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保肾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64例

宋纲;刘丽娟

关键词:改良保肾通络汤,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保肾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主要为控制血糖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保肾通络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分析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在改善实验室各生化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保肾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O/W型二氢青蒿素脂肪乳剂中二氢青蒿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O/W型二氢青蒿素脂肪乳剂中二氢青蒿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HC-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6 nm.结果 该方法试样质量浓度0.002 129~2.18 g/L范围内与检测峰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33%,RSD=1.40%(n=9).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二氢青蒿素脂肪乳剂中二氢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荧;马玉樊;卢婷利;陈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血性贫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血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对文献进行检索,纳入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血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据由两名评价员分别独立提取纳入文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Man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9项研究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Chi2=4.32,df=8,P=0.83 >0.05,I2=0,具有较好的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OR(fixed)=2.63,95% CI[1.51,4.58],P=0.000 6.9项研究临床显效性结果显示,Chi2=9.62,df=8,P=0.29> 0.05,I2=17%,具有较好的同质性,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OR(fixed)=2.58,95% CI [1.70,3.91],P<0.000 01.治疗组不良反应总例次为54例次,对照组为179例次.结论 综合分析表明,多糖铁复合物是治疗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胡发明;史华;刘汉林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我国医药制造产业结构相似性研究

    通过相似系数和区位商等方法对我国医药制造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从2003年到2010年大部分省份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有降低趋势,中部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性相对较高.从区位商来看,东部侧重于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制剂工业,西部侧重于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发展,各省份不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

    作者:邱家学;吴超;孟奇;吴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地高辛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对地高辛中毒老年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服务的方法.方法 结合患者个体特点,从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用法用量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电解质水平、肾功能、联合用药等方面分析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有益的药学监护.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应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协助医师调整给药方案,以避免或减少地高辛中毒.

    作者:付晓秀;胡爱君;刘腾;赵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三磷酸腺苷二钠(ATP)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特殊安全性.方法 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ATP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以过敏性、溶血性及血管刺激性试验评价该制剂的特殊安全性.结果 3批ATP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为4.8%,含量为102.9%;该注射液对受试豚鼠无致敏作用,对家兔红细胞无明显体外溶血和凝集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亦无明显刺激性.结论 ATP氯化钠注射液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作者:陈琴华;李鹏;朱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多器官衰竭30例

    目的 观察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多器官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单纯灌流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单纯灌流组为常规急救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技术,联合治疗组在单纯灌流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周期为1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全部成活,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肌酐水平显著下降,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但联合治疗组在恢复的时间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可降低有机磷农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君鑫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辛伐他汀分散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辛伐他汀分散片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Supelco C18柱(33 mm× 4.6 mm,3μm),以乙腈-0.1%磷酸(50∶50)为流动相A、0.1%磷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3.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辛伐他汀与辛伐他汀酸、洛伐他汀及强制破坏产生的降解产物均分离良好,辛伐他汀质量浓度在20.02~ 180.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12 493 C+2 199,r=0.999 9(n =7);日内精密度RSD为0.59%(n=6);日间精密度RSD为0.69%(n=6);平均回收率为99.9%,RSD =0.51% (n =9);供试品溶液在6h内基本稳定;检测限为17.26 ng/mL.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辛伐他汀分散片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付莉娜;郑金琪;郑国钢;陶巧凤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四磨汤口服液联合消食止泻贴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126例

    目的 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消食止泻贴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247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四磨汤口服液,每日3次,疗程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食止泻贴,每日1次,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且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联合消食止泻贴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抗菌药物干预后腹股沟疝修补术预防用药的合理性评价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后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对2012年7月至12月114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46.49%;抗菌药物品种主要以头孢唑林钠为主,其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用药3例(头孢唑林+甲硝唑);69.81%的患者术前0.5~2h用药;90.57%的患者术后24 h内停药.结论 经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有了明显提高,但少部分医师对预防用药指征把握不是很好,首次预防用药时间、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术后停药时间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张艳;郭绮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乌拉地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静脉持续泵入乌拉地尔50~400 μg/min,通过观察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变化来判断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血浆脑钠肽水平均下降,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乌拉地尔能明显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改善心功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刘娟;刘莹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维C银翘颗粒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 对容量分析法测定维C银翘颗粒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为评价检测报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价与表示》(JJF1059-1999)、《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JF1135-2005)和《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NAS-GL06:2006)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通过对各变量的分析,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 本次试验的不确定度评估为0.006 1%.结论 本次试验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所消耗滴定液的体积引入.

    作者:郑艳青;刘向国;冯德民;刘静;马斐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替加氟栓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目的 建立替加氟栓质量标准中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10∶5∶8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替加氟质量浓度在5.92 ~ 47.3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低、中、高3个量级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5%(RSD=0.22%),98.47%(RSD=0.99%),98.20%(RSD=0.3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替加氟栓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华;曾檀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专科医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抽取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骨科全部手术病历共432份,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类型、联合用药、用药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100.00%,主要有青霉素类、氨基苷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使用频率高的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占77.78%,不合理用药比例占22.22%.结论 该院骨科围手术期部分抗菌药物使用比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药物选择不够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用药剂量大、联合用药率高等.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进一步规范.

    作者:王彤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双歧三联活菌佐治溃疡性结肠炎36例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美沙拉嗪,每晚保留灌肠、补液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疗程均为6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明显降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加快溃疡愈合,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刘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综合干预对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 统计医院某科2011年1月至7月(干预前)和2012平1月至7月(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干预前全部病例都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后有3例未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后克林霉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呋辛钠使用例数明显增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使用明显减少,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有所减少.结论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使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更趋合理.

    作者:马国辉;邢颖;甄健存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壮药红鱼眼三萜类成分镇痛和抗炎活性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壮药红鱼眼三萜类成分的镇痛和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用二甲苯使小鼠致炎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观察抗炎作用.结果 红鱼眼三萜类成分对醋酸致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所致炎性水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红鱼眼三萜类成分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活性.

    作者:黄彬彬;马健雄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虎杖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含量标准值与不确定度评估分析方法研究

    目的 利用国家级有证纯度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和多家协作分析方法,完成中药材虎杖中的虎杖苷和白藜芦醇成分含量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研究.方法 通过对检测方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不确定度评估的数学模型,实现对复杂中药材体系中两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估研究.结果 采用HPLC法,可同时完成对中药材虎杖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含量的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评估,虎杖苷含量为(1.47±0.04)%、白藜芦醇含量为(0.29±0.01)%.结论 所建立的针对中药材复杂体系中两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准确定量表征不同化学成分含量,为中药材或中成药中的相关成分质量控制,提供了与国际分析化学接轨的科学检测分析技术与新的检测评价分析方法,对于中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淑聪;张宝喜;杨世颖;马林;吕扬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左氧氟沙星及克拉霉素治疗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的三联疗法根治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 选取15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即分为A1,A2,B1,B2共4组.其中A1组连续应用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1周,A2组连续应用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2周,B1组连续应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1周,B2组连续应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2周.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原理对4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疗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4种方案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成本-效果比依次为A1 <A2 <B1 <B2,但A1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仅为77.14%.结论 A2组方案为佳方案.

    作者:陈旭峰;向正国;李科军;杨胜兰;郑扬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医院32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1年1月至12月收集的322例ADR报告,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2例ADR报告中,严重ADR为133例,占41.30%.中老年患者比例大(57.14%),给药途径引发的以静脉给药为主(77.01%).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34.78%),其中喹诺酮类ADR发生率高,其次为头孢菌素类.结论 在ADR监测中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的监测,并关注抗肿瘤药物的严重ADR,针对性地实施ADR防治措施,降低用药风险.

    作者:朱金平;张燕青;费燕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接骨七厘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接骨七厘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乳香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碎补中柚皮苷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TC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30∶70),柱温为3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 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柚皮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21 92~2.19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2.79%,RSD为2.04%(n=6).结论 该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步林;龙甜甜;郑金凤;李文莉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