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钱先中;杨积顺;刘杰;陈超;徐立平

关键词:门急诊药房, 退药, 分析
摘要:目的 减少医院退药情况发生,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235张患者退药处方,按退药患者年龄、科室、退药品种及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包括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质量、医生原因、患者拒用、患者住院等.结论 应建立规范的退药制度,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责任心及主动服务意识,以减少退药行为的发生.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杜仲片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杜仲片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浸膏收率、芍药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对杜仲片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加12倍量水、每次提取2h、提取2次.结论用该工艺提取杜仲片中的芍药苷,干浸膏收率较高且稳定.

    作者:林向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从清开灵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儿童合理用药

    目的 分析172例儿童清开灵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及其发生的特点,为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检索2002年至2011年国内医药期刊中儿童应用清开灵所致ADR/ADE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2例患儿中,3岁以下儿童73例(42.44%);联合用药28例,其中3岁以下儿童13例(46.43%);超适应证48例(27.91%);ADR/ADE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清开灵ADR/ADE,关注儿童合理用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肖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Ⅲ型前列腺炎48例

    目的 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Ⅲ型前列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吲哚美辛栓1枚塞肛,每晚1次;治疗组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mg,每晚1次,并予以护理干预.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结果 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症状评分改善,操作简便,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实导滞丸中辛弗林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枳实导滞丸中辛弗林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柱(250 mm×4.6mm,5 μm),以甲醇-水(0.18%磷酸和0.22%十二烷基磺酸钠,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 辛弗林质量浓度在3.1 ~93 μg/mL(r =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11%(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枳实导滞丸中辛弗林的质量控制.

    作者:曲楠楠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2例,依照用药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24例给予孟鲁司特,乙组24例给予氨溴特罗,丙组24例同时给予孟鲁司特和氨溴特罗.用药后对各组进行不同时间的哮喘控制测试(C-ACT),并计算不同时间的峰值呼气流速(PEF)变异率,以观察肺功能.结果 C-ACT测评,15d后3组的测评分数比较,丙组比甲、乙两组高(P<0.05),甲、乙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30 d后3组的测评分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PEF变异率统计,15 d后3组的统计值比较,丙组比甲、乙两组低(P<0.05),甲、乙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30 d后3组的统计值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氨溴特罗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治疗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作者:姜松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

    目的 探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疗程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和肌电图.结果 两组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疗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娟;沈大跃;潘珺;董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生脉注射液致急性变态反应1例

    患者,男,71岁,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因左上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胸骨、肋骨多发转移入院,行第2周期GP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化学治疗.治疗第10天,患者诉头晕、疲劳、乏力、食欲差,咳嗽时感觉胸骨刺痛不适,无恶心、呕吐、反酸,无腹痛、腹泻等不适.体格检查示体温36.5℃,脉搏9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0/80 mmHg,各心脏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当日嘱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20110914)40 mg+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益气养阴.给药约10 min,患者突然出现寒战、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但神志尚清醒,无眼前黑朦、呕吐、心前区疼痛等不适.体格检查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

    作者:曾敏珍;王艺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左氧氟沙星聚乙烯醇微粒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目的 制备左氧氟沙星聚乙烯醇微粒并研究其特性.方法 以聚乙烯醇Mγ31 000 ~ 50 000为载体,OPDT-8喷雾干燥床制备左氧氟沙星聚乙烯醇微粒,观察制剂的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 所制左氧氟沙星聚乙烯醇微粒为近球形、表面有孔,平均粒径为16.55 μm,载药量为32.96%,包封率为96.06%,50 min时体外累积溶出百分率达90%以上.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控方法简单,制剂符合左氧氟沙星的用药要求.

    作者:黄伟锋;曾斌;郭彬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29岁,产后9d,哺乳期,因“双乳胀痛不适伴发热”于2012年5月2日晚10:00入院.自述平时健康状况良好,否认传染病史、输血史及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史,有青霉素过敏史,否认其他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示血压131/95 mmHg,体温38.8℃,呼吸20次/min,脉搏122次/min.初步诊断为双乳急性乳腺炎,予以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5月3日8:05开始静脉滴注头孢替安1.5g及甲硝唑100 mL,均每日2次,11:05静脉滴注辅助药物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每支含维生素A0.495 mg,维生素D2 2.5μg,维生素E4.55 mg,维生素K10.075 mg,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111233)2支,数分钟后出现呼吸困难,头面部、颈部及前胸部皮肤红肿.

    作者:张纯;蔡其明;宋伟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8例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配合护理干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扩充冠状动脉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该治疗外另给予5000 U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每日2次,连用2周,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并辅以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异常,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均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胰岛素3种强化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基础+餐时人胰岛素、基础+餐时胰岛素类似物及胰岛素类似物泵3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n=60)采用诺和平+诺和锐于睡前及三餐时皮下注射,B组(n=60)采用诺和锐泵持续24 h皮下泵入,C组(n=60)采用诺和灵N+诺和灵R,于睡前及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并在治疗达标后观察三餐前及睡前指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2 h动态血糖变化、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变化.结果 A组在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72 h动态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变化方面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和平+诺和锐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控制长效而稳定,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发生,引起体重增加量少.

    作者:景明勇;张晓春;蒋成霞;徐晓华;丁启强;周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麻滴鼻液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氯麻滴鼻液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模拟酸破坏、碱破坏、紫外光破坏、氧化破坏、热破坏5种方法,用ZorbaxEclipseXDB-C8色谱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用磷酸和三乙胺调pH =4.0)-甲醇(65∶35),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酸性(1M的HCL)、碱性(1M的NaOH)、氧化(3%H2O2)的情况下,杂质产生较多,氯霉素和盐酸麻黄碱含量下降较多,而在紫外光和热破坏条件下则影响不大.结论 氯麻滴鼻液在酸性、碱性、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对紫外光和热稳定.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生物共振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目的 探讨生物共振配合药物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注射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尼美舒利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物共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生物共振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有效率达66.67%.结论 生物共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雷启蓉;黎昌强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一测多评法研究进展

    中药现代化对中药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测多评法是通过采用一种内参物检测多种成分的方法,由于该法具有节约、准确等特性,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该文对近年一测多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可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沈小钟;刘瑶;杨燕军;杨帆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目的 减少医院退药情况发生,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235张患者退药处方,按退药患者年龄、科室、退药品种及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包括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质量、医生原因、患者拒用、患者住院等.结论 应建立规范的退药制度,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责任心及主动服务意识,以减少退药行为的发生.

    作者:钱先中;杨积顺;刘杰;陈超;徐立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硝普钠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52例

    目的 观察微量泵输入硝普钠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强心、利尿等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稀释后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硝普钠稀释后微量泵输入并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和血压、呼吸、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用药15,30,60 min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及用药30 min后血压、呼吸和心率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艳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肌苷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致眼睑浮肿1例

    患儿,女,10岁6个月,因“咳嗽、气喘5天,偶有心前区不适半天”于2012年6月23日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示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和中量湿罗音;心率102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无异常发现.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正常,吸入和食入过敏原检查阴性;心肌酶谱检查提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50 U/L,生化及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胸部X线摄片提示双肺支气管肺炎;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不齐.既往无过敏史及哮喘病史.

    作者:陈晓熹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MRSA的治疗

    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死亡率高.早期诊断、通过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及住院率.针对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疗程,并降低其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作者:金福花;吕宏宇;郝娟芝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纳洛酮用于心肺脑复苏34例

    目的 探讨纳洛酮应用于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8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接诊后行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戴冰帽头部降温,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持续监测血压、心电等常规心肺脑复苏救治,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1 mg肾上腺素,每3~5 min推注1次,直到复苏成功或抢救终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纳洛酮2 mg,30 min重复1次,不超过10 mg.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肺脑复苏情况.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2.9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纳洛酮应用于心肺脑复苏,可有效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缩短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庆钻;陈光丑;林久座;袁日明;徐登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2009年至2011年儿童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为医院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药品消耗总金额比例依次为37.74%,36.91%,33.07%,用药金额逐年下降,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酶复方制剂为主.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应规范管理.

    作者:曾晓红;马新燕;吴涤心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