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门诊药房用药错误的调查分析和预防对策

徐艳芳

关键词:门诊药房, 用药错误, 预防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药房的用药错误预防对策,为规范药房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对医院门诊药房2009年至2011年292例用药错误具体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92例用药错误中,药师调配差错有18l例,占61.99%:医师处方差错111例,占38.01%.结论 引起门诊药房用药错误的原因很多,应努力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以减少用药错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概率分析法在我院抗感染药物选择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病原菌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抗感染经验治疗方案中抗菌药物选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得到的2 924株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应用概率分析法研究两者对抗感染经验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除氨苄西林与头孢唑林外,单药治疗理论上可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青霉素类、头孢类与喹诺酮类抗茵药物联用后,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概率明显提高,可满足临床需要.结论 概率分析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预期效果,可用于动态评估感染的经验治疗.

    作者:曹洪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肾片中卡托普利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普肾片中卡托普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0.01 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乙腈(75:25:5,磷酸调节pH至2.7~2.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40℃.结果 卡托普利质量浓度在10.21~81.71 μ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1.25%(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乔立业;陆崟;苏华;任海祥;王曙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处方点评对促进处方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点评干预前和干预后门诊处方各6 000张,比较处方合格率和处方基本指标变化.结果 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后,处方合格率由点评干预前的89.30%,上升为9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医院处方质量,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柯秋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389例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利合理用药.方法 查阅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产科剖宫产1 389份电子病例,对其中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 389例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术前2 h内用药661例(47.59%),术后0~3 h用药475例(34.20%).术后预防性用药持续给药时间3 d内1 046例(75.31%),大于3 d的有343例(24.69%).抗菌药物单用1 174例(84.52%),二联用药208例(14.97%),三联用药7例(0.50%);以单用为主,主要使用头孢菌素类.结论 医院产科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经济、合理和有效.

    作者:文晓丽;史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提取液中君药黄芩中黄芩苷、臣药炙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总固体收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佳水煎工艺奈件.结果 确定佳水提条件为用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减压提取温度75℃.结论 该提取工艺所得黄芩苷、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总固体收得率较高,经验证,合理可行,适合于工业生产.

    作者:梁晓燕;罗德祥;李子鸿;吴声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环节质量特色管理与控制实践

    目的 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的质量管理,保证静脉用药安全.方法 系统总结医院PIVAS 3年来在环节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特色经验,探讨环节质量管理与控制对PIVAS安全管理的影响.结果 PIVAS在预防性控制、各流程环节控制、事后控制与持续质量改进3个方面实施重点管控,大大提高了输液成品的质量.结论 环节质量特色管理与控制,能有效促进患者的用药安全,可作为PIVAS首选的质量管理方法.

    作者:林冠;李玉堂;甘惠贞;杨昌云;陈清;陈翠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鲜马铃薯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外敷治疗甘露醇致静脉炎43例

    目的 观察新鲜马铃薯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外敷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86例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热湿敷;治疗组先予以棉签蘸取地塞米松注射液反复涂摸患肢静脉炎处,5min后再将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于患处,用保鲜膜覆盖固定,2~4次/天或马铃薯干燥发黑后更换,更换前仍予地塞米松注射液原液外涂患处.均以6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46.51%,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58%和76.74%(P<0.05).结论 新鲜马铃薯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外敷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优于50%硫酸镁热湿敷,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拟复方马钱子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

    目的 观察中药散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痰瘀互结型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顽痹痰瘀互结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来氟米特、胸腺肽、萘普生治疗;治疗组(42例)用自拟复方马钱子散,每次6 g,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G、M、A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进步15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显效13例,进步19例,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复方马钱子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九王)痹痰瘀互结型疗效显著.

    作者:杨迎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48例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偏头痛患者74例,均分为使用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及使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负面情绪评分等情况差异.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针灸联合头痛宁可有效治疗偏头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俞纪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7年至2011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2007年至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主要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CCB,ACEI,ARB,β-RB,利尿剂及其他复方制剂.其中,CCB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位居前列,ARB的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要求,比较合理.

    作者:庞允;李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从医院药学角度对我国药学教育的思考

    目的 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医院药学人才.方法 对我国现阶段药学教育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及工作实际,对如何培养适应医院药学发展的药学人才进行探讨.结果 与结论我国药学教育还停留在以理论为主、按本宣教的阶段,缺乏与临床结合的课程及训练,而医院药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因此要培养适应医院药学发展的药学人才,应加强医院药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作者:刘瑜新;宋晓勇;张永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门诊药房用药错误的调查分析和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药房的用药错误预防对策,为规范药房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对医院门诊药房2009年至2011年292例用药错误具体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92例用药错误中,药师调配差错有18l例,占61.99%:医师处方差错111例,占38.01%.结论 引起门诊药房用药错误的原因很多,应努力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以减少用药错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徐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 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 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处方差错的原因,提出减少差错的相应措施.结果 药品调剂差错分处方差错和配方差错.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主要集中在单品种数量和相似药名的品种上.结论 医院应严格按规章制度管理,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和责任心,以降低发药差错,提高调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振;蒋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喉炎31例

    目的 研究旋覆代赭汤在治疗反流性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反流性喉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时间、治疗费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6个月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喉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鸳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病区药房的应用

    目的 探索新的药房管理模式,提升病区药房的服务质量.方法 将品管圈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到药房的管理中,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品管圈的10个步骤进行计划、分析、实施和确认.结果 通过减少病区药房出院带药异常件数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使异常件数从34件/周降低到16件/周,达标率92.20%,进步率51.82%.结论 品管圈活动使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和谐了工作团队,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陈旭青;冷静;陶瑛瑛;骆雨璇;宋熙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述

    该文简要介绍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探讨了基本药物目录各种遴选方法的优劣,分析比较了基本药物目录与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的区别及联系,总结了目前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情况.

    作者:黄秀芹;胡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吾尔药复方赛比尔片中芦荟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赛比尔片中芦荟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Phe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mm×4.60mm,5μm),柱温为35℃,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355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芦荟质量浓度在10.54~210.80μg/mL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53%,RSD为1.27%.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准确的优点,分离效果显著,可用于芦荟的含量测定和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沙吉旦阿不来提;尼加提阿不来提;热孜万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30例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控制诱因、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应用钙离子抗拮剂、β-受体阻滞剂,口服肠溶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并联合使用10 mL硝酸甘油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限速静脉滴注,1次/天,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得到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出现1例皮疹,减慢输液后症状消失,其他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均无异常.结论 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缩短发作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荐讴;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动化建设对医院药房的发展影响

    目的 探讨自动化建设对医院药房发展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方法 就传统药房与自动化药房在工作中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结论自动化建设对医院药房多方面发展起到了良性促进作用,将成为未来医院药房的总体发展方向.

    作者:汪萌;白少华;李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登录中国知网(CNKI)检索、搜集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不良反应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并可致休克.结论 临床使用时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

    作者:吕明;王正军;汪新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