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蔡其明;宋伟
目的 建立测定氯麻滴鼻液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模拟酸破坏、碱破坏、紫外光破坏、氧化破坏、热破坏5种方法,用ZorbaxEclipseXDB-C8色谱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用磷酸和三乙胺调pH =4.0)-甲醇(65∶35),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酸性(1M的HCL)、碱性(1M的NaOH)、氧化(3%H2O2)的情况下,杂质产生较多,氯霉素和盐酸麻黄碱含量下降较多,而在紫外光和热破坏条件下则影响不大.结论 氯麻滴鼻液在酸性、碱性、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对紫外光和热稳定.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保障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医嘱的合理性.方法 提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嘱共330 608份,并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审核出不合理医嘱343例,不合理医嘱类型为录入错误、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当、药物剂量使用不当、给药频次不当等.结论 药师审核PIVAS医嘱,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保证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张海燕;倪美鑫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盐酸贝尼地平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硝酸酯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服盐酸贝尼地平每次4 mg,2次/天;酒石酸美托洛尔初始量每次6.25 mg,2次/天,依患者耐受性渐增至每次12.5 mg.B组仅加服盐酸贝尼地平每次4 mg,2次/天.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均减少,心电图得到改善;A组总有效率为91.30%,B组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心绞痛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出现头胀1例,肢端冰冷1例,面色潮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B组出现面红2例,心悸3例,头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贝尼地平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韩荣旗;雷亚锋;曹国强;武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减轻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析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116例胺碘酮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并探讨预防策略.结果 胺碘酮所致静脉炎重在预防,可通过选择合适的配置浓度、适当的穿刺方式及部位、加强患者用药教育等方法进行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理.结论 静脉炎是静脉输注胺腆酮时常见的不良反应,在输注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赵霞;苏乐群;刘逢芹;李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Ⅲ型前列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吲哚美辛栓1枚塞肛,每晚1次;治疗组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mg,每晚1次,并予以护理干预.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结果 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症状评分改善,操作简便,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疗程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和肌电图.结果 两组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疗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娟;沈大跃;潘珺;董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微量砷的分析方法.方法 检测波长铅为193.7 nm,灯电流为60 mA,狭缝宽度为0.4 nm.结果 被测溶液含砷在0~8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较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7%,RSD=1.76%(n=9).结论 原子荧光法测定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微量砷,方法准确、简单、灵敏,被测溶液稳定性好.
作者:田涛;王红宇;余敏灵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237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17例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25例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仅发生4例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敏军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医院2009年至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3年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活血化瘀类销售金额3年中排序稳居首位,用药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同步性较差.结论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广泛,应加强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使应用更合理、安全.
作者:吴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微量泵输入硝普钠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强心、利尿等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稀释后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硝普钠稀释后微量泵输入并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和血压、呼吸、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用药15,30,60 min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及用药30 min后血压、呼吸和心率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艳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制备左氧氟沙星聚乙烯醇微粒并研究其特性.方法 以聚乙烯醇Mγ31 000 ~ 50 000为载体,OPDT-8喷雾干燥床制备左氧氟沙星聚乙烯醇微粒,观察制剂的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 所制左氧氟沙星聚乙烯醇微粒为近球形、表面有孔,平均粒径为16.55 μm,载药量为32.96%,包封率为96.06%,50 min时体外累积溶出百分率达90%以上.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控方法简单,制剂符合左氧氟沙星的用药要求.
作者:黄伟锋;曾斌;郭彬 刊期: 2013年第13期
患儿,男,3岁,主因皮疹4d入院.于入院前4d因鼻唇沟疖肿挠破后感染,于当地卫生所口服“依托红霉素”(生产厂家及生产批号不详)后出现耳后皮肤发红,颈部皮肤破溃,眼睑红肿、化脓,外耳廓化脓,周身皮疹,皮肤剥脱,就诊于我院皮肤科,诊断为“药疹,剥脱性皮炎”,入住我院儿科.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食欲、睡眠均欠佳,不伴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尿略少,大便干燥.既往曾有头孢类药物过敏史.
作者:朱伟娜;黄秋芳;杨彩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测定枳实导滞丸中辛弗林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柱(250 mm×4.6mm,5 μm),以甲醇-水(0.18%磷酸和0.22%十二烷基磺酸钠,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 辛弗林质量浓度在3.1 ~93 μg/mL(r =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11%(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枳实导滞丸中辛弗林的质量控制.
作者:曲楠楠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后患者血中细胞因子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微创碎吸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同时选10名健康人血清作为健康对照组,连续监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6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NF-α及IL-6含量达峰时间早,对照组患者TNF-α及IL-6含量达峰时间较晚且水平较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高.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碎吸术后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降低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石滴坚;程泽沛;曾龙威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国产奥氮平长期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以及复发率.方法 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给予国产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采用自身前后观察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进行1年随访.结果 治疗第3,6,12月末的有效率分别为88.33%,85.00%和88.33%;有4例未完成随访,均发生在3个月的随访点;共有8例复发,占有效人数的13.33%;奥氮平平均持续治疗时间为(9.5±4.4)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体现为体重增加、嗜睡、便秘、乏力等.结论 国产奥氮平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作者:聂文燕;段彪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减少医院退药情况发生,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235张患者退药处方,按退药患者年龄、科室、退药品种及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包括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质量、医生原因、患者拒用、患者住院等.结论 应建立规范的退药制度,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责任心及主动服务意识,以减少退药行为的发生.
作者:钱先中;杨积顺;刘杰;陈超;徐立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盐酸溴己新辅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集束化护理干预体会.方法 将64例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在抗感染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并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并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祛痰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祛痰效果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溴己新可增强祛痰效果,配合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提高VAP的治愈率.
作者:白丽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督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电子病历信息系统,随机抽取干预前后妇产科住院手术病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干预前为100%,干预后为92.56%;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干预前为47.82%,干预后为90.91%.结论 制订相应管理制度,采取有力干预措施,对于规范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有重大意义.
作者:黄玉玲;毛桂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金钱草胶囊中槲皮素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为临床应用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4%磷酸溶液(40∶10∶50),流速 1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360 nm.血样提取方法,以β-葡萄糖苷酸酶水解后,以乙酸乙酯提取,氮气流吹干后复溶进样.结果 槲皮素保留时间约为8.8 min,金钱草胶囊中槲皮素的血药浓度线性范围0.08 ~ 12 μg/mL,低定量限为0.05 μg/mL,检测限为0.02 μg/mL.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50%~ 102.50%,水解提取回收率为76.46% ~87.43%,日内精密度RSD为4.18% ~6.17%,日间精密度RSD为5.08% ~ 8.63%.结论 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启平;王洪锐;李东;朱杰华;林永胜;冯雪科;陈玩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检测中药制剂中可能非法添加的8种化学抗真菌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Luna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00~ 400 nm;柱温为35℃.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氟康唑、灰黄霉素、酮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硝酸益康唑、硝酸咪康唑、盐酸特比萘芬8种抗真菌化学药物可得到有效分离、检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2%,90.63%,95.88%,99.34%,97.82%,97.16%,97.91%,85.12%,RSD分别为0.30%,0.21%,0.41%,0.36%,1.39%,0.39%,0.52%,0.1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中药制剂及中成药中抗真菌化学药物的筛查.
作者:卢奕;张雁;李东 刊期: 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