者颜面部水肿14例、胸腔积液15例、心包积液9例,末次随访时颜面部水肿2例、胸腔和心包积液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波生坦治疗儿童CHD相关PAH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玉振;李玉峰;赵宏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蒸制对酒萸肉微生物的影响

    目的:制订山茱萸蒸制容器,使酒萸肉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量低于1000个/g、霉菌数量低于100个/g。方法选择不同容器装载山茱萸,以微生物限度检查为指标,考察容器装载高度、蒸制温度、蒸制时间对酒萸肉微生物的影响,以选择合适的容器,制订合理的装载高度及蒸制温度、蒸制时间。结果与结论山茱萸拌酒后闷60 min,用不锈钢盘装山茱萸,高度2 cm,在蒸汽压力为0.001 Pa、温度为100℃时蒸制15 min、80℃烘干至水分低于4%,酒萸肉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量低于100个/g,霉菌数量低于10个/g,且生产周期合理,完全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唐光菊;张少正;刘超;刘洪伟;夏顺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DC-CIK生物免疫疗法联合单药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单药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比较单药化疗组(A组)、DC-CIK联合单药化疗组(B组)、DC-CIK治疗组(C组)、佳支持治疗组(D组)间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SSR),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4组患者ORR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组、B组及C组均显著高于D组( P﹤0.05),但3组间未见明显差异( P﹥0.05)。4组患者DCR有显著性差异,其中B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 P﹤0.05)。4组患者TTP比较差异明显( P﹤0.05),其中B组较其他3组明显延长( P﹤0.05)。D组SSR明显低于其余3组,而B组SSR高于C组,但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DC-CIK生物免疫疗法联合单药化疗能安全、有效地延长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

    作者:喻存俊;王峻;徐小峰;戴宏宇;夏春伟;陈文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加拿大药品专家评审制度简介

    目的:研究加拿大药品专家评审委员会(CDEC)制度和管理办法,为我国药品专家评审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检索中英文献和加拿大卫生署、加拿大药品评审委员会等官方网站,了解加拿大药品专家评审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参考条款、相关规定、会议、利益冲突等方面。结果与结论加拿大的药品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度比较健全,药物计划的覆盖率较高,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作者:杨洋;张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联合米氟特片治疗,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给予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量、尿素氮(BUN)、血肌酐(血Scr)、24 h尿蛋白(24 h Ua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 P﹤0.05),而不良反应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 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对照组,而24 h 尿量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血Scr及24 h Uab低于对照组,而Ccr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脂联素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可提高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代谢状况,安全有效。

    作者:马瑛;俞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复方芪鹰颗粒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用复方芪鹰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α-硫辛酸和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芪鹰颗粒治疗,疗程均为20 d。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对症状进行评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 P ﹤0.05);两组治疗后下肢或足部疼痛、感觉异常、灼热感及麻木等主要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的各项症状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P ﹤0.05);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加用复方芪鹰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促进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健勇;陈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14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为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9年至2013年收集的14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4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52例60岁以上患者,占35.8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共120例,占82.76%;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共77例,占53.10%。结论加强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其合理使用,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支敏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清风藤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江苏特色中药材清风藤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清风藤药材的地方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采用性状描述、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来控制清风藤质量。结果清风藤药材性状描述和显微特征性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含量测定方法灵敏、简单、重复性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制订的标准限度合理,能为清风藤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作者:陈骁鹏;袁华峰;仇雅静;叶慧;陈佳;朱梓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内服外敷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 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观察并记录168例KOA患者在服用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方及外敷膝痛外敷方治疗前、治疗后3 d、1周、2周、4周血清IL-1、TNF-α水平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KOA患者VAS、IL-1及TNF-α在治疗后3 d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在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治疗后2周及4周时下降更显著( 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敷可缓解KOA患者疼痛,且能降低血清IL-1及TNF-α水平,适合KOA患者的长期治疗。

    作者:杨嘉陵;钱妍;胡财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8 nm。结果吲哚美辛进样量在0.5115~3.069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0.42%( 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

    作者:逯小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引发的急性肾损伤(AKI)及阿魏酸钠对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医院需要使用甘露醇治疗的脑外伤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给予甘露醇150~200 g/d,低剂量组给予75~150 g/d,连续7 d,观察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将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再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常规对照组)基础上,阿魏酸钠组加用阿魏酸钠30 mg静脉滴注,连续10 d,观察AKI的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高剂量组AKI发生率为49.22%,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24.22%( P﹤0.05);AKI患者经对症治疗后肌酐、尿素及胱抑素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且阿魏酸钠组较常规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P ﹤0.05);AKI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阿魏酸钠组为97.87%,高于常规对照组的91.49%( P﹤0.05);甘露醇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8%,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3.13%( P﹤0.05),而在AKI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AIK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甘露醇,阿魏酸钠联合常规治疗能提高AIK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脑外伤患者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雪莲;李列平;季小平;廖志敏;徐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3种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应用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3种治疗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A组)、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B组)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C组)。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1683,P=0.0007;F=5.6144,P=0.0031;F=5.5671,P=0.0039),B组及C组均明显优于A组( P﹤0.05),而B组及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术中未见出血,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 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B组为94.74%,C组为63.16%,B组明显优于C组,而A组及B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较联合其他两种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计月华;李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头孢西丁钠与头孢吡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头孢西丁钠和头孢吡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86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给予头孢西丁钠或头孢吡肟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3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总有效率头孢西丁钠组为82.26%,头孢吡肟组为95.16%,阿奇霉素组为87.10%,3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头孢西丁钠组、头孢吡肟组和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8%,3.23%和4.84%,头孢西丁钠组与后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头孢吡肟组与阿奇霉素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吡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较头孢西丁钠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胃癌患者血清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水平,评估其作为诊断和预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70例胃癌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 VEGF-C 的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C 水平为(1586.04±315.1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68.33±82.43)pg/mL( P﹤0.01);胃癌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C水平为(1802.80±182.45)pg/mL,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1187.50±211.42)pg/mL( P﹤0.01);按照有无脉管浸润分组,浸润组血清VEGF-C水平明显高于无浸润组( P﹤0.01);TNM分期为Ⅲ期和Ⅳ期组血清VEGF-C水平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期和Ⅱ期组( P﹤0.05);胃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 P﹥0.05);血清VEGF-C水平高于1423.20 pg/mL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78.95%和72.22%。结论血清VEGF-C水平可作为胃癌的生物学指标,为胃癌患者术前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和临床分期提供新的诊断依据。

    作者:林建清;赵旭桂;黄志军;吴春林;李永加;郭启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3种红景天药效学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3种不同品种红景天抗缺氧功效和对老年小鼠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时间、老年小鼠脏器系数、血常规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比较3种不同品种红景天抗缺氧、抗氧化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3种红景天均能不同程度延长小鼠的常压耐缺氧时间,小丛红景天低剂量组和大花红景天中、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3种红景天能不同程度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的时间,长鞭红景天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种红景天能不同程度升高老年小鼠外周血RBC的数量,长鞭红景天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种红景天高剂量均能降低老年小鼠血清 SOD含量,对MDA均无明显影响;3种红景天对老年小鼠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无明显影响。结论从抗缺氧、抗衰老功能角度考量,3种红景天具有相似作用,小丛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作为大花红景天的替代品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索朗;贡布;多杰仁青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医患关系研究

    医患关系是医疗体系中基本、重要的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该文基于博弈理论,通过对医患关系的一次交易和重复交易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的相应举措。

    作者:张玉蓉;汤少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汗证70例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汗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医院收治的70例汗证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颗粒10 g口服,3次/日,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止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汗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时鹏;杜江滨;张继成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