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阴炎净洗液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

佘志华;王秀梅;吴雅莉;文晓柯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阴炎净洗液,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阴炎净洗液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XB-NH2柱(150 mm×41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0∶12∶8),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40℃.结果 苦参碱进样量在0.2~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2~3.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1%和100.0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阴炎净洗液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常规分析和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71例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妇科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35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96%;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0.28%;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2.82%,对照组患者为1.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患者可以耐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玉凤;李雪鹏;孙宝华;崔国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正交试验优选清咽滋阴胶囊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清咽滋阴胶囊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选取对提取物收率影响较大的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 优选工艺为提取3次,第1次提取2h,加9倍量水,浸泡1h;第2次、3次加6倍量水,分别提取1.5h和1h.结论 优选工艺节省时间,节约能源,可应用于生产.

    作者:雷波;孙爱平;陈占立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刷卡叫号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 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优化门诊取药流程,提高药品调剂效率,进一步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比较以往和现在的取药模式,介绍门诊药房刷卡叫号系统的工作流程,总结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 刷卡叫号系统不仅可给患者提供人性化、便捷的取药服务,而且能减轻药师的工作压力,更有利于药学服务的展开.结论 刷卡叫号系统适合医院门诊药房的工作.

    作者:赵凡;何胜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虎梅颗粒中薄荷脑薄层色谱鉴别与虎杖苷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虎梅颗粒中薄荷脑薄层色谱鉴别与虎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菲罗门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23∶7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6 nm,以外标法检测.结果 虎杖苷进样量在0.003 92 ~0.39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 630 174.861 74 C+8 616.613 77(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 =0.60%(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虎梅颗粒的质量.

    作者:蒋叔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家庭自储药品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家庭自储药品的现状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2月住院患者265例,发放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主动的护理干预.结果与结论 家庭自储药品的存放、检查及使用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升家庭自储药的管理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田华;秦瑶;代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护士药学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232名护士的药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的药学知识问卷总分为(60.42±9.020)分,药物名称项目得分高为(7.47±1.289)分,药理作用项目得分低为(3.69±2.040)分;学历越高的护士药学知识问卷得分越高(P<0.001);职称越高的护士药学知识问卷得分越高(P<0.001).结论 大部分护士对药学知识掌握不全面,需要进行药学知识的培训.

    作者:蔡蓉;刘晓蓉;晏青;姜燕;荀洪景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工作实践及体会

    目的 完善医院药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相关工作内容,保证输液调配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对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出现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总结药师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工作的作用及意义.结果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发现的问题包括医生医嘱不合理、护士排药及调配差错.结论 药师进行医嘱审核、排药复核及调配复核,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调配指导,层层把关保证调配质量,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静脉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红燕;韩庆福;李阳;刘滨豪;廖永洪;杨春红;刘恋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全自动单剂量片剂分包机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 实现中心药房口服药品摆药自动化.方法 介绍口服药品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的主要结构、工作流程等.结果 分包机具有方便、卫生、快捷、准确等优势.结论 口服药品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适合医院中心药房使用,可明显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郁静;郭澄;钟亦凡;霍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5∶1)中高聚物杂质的检测

    目的 建立检测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中高聚物杂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TSK G2000 SWXL柱(300 mm×7.8mm,7 μm)为色谱柱,以pH为3.5的磷酸盐缓冲液[0.15 m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0.15 m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95∶5),用磷酸调pH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常温.结果 高聚物杂质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能很好分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25 725X+ 16 292,r=0.999 2,含量检测的线性范围为6.402 ~ 12.804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为0.46%.结论 该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注射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高聚物杂质检查.

    作者:李海珊;李左阳;汪娟;周正凤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银连感冒茶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银连感冒茶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连翘、黄芩、薄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 确立了制剂中连翘、黄芩、薄荷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绿原酸进样量在0.031 6~1.264 0 μg测定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0.85%(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勇;沈雪梅;陈慧明;冯秋萍;张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金刚藤糖浆的临床应用进展

    金刚藤糖浆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治疗妇科疾病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为优良妇科药物.金刚藤糖浆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在治疗乳腺增生、前列腺炎、抗肿瘤等方面也有新的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朱兰寸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颈舒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颈舒胶囊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制剂中的黄芪、白术、狗脊、茯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以氨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进样质量浓度在5.2 ~ 1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71%,RSD=0.79%.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颈舒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善治;郭剑华;刘渝松;郭亮;林於;刘新;彭文忠;王健;廖兴隆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日常饮食与临床用药的相互影响

    目的 探讨日常饮食与临床用药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从进食与服药时间间隔、食物种类及活性成分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结果 日常饮食的习惯和结构对临床用药治疗有双向作用,饮食得当有助于治疗,饮食不当则不利于治疗.结论 临床医药工作者应了解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和常见实例,以便指导患者在用药期间的合理饮食.

    作者:杨敏;饶友义;卢静;徐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布洛芬栓塞肛治疗高热患儿65例

    目的 探讨口服布洛芬与布洛芬栓塞肛治疗高热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住医院的130例高热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栓塞肛治疗,比较两组高热患儿的退热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1);观察组患儿生存质量评分为(135.66±7.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洛芬栓塞肛治疗高热患儿的临床效果尤佳,且能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李艳霞;贺新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痢宁片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

    目的 建立止痢宁片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柱温为30℃.结果 木香烃内酯进样量在0.2~10m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9.33%,RSD为0.62%(n=6);去氢木香烃内酯进样量在0.2~ 10m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为0.81%(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均能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结果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止痢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健;杨婧;李洪斌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平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脉平片中维生素C和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维生素C测定以甲醇-0.2%磷酸溶液(2∶9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 nm;大黄素测定以乙腈-0.2%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维生素进样量在0.110 4~1.10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68%;大黄素在0.020 9 ~0.209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95%,RSD为1.42%.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脉平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秦英;宋愿智;刘应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大鼠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目的 观察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大鼠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将3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结扎组;结扎组结扎冠状动脉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于手术前、手术后1,2,3,6,9,12h和1,2,3,4,5,6,7,14d眼球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中H-FAB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结扎组血清H-FABP含量均在术后1h即开始升高,3h达到高峰,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且一直持续到术后9h.结论 血清H-FABP可作为评价试验动物心肌损伤的灵敏性检测指标.

    作者:李峰杰;段昌令;张金艳;李贻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多西他赛用于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Ⅰ期~ Ⅱa期肺癌患者胸腔镜切除术后应用多西他赛辅助化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胸腔镜治疗的Ⅰ期~ Ⅱa期肺癌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个月始应用顺铂辅助化学治疗,剂量为100 mg/m2;观察组加用多西他赛化学治疗,剂量分别为80,75 mg/m2,两组均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结果 化学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x2=9.76,P<0.01).两组化学治疗期间毒副作用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3年生存率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是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有效化学治疗方案,毒副作用小,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郑斯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衡阳市部分医院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地区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对该市收集的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表现、主要涉及品种、原因、剂型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27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无死亡病例,44.06%的患者出现皮肤黏膜过敏样反应,17.83%的患者出现胃肠道系统损害.结论 国家基本药物在该市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江勋;杨学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9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及甲泼尼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氨蝶呤组及甲泼尼龙组,各90例,分别接受谊赛普注射联合甲氨蝶呤片口服或甲泼尼龙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持续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2周后甲氨蝶呤组关节肿胀个数明显少于甲泼尼龙组,治疗6周及12周甲氨蝶呤组晨僵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甲泼尼龙组(P<0.05);两组患者关节压痛个数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甲氨蝶呤组改变程度较甲泼尼龙组更为显著(P<0.05);甲氨蝶呤组关节压痛和肿胀关节数改善20% (ARC 20)35例,ARC 50 41例,ARC 70 14例,甲泼尼龙组分别为49例,32例和9例,甲氨蝶呤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甲氨蝶呤组出现1例胃肠道不适,甲泼尼龙组出现2例肌酐升高,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可起到互补作用,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体征,且起效快、用药时间短,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云武;高翔;刘绍飞;魏正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