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

付晓秀;胡爱君;刘腾;赵志刚

关键词: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地高辛, 中毒
摘要:目的 探讨对地高辛中毒老年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服务的方法.方法 结合患者个体特点,从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用法用量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电解质水平、肾功能、联合用药等方面分析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有益的药学监护.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应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协助医师调整给药方案,以避免或减少地高辛中毒.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血塞通与川芎嗪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血塞通、川芎嗪联合灯盏花3种中成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例.对照组以血塞通注射液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残障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塞通、川芎嗪联合灯盏花3种中成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春;赵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半夏使用状况分析及改进建议

    目前,半夏在使用中存在着市场流通混乱、质量标准不完善、临床使用矛盾等问题.通过对半夏使用状况的调查,提出了对毒性中药使用及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作者:彭荣越;吴和珍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乙酰螺旋霉素口腔黏附片的性质研究

    目的 研究乙酰螺旋霉素口腔黏附片的性质.方法 以卡波姆934P和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K4M)为黏附材料,制备乙酰螺旋霉素口腔黏附片,并对其体外膨胀率、黏附力、体外释放度及口腔黏膜滞留性进行考察.结果 当卡波姆934P与HPMC的比例为1∶1时,各项考察指标均符合要求,体外释药特性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较好的缓释性.结论 乙酰螺旋霉素口腔黏附片质量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于书海;王军;何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对地高辛中毒老年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服务的方法.方法 结合患者个体特点,从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用法用量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电解质水平、肾功能、联合用药等方面分析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有益的药学监护.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应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协助医师调整给药方案,以避免或减少地高辛中毒.

    作者:付晓秀;胡爱君;刘腾;赵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珍珠明目滴眼液中龙脑含量

    目的 建立珍珠明目滴眼液中龙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聚乙二醇-20 M毛细管色谱柱(30 m ×0.25 mm,0.25 μ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初次温度90℃,以8℃/min升温至180℃,保持5 min.结果 龙脑进样量在0.045 4~0.454 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1.25%(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适合珍珠明目滴眼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琦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O/W型二氢青蒿素脂肪乳剂中二氢青蒿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O/W型二氢青蒿素脂肪乳剂中二氢青蒿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HC-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6 nm.结果 该方法试样质量浓度0.002 129~2.18 g/L范围内与检测峰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33%,RSD=1.40%(n=9).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二氢青蒿素脂肪乳剂中二氢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荧;马玉樊;卢婷利;陈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国际指标电子处方点评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 实施国际指标门诊电子处方点评,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某医院30个科室2010年至及2012年门诊处方共18 000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指标和我国《处方管理办法》等,进行患者处方综合指标、患者关怀指标点评,并采用MicrosoftExcel电子表格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某院门诊平均用药品种数分别为3.32,2.43,2.16种.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0年的53.63%降至2012年的41.25%,注射剂使用率由28.62%下降为18.36%,实际调配药物率由92.82%增至98.92%,药品标识完整率由70.62%增至93.76%,药品通用名使用率由90.62增至100%.结论 该院合理处方基本达到国际指标.

    作者:陈智伟;郭彬;丘晓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辛伐他汀分散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辛伐他汀分散片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Supelco C18柱(33 mm× 4.6 mm,3μm),以乙腈-0.1%磷酸(50∶50)为流动相A、0.1%磷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3.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辛伐他汀与辛伐他汀酸、洛伐他汀及强制破坏产生的降解产物均分离良好,辛伐他汀质量浓度在20.02~ 180.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12 493 C+2 199,r=0.999 9(n =7);日内精密度RSD为0.59%(n=6);日间精密度RSD为0.69%(n=6);平均回收率为99.9%,RSD =0.51% (n =9);供试品溶液在6h内基本稳定;检测限为17.26 ng/mL.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辛伐他汀分散片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付莉娜;郑金琪;郑国钢;陶巧凤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45例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口服氟桂利嗪治疗,每晚10 mg;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次4 g,3次/天.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1.11%和37.78%,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氟桂利嗪,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贺燕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虎杖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含量标准值与不确定度评估分析方法研究

    目的 利用国家级有证纯度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和多家协作分析方法,完成中药材虎杖中的虎杖苷和白藜芦醇成分含量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研究.方法 通过对检测方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不确定度评估的数学模型,实现对复杂中药材体系中两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估研究.结果 采用HPLC法,可同时完成对中药材虎杖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含量的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评估,虎杖苷含量为(1.47±0.04)%、白藜芦醇含量为(0.29±0.01)%.结论 所建立的针对中药材复杂体系中两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准确定量表征不同化学成分含量,为中药材或中成药中的相关成分质量控制,提供了与国际分析化学接轨的科学检测分析技术与新的检测评价分析方法,对于中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淑聪;张宝喜;杨世颖;马林;吕扬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2011年我院32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规律,为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从医院2011年上报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部ADR报告中,筛选出抗菌类药物致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ADR多发于年龄低于14岁的人群,ADR高发于原患疾病为呼吸系统感染的病患.ADR报告的主要损害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道损伤,全身性损害位居第三.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王科蕊;原永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蕲蛇酶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

    目的 观察蕲蛇酶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患者140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3组,A组42例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B组46例采用蕲蛇酶注射液治疗,C组52例采用蕲蛇酶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第5,9,14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治疗3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 C组的临床疗效好于A组和B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蕲蛇酶注射液与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

    作者:闵丽;熊小平;王荣耀;李渝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血性贫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血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对文献进行检索,纳入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血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据由两名评价员分别独立提取纳入文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Man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9项研究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Chi2=4.32,df=8,P=0.83 >0.05,I2=0,具有较好的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OR(fixed)=2.63,95% CI[1.51,4.58],P=0.000 6.9项研究临床显效性结果显示,Chi2=9.62,df=8,P=0.29> 0.05,I2=17%,具有较好的同质性,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OR(fixed)=2.58,95% CI [1.70,3.91],P<0.000 01.治疗组不良反应总例次为54例次,对照组为179例次.结论 综合分析表明,多糖铁复合物是治疗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胡发明;史华;刘汉林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抗菌药物干预后腹股沟疝修补术预防用药的合理性评价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后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对2012年7月至12月114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46.49%;抗菌药物品种主要以头孢唑林钠为主,其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用药3例(头孢唑林+甲硝唑);69.81%的患者术前0.5~2h用药;90.57%的患者术后24 h内停药.结论 经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有了明显提高,但少部分医师对预防用药指征把握不是很好,首次预防用药时间、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术后停药时间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张艳;郭绮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的研制及释放度考察

    目的 考察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的研制方法和释放度.方法 参照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处方组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缓释片进行溶出试验,根据释放度测定结果,用释药模型分别用零级、一级、Higuchi、Weibull方程作曲线拟合,并按Peppas方程计算释放参数以判断其释药机理.结果 样品溶出参数n=0.452 1,主药以扩散和溶蚀相结合的方式释放.结论 制备方法可行.盐酸多西环素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4.0~25 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81%,r=0.9997.样品释放度为12h达90%以上,达到了设计的缓释效果.

    作者:王笑琴;戴艳;唐建华;赵霞;赵砚荣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2009年至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目的 客观评价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中心回顾性收集2009年至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使用强度(AUD),并进行排序、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百分率及AUD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虽存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偏高等问题,但通过不断努力,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已逐浙趋于合理、规范.

    作者:白在贤;李彩霞;徐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洛西林钠的有关物质与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阿洛西林钠中有关物质及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无水磷酸氢二钾4.09 g与磷酸二氢钾0.58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混匀即得)-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结果 建立的色谱法使阿洛西林与有关物质能完全分离,阿洛西林质量浓度在0.2~1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 =0.8%(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阿洛西林钠的有关物质及其含量的测定.

    作者:冯玉珍;梁海明;何康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医院32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1年1月至12月收集的322例ADR报告,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2例ADR报告中,严重ADR为133例,占41.30%.中老年患者比例大(57.14%),给药途径引发的以静脉给药为主(77.01%).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34.78%),其中喹诺酮类ADR发生率高,其次为头孢菌素类.结论 在ADR监测中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的监测,并关注抗肿瘤药物的严重ADR,针对性地实施ADR防治措施,降低用药风险.

    作者:朱金平;张燕青;费燕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5例

    目的 探讨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骨关节炎患者75例(Ahlback 1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A组接受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和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B组只接受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C组只接受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观察3组视觉模拟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指数和中医证候,用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组临床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其中A组好转,较B组、C组具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配合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较单用玻璃酸钠或复方南星止痛膏,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李德彬;罗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连花清瘟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订连花清瘟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甘草、大黄、薄荷脑、麻黄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连翘苷的含量.结果 连翘苷进样量在16.476~686.5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0.69%(n=9).结论 该方法快捷、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连花清瘟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红辉;李晓燕;张永锋;李正杰;李向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