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昭;张德娟
从剂量的影响因素着手,结合理论和临床研究有关内容,对方剂剂量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进行探讨,认为方剂的剂量是一个整体概念,具有绝对和相对的两面性,两种不同状态各自彰显其本质特征,应当明确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以提高中医复方疗效为目的,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
作者:卢振方;叶品良;沈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介绍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药对的临床经验,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证明药对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为临床诊疗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李初谊;王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医诊疗过程中存在较多医院感染因素,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和标准,针对不同治疗方法和诊疗器具,提出感染防控措施,对预防中医诊疗行为造成的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世萍;马忠祥;程麦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1 5g,2次/d;治疗Ⅱ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30 g,2次/d;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DA方案化疗.结果:治疗后两治疗组测得P170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相比,治疗Ⅰ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明显降低P170的表达率,并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作者:薛文翰;吴玉强;严治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从症状、病机及辨寒热,分型以论治;辨兼夹,正本以澄源入手,根据仲景胸痹理论的实质,结合验案探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建新;王春晓;胡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通过论述医院加强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患者能力的意义,分析当今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的状况,成立患者服务部,注重细节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服务患者的能力.
作者:马郑萍;王永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以柴葛解肌汤为例探讨中医方剂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指出通过举例、说明等方法,将不同翻译方法和技巧运用到方剂翻译的实践中去,保障中医方剂翻译的规范性与准确性,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进一步推动中医国际交流.
作者:胡艳;徐海女;张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适合中医护理培训基地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基础调研、构建互助联盟、建立多元化培训内容、规范培训行为等方法,构建以分阶段渐进主体多元模式为一体的中医护理培训模式.结果:培训学员及互助单位对本模式的应用效果满意度均为100%.愿意参与互助学习、联盟者占所调查医院或社区的100%;与张掖、武威、定西、通渭等多家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建立了互助关系,引进了火龙、四黄膏外敷等新技术作为基地的规范技术,进一步推广和投入相关科学研究,出版规范教材.结论:以基地为主体的双向互助模式通过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使基地的培训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培训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和发展中医护理的突破口,适合综合性中医院的发展.
作者:高雪华;潘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热熏对复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复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按摩等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太极拳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热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7.6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2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51±0.72)分,低于对照组的(3.86±0.85)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为(62.12±9.26)°,高于对照组的(53.26±8.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环境及舒适状况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太极拳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热熏,能够有效缓解复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韦芳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对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系统(PSQI)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测评,将血液透析伴睡眠障碍患者PSQI达12分及以上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室常规护理,同时应用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仅采用血液透析室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提高,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有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
作者:李晓萍;张祖萍;马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就刚柔与敛散在定义、练习要点、表征意义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指出“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创立的一个继承与创新并茂的脉学体系,在继承传统脉诊的基础上,将信息丰富的脉象系统分化为25对脉象要素,刚柔与敛散是其中两对,常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在病因、病机、体质、个性等脉象体系中出现,临床应仔细辨识.
作者:刘呈祥;滕晶;齐向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质量与腕关节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Colles骨折患者120例通过Frykman分型制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案并进行干预后,随访4~20月,通过影像学方法记录治疗前后患者桡骨短缩距离、关节内骨折移位及掌倾角、尺偏角;应用Lidstrom评分系统进行解剖评分,采用Garland and 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2种评价标准的优良率.结果:干预后患者桡骨短缩距离为(1.62±0.34)mm,关节内骨折移位为(0.72±0.05)mm,掌倾角丢失为(0.69±3.45)°,尺偏角丢失为(6.32±2.87)°时腕关节功能恢复佳,低于桡骨短缩距离5mm,关节内骨折移位2mm,尺偏角丢失3°,掌倾角丢失9°的传统评价标准;Garland and Werley评价显示优良率为92.5%,与Lidstrom评价的优良率94.1 7%相当(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质量越高,则腕关节功能恢复越佳;但治疗过程中不强求绝对的解剖复位,要尽量达到关节面平整、桡骨短缩小于(2.89±0.87)mm、关节内骨折移位小于(1.72±0.56)mm、掌倾角丢失小于(8.78±3.63)°、尺偏角丢失小于(10.66±3.13)°的复位标准,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良,较传统评价标准的适用范围广.
作者:邓强;张彦军;张海清;赵继荣;赵宁;朱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郁型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分别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及单项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SDS评分及单项症状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优于艾司唑仑.
作者:杨德富;曹理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以文化负载词为研究对象,就中医文献中出现的此类词汇进行了界定及分门别类,并基于不同分类开展了相关翻译策略的探讨,以求补偿语义空缺,助力中医文化的高效传播.
作者:冉亚周;路媛;姚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82例实施各种护理方法并观察治疗护理的有效性,与单纯进行中药热敷治疗并行相关护理的18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其有效性及护理心得.结论:将钩活术及中药热敷有机结合起来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且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赵昭;张德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从修辞学视角、认知语言学视角和隐喻翻译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年来《黄帝内经》隐喻研究进展,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展望,以期为《黄帝内经》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作者:陈战;刘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通过介绍天水市中医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势,指出小包装中药饮片虽然有利于保障饮片质量、易于存放、剂量准确、避免中药材浪费、提高调配准确率、普及中药知识、增进患者信任等,但存在价格上升、占用空间大、包装材料污染环境和部分药材、减弱了对中药饮片的鉴别能力、限制了特殊人群的病情随剂量增减的灵活性等不足之处.对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包装材料及包装袋上印制内容,节省药材和储存空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提出了想法和改进意见.
作者:薛晓红;郭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百日咳发病与前期(1~3年前)气象因素的关联性,并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医疗气象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北京地区1970-2004年35年的气象资料和百日咳发病资料,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别从1年前、2年前、3年前3个不同时间维度,建立百日咳发病的气象预警模型.结果:1)百日咳发病与前期(1~3年前)气象因素具有相关性,其中关系密切的气象因素是1~3年前的平均相对湿度;2)利用前期气象因素皆可成功建立百日咳发病的预测模型,以1年前气象因素建模的预测效果佳.结论:1~3年前的气候可能会影响某些传染病的发病,今后对传染病发病的研究应注意考虑前期的气象变化.
作者:张轩;贺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藏药配合中医火龙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藏药与火龙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火龙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配合中医火龙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火龙疗法.
作者:莫生祥;莫庆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观察新加糖肾康(TSK)对高糖环境培养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培养基为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高糖组(30mmol/L D-葡萄糖)、空白血清对照组(30mmol/L D-葡萄糖+1 0%空白血清)、新加糖肾康低剂量组(30mmol/L D-葡萄糖+5% TSK药物血清)、新加糖肾康中剂量组(30mmol/L D-葡萄糖+10% TSK药物血清)、新加糖肾康高剂量组(30mmol/L D-葡萄糖+20% TSK药物血清).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Ⅰ)、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Smad2、Smad3的表达.结果:HK-2细胞经高糖环境培养后TGF-β1、TGF-βR Ⅰ、TGF-βRⅡ、Smad2、Smad3的含量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新加TSK干预后其含量下降,与高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TSK能够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Smads信号通路,具有防治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程涛;权卓;杨丽霞;田广芳;张定华;刘铜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