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医患关系研究

张玉蓉;汤少梁

关键词:医患关系, 博弈论, 对策
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疗体系中基本、重要的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该文基于博弈理论,通过对医患关系的一次交易和重复交易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的相应举措。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总结药师与患者间的沟通经验。方法实际工作中,应注重药师外表形象、恰当运用语言技巧、充分利用专门的药师咨询室,提倡药师进社区进家庭、居民代表进医院等理念。结果药师与患者沟通渠道增多,医学服务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沟通是预防药事和医患危机的良药。

    作者:季敏;杜静;奚玉鸣;朱琳;陆曼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

    目的:观察中药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关节康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5%,优于对照组的73.75%( P﹤0.05)。结论采用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活血化瘀、补肾壮骨为治疗特点,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膝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虹;李卫军;张建丽;赵全泽;焦雪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完善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促进医药贸易发展思考

    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动力,但对于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会给我国的医药产品贸易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有待研究。该文根据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及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就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利弊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改善医药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提供参考。

    作者:张冠;董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用于同步放化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并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5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3周期化疗,同步3DCRT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后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2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KPS评分为(75.3±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4.9)分( P﹤0.05),但两组总体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19%( P﹤0.05),两组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但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相当( P﹥0.05)。结论3DCRT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时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虽未显著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但能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李琳琳;马锐;陈申;朱丽波;沈晓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人参皂苷Rg3诱导小鼠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6只(雌雄各半),供传代用。选用昆明种小鼠14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20)、肝癌模型组(B组,n=30)、人参皂苷Rg3组(C组,n=30)、5-氟尿嘧啶(5-FU )组(D组,n=30)、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组(E组,n=30)。采用小鼠肝癌细胞株H22肝内注射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肝内注射24 h后,C组灌胃给药,D组腹腔内注射给药,E组灌胃结合腹腔内注射给药,连续给药10 d后,处死各组小鼠并留取标本进行检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细胞 Survivin的表达。结果 A组小鼠肝组织内未见 Survivin表达;D组、C 组、E 组小鼠肝癌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 P﹤0.05);E组小鼠肝癌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低于D组和C组( P﹤0.05);D组小鼠肝癌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与C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参皂苷Rg3可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机制为Survivin的高表达能抑制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马英;孔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蒸制对酒萸肉微生物的影响

    目的:制订山茱萸蒸制容器,使酒萸肉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量低于1000个/g、霉菌数量低于100个/g。方法选择不同容器装载山茱萸,以微生物限度检查为指标,考察容器装载高度、蒸制温度、蒸制时间对酒萸肉微生物的影响,以选择合适的容器,制订合理的装载高度及蒸制温度、蒸制时间。结果与结论山茱萸拌酒后闷60 min,用不锈钢盘装山茱萸,高度2 cm,在蒸汽压力为0.001 Pa、温度为100℃时蒸制15 min、80℃烘干至水分低于4%,酒萸肉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量低于100个/g,霉菌数量低于10个/g,且生产周期合理,完全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唐光菊;张少正;刘超;刘洪伟;夏顺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壮尔颗粒(Zhuang'er Granules,ZG)对细胞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环孢菌素A (CsA)建立小鼠模型,并在检测前第7天滴鼻肺炎链球菌(SP)。灌胃给药17 d后,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并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同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均有明显下降( 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 P﹤0.05),并随着给药量的增加而升高( P﹤0.05)。脾脏中CD3+,CD4+,CD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明显下降, CD4+有下降趋势,CD8+有上升趋势;各给药组CD3+,CD4+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升高,而CD8+的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降低。血中CD3+,CD4+,CD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有下降趋势,CD4+明显下降( P﹤0.05),CD8+明显升高( P﹤0.05),各给药组CD3+和CD4+的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P﹤0.05),而CD8+的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壮尔颗粒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提高CD3+和CD4+的同时,降低CD8+,以通过T细胞的平衡来调节小鼠自身的免疫功能。

    作者:兰玉冰;张旭;程嘉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工时测定法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配置研究

    目的:应用工时测定法测算在理想工作模式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合理的人员配置数量,为医院管理者及同行配置PIVAS人员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时测定法和观察法对PIVAS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进行跟踪、观察、计时,所得数据录入Excel软件并建立数据库,对各个工作流程工作人员的工作耗时进行分类汇总,将所得数据代入人力编制公式进行计算,得出PIVAS合理的人员配置数量。同时通过现场调查法对跟踪对象的年龄、学历、职称、用工形式、工作年限、性别等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测算出PIVAS 4个工作项目的平均工作耗时及其年总耗时,匡算出按目前的工作量、工作条件和工作流程PIVAS所需的配置人数为26人。结论采用工时测定法能科学测算PIVAS各项工作所花时间及合理人员配置数量。PIVAS的工作人员数量、资质、学历等应以工作量、服务对象、工作条件为依据合理配置。

    作者:罗奇彪;信忠诚;王涛;赵灿虎;徐昕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丹红注射液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围手术期58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围手术期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93%(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围手术期应用丹红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2011年至2013年上海奉贤区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成效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结果,探讨专项整治实施的成效。方法按卫生部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要求,分析医院2011年至2013年门诊、急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住院患者限定日剂量( DDD )值的动态变化。结果3年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有一定成效,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指标未达到卫生部的要求。结论抗菌药物整治已初显成效,但仍需长期持续加强。

    作者:张晔;陆赛花;刘秀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浙贝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

    目的:对市售不同产地浙贝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和二氧化硫残留进行测定与分析,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法及第一增补本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均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中限量要求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不同产地浙江贝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中限度规定;二氧化硫残留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中药材及饮片鉴定通则中限度规定存在明显超标。

    作者:陈才军;吴纤愫;许景景;吴仪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对症支持疗法,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研究组加用替格瑞洛及阿司匹林。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半径(LVEDd)、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血小板计数,并比较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第6个月末的MACE累积发生率明显较低( P﹤0.05),第1个月末的ST段抬高回落良好率较高( P﹤0.05),第1,6个月末的LVEF均较高( P﹤0.05),LVEDd均较低( 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周及第1,3,6个月末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次要及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促进冠脉介入术的顺利开展,安全性好,可取得较可观的临床效益。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复方芪鹰颗粒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用复方芪鹰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α-硫辛酸和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芪鹰颗粒治疗,疗程均为20 d。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对症状进行评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 P ﹤0.05);两组治疗后下肢或足部疼痛、感觉异常、灼热感及麻木等主要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的各项症状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P ﹤0.05);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加用复方芪鹰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促进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健勇;陈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两种骨化三醇口服制剂干预30岁以上孕妇骨代谢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2种市售骨化三醇制剂改善30岁以上孕妇骨代谢的效果。方法对医院2011年至2012年完成建档及拟分娩的30岁以上健康孕妇的骨代谢水平进行采血分析,将孕妇分成A组(罗盖全组)、B组(盖三淳组)、C组(对照组),采血时间分别为T1期(孕早期,孕6~12周)、T2期(孕中期,孕16~27周)、T3期(孕晚期,孕28~40周),检测指标为维生素D(VD)、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比较同一时间段的组间差异及不同时间段的组内差异。结果共入选170例孕妇,终完成所有项目的孕妇分别为A组58例,B组65例,C组47例。在T1~T3期,3组间VD值及PICP值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3组组内各期也无统计学差异( P﹥0.05);A组及B组的PTH各期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C组则有统计学差异( P﹤0.05);A组的BGP各期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B组及C组的BGP在各期则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2种市售骨化三醇制剂均可改善高龄孕妇的骨代谢,且效果相似。

    作者:韩万伟;唐翔;丁捷;刘连仲;叶春伶;王晓梅;闫建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内服外敷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 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观察并记录168例KOA患者在服用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方及外敷膝痛外敷方治疗前、治疗后3 d、1周、2周、4周血清IL-1、TNF-α水平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KOA患者VAS、IL-1及TNF-α在治疗后3 d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在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治疗后2周及4周时下降更显著( 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敷可缓解KOA患者疼痛,且能降低血清IL-1及TNF-α水平,适合KOA患者的长期治疗。

    作者:杨嘉陵;钱妍;胡财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3种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应用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3种治疗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分别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A组)、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B组)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C组)。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1683,P=0.0007;F=5.6144,P=0.0031;F=5.5671,P=0.0039),B组及C组均明显优于A组( P﹤0.05),而B组及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术中未见出血,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 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B组为94.74%,C组为63.16%,B组明显优于C组,而A组及B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较联合其他两种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计月华;李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8 nm。结果吲哚美辛进样量在0.5115~3.069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0.42%( 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

    作者:逯小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欧美经验对我国孤儿药研发的借鉴意义刍议

    目的:建立我国孤儿药研究与开发的激励机制,保障孤儿药供应。方法通过分析欧盟和美国在孤儿药研究与开发激励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综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制订符合国情的研究与开发激励机制。结果与结论通过健全我国孤儿药研究与开发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发机构和企业参与孤儿药研究与开发的积极性,从而终保障孤儿药的供应,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益。

    作者:贺云龙;田侃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工作实践

    目的:为各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认定申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指导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申报工作进行总结。结果医院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加强软、硬件建设,注重整改,是通过资格认定的关键。结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现场验收是一次高标准、严要求的检查,只有积极、认真、全面地准备,才能顺利通过。

    作者:冯惠平;李碧峰;翁小香;王志榕;黄涓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天芎头风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天芎头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方中全蝎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川芎、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天芎头风片中天麻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全蝎的显微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简单可行。川芎、延胡索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天麻素进样量在0.44~1.31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1.17%( 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天芎头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江;李兴科;王康;徐桂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