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联合常规保守治疗Ⅰ期及Ⅱ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3例临床研究

吴绍英

关键词:奥曲肽, 保守治疗,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常规药物保守治疗Ⅰ期及Ⅱ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曲肽微泵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7 d。观察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测定肠道特异性标志物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粪钙卫蛋白(FC)水平。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 P﹤0.05);两组患儿血尿素氮、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 P﹤0.05),治疗组上升更明显( P﹤0.05);胆红素水平有所降低,但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I-FABP和F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变化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未见高血糖、胆石、糖耐受异常、胆汁淤积性并发症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联合常规保守治疗Ⅰ期及Ⅱ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较传统保守治疗更可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医院确诊为高脂血症的中老年患者86例随机均分成A组和B组,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每日1次,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蒲参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价疗效,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4%和90.70%,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相当( 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 P﹤0.05)。B组降低TG和升高HDL-C水平的效果均优于A组( P﹤0.05)。结论与单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相比,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效果更佳。

    作者:母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3种红景天药效学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3种不同品种红景天抗缺氧功效和对老年小鼠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时间、老年小鼠脏器系数、血常规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比较3种不同品种红景天抗缺氧、抗氧化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3种红景天均能不同程度延长小鼠的常压耐缺氧时间,小丛红景天低剂量组和大花红景天中、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3种红景天能不同程度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的时间,长鞭红景天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种红景天能不同程度升高老年小鼠外周血RBC的数量,长鞭红景天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种红景天高剂量均能降低老年小鼠血清 SOD含量,对MDA均无明显影响;3种红景天对老年小鼠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无明显影响。结论从抗缺氧、抗衰老功能角度考量,3种红景天具有相似作用,小丛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作为大花红景天的替代品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索朗;贡布;多杰仁青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联合加味八珍益母草膏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24例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加味八珍益母草膏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宫内妊娠物残留患者为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同时选取同期且各资料无差异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八珍益母草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为53.33%(24/45),总有效率为97.78%(44/45),1例(2.22%)无效者转为清宫治疗;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11%(14/45)和84.44%(38/45),6例(13.33%)无效者转为清宫治疗。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7±2.6)d和(11.6±2.4)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结论加味八珍益母草膏具有一定止血效果,安全性良好,可提高米非司酮对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排除作用。

    作者:高仕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59例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术中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术后均内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分析临床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8%(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好,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柳维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59例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SPK)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行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115例(168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86只眼)和对照组56例(82只眼),其中观察组伴SPK 23例30只眼,对照组伴SPK 21例28只眼,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明颗粒,治疗4周。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值为(10.16±3.02)mm,泪膜破裂时间为(16.18±4.32)s,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02±2.76)mm和(13.82±4.47)s,( u=2.331,P=0.021;u=2.004,P=0.047)。两组患者SPK总体疗效构成不同( Z=2.068,P=0.039),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522,P=0.061);观察组无无效病例,对照组有1例。结论对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症伴角膜上皮损伤患者,在使用人工眼泪与甾体类抗炎药普拉洛芬滴眼液基础上加服芪明颗粒,对于稳定泪膜、减轻局部症状、修复损伤角膜上皮较常规疗法具有优势。

    作者:付学玲;江颖;赵晓霞;刘林英;李黎明;杨涛;张铁华;刘丽霞;章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某医药公司药品销售及进货调查分析

    目的:为医药经营企业药品购进、销售和库存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医药公司3家店2012年第一季度日销售表及报货表,根据优势产品的进货、销售情况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药品销售与进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店药品销售与进货金额各不相同,但优势品种金额占各店营业额50%以上;各店均有不同程度的中药材损耗。结论各店优势药品销售有待提高,药品进货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品销售与进货分析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效益。

    作者:穆晓燕;黄彩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医院药品分包装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分包装的使用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药品分包装工作更深入地开展。方法通过对试点科室的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类,再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02名受访者中,96.08%(98/102)认为药品分包装对自行服药有帮助,99.02%(101/102)对药品分包装的形式很赞同,97.06%(99/102)认为分包装药袋上的标识明显,74.51%(76/102)认为分包装药袋上字迹清晰,52.94%(54/102)认为分包装药袋还需完善交代内容。结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药品分包装对其用药有很大帮助,希望医院尽快完善并加以推广。

    作者:余江平;马庆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工时测定法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配置研究

    目的:应用工时测定法测算在理想工作模式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合理的人员配置数量,为医院管理者及同行配置PIVAS人员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时测定法和观察法对PIVAS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进行跟踪、观察、计时,所得数据录入Excel软件并建立数据库,对各个工作流程工作人员的工作耗时进行分类汇总,将所得数据代入人力编制公式进行计算,得出PIVAS合理的人员配置数量。同时通过现场调查法对跟踪对象的年龄、学历、职称、用工形式、工作年限、性别等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测算出PIVAS 4个工作项目的平均工作耗时及其年总耗时,匡算出按目前的工作量、工作条件和工作流程PIVAS所需的配置人数为26人。结论采用工时测定法能科学测算PIVAS各项工作所花时间及合理人员配置数量。PIVAS的工作人员数量、资质、学历等应以工作量、服务对象、工作条件为依据合理配置。

    作者:罗奇彪;信忠诚;王涛;赵灿虎;徐昕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奥曲肽联合常规保守治疗Ⅰ期及Ⅱ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3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常规药物保守治疗Ⅰ期及Ⅱ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曲肽微泵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7 d。观察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测定肠道特异性标志物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粪钙卫蛋白(FC)水平。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 P﹤0.05);两组患儿血尿素氮、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 P﹤0.05),治疗组上升更明显( P﹤0.05);胆红素水平有所降低,但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I-FABP和F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变化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未见高血糖、胆石、糖耐受异常、胆汁淤积性并发症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联合常规保守治疗Ⅰ期及Ⅱ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较传统保守治疗更可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吴绍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8 nm。结果吲哚美辛进样量在0.5115~3.069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0.42%( 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

    作者:逯小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 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倪卫荣;俞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用于同步放化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并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5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3周期化疗,同步3DCRT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后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2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KPS评分为(75.3±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4.9)分( P﹤0.05),但两组总体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19%( P﹤0.05),两组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但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相当( P﹥0.05)。结论3DCRT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时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虽未显著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但能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李琳琳;马锐;陈申;朱丽波;沈晓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及安全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发生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近年来中国医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极其复杂,不仅有药物本身缺陷的客观原因,也有临床使用不规范等人为的主观因素。结论临床应针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其不良反应,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黄恩;付翔;王瑾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3种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应用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3种治疗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A组)、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B组)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C组)。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1683,P=0.0007;F=5.6144,P=0.0031;F=5.5671,P=0.0039),B组及C组均明显优于A组( P﹤0.05),而B组及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术中未见出血,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 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B组为94.74%,C组为63.16%,B组明显优于C组,而A组及B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较联合其他两种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计月华;李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临床药师内分泌科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更合理的工作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在内分泌科参与临床诊疗的病例资料,了解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护士、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药师的日常工作内容。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及时进行药学监护,可提高医疗质量,但临床药师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小梅;魏润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DP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DP胡里奥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DP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给药,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给药,均静脉滴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初始化疗第1天开始连续静脉滴注250 mL,滴注14 d后,间歇7 d,每21 d为1个周期)治疗,对照组单用 DP化疗方案。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改善情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CD8+,CD4+/CD8+)和NK细胞比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32.50%)较对照组(25.00%)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除CD8+外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5)。结论 DP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可使KPS评分得到改善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单辉国;潘骥群;周雪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患者,男,58岁,体重45 kg,身高165 cm,以“反复心前区疼痛半年,加重半月”入院。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与活动有关,持续3~5 min后消失,10~15 d发作1次,无颈背部放射性疼痛,未诊治。半月前上述症状加重,每天发作1次,无气促、双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未正规服药,无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史。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5℃,脉搏6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70 mm Hg;全身皮肤无瘀点、瘀斑;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心率63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0.1 mV;心脏彩超示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左室射血分数55%,舒张功能减退(E/A比值﹤1);血常规示白细胞(WBC)5.6×109/L,红细胞(RBC)4.26×109/L,血红蛋白(Hb)130 g/L,血小板( Plt )189×109/L。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原发性高血压2级极高危。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必要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前予氢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后予75 mg/d)、拜阿司匹林(100 mg/d)、低分子肝素钙针(4000 U,皮下注射,每日1次)抗血小板聚集,以及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培哚普利4 mg、每日1次。入院5 d行PCI术,植入支架3枚,包括前降支中段(2.75 mm ×29 mm)、右冠近段(3.0 mm ×29 mm)、右冠远段(3.0 mm ×12 mm)。术中出现造影剂皮肤过敏,立即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注射,仍有皮疹,予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肉注射,术后继续予氢氯吡格雷(75 mg/d)、拜阿司匹林(300 mg/d)、低分子肝素钙针(4000 U,皮下注射,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培哚普利(4 mg,每日1次)。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左侧臀部肌肉注射部位疼痛,可扪及一大小约3 cm ×2.0 cm的包块,皮肤红肿、压痛、张力增高,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臀部彩超示体表肌肉注射部位正下方1.6 cm可探及一低回声区,范围约3.0 cm ×1.0 cm。遂予吗啡10 mg肌肉注射止痛,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予氢氯吡格雷(75 mg/d)、拜阿司匹林(300 mg/d)。每天随访臀部彩超,血肿逐渐扩大,将拜阿司匹林减量为100 mg/d,继续予氢氯吡格雷75 mg/d。术后第4天,心率110次/min,血压96/70 mm Hg,肿块明显扩大,约22.0 cm ×7.0 cm。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5.4×109/L,RBC 2.16×109/L,Hb 70 g/L,Plt 179×109/L;肌酸激酶( CK )2352 IU/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比值、纤维蛋白原、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正常;臀部彩超示血肿范围扩大至20.0 cm ×8.0 cm。停用氢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同时予局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制动,予同型悬浮红细胞800 mL输注。术后第6天,出现心前区疼痛,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为支架内微血栓形成,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正常。此时血肿趋于稳定,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利维)75 mg/d。血肿逐渐缩小,血压120/70 mm Hg,心率70次/min,Hb 90 g/L,可以下床活动,19 d后出院。

    作者:周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多索茶碱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氨茶碱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于治疗前后测定气道阻力、外周血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9%( P﹤0.05);两组患者咳嗽、喘息和肺内哮鸣音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阻力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 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 P﹤0.05)。结论多索茶碱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并可通过调节血清IFN-γ和IL-4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曹励强;张秀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浙贝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

    目的:对市售不同产地浙贝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和二氧化硫残留进行测定与分析,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法及第一增补本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均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中限量要求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不同产地浙江贝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中限度规定;二氧化硫残留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中药材及饮片鉴定通则中限度规定存在明显超标。

    作者:陈才军;吴纤愫;许景景;吴仪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小儿化毒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建立小儿化毒散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要求,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小儿化毒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细菌数测定采用薄膜过滤法(500 mL/膜),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采用平皿法;控制菌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直接接种法,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薄膜过滤法(400 mL/膜)。

    作者:陈敏;张健宇;高翔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