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71例

肖玉凤;李雪鹏;孙宝华;崔国芹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 妇科治疗仪, 慢性盆腔炎
摘要: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妇科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35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96%;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0.28%;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2.82%,对照组患者为1.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患者可以耐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净石灵胶囊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净石灵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181 5 ~1.633 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1.8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净石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录;尹文杰;高虹;耿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小白菊内酯对硝基酪氨酸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白菊内酯(PTL)对硝基酪氨酸(NT)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进行研究.设立低糖对照组(糖浓度为5.6 mmol/L)、NT试验组(100μmol/L)及吡咯二流氨基甲酸酯(PDTC)干预组(100 μmol/L)和含PTL(1,5,10μmol/L)的干预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P-1 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MCP-1;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系膜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NT诱导系膜细胞24 h后,MCP-1分泌明显增强(P<0.01),小白菊内酯(1,5,10μmol/L)对NT诱导的系膜细胞分泌的MCP-1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强.系膜细胞在低浓度葡萄糖作用下可低水平表达MCP-1 mRNA,NT作用24 h后MCP-1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PTL可明显下调NT诱导的MCP-1 mRNA表达(P<0.01).在NT作用1h后,系膜细胞核内的NF-κB p65蛋白核内表达增强(P<0.05),PTL能部分抑制NT诱导的系膜细胞NF-κB p65进入细胞核内(P<0.05).结论 在体外含NT培养条件下,小白菊内酯可部分逆转NT诱导的系膜细胞NF-κB p65进入细胞核内,进一步抑制MCP-1 mRNA及蛋白在系膜细胞的表达,提示小白菊内酯对MCP-1的影响可能与NF-κB的抑制有关.

    作者:王建成;贾倩倩;赵艳;陈斯佳;龙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改变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改变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PWV、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WV、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WV、血脂及hs-CRP,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钱中良;李旭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我院眼科抗菌药物围术期预防使用分析与合理性评价

    目的 评价医院眼科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6月医院眼科出院手术病历114份,对其诊断、手术、抗菌药物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信息进行统计,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围术期局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达100%,但存在用药时间过长问题,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乐必妥)和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典必殊)术前术后交替应用多见.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率过高,大都选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针(福德)或头孢拉定针,以术中用药为主,部分病例用药疗程过长.结论 眼科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以局部用药为主,辅以全身用药,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作者:冯瑾;温燕;位华;陈万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肺热普清散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肺热普清散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403 nm,柱温为30 c℃,流速为1.0mL/min.结果 线性回归方程为Y=17785X+9 962.9(r=0.999 9),线性范围为6.5 ~78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6%,RSD为2.22%(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可用于肺热普清散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测定.

    作者:何珊珊;万军;谭睿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八正软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采用八正合剂的处方与制法所得的干膏粉,制备八正软胶囊.方法 根据正交试验优选八正软胶囊的囊液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进行中试试验.结果 3批中试产品稳定性良好,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要求.结论 优选的八正软胶囊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夏忠玉;马虹;孙国兵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人参皂苷Rg1干预线虫帕金森病模型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对秀丽隐杆线虫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试验设模型组和3个用药组,浓度依次为0.1,l,10 mmol/L,观察其对线虫转基因帕金森病模型多巴胺神经元树突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模型组和用药组(10 mmol/L)帕金森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上述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干预鱼藤酮诱导线虫帕金森病模型,对线虫体内活性氧水平及多巴胺神经元树突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 mmol/L人参皂苷Rg1对帕金森病模型多巴胺树突减少表型有明显的抑制,表现其干预帕金森病的功能,10 mmol/L用药组lrk-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10 mmol/L用药组活性氧水平明显低于鱼藤酮组,并且正常多巴胺神经元树突的线虫存在比例显著提高.结论 人参皂苷Rg1对帕金森病模型多巴胺树突减少表型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活性氧生成与lrk-1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李玉娟;王香明;王丹巧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中药调剂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以时间为线索,调研大量文献资料,对中药调剂的起源与发展作了总结性阐述.结果显示,中药调剂起源早远,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医药实践过程中调剂技术和内容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后形成系统、全面并受国家政策保障的一项专门技术.

    作者:胡慧华;刘丹阳;陈云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酶放大免疫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酶放大免疫法(EMIT)和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检测人全血中环孢素A(CsA)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肝移植患者服药后的稳态谷浓度血样78份,分别用TDx-FLx血药浓度测定仪和Viva-E血药浓度分析仪进行检测,测定值用线性回归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种方法测定的CsA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良好(r=0.980 9),线性回归方程为Y=1.031 3X-11.268.结论 应用Viva-E血药浓度分析仪检测患者全血中CsA的质量浓度准确、可靠.在无TDx-FLx血药浓度测定仪时,Viva-E血药浓度分析仪可作为测定CsA血药浓度的常规仪器.

    作者:崔彦;周金玉;孙增先;马玉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 基于黄芪皂苷碱水解生成黄芪甲苷,建立测定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ELSD参数为喷雾器温度39℃,漂移管温度75℃,载气压力172.4 kPa,增益值为200.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601 ~9.60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为3.47%(n=6);山西浑源产的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高.结论 此方法简便、可行,精密度高、重复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黄芪药材的质量.

    作者:王宗权;贾继明;裴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家庭自储药品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家庭自储药品的现状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2月住院患者265例,发放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主动的护理干预.结果与结论 家庭自储药品的存放、检查及使用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升家庭自储药的管理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田华;秦瑶;代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美托洛尔联合综合干预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1例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酒石酸关托洛尔片)联合综合干预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12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综合干预组,两组均给予倍他乐克治疗,综合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心电改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和再发入院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两组患者心理分析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结果 综合干预组临床症状好转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再发入院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综合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焕珍;郑川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多西他赛用于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Ⅰ期~ Ⅱa期肺癌患者胸腔镜切除术后应用多西他赛辅助化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胸腔镜治疗的Ⅰ期~ Ⅱa期肺癌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个月始应用顺铂辅助化学治疗,剂量为100 mg/m2;观察组加用多西他赛化学治疗,剂量分别为80,75 mg/m2,两组均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结果 化学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x2=9.76,P<0.01).两组化学治疗期间毒副作用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3年生存率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是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有效化学治疗方案,毒副作用小,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郑斯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感染患者救治的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会诊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对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实践和体会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在参与会诊时,根据自身优势和患者病情特点为临床医师的诊断及药物治疗提供合理建议,以提高临床疗效.结论 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可发挥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方面的优势,充分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作者:邓永平;文洁;杨怀勇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全自动单剂量片剂分包机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 实现中心药房口服药品摆药自动化.方法 介绍口服药品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的主要结构、工作流程等.结果 分包机具有方便、卫生、快捷、准确等优势.结论 口服药品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适合医院中心药房使用,可明显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郁静;郭澄;钟亦凡;霍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2012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门急诊处方1 200张(每月100张,不包括儿科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处方493张,占41.08%,存在使用率偏高、选择药物档次偏高、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不尽合理等问题.结论 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较差,亟需引起重视并予以纠正,将合理用药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作者:粟珊;甘小群;唐文书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羟氯喹在治疗口腔黏膜糜烂型扁平苔藓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以抗疟药羟氯喹(HCQ)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糜烂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1年1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糜烂型OLP患者580例,从临床应用HCQ治疗效果的角度进行计划性分析和研究,着重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按近期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组,结果显示观察组467例中显效率为34.04%,有效率为55.03%,总有效率达89.07%,远高于对照组的37.16%;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0.34%,主要集中于皮肤、黏膜和神经系统反应方面的诸如色素沉着、脱屑、头晕头痛、失眠等轻型症状,其中严重的为视网膜病变,仅发生1例,停药后病情稳定.结论 针对OLP的治疗,以HCQ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可消除糜烂和降低恶变危险度,产生的毒副反应可控,不会影响其临床应用.

    作者:洪礼琳;叶茂昌;刘扬;丁鳌;周媛;白冰;卞颖颖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颈舒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颈舒胶囊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制剂中的黄芪、白术、狗脊、茯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以氨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进样质量浓度在5.2 ~ 1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71%,RSD=0.79%.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颈舒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善治;郭剑华;刘渝松;郭亮;林於;刘新;彭文忠;王健;廖兴隆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葛根提取物抗心肌缺血机制的初步试验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抗心肌缺血药物葛根提取物主要作用机制和药效,为进一步药物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正常和负荷异丙肾上腺素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试验、血瘀大鼠试验、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试验,考察葛根提取物对心肌耗氧量、扩张血管、活血、保护心肌作用.结果 葛根提取物不能延长正常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存活时间(P>0.05);4.8 g生药/kg能显著延长异丙肾上腺素负荷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存活时间(P <0.05);9.6 g生药/kg能显著减少垂体后叶素致大鼠J点的位移(P<0.05);19.2,9.6,4.8g生药/kg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后引起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的增高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对肾上腺素-冰浴致大鼠血瘀各指标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 葛根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活血化瘀作用不强,未见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对心肌的耗氧量存在双向调节.

    作者:范虹;丁大琼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金刚藤糖浆的临床应用进展

    金刚藤糖浆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治疗妇科疾病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为优良妇科药物.金刚藤糖浆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在治疗乳腺增生、前列腺炎、抗肿瘤等方面也有新的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朱兰寸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