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朱小忠;周晟;王闻奇;唐治
目的:探讨静脉造影引导及连续X线透视辅助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恶性肿瘤长期化疗并进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盲穿组(A组)、超声引导下穿刺组(B组)、静脉造影引导及连续X线透视辅助穿刺组(C组),每组50例,各组均采用巴德公司生产的3项瓣膜式4F PICC导管.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A组为72%,B组为90%,C组为92%,A、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6,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B组为8%,C组为2%,A、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C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置管操作时间A组为(12.8±3.1)min,B组为(8.4±1.2)min,C组为(5.2±2.1)min,A、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造影引导X线透视辅助下PICC置管术一次置管成功率与超声引导下无差别,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操作时间.
作者:陈洁;李双喜;党磊;宋来昌;杜静媛;薛四倩;李佩佩;甘培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痹愈风汤联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清痹愈风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及中医证候积分,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A(IgA)等.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7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后BASDAI、BASFI指数和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3)治疗前后2组CRP、ESR及IgA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清痹愈风汤联合西药可显著缓解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脊柱关节功能.
作者:连云;张建华;叶瑜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裴氏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泻患儿2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51例,对照组给予复合乳酸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裴氏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3%,对照组为6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裴氏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小儿腹泻效果优于单用复合乳酸菌治疗.
作者:李新茹;张九云;何莉;南楠;陈奕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亲情化护理模式对急诊脑外伤患儿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诊脑外伤患儿48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将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急诊脑外伤患儿50例设为研究组,开展亲情化护理模式.2组小儿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周末均接受脑外伤残损评价表(SIAS)和日常活动能力(ADL)的评估.结果:研究组患儿干预后运动功能、肌张力、躯干平衡、健侧肢体功能及SIA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急诊脑外伤患儿日常活动能力,改善其神经功能.
作者:陈枫;王惠芬;沈晓娟;张晓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优势,探讨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方向及措施,以促进中医护理向专科化方向发展.方法:通过对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进行文献检索,分析中医护理优势及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趋势.结果:共检索文献91篇,经查重、筛选,共纳入文献26篇,中医护理优势相关文献8篇,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文献18篇.结论:中医护理优势独特,发展空间广阔,且以专科化发展方向为趋势,但中医护理发展缓慢,思考中医护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每位中医护理人应尽的责任.
作者:范东英;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兔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4周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取膝关节软骨组织并建立兔膝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软骨细胞2-5代的增长曲线;采用梯度时间法优化丹参注射液干预软骨细胞活性的时效及量效关系;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B淋巴细胞瘤-2(Bcl-2)、Bax的表达.结果:第2-5代细胞的增殖曲线趋势:第1天各代细胞光密度值(OD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第2天增殖缓慢,第3天增殖逐渐加快,第4天进入生长期,第5、6天增殖变慢,第7、8天增殖进入平台期,第9、10天增殖抑制.OD值随细胞传代,呈减低趋势,第1、3代OD值高于第4、5代,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时效关系:2组干预24小时OD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48小时OD值中剂量组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72、96小时OD值中剂量组大于对照组(P<0.01),中剂量组干预72小时OD值显著大于24、48、96小时(P<0.05),故选择细胞干预72小时作为以后实验检测时间点.量效关系:第3代软骨细胞用不同丹参注射液终浓度的10%FBS DMEM溶液干预,干预前细胞OD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72小时后,400、200、100、50、25μg/L浓度细胞的OD值显著大于0μg/L浓度的OD值(P<0.01);50μg/L浓度的OD值显著大于400、200、100、25μg/L浓度的OD值(P<0.01);100μg/L浓度的OD值显著大于400、200、25μg/L浓度的OD值(P<0.01);100μg/L与50μg/L比较细胞OD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Bcl-2、Bax表达:诱导凋亡的第3代软骨细胞,加丹参注射液干预24小时后,细胞Bax表达中、高剂量组小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小于低剂量组(P<0.05);细胞Bcl-2表达中、高剂量组大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大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抑制软骨细胞调亡;可能通过下调软骨细胞促凋亡因子Bax的基因表达,上调软骨细胞促凋亡因子Bcl-2的基因表达,抑制软骨细胞线粒体调亡通路的信号转导实现.
作者:段洪超;王庆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常规疗法、二联疗法和三联疗法治疗阳虚寒凝证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阳虚寒凝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组、二联(针刺+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组和三联(针刺+威伐光+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组,每组30例,疗程5周.比较3组总有效率及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三联治疗组为93.3%,优于常规治疗组的76.7%和二联治疗组的83.3%(P<0.05);常规治疗与二联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OMAC指数:治疗5周时,常规治疗组为(24.44±6.68)分、二联治疗组为(22.74±7.65)分和三联治疗组为(16.12±3.93)分,三联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和二联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与二联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三联治疗组为(18.35±3.57)分,优于常规治疗组的(46.26±3.95)分和二联治疗组的(35.54±4.21)分(P<0.01),二联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三联疗法治疗KOA(阳虚寒凝证)的近期(5周)和远期(治疗后6个月)疗效优于常规疗法和二联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娟;习振文;郭应强;张跃萍;吴锦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成软骨细胞瘤(CB)的影像学表现,观察影像学表现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CB影像学资料,21例均有X线平片,其中19例为CT扫描,12例为MRI检查.结果:21例影像学资料中,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者20例,病灶周围硬化边15例,病灶内明显斑点、斑片状及环状、半环状钙化10例.19例CT扫描均显示明确的骨质破坏及硬化边,其中伴有明显的斑点、半环状斑片样钙化16例,骨膜反应5例,周围软组织肿胀11例.12例MRI检查显示边界清楚的长T1、长短混杂T2信号,7例可见明显骨髓水肿,9例可见邻近关节腔积液,3例显示骨膜反应,1例可见软组织肿块,增强3例强化较明显.结论:CB的影像学表现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征性,综合分析X线、CT、MRI对C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晓明;朱小忠;周晟;王闻奇;唐治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蜡疗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踝关节活动障碍的康复作用.方法: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蜡疗组各50例,考察2种护理方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程度、关节恢复功能位、站立时负重的程度等蜡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效率蜡疗组为98%,常规组为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踝关节活动障碍的康复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袁秀芳;孙海霞;马岩霞;王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芪乌调脂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介质、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索芪乌调脂颗粒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乌调脂颗粒组、阿托伐他汀组、芪乌调脂颗粒+阿托伐他汀组,除空白组外均给予高脂饮食喂饲4周,病理提示造模成功后按组别分别给予芪乌调脂颗粒、阿托伐他汀钙,连续给药8周,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主动脉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hs-CRP水平明显上升,主动脉组织中MMP-9、VEGF阳性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芪乌调脂颗粒+阿托伐他汀组hs-CRP、MMP-9阳性反应降低,芪乌调脂颗粒+阿托伐他汀组VEGF阳性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芪乌调脂颗粒+阿托伐他汀组hs-CRP、MMP-9、VEG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乌调脂颗粒协同阿托伐他汀钙可通过降低炎症介质、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起到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
作者:于妍;杨阿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早、中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在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萘普生缓释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Lequesne评分及VAS评分改善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Lequesne评分及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6周后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KOA有长效止痛作用,疗效优于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萘普生缓释胶囊.
作者:辛卓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宣明论方》诸证门中62证与《圣济总录》相关内容的渊源.方法:通过列表形式对比二者在病名、病证描述、方名、方剂组成等方面的异同点.结果:《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中的62证与《圣济总录》的补遗部分仅有一个病证不同;相关病证的病证描述、方剂描述内容大致相同,但二者有简繁的差异;方名相似;方剂组成有20个完全相同,其余仅个别药味和剂量不同.结论:《黄帝内经宣明论方》诸证门中62证的内容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圣济总录》的相关内容.
作者:孙放;郭淳;郑思思;彭筱娴;刘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黄止痒搽剂治疗轻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轻度寻常型痤疮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外用三黄止痒搽剂,对照组外用0.025%维A酸乳膏,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周及4周后,治疗组皮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3)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0%(3/60例),对照组为28.3%(17/60例),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黄止痒搽剂治疗轻度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傅燕华;蔡希;吴怡峰;卞青;唐烨;符秋婧;徐燕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元醒脑汤对糖尿病脑梗死大鼠神经缺损行为以及糖脂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1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西药、中药治疗组,每组3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后予高能量高脂肪饲料喂养2周以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再采用线栓法制备糖尿病脑梗死模型,造模后中药治疗组灌胃复元醒脑汤10.4 g/kg(体质量),2次/d,连续14天.西药治疗组灌胃二甲双胍27 mg/kg(体质量),2次/d;尼莫地平2.16 mg/kg(体质量),2次/d,连续14天.模型组、假手术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天.14天后处死大鼠取材,测定大鼠血糖、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计算神经缺损行为体征(Bederson)评分.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都明显下调(P<0.01);西药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下调(P<0.01);2)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大鼠Bederson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元醒脑汤可降低糖尿病脑梗死大鼠血糖、血脂水平,改善神经缺损行为体征评分.
作者:沈俊逸;赵智明;刘春丽;壮雨雯;徐文俊;蔡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从卒中后便秘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治疗与护理3方面入手对卒中后便秘的中医治疗及护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建立卒中后便秘的中医治疗及护理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魏秀花;王波;王守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应用于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的成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急诊输液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能评分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安全质量风险优选指数(RPN)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RPN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效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静脉留置针患儿实施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静脉导管护理效能及护理人员的满意率.
作者:陈小燕;黄中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2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高血压2级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观察2组患者遵医行为、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满意度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治疗护理后血压、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高血压2级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减少平均住院天数.
作者:赵雅欣;王淑娟;杨雪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山绿茶3种不同炮制品醇提物对正常小鼠糖耐量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山绿茶3种不同炮制品(传统品、清炒品、阴干品)的高、中、低剂量组,探讨山绿茶3种不同炮制品醇提物对口服葡萄糖(Glu)致瞬时高血糖小鼠及腹腔注射肾上腺素(Adr)致瞬时高血糖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结果:山绿茶3种不同炮制品的醇提物对Glu性与Adr性高血糖小鼠血糖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山绿茶3种不同炮制品的醇提物对Glu性、Adr性高血糖小鼠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关.
作者:杨正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4例进行心理护理,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24例患者中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及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的意义重大.
作者:安桂香;杨珺;潘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臭灵丹对人白血病K562和NB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黄酮类成分.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臭灵丹对K562和NB4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采用PI/Annexin-V双染色方法考察臭灵丹对K562和NB4的凋亡作用;运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臭灵丹对K562和NB4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臭灵丹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K562和NB4细胞的凋亡;从臭灵丹中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洋艾素、金腰乙素、5-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雷杜辛黄酮醇、芹菜素-7-O-β-D-葡糖糖苷、槲皮素.结论:臭灵丹具有抗K562和NB4细胞的作用,首次从臭灵丹中分离得到雷杜辛黄酮醇.
作者:韦孝晨;严彪;徐乃玉;李启润;张健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