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论政治课教学中的美育

孙元儒

关键词:政治课, 教学, 美育
摘要: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增强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等医学教育改革之我见

    1转变教育观念以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导向,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初级医药卫生人才.

    作者:王雪梅;李久霞;王桂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预防医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预防医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而广泛应用于整个卫生事业之中,为人类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就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作者:张理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针对社会支持水平探讨护患沟通技巧

    患者不仅有生理问题,还有心理和社会问题,这正是整体护理的起源.护患的人际沟通主要体现在心理、社会方面,而心理、社会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密不可分的.作为护患关系的主导者--护士,应了解护患双方的社会支持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护患沟通,使护理工作更具科学性.

    作者:李丹琳;李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浅谈中专学生的美学修养

    中专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知识修养,以提高文明程度.下面就中专生美学修养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以探讨.

    作者:王春妮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浅谈学生思想工作的艺术

    人们常说现在的学生思想工作难做,的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的政治、文化、道德观念给现代人的思想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青年学生,远不象从前那样单纯.而这一时期的思想对人的整个成长过程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式、方法、策略、技巧采用得当,学生都是可以教化的,也就是说,思想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艺术.

    作者:戚林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浅谈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1世纪中专卫校将面向农村基层,面向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技术人员.他们将独自或在群体水平较低、学习机会较少的环境中工作.因此,培养实践能力较强、整体素质较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这一需要,1997年以来,我校就试图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金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论教育创新中的个性发展

    1教育的立论依据是人性论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很重视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种种不同的人性论观点,我国古代和现代西方的人性学说可归结为三大派别.

    作者:鲁挥;何宪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师资队伍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中专教育既是一种职业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就成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就此谈点看法.

    作者:张志仁;赵欣荣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主任工作中的审美教育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应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田凤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保证

    一是教师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教师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循循善诱,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以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各方面产生影响.另外教师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真、善、美.所以,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

    作者:安学敏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浅谈中专学生的管理

    对中专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讨,不断积累经验,使我们的学生管理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踏上时代的节拍.下面笔者就近几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作者:王海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对英语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衔接的思考

    根据国内外对英语护理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和数量需求,本文分析了英护专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认为中职教育应迅速向高职教育过渡,在总结中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同时探讨了怎样把高职英护专业办成面向世界,培养从事国际性护理专业服务人才的办学途径.

    作者:李茂松;郑树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新世纪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一是坚定的政治素质.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首要的和基本的素质.思想是统帅,政治是灵魂.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积极热情地向学生传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使整个一代人永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黄晓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76例报道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 PADBS)是脑外伤后数小时内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膨胀.临床上较为常见,它可以单独存在或与各种类型颅脑损伤同时存在,是影响脑外伤预后的重要因素[1].我科自1990年6月至2001年8月共收住急性弥漫性脑肿胀7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雄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浅论政治课教学中的美育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增强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作者:孙元儒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为了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推行弹性学习制度的目标,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各地应当组织有条件的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为各地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提供必要的规范,并为地方和学校提供必要的指导.现提出如下意见.

    作者:王锦倩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关于中等卫生学校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探讨

    本文就目前中等学校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得到改善.

    作者:熊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静脉穿刺的体会

    消化科病种主要以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为主.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失血较多呈休克、昏迷状态.入院后急需输液、止血、输血、纠正电解质等抢救措施.笔者经长期实践,总结出点滴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张鸿;聂玉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考试的作用及其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本文从考试的作用,从察举制和科举制,从取消高考和恢复高考,从应试教育及其产生的根源等方面分析了考试的作用及其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探讨了如何正确处理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问题.

    作者:丁宏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面向21世纪卫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情况

    1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形势与要求1.1适应面向21世纪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1.1.1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又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

    作者:孟祥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