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霉素自乳化制剂处方研究

匡扶;肖廷超;朱照静;钱妍

关键词:红霉素, 自乳化给药系统, 伪三元相图, Origin 7.5软件
摘要:目的 研究红霉素自乳化制剂(EM-SMEDDS),探求其佳处方配比.方法 测定红霉素在各种油相、乳化剂和组乳化剂中的溶解度,选择溶解度高者备用;采用滴定法绘制了油-乳化剂/助乳化剂-水体系伪三元相图,确定处方组成比例;考察加料顺序对EMSMEDDS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考察制备温度、混合乳化剂各组成比例、载药量与油相所占比例对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分散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出EM-SMEDDS的优化处方.结果 处方中油相十四酸异丙酯(IPM)、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与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Labrasol)组成的混合乳化剂可以获得较好的乳化效果.制备方法为首先制备混合乳化剂,其次将混合乳化剂与油相混匀,后加入药物,所得EM-SMEDDS乳滴平均粒径小于50 nm.结论 红霉素自乳化制剂的佳处方比例,以IPM为油相,油相与混合乳化剂质量比为3∶7,混合乳化剂中LAS与Cremophor E质量比为7∶13,载药量为10%.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气相色谱法测定甘油乙醇洗手液中甘油和乙醇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甘油乙醇洗手液中甘油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直接进样法.色谱柱为HP-Innowa毛细管柱(30m×0.53 mm,1.0 μm),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350℃,检测器温度为380℃;柱温起始温度为100℃,维持3min,以100℃/min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7 min.结果 乙醇、甘油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0.12~0.36 g/mL(r =0.999 6)和0.007 6~0.022 8 g/mL(r=0.999 2).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同时有效测定甘油乙醇洗手液中甘油和乙醇含量.

    作者:陈小勇;蒙小丽;彭其胜;吴淑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提取物中尿苷和腺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不同产地的灵芝提取物(包括赤芝提取物和紫芝提取物)中尿苷和腺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柱(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 尿苷和腺苷质量浓度分别在2.44 ~ 195.6 μg/mL(r=1.000 0)和2.64 ~ 105.6μg/mL(r=1.000 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0%和101.2%,RSD分别为0.2%和1.0%(n=6).不同产地的灵芝提取物中尿苷及腺苷的含量及二者总量差异较大,且同一产地不同批次尿苷及腺苷的含量及二者总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灵芝提取物中尿苷和腺苷的测定,试验结果为灵芝提取物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卢端萍;蒋婷婷;陈硕;王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我院2010年至2011年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临床检出的致病菌耐药性及变化趋势,为规范管理及合理应用抗茵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0年和2011年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年共检出病原茵1 086株,2011年增加到1 680株,其中大肠杆菌检出率由2010年的21.27%上升到2011年的32.86%.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菌株中,201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为83株(69.17%),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8株(33.7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217株(52.42%),检出耐甲氧西林CNS(MRCNS)163株(75.12%);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188株(100.00%),检出多重耐药的MRSA 49株(26.0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91株,检出多重耐药的MRCNS 475株(80.37%).这2年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所占比率很大,ESBLs耐药率要明显高于非ESBLs.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2007年的9.8%上升到2011年的15.27%.结论 该院临床致病菌以产ESBLs细菌耐药为主要特征,细菌耐药是当前临床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做好临床细菌检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成当务之急.

    作者:胡发明;史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基于PEST的药学领域科学仪器发展环境分析

    该文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分析我国药学领域科学仪器的发展环境,提出相关发展的建议.

    作者:张婷;田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当归四逆汤加味防治冻疮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当归四逆汤加味花椒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探讨其预防治疗冻疮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水煎和渗漉两种中药提取方法,于60℃减压浓缩制备中药提取物浸膏.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水煎组、渗漉组4组,采用冻疮治疗前后外观描述、抗炎-肿胀度检查法、镇痛作用测定、组织切片等方法来综合评价两种中药提取物的冻疮防治效果.结果 当归四逆汤加味花椒的水煎、渗漉提取物均可显著减轻大鼠冻伤肿胀;可提高热板致痛小鼠在给药后0.5h痛阈值;肉眼、镜下观察均有肿胀消退,且组织切片中皮下组织血管减少,并发现毛囊.结论 当归四逆汤加味花椒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活血化瘀等作用,水煎和渗滤组均具有较好的冻疮防治效果,对实验性动物冻伤后皮肤具有一定的促进康复作用.

    作者:李晓芸;龚蓓;韩颖;王菲;邱祥;干仲元;王冰;张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中的有机残留溶剂

    目的 建立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中的有机残留量.方法 样品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后直接进样,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 ×0.53 mm,1.00 μm),进样口温度为200℃,FID检测器为220℃,程序升温.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丙酮、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空白对照无干扰,检测浓度在所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 ~ 103.0%,精密度试验及准确度试验的RSD均小于2.0%.丙酮、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检测限分别为1.6×10-6,2.5×10-6,6.0×10-6.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硫酸氢氯吡格雷残留有机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余春梅;郑小锋;杨秀丽;周成林;王正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香陈胶囊薄层色谱鉴别及其浸出物的测定

    目的 建立香陈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香附、陈皮、延胡索、白芍、白术进行鉴别,并对该制剂作浸出物研究.结果 TLC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规定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32.0%.结论 该方法可作为控制香陈胶囊质量的参考.

    作者:张霄岳;梁宝军;尹文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7种化妆品中汞和砷含量

    目的 测定7种化妆品中汞和砷的含量.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系统消化样品,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含量.结果 汞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23 μg/L和0.036 μg/L,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7%和1.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9%和96.91%.结论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化妆品中汞和砷的含量测定.

    作者:迟少云;王尊文;奚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药用辅料生产使用现状及问题

    该文从广东省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的现状入手,对药用辅料的生产、使用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辅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药用辅料行业发展的建议.

    作者:谢正福;王淼;孙慧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42例

    目的 探讨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同时服用天舒胶囊及氟桂利嗪,对照组仅服用氟桂利嗪,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服用镇静、止痛药物,均以4周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缓解程度.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41.46%,治疗组为69.05%;两组患者的头痛缓解程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天舒胶囊能明显缓解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

    作者:李浩;张磊;杨晓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当前医疗机构缺药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避免缺药现象,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用药需求.方法 分析当前医疗机构的缺药问题,提出保障药品供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造成医疗机构缺药的主要原因有药厂原材料紧缺、药品降价、停产、产量小,药品流通企业、经销商供应不及时,以及医院库存结构不合理等.结论 加强医疗机构缺药管理,是深化医药服务的根本工作和满足患者用药需求的重要内容.

    作者:叶政德;杜士明;李元宏;叶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2期)、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创建日至2012年7月)关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数据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筛选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资料;用RevMan 5.1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RCT,包括1 6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有效率优于利巴韦林[RR=1.19,95% CI(I.15,1.23),P<0.01],退热时间短于利巴韦林[MD=-18.47,95% CI(-24.00~12.94),P<0.01],症状缓解优于利巴韦林(P<0.01);调节免疫指标优于利巴韦林(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巴韦林[OR =0.32,95% CI(0.02 ~ 5.22,P=0.42].结论 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性好.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统一,本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作者:陈路佳;唐榕;刘立立;胡正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支持向量机在预测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状态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预测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状态的预测模型,并与医学领域中广泛运用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进行比较,探索鼻咽癌预后研究的新方法.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医院诊治的13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一组作为训练样本,用于筛选变量及建立预测模型,计104例;一组作为验证样本,用于评价模型效果,计2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建模变量,然后利用ANN及SVM建立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状态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92福州分期、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颅底骨质破坏、颅神经损伤、咽旁间隙侵犯、确诊到放疗时间、鼻咽疗效、颈部淋巴结疗效共12项指标与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状态相关(P<0.05).验证组验证显示,ANN模型预测患者5年生存状态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87.5%和90.0%,而SVM模型预测患者5年生存状态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93.8%和100%.结论 采用SVM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判断鼻咽癌患者5年后的生存状态,为个体化地预测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其效能优于ANN预测模型.

    作者:高云;杨胜利;何蓉;何兴平;彭明尧;代军;朱江红;胡军;苏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玫瑰花中有害元素残留

    目的 建立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中药材玫瑰花中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锑(Sb)、锡(Sn)、铬(Cr)、镍(Ni)、钡(Ba)、锰(Mn)、铊(Ti)、银(Ag)、铍(Be)、镝(Dy)、铝(A1)16种元素的含量.方法 以微波消解法制备供试品,全定量法采集数据.结果 16种元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都大于0.999 5,检出限为0.002~0.455 μg/kg,各元素回收率在82%~103%之间,RSD<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于中药材样品的测定.

    作者:徐慧;奚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42例

    目的 观察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于月经干净后每晚清洗外阴,给予苦参凝胶1支,置阴道深处,连用7d;治疗组42例,加用奥硝唑500 mg口服,2次/天,连用5d.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未见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不同促渗剂对蛇床子软膏透皮吸收特性的影响

    目的 考察不同促渗剂对蛇床子软膏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屏障,考察氮酮、油酸和高良姜油等不同种类的促渗剂对蛇床子软膏的累积渗透量、渗透吸收速率、增渗倍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 几种促渗剂对蛇床子软膏的透皮吸收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中以3%高良姜油效果佳.结论 高良姜油对蛇床子素经皮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蛇床子经皮给药制剂处方设计和新药开发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开;岑锐标;陈伯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1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结肠癌患者化疗后血糖升高的药学监护

    目的 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结肠癌患者实施合理的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复杂病例的临床用药,回顾性分析患者化疗后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因素,开展药学监护,协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结果 临床药师对化疗期间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加强干预,促进了合理用药.结论 药师发挥自身特长,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肿瘤患者化疗中起到了良好作用.

    作者:史筱倩;翁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家兔灌服磷化铝中毒的解毒方法研究

    目的 遴选具有阻止磷化氢生成的解毒型洗胃剂,寻找口服磷化铝中毒早期治疗的佳方案.方法 将48只家兔分为6组,分别灌服低全数致死量的磷化铝,即刻再分别灌服1%硫酸铜、0.02%高锰酸钾、食用油、液体石蜡或持续进行胃肠减压,并分别于灌磷化铝粉前、灌磷化铝粉后0.5h及死亡时抽取家兔动脉血2 mL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家兔死亡时间.结果 灌食用油洗胃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05.25±23.38)min,持续胃肠减压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 200±63.22)mmin,均明显长于其他组(P<0.05或P<0.01).结论 口服磷化铝中毒后给予食用油洗胃以及持续进行胃肠减压,是提高解救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王锦文;杨亚非;龙晓东;李奕璇;王梓;刘子梦;刘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乳宁口服液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考察乳宁口服液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4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乳宁口服液低[1 mL/(kg·d)]、中[5 mL/(kg·d)]、高[10 mL/(kg·d)]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临床患者每日用量的1倍、5倍和10倍,30 d后每组处死大鼠各10只,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测定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百分比(W-SCR);解剖动物,观察各脏器情况,取心、肝、肾、乳房称重,求出脏器相对质量;心、肝、肾、肺、乳房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连续给药30 d后,各剂量组动物的体重、脏器相对质量、血常规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各剂量组动物的心、肝、肾、肺均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乳宁口服液长期用药无毒性反应.

    作者:王林丽;李卓恒;吕金胜;孟德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透皮贴治疗难治性癌痛10例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透皮贴治疗难治性癌痛的效果.方法 20例晚期肝癌伴癌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10例,患者均对硫酸吗啡缓释片不耐受或效果不佳.两组均于治疗开始每72 h更换芬太尼透皮贴4.2 mg(25 μg/h)1张,联合组每日加用艾迪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以盐酸吗啡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爆发痛.用数字疼痛评估法(NRS)记录疼痛评分,根据前24 h阿片类药物总量计算增加芬太尼透皮贴剂量,以疼痛明显缓解或完全缓解为治疗目标;连续观察14d,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疼痛评分、芬太尼透皮贴使用剂量、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各级癌痛缓解率、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芬太尼透皮贴平均使用剂量分别为单药组(90.00±35.75)μg/h、联合组(60.00±21.08)μg/h(P <0.05);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单药组(11.10±1.85)分,联合组(9.30±1.34)分(P<0.05).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能有效治疗难治性癌痛,艾迪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芬太尼透皮贴治疗肝癌伴癌痛的剂量.两者联用,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楼建;吴敏华;周月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